辛德勒的名单 观后感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

这部电影不是第一遍看了,以前曾认真看过一次,稍有感触,不很强烈,这次又看一遍,深深地感觉到内心的那种起伏。

《辛德勒的名单》——一位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导演拍摄的一部洋溢人道主义气息的电影。以前看的时候并没有查阅跟这部电影相关的一些资料,这次特意看了一些,深受感动,对斯皮尔伯格的行为充满敬佩。

影片主要围绕着奥斯卡辛德勒的变化来展开序幕,仍记得从一开始出场,辛德勒一副不可一世的精明的商人形象,一脸的迷惑的笑,迷惑了德国军官,迷惑了依札克史登,让廉价的犹太人为他工作,一个德国的纳粹党员在德国发起的针对犹太人的战争中利用犹太人为其工作,大发战争财,多么精明,或者说多么令人“佩服”啊,这样的人一看就是成“大事”者,必将过上上层阶级的生活,必将留名史册,正像他对自己的妻子骄傲地所说的那样“我敢说这里的人,他们不会轻易忘记辛德勒,他们会说:‘奥斯卡辛德勒?人人记得他,他做了杰出的事,他能做别人所不能的,他空手来到这里,带着两只旅行箱离去,装满了世上的财富。’”但是或许是导演的匠心独运,奥斯卡辛德勒,最后确实做到了别人所不能的,最后确实带着两只旅行箱,但装满的却不是世上的财富,却是他仅剩的衣服。

影片的转折,或者说是辛德勒的转变出现在19xx年3月13日,这一天,科拉科的犹太人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辛德勒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看到他那紧锁的眉头,失去了往日的

嬉皮,他在思考,他在感受,他在不理解中理解着自己的人性。在这里,导演斯皮尔伯格将艺术发挥到了几乎极致,从头到尾几乎都是黑白色调的影片中出现了一个身着红衣的小女孩,一个穿行于暴利和屠杀而未受到伤害的小女孩,正是因为这个小女孩的出现,使得辛德勒内心深深地受到谴责,痛斥自己。他最终找到了党卫军司令官阿蒙·戈特,最终批准将自己的工厂定为一个附属劳役营,重新恢复生产,而代价就是给阿蒙·戈特一个令人满意的报答。

就这样,辛德勒的工厂成了众多犹太人的避难所。19xx年4月,戈特奉上级之命要把剩下的犹太人运往奥斯维辛集中营。辛德勒深知集中营的可怖,他立志尽可能多地保护犹太人,于是他向依札克史登口授着名单,并用钱买通了戈特和盖世太保朱利斯,买下了自己的工人,拯救了一个又一个无辜的生命。看到辛德勒口授一个又一个名字的时候,他的眼中充满了迫切的希望,但从他的语气中,又显得那么的无奈,他尽力了。这期间,他因为受到违反种族法的怀疑,不断受到迫害,为了向德国军官行贿,他的工厂也几近破产,但他仍那么得义无反顾,不得不说我被感动了。

19xx年,德国终于无条件投降了,个人认为影片也自此才算真正进入高潮,辛德勒的演讲可堪称经典,“德国无条件投降的事情,刚才已正式被宣布,在今天的午夜时分,战争正式终结,明天你们就可以开始找寻你们幸存的亲人,对大部分的人而言,结果可能是令人失望的,在经历了六年的屠杀之后,举世都在哀悼这些受难者,但我们存活下来了,你们当中很多人曾经亲自谢过我其实你们该感谢的是

