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有感(生死朗读)

《朗读者》读后感

这不是一部讲述爱情或者说畸形爱情的小说,这部小说甚至都不能算是一部赎罪类别的小说,在这部小说里,爱情和赎罪都只是构成小说主体的一部分,但是显然还不是全部。

作为一部成功的小说,它所承载的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民族的精神救赎与理性思辨。毫无疑问,二战之后对于纳粹分子的清算在很长时间里构成了对那个时代回忆的标志性烙印,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纳粹被作为一个整体永久性的被钉在历史的审判台和耻辱柱上。

当然考虑到当今社会对于那个年代不堪回首的痛心疾首,作者的上述尝试并没有太过于直白,从其情节设置来看,其将汉娜设定为一个文盲、一个弱女子,可见一斑,另外主人公始终是以一个旁观者来看待审判的,作者尽量不用过于主观和激动的字眼来刻画这一段,和小说前半部分对汉娜的一举一动都产生心理波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认为这不是作者不经意的写法,作者在描述后半段的时候,很显然的将自己放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这样写一方面可以使得这种对审判的审视情绪变得比较中立,另外一个方面何尝不也是作者对这种审视的有意保留呢?

书确实令人心潮澎湃,尤其对于有过类似经历,人生已经开始步入中年的人来说,在光轮转的许多片刻,你分明感受到了那份激情,仿佛春天温暖拂面的和风,夏日艳阳穿过树荫斑驳的阴,秋季高天上快速流转的浮云,以及冷冬清冽的晨曦,对于男孩来说,汉娜既是帮助你启蒙的情人,又是洞察你内心的管护者,就像母亲,相对的,男孩对于汉娜,他的青春气息,他的单纯,以及雕塑般的身体,对于这个不识字的中年女人,前半生都是只知道效忠于主义,严酷的女看守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盏苦海明灯。

然而,男孩终于还是要长大,还是要变的复杂,还是要对更年轻的身体产生本能的欲望,这一切,当然立刻被汉娜明晰,在最后一次扮演完情人的角色后,她非常自然的成了男孩的母亲,让他走了他应该走的路,她对他的爱,由复杂归依简单。男孩还在成长,前途似锦,突然,他发现了被告席上的她,当他发现汉娜那缺少文化而刻板的有点固执的脑子渐渐要被法庭断送时,他本可以提供法庭关键的证词,然而,最后的结果是却是意料之中的放弃,任由法庭判决这个其实根本不清楚自己在集中营里干了什么的可怜女人无期徒刑,我不敢问自己处于相同的局面时自己的表现是否会有所不同。

光阴似箭,男孩已经彻底该别了当初的青涩,变得暮气沉沉,眼神迷离,这也是书中后半段虚弱的由来,如果他不虚弱,当初又怎么会选择明哲保身呢?但他忘不了汉娜,甚至无法正常的和现实中的太太生活下去,出于想念,也许是忏悔,他又开始了朗读,并录了下来寄给了监狱中的女人,汉娜的激动可想而知,她甚至因此开始识字,故事在这个时候似乎有点峰回路转,步入中年的男人和暮年的女人似乎又开始心灵接近了,然而,人性的复杂和现实的残酷始终比你想象的程度要深,比深更深。

女人要被提前释放了,确实,她本是个大字不识一个刻板的德国传统女性,一个并不了解纳粹对于犹太人干了什么的人,关她毫无意义,此时她已经无亲无故,男人被狱方作为唯一的相识者找来接女人出狱,汉娜此时绝对还是充满希望的,若干年前的那盏灯塔似乎又开始在闪亮了,可是,他却是如此的漠然而疏远,终于,汉娜明白他们只能存在于世事之外,隔着有轨电车的车厢可以,隔着法院的栏杆可以,隔着监狱的高墙可以,一起释放在空气里却不

可以,她选择了结束自己,因为,她明白,隔着墓碑,他们是可以共存在阳光下的。

 

