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泰坦尼克号》

时隔多年后的今天,重温了《泰坦尼克号》这部经典的电影,细心品味,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体会不一样的感慨。 影片它主要讲述了一段“生死不渝的爱情和一个惊心动魄的灾难”。影片以年轻的杰克救了从英国到美国的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上相遇的想跳海自杀的露丝的命,并相爱了为线索。讲述了接下来船因为撞到了冰山而不得不沉入大海,杰克为了让露丝生存下来便安慰她,自己却冻死在冰冷的海水中的爱情故事,以及在灾难来临时一船的人各自不同的行动。内容很简单,但影片所反映的思想却很深刻,它以爱情故事贯穿影片,却又折射出社会的复杂性。

人在死亡面前如此渺小,极度的恐慌和因此产生的种种丑恶的行为便全都表现得一览无遗。为了存活,有人在海面将别人的头往水里溺,自己靠此浮在海上,为了登上妇女、儿童优先的救生船,一个男人用钱买通了船员,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可以乘坐70多人的救生船字只承载了十几人,而船上的人因担心自己的性命,竟不愿去救客轮上众多患难的人,包括亲人在内。这些现象那么的可恶而又现实。然而人性中的美好总是多于丑恶的。大多数的男人们遵守着制度。将妻子、儿女送上希望之船后,自己留在泰坦尼克号上,沉着冷静的船员们作好了殉职的准备,安排着乘客有序登上救生船,当船身倾斜,人们纷纷向后滑去时有人紧抱着柱子,另一只手去拉别人的手。当影片中两位主角被席卷而来的海水追逐,却看见一个无人照看的孩子不

知所措地大哭时,毅然抱起那个孩子,带他一起逃亡??这些都是面对生死抉择时崇高的精神的做法。

杰克是个顽强、乐观的人,他的这种精神感染了露丝。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后露丝和杰克找到了一张竹筏。经过一场惊险、辛苦的逃亡。他们在海上被疲惫和寒冷折磨得精疲力竭。活下去的决心让他们不停的说话,只有不停的说话,才有生存的可能。满天星斗在夜空中闪闪烁烁,这本应是个浪漫的夜晚,却发生了历史上最惨重的一次沉船事件。北大西洋的海面上漂浮着一群群穿着救生衣的尸体。只有一艘救生船回来救人。船员的探照灯灯光在海面上来回的寻找活着的人。冻得瑟瑟发抖的露丝看到了希望之光,她满心喜悦的想唤醒杰克。可是她的呼喊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杰克在沉睡中已无力醒来。露丝的热泪滑过冰凉的脸。救生船此时正往远方驶去。露丝眼中含着痛苦的神色将杰克的尸体放入海洋,哆嗦着爬下竹筏——她要履行她的诺言。她曾答应过杰克一定要活下去。“come bace,come back,come back??”露丝微弱的呼唤伴随着坚定的眼神那眼神透着无比的决心,蕴含着对生命无限的渴求,她在绝望的边缘拼命挣扎,顽强的与死神搏斗。她必须登上救生船,否则她会被茫无涯际的黑暗与死的沉寂所吞噬,她的灵魂会在北大西洋刺骨的寒水中融化。她不要在刚领悟了生命的意义之后就失去了它,她不要违背她亲口答应的诺言。她颤抖着游向一个已死的船员取过他挂着的口哨,用所有的力气吹响了它,吹响了她对生命的热爱,吹响了她对世间万物的留恋,吹响了她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眷念。上帝听见了她虔诚的祷告,救生船调转方向,朝

哨声响起的地方驶来。探照灯明亮的灯光照在了露丝写满坚强的脸上,她终于在救生船上温暖的毯子里沉沉睡熟了。睁开双眼时她看到了旭日柔和的光芒,黑暗过去了。

然而世界不只是有美好的一面,让我感触很深的还有那些利欲熏心的人。例如卡尔。他为了自己所想要得到的东西而不择手段威逼利诱,即使算不上是十恶不赦,也绝对不是一个好东西。卡尔以为钱可以支配这一切,但是他的想法是错误的。之后的事实很明显地告诉了我们一点,至少钱是买不到爱情和生命的。当然卡尔也看不起那些住在三等仓的人,把他们和老鼠并称,靠运气才上船的杰克就更是他的眼中钉、肉中刺了。这是嫌贫爱富的庸俗人物迟早会被社会所遗弃。可气的是卡尔为了自己要活命,竟然在船上抱了一个孩子,装作是他的唯一的亲人。从而有机会爬到了救生船上。卡尔这种做法有点像想混进羊群的披着羊皮的狼,这种卑鄙的偷梁换柱的方法实在应该得到唾骂。更可恨的是,他把孩子带上船以后就丝毫不管这个孩子了。如果他能抱着一个孩子上船,并把他安全的送回家,我还不会这么鄙视他,至少他挽救了另一个生命。然而,他的所作所为,真实而露骨的揭露了人性中黑暗的一面。