你们自己以及你们大无惧的史登,还有那些在面对死亡威胁的同时仍默默照顾彼此的人”,接着他又说“我是纳粹党员,也是一个军火制造商,我还非法地奴役俘虏替我做工,我现在已成为一名罪犯,在今晚午夜你们将获得自由,而我将被通缉,我会陪各位留在此地只到今晚的十二时五分,在那之后,请各位原谅,我必须开始逃亡。”然后他对着工厂的军官和士兵说:“我知道你们的上级接到他的上级的命令,要你们清除掉这个营区的所有俘虏,现在是你们动手的最好时机,他们全部聚集在此,这是你们的机会,或者你们可以选择离开,堂堂正正回到你们家人身边,而不要做一个杀人凶手。”不得不说第一次看到这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小小的紧张的,但看到一个个士兵垂头丧气地往外走的时候,心里也算是舒口气,最后只剩下那个小头目,面对着辛德勒,眼里充满着不甘,或者说他是因为被辛德勒戏耍而不甘吧,但他什么也做不了了,那么复杂的眼神,最终一脸无奈,一脸不服气地走了,多么解气!

但是,辛德勒也要开始他的流亡了,临行前,工厂中的工人们从牙齿上取出金子打铸成一个质朴的戒指,上面用希伯来文刻成了一句经文:当你挽救了一条生命,你就等于挽救了全世界。仍记得辛德勒走的那个场面,全部工人站在两侧,当他走过来的时候,所有工人脱帽表示尊重,长老代表全体工人写了封信交给辛德勒,目的是万一他被捕,上面所有的一千多个签名可以证明他的行为。然后依札克史登把那颗戒指交给了辛德勒,辛德勒却哭了,说了一句话:“我可以救更多的人的??”看到这,我眼眶真的湿润了,有想过现实中会有如

此的人吗?可是,多么令人感动,一辆汽车,一个勋章让辛德勒感到懊恼,一个已经付出了自己一切的人,却还在想着付出更多,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崇高在这一刻开始升华。

影片最后,纳粹投降,当犹太人走出集中营的时候,银幕上突然大放光明,出现灿烂的彩色,使观众有从黑暗中走到阳光下的感受,可以体验到剧中人解除死亡威胁的开朗心情。而这时,画面直转,众人走到的是奥斯卡辛德勒的墓碑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辛德勒犹太人,每人都拿着一块石头放在辛德勒的墓碑上面,表示他们对辛德勒的尊敬与怀念。

《辛德勒的名单》整部影片透过主人公辛德勒的眼睛,带领人们经历这个城市从繁荣到废墟的一切,同时在那个没有人性的年代中努力寻找人性的微芒,最终揭示了人类的良知在任何恶劣的境况中都不会完全地泯灭的深刻主题。最令人欣赏的是,斯皮尔伯格作为一名犹太人并没有从历史仇恨和历史批判的眼光来处理这个题材,他只是想通过讲述一个普通人在充满敌意和荒谬的世界中挣扎的超道德的故事,来监视这个事件和它对当事人以及整个时代的影响,并将这个影响化作忠诚的记录和忠告,安慰着逝去的灵魂,警示着幸存的生者,传递给不曾经历的人。

不禁又想到了当前的利比亚的局势,真心地希望战争的早日结束,战争带给的永远都是无辜的人的逝去,带给活着的人无限的悲痛,望世界和平!!!

 

第二篇: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辛德勒的名单》——

纳粹党、犹太人与辛德勒

的行为分析

纳粹党、犹太人与辛德勒的行为分析

影片介绍

《辛德勒的名单》真实地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200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是一部堪称经典的影视巨著。我看了几次这部电影,不由地为德国纳粹的那种惨绝人寰的行为感到愤怒,为犹太人那种逆来顺受感到失望,同时也对辛德勒充满感激与敬佩之情。该片探寻和讴歌在特殊环境中的人性发展轨迹!具有巨大影响的震撼力和深沉而令人痛苦的艺术魅力!深具史诗的格局和撼人心魄的情绪力量! 国际影评界交口赞誉《辛德勒的名单》是“一位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的导演拍摄的一部洋溢人道主义气息的电影”。美国总统克林顿看过此片后印象很深,以至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疾呼:“我迫切要求你们去看看这部影片。” 人物分析