第二篇:朗读者有感

zoe(我是来找防空洞个的) 这本读的好快,一口气就读完了。作者的文风很对胃口,有一直读下去的冲动。文字冷静陈恳、渲染内心情感的时候没有花哨,但是又一直泛着细腻温柔的味道,总觉得可以读出感情,所以很迷人。找不到太适合的词,说“美得冷静细腻”会不会太矫情,还是用来形容一个德国男人写的东西?(而且文字很顺畅,不太费脑,适合我的英语阅读能力) ......2011-05-01 来自 Vintage International2008版.        这本读的好快,一口气就读完了。作者的文风很对胃口,有一直读下去的冲动。文字冷静陈恳、渲染内心情感的时候没有花哨,但是又一直泛着细腻温柔的味道,总觉得可以读出感情,所以很迷人。找不到太适合的词,说“美得冷静细腻”会不会太矫情,还是用来形容一个德国男人写的东西?(而且文字很顺畅,不太费脑,适合我的英语阅读能力)      08年的时候看过电影版,剧情了然于胸,现在再看原著,情节设计上的悬念和震撼对我几乎不起作用了,也只剩下体会感情了。小说是以第一人称自述的,大量的篇幅都是男主角Michael的内心独白,作者让他用冷静的口吻回忆过去,回忆是流水,不会太过激烈,但是感情一直都在,有时候温柔、有时候冷淡、有时候矛盾,Hanna带给他的影响是一辈子的,他一辈子都在被那些脆弱伤感的思绪萦绕。而整个故事在他的思绪里进行,所以脆弱伤感是故事的基调,以至于读到结尾,还是觉得难过。      当初看完电影,只记住了Hanna一个人,人物形象本身就很强大,外加上Kate同样强大的演技,整部电影里似乎都是她一个人的光芒,那个男孩和拉尔夫费因斯大叔倒像是故事的陪衬,现在已经记忆模糊了。读了原著,才知道人物设计是平衡的。电影因为是客观描述,只突出了Hanna一个人物形象,很多Michael的心理活动都被淡化,脆弱和伤感也只能偶尔在Ralph的表演里和舒缓的配乐里体会到。Michael对整件事情理解和消化的过程,以及她对二战、纳粹和法律的思考,在电影里表达的也不全面,似乎原著传递出的信息要比电影丰富许多。      读完小说,立刻把电影翻出来再看一遍。发现剧本改编的其实不错,绝大部分时候忠于原著,剧情铺展合理,而且拍出了戏剧的张力。喜欢男孩儿在法庭上听到宣判时的痛苦,喜欢Kate拍着桌子跟法官说她的所作所为是出于职责,还喜欢Ralph拿着话筒没日没夜读故事的样子。最后再感慨一下,Kate的表演太神,完完全全就是书里的汉娜,甚至她演出了书里没有的精彩。      剧情有两个地方的删改,觉得有

些遗憾。      原著里,Michael去看Hanna的遗物,发现Hanna收集的简报里,有Michael高中毕业时刊登在报纸上的毕业照。Hanna当时已经离开,而且她不识字,Michael难以想象Hanna是费了多大的劲,才在报纸上找到了他。这一段电影里没有,觉得应该有,虽然很难表达,但是它可以让Hanna对Michael的感情变得更明确。      Michael最后一次在监狱里见到Hanna,他和Hanna的对白电影里做了删改,觉得原著的更好。Hanna告诉Michael,她总是觉得没有人了解她,没有人真正理解她的所作所为。而没有人理解的好处是,没有人可以谴责她,就连法庭也没法真正给她定罪。但是死去的人可以,在入狱后,那些死去的人总是出现在她的梦里,她无法驱赶。这段话足以说明入狱后阅读对Hanna的影响以及她的忏悔,似乎也在暗示Michael到最后也没有完全理解Hanna,我们也没有。      ps:   读书的时候偶尔也喜欢读出声,貌似这样更容易专注。   最近养成了深更半夜一个人坐在马桶间读书的恶劣习惯,要改。早睡早起,复习迎考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