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陶行知教育故事有感

品读陶行知教育故事有感

每个人都珍惜自己的生命,但很少有人会珍惜自己的时间,只因岁月如水,一纵即逝;每个人都懂得尚善的道理,但很少有人会严于律己的遵行,只因知通古今,行塞于步。由此可见,知行合一有多难。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品读了陶行知教育故事后,我深刻明白了践行求知的其中奥妙。

生活即教育。曹雪芹亦有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陶行知从对内在家庭中以连环教学法:哥哥教弟弟、女儿教母亲、孙子教祖母,从而顺畅的推展了平民教育。到对外以幼小罹难的“新安旅行团”用亲身经历做演说,有力的宣传了抗战。展现了教育的无所不在、无时不能。今人多外求于人,重金远渡获取文凭,岂非舍本追末,竟不如反求于心。曾国藩有云:“做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因为家庭是人类的根据地,是存身立足之所。若只在公庭传诵孔孟,却在私室玩物丧志,岂不是难以以知做行?儒有“慎独”、禅有“渐悟”,只有时刻知行合一,方能修齐治平,止于至善。

社会即学校。做学问并非“关门闭户掩柴扉”,怎可脱离实际的空谈妄论。任何发明创新,必源于生活,只待我们用心去发现、总结。陶行知在山海工学团成立伊始,拜木匠为师。授之以文学,学之以木艺。德惠四方,亦在无形之中普及了教育,提升了木匠的思想;而对于晓庄师范的生物课,陶行知亦反对杀死生物做成标本的枯燥的理论教育。请蛇花子现场授课,令知识在实践中更加生动。对于抗战中的上海报童工学团,陶行知亦悉心授教。并告诉他们只有知识文化才能

改变人的命运。我们不仅要埋头苦干,更要抬头看路。我们永远没把握自己拥有的知识是否正确。所以,持续学习的好奇心比已经拥有的知识更重要。

教学做合一。做即为核心,当以做为教,以做为学。对于胆怯独去河南的戴自俺。陶行知告知“大树底下小树不好长。”而自己从不伪善。从简朴的自己洗衣,到公私分明的两只口袋,都反应了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用意。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施之以身,教之以民,久久回荡于耳边。品读陶行知教育故事,从自身做起,以行求知;从自我做起,以知践行。

工作单位 大湖小学 姓 名 吴芳

联系电话 150xxxxxxxx

 

第二篇:读陶行知《拆表的故事》有感

读陶行知《拆表的故事》有感

王梦杰 五(2)班 欢口镇苇子园小学 辅导教师:李成超

这几天,我们学校举行读陶行知故事比赛活动,我踊跃参加报了名,因为我很喜欢读书,它会给我很多的启发。

拿我昨天看到的一篇来说吧!我看了一篇叫《拆表的故事》,故事大概是这样的:一天,陶行知的朋友的夫人来看陶行知,说起她的孩子把一块新买的金表拆坏了,她非常生气,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陶行知听了,却连连摇头说:“哎呀,你打掉了一个‘爱迪生’。”接着,他讲了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喜欢做实验,被学校开除以后,在他母亲的引导下,逐渐成为发明家的故事。他又亲自到朋友家里,把那个小孩请出来,带他到修表店去看师傅修表。他们站在修表师傅身边,看着他把表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着他一个个装起来,再给机器加上油,用了一个多小时,花了一元六角钱修理费。陶行知深有感触地说:“钟表店是学校,修表师傅是老师,一元六角钱是学费,在钟表店看一个多小时是上课,自己拆了装,装了拆是实践。做父母的与其让孩子挨打,还不如付出一点学费,花一点功夫,培养孩子好问、好动的兴趣。这样,‘爱迪生’才不会被打跑、赶走。”

当读第一遍的时候,我也觉得很惊讶,怎么一个顽皮的小孩把新的金表给拆坏了,妈妈打他,而陶行知却说是妈妈错了呢?后来,我反复品味,终于知道了陶行知的道理,他是保护孩子酷爱探究,热衷学习的精神哩。同时,我也被陶行知先生这种“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方式所感动!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听妈妈说,在我2岁半的时候喜欢把玩具统

统搬出来玩了一遍。玩腻了就看看家里还有没有其他好玩的东西!转来转去就发现了妈妈的一管口红。我就把盖子打开扭了扭,口红便冒出来了,又试着在地上画了画,跟水彩笔一样,真好玩!等妈妈发现时,这管口红早已面目全非了,地上则全是我的“作品”。唉,我没有拆表的孩子幸运,我没遇到陶行知。在这个故事里,我觉得陶行知先生做的对,那孩子拆了手表,其实是对这手表感兴趣,而不是恶意的,后来,陶行知又把孩子领到了钟表店里看师傅修表,是培养孩子的兴趣。等于像在学校里学习,而这种知识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

感悟到这里时,我觉得陶行知的故事里面包含着许多的道理,会给人许多启发。我真是越来越喜欢读《陶行知的故事》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