《辛德勒的名单》里反映了许多的心理学知识有:种族歧视,种族优越感,冲突,偏见,旁观者效应,群体效应,攻击性行为,利他行为等等。

(一)德国纳粹党的行为分析

在该影片中德国纳粹党的行为主要体现了种族歧视、种族优越感、冲突、攻击他人、偏见等心理学知识。

要想了解《辛德勒名单》中的心理学知识,还得先了解一下德国纳粹党屠杀犹太人的原因。对于希特勒为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屠杀600万犹太人这一历史悬念现在欧洲流行的观点有二:一是“目的论”;二是“机能论”。“目的论”者认为,希特勒杀害犹太人是出于争霸世界的目的,这是一种按常规逻辑的推论。“机能论”者认为,数百万犹太人惨遭杀害是法西斯在战事失利之际一种报复心理及补偿心理驱使的行为。希特勒杀害600多万犹太人,其目的显而易见,那就是要灭绝犹太民族,究其原因的话,那就是必须回答他为什么要灭绝犹太人。 希特勒杀害犹太人还有两个原因: 1.亲身体会,切夫之恨。从小犹太人就有钱,而它没有钱,犹太人的确太会做生意了,还有就是他喜欢的一个人被犹太人抢走了。2.为了扩张的需要。希特勒想统一世界,为了让人们都行动起来,就要号召人们。全世界都是下等民族,只有日耳曼族是上等的。这是明显的种族优

越感和种族歧视的体现。犹太人由于在宗教和价值观上的独特性,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有别于基督教世界。这种差异使他们往往被视为是“非我族类”,进而形成一种深刻的偏见。

在影片中,有一幅画面更将这种种族歧视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个犹太家庭在德国军人的监视下,默默地收拾着。街道上非犹太种族的孩子们用石块向犹太人扔去,一个小姑娘眼里充满了仇恨与轻蔑,嘴里大声的喊叫着:“再见,犹太佬!”与此相对应的是,大多数犹太人选择了沉默。一句“再见,犹太佬!”,一个未长大成人的小孩,居然会表现出这么强烈的种族歧视,不由地让人有无限感慨,让我们清楚看到当时种族歧视、种族偏见是何等严重。直到影片最后德国投降后,但种族偏见依旧存在——那位德国军官说“千万别往东边走,那里的人们很仇恨犹太人!”

(二)犹太人的行为分析

犹太人的行为体现出心理学知识有群体效应、旁观者效应、从众等。

影片中有个镜头想必是大家难以忘怀的:“德国纳粹阿蒙?高斯早上起床后走到阳台上拿起枪就去射击正在劳苦工作的犹太人,而别的犹太人则是加快工作的脚步,继续埋头苦干。”他们没有去与德国纳粹反抗,或许他们认为根本没有能力反抗,只有加快工作的步伐,被命中的几率才会降低,才会获得生存的机会。在德国纳粹无情屠杀犹太人时更多的犹太人则选择逆来顺受,他们不去反抗。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老百姓的思想最先考虑的不是反抗,而是如何活下去。活下去,比反抗更重要。这也就是应了那句话:“好死不如赖活着。”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讲,这叫做“群体效应”。指的是在一个群体中,有一个领头这样想的,大家都会顺应这种想法,一条道走到黑。面对与骨肉分离的痛苦时刻,犹太人是选择反抗的,虽说这种反抗在强大的德国纳粹面前显得那么无力,但这种反抗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犹太人内心深处的最低底线。

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和正义的一面。当灾难来临,不是每个人都会那么无私。他们所想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于是,又会出现一个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旁观者效应”。指的就是一个受难人在紧急情境中获救的几率随着旁观人数的增加而减少,即在紧急情况下旁观者人数越多,前去救助的人越少。

“旁观者效应”的另一个具体体现的镜头就是关于偷鸡的事,德国纳粹在质问一批犹太人是谁偷的鸡时,所有的犹太人都选择沉默,直到一个小男孩出来“检举”。可能在他们看来此事与他无关,自有人会出来承担,这是典型的“旁观者

