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史读书笔记

中美关系史读书笔记

随着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来华拉开中美关系史的序幕,两国的交往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手变得愈发频繁与密切。

早期的中美关系是和平友好的,但是地位却不近相同。中国当时是闻名于世的物产丰富的大国,小农经济下的自给自足和重农抑商的政策,让千里迢迢来到富庶东方寻求经济支持的刚刚独立的美国尝到了甜头的同时,也饱受贸易逆差之苦。而外来的传教士在中国也屡屡碰壁。

直到19世纪初,美商开始为了谋取高额利润而开始向中国贩卖鸦片,中美关系史由早期的友好开始有了冲突。不知是受传统文化“与人为善”的思想熏陶已久还是闭关锁国的中国不识人心险恶,中国仅凭美国表面上的顺从和配合将其列为“恭顺”“守法”。而“恭顺守法”的美国却在暗暗的利用中英矛盾来扩张自己的势力和利益。写到这里,我仍旧和几百年前的老祖宗一样,用善意来揣度为什么受人尊敬的麦迪逊总统会对友好的中国做出这样的举动。当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积累也许就可以解释这些事情。毕竟在国际舞台上,促使各国奋斗的就是本国利益。但是一方面暗地帮助英商脱手积压货物,听任英国炮舰凌辱中国,在英国获得特权之后也坐享其成,另一方面继续保持温和态度以赢得清政府的好感,这种做法未免太不人道。也许这样可以使本国的利

益最大化,但同时也损害了国家的声誉和形象。

从鸦片战争之后,中美关系的地位就开始了慢慢的转变。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密切注视中国情况的美国眼见英国获取了大量利益,也决定派遣使团来华签订条约。本来使团进京是以平等的谈判态度,国务卿的指示连叩头问题也放宽,“视实际情况自行甄办”,“不可冒犯中国人”。但是荒唐的是,清政府竟然在进京问题上犹豫了起来,理由是“与旧制有乖”!本来几乎对等的谈判,被美国人抓住了一个现在看来很可笑的把柄,生生的变成了含有威胁的不对等谈判。甚至到后来,清政府竟然表示“只要使团不坚持进京,清政府对签约一事原则上不表示反对”。而条款的内容,由于清政府没有事先准备,草约完全由美方提出。由于主管谈判的耆英对国际事务的无知,识别不出条约各款的危害性,将严重侵害中国主权的领事裁判权等轻易送给了美国。望厦条约的签订为其他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提供了蓝本,“成为中国在下一个十年当中直到天津条约签订之前国际关系的法律模式”。中国也从此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1856年,英法侵略者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美国在列强的侵略中坐收渔利,获得了更多的利益和特权。至此,清政府仍然天真对美国保持着良好的印象,并且将任期已满的驻华大使蒲安臣聘为中国全权特使。蒲安臣为了美国利益擅自越权签订了《蒲安臣条约》后,由于美国的“合作政策”使清政府安然度过了修约的危机时期,美国竟然再一

次赢得了中国的好感。而疑忌公使入境的清政府发现洋人在京并没有构成威胁,曾国藩还把“洋人入京,不伤我宗庙社稷”称之为“大德”。

这种可笑的感恩和妥协实在是让我无法接受,但总的看来,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史上,所有的妥协似乎都是只要保证清王朝的统治,其他的主权都可以放弃的情形。一直到清政府灭亡,这种可笑的妥协才得以减弱。

在近代的中美关系史上,“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的提出一方面给美国带来了更多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对美国的发展有所牵绊。中国也因此受制于日本。为了使各国特别是日本承认门户开放的政策,美国政府一再让步。而美日两国秘密签订的《蓝辛—石井协定》更是为了一句虚的“两国坚持在中国门户开放和工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便承认了日本在华的特殊利益。

随着工业革命和股票市场的繁荣,美国的经济地位跃居第一。一战结束后,战胜国举行的巴黎和会,威尔逊总统以救世主的心情前往。他设想由国际联盟来协调国家关系,安排世界事务,并提出的十四点“世界和平纲领”。和会期间,为了使他的“十四点”得到其他各国的认可,在山东问题上的妥协和让步使他遭到了国内外的一致谴责。而中国代表第一次拒绝在签字也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空前的事情。而在之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中,尽管中国面对美日等强国,仍旧做出了让步,没有完全实现中国的愿望,中国毕竟还是基本上收回了山东利权。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华盛顿会议是中国

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权利,而争回一些民族权力的国际交涉。

自此,也许是因为有了与各国谈判成功的经验,中国的对外交往逐渐趋向正常,在国际上的地位也逐步提高。

在国共两党的选择问题上,美国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这直接导致了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冷战的格局。由于苏联势力的扩日本的牵制,美国在远东急需一个国家来维持局面,而这个国家毫无疑问是中国,所以美国政府需要一个亲美的政府来完成这个计划。而美国一开始的设想是支蒋容共,并不想卷入内战,但是随着两任驻华大使对两党关系调处的失败,美国逐渐将政策转变为扶蒋反共。自此,共 产 党对美国彻底失去了信心和信任。而国民党在战争后期的节节败退也让美国决策者对国民党的失败确信无疑。于是他们开始全力阻挠全中国的解放并坚持敌视中共、敌视中国革命的立场。这个僵硬的立场知道新中国成立也没有松动。而随着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破成功,美国一方面急需遏制中国,一方面不得不接受中国作为世界主要力量崛起的现实。19xx年代末期,美国掀起了反思对华政策的潮流,中美之间的交往逐步解冻,从民间到政府,直至尼克松访华,经历了近20年冷战的中美关系逐步恢复正常。

中美关系史仍在继续,但我相信随着中国的崛起,两国间的利益冲突势必会引起新的政策调整和世界动荡。大国的崛起总会伴随着战争和硝烟,而中国也一定不会像一百年前的中国一样任人宰割。两国间的较量究竟是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书目:

陶文钊,何兴强《中美关系史》

孙哲《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案例与分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