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仓央嘉措有感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莲花般的人》

相信大家几乎都听过何晟铭唱的《见或不见》。这首歌的词相传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所作。仓央嘉措,一位在西藏历史上生平迷离,又极具才华,也是最受争议的一届达赖喇嘛。他与其他5、6岁就已坐床接受活佛的教育不同,因五世达赖的刻意隐瞒,仓央嘉措直到14岁才接受活佛教育。早已习惯了尘世无拘无束的生活的他,一入空门,就注定了他的一生是个悲剧。

相传仓央嘉措在入选达赖前,在家乡有一位美貌聪明的意中人,他们终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马,恩爱至深。仓央嘉措进入布达故宫后,他厌倦深宫内单调而刻板的黄教领袖生活,时时怀念着民间多彩的习俗,思恋着美丽的情人。他便经常微服夜出,与情人相会,追求浪漫的爱情生活。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来,铁棒喇嘛发现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脚印,便顺着脚印寻觅,最后脚印进入了仓央嘉措的寝宫。随后铁棒喇嘛用严刑处置了仓央嘉措的贴身喇嘛,还派人把他的情人处死,采取严厉措施,把仓央嘉措关闭起来。然而,最终热爱尘世的他终因放荡不羁的行为被黜。相传在被押解进京的时候,在青海湖畔,于一个风雪夜失踪,又传他终投身青海湖,年仅24岁。 仓央嘉搭在民间已形成了自由而空灵的个性,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年轻英俊、才华横溢的他只有用诗来表达他对凡世的向往。多年以后,人们忘记了他的达赖身份,因为他情诗已经在很多人口中交相传诵。仓央嘉措成了达赖喇嘛之后在那深宫大院中更明白了情感的珍贵,义无返顾地把自己溶进那情天孽海。或许,从权力争斗的漩涡中走出后他更明白情感的圣洁,毫不返悔地溶入那女儿情长,任那情感的琼液浸没了自己。

当读完仓央嘉措的诗,了解他的生平之后,我深深的感慨,面对浮华纷繁的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同仓央嘉措一样守住心中那一份净土。无疑,在千年的宗教史和民族地方史的进程中,仓央嘉措犹如浩浩卷帙中的一朵奇葩、滔滔江流中一颗明珠一般,以其时刻闪烁着的瑰丽的光芒为世人所铭记。向往自由,不苟合于政治权限。现代的我们是不是也身处逆境而自持。仓央嘉措在神和人之间,选择做一个平凡普通,渴望拥有爱情的人,而我们是不是也该思考在这个社会面前做一个怎样的人呢?佛陀说:一个人,就是一个人。只有承认自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无情草木或者万能的神,人才能在历经种种世情之后觉悟成佛。众生即佛,佛即开悟的众生。

所谓智慧,就是把不该看重的东西看轻一点,把不该看轻的东西看重一点。所谓幸福,就是“身体的平安和灵魂的宁静”。但是,身体的平安还算容易,灵魂的宁静实在太难。每到入夜,灯红酒绿之下,人们总能看到挥金如土、花天酒地的豪客,看到物欲横流、纸醉金迷的场景。贪婪和虚荣,日益让内心毫无真正的平静可言。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正像一架巨大的欲望机器,一个欲望满足了,更多的欲望又产生了。那些只有在清心静气中才能享受到的快乐,日益稀少。归根到底,人生的成功是用自己的内心来衡量的。我们应有一颗对幸福更加敏感、对痛苦更加迟钝的心,才能感受到人生的快乐。

所以,做一个莲花般的人吧,遗世独立,不为世间的尘埃所扰,做自己的佛,写自己的诗,寻自己心灵的一方乐土。

三百多年前,仓央嘉措的纵身一跃,从此世间再无六世达赖,留下的唯有那首

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第二篇:读《仓央嘉措诗歌》有感

读仓央嘉措的诗歌有感   窗外秋雨阵阵,我轻轻地合上《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传与诗全集》,凝视封面上披着袈裟的仓央嘉措的背影,只觉得他在白皑皑的漫天风雪中渐行渐远……  看完仓央嘉措的传奇人生,读罢他的诗歌,如同经历了一场朝圣的旅行,只是旅途归来,心情有点复杂,既有感动,也有困惑。 很难想象这些空灵而凄美的诗句竟来自300多年前禁锢、封闭、遥远的西藏,更难相信这些充满情爱又富有哲理的诗行,出自身居庄严肃穆的布达拉宫,却向往自由率性的六世活佛达赖仓央嘉措之手。  此书中记载了仓央嘉措写的六十余首诗。读了此书才知道,我先前读到的一些,很多人熟悉、喜欢,流传甚广的仓央嘉措的诗并不在其中,有点失望。不管那些诗是否是以讹传讹,还是美丽的误传,我还是很喜欢。  譬如《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 相爱/寂静 欢喜”  又如《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日/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很喜欢白岩松在《幸福了吗?》这本书的扉页引用的仓央嘉措的那首诗“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可惜,在这本仓央嘉措诗全集里,我也没有找到这首诗。  在此书中,我读到六十六首仓央嘉措写的诗,很喜欢其中的一些。  《不负如来不负卿》“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第一最好是不相见》“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第二最好是不相识/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细读这些诗,心中会有一种莫名的酸楚,茫茫人海,缘聚缘散,有多少深情,有多少无奈,有多少甜蜜,有多少悲凉……或许在相遇的那一刻已经注定一世的纠缠!  

也许爱了会受伤,也许爱了会遗憾,爱,还是不爱?仓央嘉措在诗里应用了“……不……不”的双重否定句式,是不是给了我们一个看似否定,其实肯定的答案?而佛教修行必须断绝情和欲,“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或许这也是诗人永远不能释怀的天问!  仓央嘉措短暂而美丽的人生,既有宗教的神圣,政治的诡谲,又有爱情的凄美,命运的无常,扑朔迷离,充满了神奇色彩。他原本应该是一个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雪域之王,享尽荣华富贵的人间活佛,而他偏偏选择了做一回遗世独立,离经叛道,自由率性的浪漫诗人。诸神把世界托付给他,而他却只想要回自己。在神和人之间,率真的仓央嘉措选择了做一个人,一个款款深情的男人。  读仓央嘉措那些动人的诗篇,我似乎看到他双眼充满着柔情,眉宇间深藏着忧伤,时而孤独地行走在拉萨街头,匆匆地去赴一场爱的盛宴;时而披着袈裟绝望地仰望布达拉宫外伸手可及的蓝天,分明想抓住什么,却两手空空!深深的叹息化作了凄然而绝美的诗行,这些浸透深情的文字,与其说是诗,不如说是深埋在他心底如痴如醉的梦——一个被宗教囚禁的灵魂妄想挣脱牢笼,自由自在地在布达拉宫之外飞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