效应”。

为何会出现这两种情况呢,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

第一,社会抑制作用。把自己准备要做出的反应与他人的反应比较,以防做出尴尬的事情。

第二,社会影响的结果。对周围环境或团体的压力产生的一种符合团体压力而改变自己态度与行为的从众社会心理现象。

第三,多数的忽略。他人的在场会影响个人对整个情境的知觉和解释、判断。

第四,责任扩散。见危不救所产生的罪恶感、羞耻感、内疚感往往会扩散到其他人身上,每个人的责任相对减少,个人不去帮助受难者的代价也会减少,因此他人在场会减少个人的行为。

(三)辛德勒的行为分析

辛德勒在影片中主要体现出的是一种利他行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利他主义者。

影片中辛德勒的利他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开始时,辛德勒并不是一个“慈善家”,他是一个彻头彻脑的、唯利是图的商人,他只关心如何快速、有效、安全的挣钱。然而影片的后半部分辛德勒却是一个受人们敬仰的伟人。其间的变化让我们慢慢来看:

辛德勒与夫人在高处看德国纳粹无情地射杀犹太人,这让辛德勒产生了怜悯之心,他感到了德国纳粹的惨绝人寰。在这群犹太人中一个穿红色衣服的小女孩是一个亮点,她是无数犹太人的代表,当辛德勒再次看到这个小女孩时却是在无数的尸体中央,辛德勒看在眼前,捂着嘴悲痛万分,这让他坚定了拯救犹太人的念头!辛德勒的救助行为的动机是同情,是对犹太人的无限的同情。

辛德勒的仁慈穿插在许多的镜头中:在斯泰恩被误装入火车时、在独臂犹太老人被枪杀时、在列车中的犹太人口渴难熬时,许许多多的镜头都是辛德勒的真正的利他主义的体现。

但利他行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从心理学的角度做了如下分析:

人的利他行为的产生,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强调理性思考对利他的主导,另一种是坚持善良感情对利他的影响。前一种强调的是认知,后一种重视的是感情。

其一,理性思考对利他的主导:利他行为的责任来自于一种普遍的、不以对

象为转移的道德原则。人凭借理性,而不是感情去把握这一原则。只有理性才能告诉我们如何以普遍的原则对同一件事一视同仁。

其二,对利他行为的另一种解释把重点放在感情动机上。休谟认为:同情和移情对人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在辛德勒的利他行为中,同情是基本动力。同情因为欲求别人的幸福而变得高尚。

利他行为往往起因于利他感情。感情甚至比理性更容易引发行动,在事情呈现出复杂形态的时候,同情和怜悯本身就促使利他行为的产生。在犹太人遭受屠杀时是辛德勒利他行为的一个升华。

当克拉科夫犹太人居住区遭受到屠杀时,辛德勒知道德国人建造的火葬场及煤气室,浴室和蒸气室的喷头上流出的不是水,而是毒气。从那时起,辛德勒只有一个想法:尽可能更多地保护犹太人。他制定了一份声称他的工厂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工人名单,通过贿赂纳粹官员,使这批犹太人得以幸存下来,辛德勒也将近破产。这名单的代价是送给歌德的一箱箱厚重的钞票,这名单更是一个个的生命!

辛德勒的哭泣同情心的最高级的表现。德国的投降犹太人再也不用过这种流离失所的生活,再也不用担心死亡的随时降临,然而辛德勒却要亡命了。犹太人敲掉三颗金牙铸成戒指送给辛德勒,并说“凡救人一命,即救全世界”。辛德勒戴上戒指却开始了“忏悔”——我或许可以多带些人出波兰,或许可以多带些??这辆车,可以换回十个人的生命,我要来干什么?十个人??取出领针:这领针,两个人,黄金造的,两个人??然后相拥开始嚎啕大哭??

影片结尾在战争结束后,犹太人自称为辛德勒犹太人,这是对辛德勒的莫大敬重。战后仅存活的4000多名犹太人中其中就有1100名是辛德勒拯救的。人们纷纷来到辛德勒墓前纪念,一块块的石头与墓碑形成的强烈的感情冲击,使我们再次感受到生命的重要和救赎的意义之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