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穿越观后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科幻电影由于对于未来的态度被分成截然不同的两面,悲观论容易获得口碑却很难获得票房,乐观论容易获得票房却很难获得口碑。正如我,对于《人工智能》的篡改,始终无法释怀,也不得不怨恨斯皮尔伯格犹太属性太过于强烈,当然斯皮尔伯格除了《辛德勒的名单》以外几乎都一无是处,对于他,我不能要求太高。这是我的刻薄,也是TARS的幽默。话痨了半段内容,其实是想表达,星际穿越结合了两面,成为一部乐观论的好电影。 观看星际穿越时,总是让人想到很多,萦绕着的是《2001太空漫游》,当然碎片居多,距离上次看《2001太空漫游》也有几年时间,而且我只敢看过两遍。提及《2001太空漫游》并不是为了显示自己逼格多高,只是相似的太多,之于斯坦利是致敬,对于诺兰是失望,人类还未进入太空时就能拍出的东西,50年后,诺兰在进入黑洞和虫洞中还是依托这种方式来展示,科技的停滞源于思想的停滞,诺兰还未达到思想者的高度,这是对于电影,我的定论。 当然也许会像《银翼杀手》,出现反转,但成为历史第一科幻片,距离以上两部还有距离,这是事实。 除却光影,在声音方面,大量的交响乐使人心潮澎湃,虽然在我看来,也是模仿《2001太空漫游》,但诗歌的穿插,却是从未有过的,这种力量使人发觉在人类的文明中除却音乐,诗歌是另一种可以永恒的东西。 当然,还有许多的细节,如黑石一样的机器人,这也导致我在观影过

程中一直提防机器人的叛变,结果,伤害来源于人类自己,这是一个没有对错的问题,保留文明的火种需要各种手段,如同《三体》中的一样。尤其是当时间足够长,长到一瞬间就是一个世纪的完结。当距离足够长,长到到达就是几代人的逝去。一切的事物都会显得荒凉,这种时候只有精神、只有信念、只有信仰才能长存。当然了,还有爱。这是这部电影伟大的地方。 如果悲天悯人是悲观论的挡箭牌,爱就是乐观论的解脱书,其他的乐观论科幻电影未曾表达的事物,诺兰做到了,这也使得星际穿越没有成为了《星际迷航》。假使星际穿越早上映半年,也许我就不会在影院哭泣,这是一个有了女儿的人才能感受的事物,在幽灵用表针传达信息的那一刻,电影,是的,它打动了我,这种力量,我真的许久没有感受过。然后回忆起之前的铺垫,才能感受到导演的匠心独运,润物无声的处理,如果引力是能超越维度的存在,爱就是超远一切维度的所在吧。这也许就是这部电影最伟大的地方吧。也许这种述说,读者会觉得空洞,这是笔者的鄙陋,我的文笔实在无法描述当时的心情,甚至现在的心情。 许久不曾提笔了,这是一个野心的开始,黯然的结束。

 

第二篇:航天观后感

《阿波罗十三号》与《星际穿越》观后感

自人类文明开始以来,人类就开始向太空的探索,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相继出现。与此同时,我国也开始对将征程指向太空,发射神舟飞船,天宫一号,嫦娥探月等工程无一不彰显这我对国家的骄傲与自豪,航空航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止是一项工程,更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作为一个学习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清楚的明白一项成功的航天实验中集中包含了多少系统,多少行业在其中的最顶尖的技术都应用于航天技术上。在此背景下,完成如题观后感无疑是对中国航空航天工业的积极支持,与美好展望。

《阿波罗十三号》作为航天的经典影片,其中一真实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三位太空人在太空船严重受损,失去大量氧气和电力的情况下,使用航天器的登月舱作为救生艇,面临维生系统损坏所导致的重重危机,成功返回地球的故事。从航天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三位航天员如何成功的逃脱危机化险为夷,作为警示,或者说是我们航天员的活教材,当然也是关于航天器的反面教材值得航天技术工作者的关注。首先,影片中如何操纵严重受损的航天器安全返货地球是三位太空人和地面指挥人员最大的难题。登月舱原本只设计供两名航天员使用两天,如今却有了三名航天员要靠它存活四天。登月舱上用过滤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锂过滤器无法负荷这种需求。尽管指挥舱另有备用过滤器,但它们与登月舱上的接口形状不同。在二氧化碳浓度不停上升的情况下,地面指挥中心及时想出了解决办法,它们指导太空人用太空船上仅有的物资拼装连接起两种不同形状的过滤装置,成功减低登月舱的二氧化碳浓度。

在航天器逐渐接近大气层时,航空航天局做了一个特殊的决定:为了拍摄服务舱的照片以便分析事故原因,先抛弃服务舱而不是常态的登月舱。当三位航天员首次看到服务舱时,他们惊讶的发现燃料电池和氧气管上整块面板都被炸飞了。地面指挥中心担心返航途中为了省电关闭维生系统而失温的指挥舱,会因为水凝导致电子控制系统短路,这无法预防,只有在系统重新开机的当下才会知道系统是否顺利运作,幸运的是一切正常,三位航天员成功返回地球。

以真实历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黑科技电影《星际穿越》。影片主要讲述了宇宙飞船通过空间虫洞进行时间以及空间旅行的事件。因为篇幅原因,这里就只举出几个片段以说明其中的航天知识。 登陆米勒星球的方法:原计划是进入米勒星球的引力范围,再经过一定的圆周运动后登陆。在这里可以将黑洞比作地球,米勒星球比作月球,他们的飞船比作玉兔号。玉兔号先进入月球的引力范围,进行一定周期的绕月飞行后再降落,这样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如果只跟着地球的引力做圆周运动,不进入月球的引力范围,而是和月球呈平行状态做对地圆周运动,在合适的时机和位置,可以以近直线(其实应该是抛物线)下降的方式落入月球。因为米勒星球和地球有巨大的时间差,如果采用原计划,那么他们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做围绕米勒

星球的运动,而如果在一个离米勒星球较远的位置直接呈近直线下降的方式落入,将减少在米勒星球上所耗费的时间。因为越靠近黑洞,时间差越大,所以cooper的方法是在尽量远离黑洞。

飞船对接空间站的细节:首先会观察到空间站是一直在转动的,这就是航天器中的自旋稳定法,自旋稳定法为保持航天器自旋轴在空间定向的技术。然后作为雷达科班出身应该还注意到,飞船对接空间站时对接口处应该是连续波雷达,进行实时的调整以保证无误差对接。

其他关于物理学中空间虫洞,黑洞,虚时间,黑洞奇点,多维空间的就不在一一论述。 两部影片都以航天作为基础进行拍摄和设计,展现了人类对航空航天探测的美好愿望,都具有很强的航天知识性,以及有关我们自身启发性,值得航天工作者和我们学习与借鉴。最后希望我国航天航空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立志为祖国航天事业做出自已的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