艺术是艺术家有意识创作的的产品,而艺术所表现的内容及其所要激发的情绪与情感就体现了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很显然,《泰坦尼克号》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家们的思想是积极的、健康的,且也具有较为强大的激发情绪与情感的力量(有影片的创作者这样一些艺术家们在歌颂纯真的爱情与人间的友善、在为人类所面临的灾难与命运而担忧与思

考,这会使广大的与善良的人们对现实、对未来充满信心),在物欲横流、灾难频发的时代里,这种力量就更为明显。

节奏与色彩是艺术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激发情绪与情感的形式因素与力量。首先,跌宕起伏的节奏会让欣赏者欲罢不能与情不自禁,《泰坦尼克号》这部影片先是把杰克与露丝的爱情故事演绎得十分曲折、浪漫、有希望,然后又把这个故事演绎成一个悲剧,使观众产生了十分强烈的情绪与情感体验。在艺术品演绎故事的过程中,各种情绪与情感交替激发,使艺术品呈现出明显的节奏,这一方面在人的生理上让有关细胞处于兴奋——休息——再兴奋的状态过程中,让观众不会出现疲劳,另一方面,这种由积极情绪与情感和消极情绪与情感的交替出现所形成的节奏大大增强了情绪与情感的强度。其次,影片的色彩也很起作用,一方面,色彩的运用与剧情十分吻合,另一方面,色彩的运用也起到了激发情绪与情感的作用:影片的前面一部分基本采用暖色调,起到了激发积极情绪与情感的作用,而后面一部分就基本采用冷色调了,起到了激发消极情绪与情感的作用。

人的身体是人的全部载体,在人类的所有活动中人的身体具有实用性质和自然审美意义 表演艺术的诞生意味着演员有了两个身体:日常身体和表演身体当他进入艺术创作时,他所使用的是 表演身体,但日常身体依然存在,只是被掩盖了或暂时被忘记了 观众在欣赏艺术时候主要是从他的表演中获取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示,同时也有意无意地享受了演员的日常身体特别是电影这种艺术出现后,这种双重的享受显得更加突出。 泰坦尼克号中露丝和杰克的形象让观众对这

两个演员的日常身体和表演身体 有一种双重的享受 影片中露丝和杰克的日常身体和表演身体并不是间离的,而是统一的。露丝的饰演者凯特·温斯莱特那大大的眼睛,温润的嘴唇,丰满的身体,带给人一种健壮活泼的美,与她塑造的一个健康、纯真、善良、敢于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是合一的。杰克的表演者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年轻、英俊、 洒脱,在影片中通过他的表演,使杰克成为一个浑身洋溢着朝气、善良乐观、敢于为爱情献身的男人形象。观众在观看时一方面被两人的表演身体牵引着,同时又分明下意识地感受着另一种纯然出于身体本身的日常身体的美,在这里观众对男女主角的表演身体和日常身体的审美感受是统一的。

在面临天灾之际,人物的特征逐一被透露。夜幕漆黑,寒风凛冽,无情的海水吞噬了乘客。在杰克沉入旋黑的海底时,随之奏出一曲凄凉绝美的音乐。音乐贯穿整个剧情。真的好让人感动。悲剧落幕了,但这段永恒不朽的人类爱情,却成为一部经典。

我一直在想是不是一定要以悲剧散场才能成为经典,是不是逝去的爱情才称得上永恒。如今这个花花世界里,很难相信这种刻骨铭心的爱情,爱情的本质依旧存在,然而爱情的质量却在悄然消失。在名利金钱爱情之间,选择爱情的廖廖无几。为金钱背叛爱情的,大有人在。我们是否应该象先人学点什么呢。是否应该发扬维护人类最神圣的爱情呢???

 

第二篇:泰坦尼克号影评

泰坦尼克号影评

尽管比北美首映延后数日,3D《泰坦尼克号》登陆内地的日期却是精挑细选,颇具纪念意义:14年前的这一天,继《红番区》《真实的谎言》等“首批引进大片”之后,《泰坦尼克号》成为好莱坞在70、80后们心中种下的第一份情结,是放映时间最长的进口分账大片,当年真正火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而对于80、90后们来说,这部首开风气的爱情片更是成为懵懂青春的一次觉醒;100年前的今天,代表人类工业文明最新成果的地球最大可移动体、被视为“海上凡尔赛宫”的泰坦尼克号开启了其处女航,如蛟龙入水万世瞩目,没成想竟成为航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罹难之旅。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一次访谈中说,“对于十四五年前看过<泰坦尼克号>的人来说,再次看这部电影意义会截然不同。经历过更多的人生成长后,有些人已经结婚了,有的生了小孩,他们看待爱情和人生的角度都和当年不同了。他们所体会的可能不仅是年少时憧憬的浪漫爱情,而是一种责任感和生存目的,以及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意义。”今天人们带上自己最爱的人重新走进电影院观赏这部影片,绝不是为了感受几乎可以忽视的3D效果,而是找到一个契机重新审视自己已然逝去的青春光阴,去祭奠那些生命中的来来去去不可挽回,找寻一次立意宏大的集体记忆。

生者常戚戚,死者长已矣。灾难面前固有无可厚非的苟且偷生者,但亦有那些值得我们纪念与缅怀的知名不知名的亡魂。卡梅隆做了非常细致的考据工作,一一搜查百年前那艘大船乘客的资料,连演员都找些容貌近似的。看来虚构成分最多的就是电影主角了,然而他们的故事似乎随处可寻,虚构的爱情文本与真实的灾难文本很好地发生共振,真实地震撼着观众的心灵。

杰克与萝丝的爱情从开端、发展到结局不过四五天的时间,却因回归本我的自由放逐而臻于永恒。他们社会地位悬殊,以一次有惊无险的营救与艺术上的共鸣走进彼此,但真正令萝丝决定放弃一切追随于他的原因恐怕是《廊桥遗梦》女主角未曾实现的欲望,萝丝这匹“烈马”在杰克身上找到了自我的梦想投射,其实杰克亦是如此。据说当年泰坦尼克号上有过经历类似的一对,两人都活了下来却最终没有在一起,这也是电影“造梦”机制的体现。

在电影中杰克和萝丝都换过很多服装,杰克有自己的衣服、借来的名流服饰以及偷来的西装外套,每换一次就是一次身份的伪装与还原,也是他与萝丝家人关系或近或远的标识,然而片尾当老年萝丝回忆起梦中杰克站在头等舱大楼梯上等候她的场景时,杰克又换回了最本色的、他们初识时他穿的衣服;而萝丝在营救被纠察队铐住的杰克时,也终于脱下了她象征荣华富贵的累赘外衣。

第一次他们正式见面时萝丝正站在船头意欲轻生,而最后一刻他们脱离沉船时又回到了这个地方。杰克先是将萝丝拉回栏杆里,然后是扶萝丝站在栏杆上看最后时分的夕阳,最后是将萝丝拉到栏杆外。位置改变情感如一,一切都太短暂太突然。萝丝脱下衣服,脱下鞋子,抛弃婚约,抛弃那颗象征财富与名望的海洋之心,完成了金丝雀脱身樊笼的转变。而她的未婚夫卡尔则是个可怜人,他努力挽回却失去了一切挚爱,在救生艇上接过穷人递来的酒,颓然面对自己尽丧的伪装。

反复观看《泰坦尼克号》可以注意到很多细节,连许多群众演员都有自己的一条故事线索。诸如船长茶杯中漂浮不定的柠檬片、母亲为萝丝费力穿上的贵族紧身衣这样的细小物件都在我心里留下值得玩味的深刻印象。

当年的凯特?温丝莱特只有22岁,丰腴美润得像油画中走出的中世纪富家小姐,吹弹可破的脸上有着细小的绒毛;当年的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与片中的杰克一样名不见经传,一样玩世不恭又执着勤勉。14年过去了,肥温小李身材互换,老年萝丝的演员去世了,泰坦尼克上的最后一位幸存者也离开这个世界了;14年过去了,中国人终于有钱去电影院享受最好画质而不是在地摊上淘得一张盗版VCD作为珍藏,然而被删掉的镜头却比十余年前更多了。

我很庆幸自己依然葆有一双看煽情商业片会热泪盈眶的眼睛。拖着病体独自坐在电影院正中间观赏这样一部影片,任泪水肆意而下全身心沉浸其中,我会重新发现自己是多么地热爱电影,以及记起电影院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地方。记得昨天整理克里斯托弗?诺兰访谈时他说过巨幕影像会令你感到“larger than life”——有一种视觉奇观确实可以为你带来此等心灵震撼,除了比生命更宏大之外我想不出更好的形容方法了。

很难有人再看《泰坦尼克号》时不会灌注进自己的情感经历,这部电影无论是从14年前还是14年后来看都是不可多得的好片。长愿今后的商业巨制除了保证票房以外,也可以带来一些旷日持久的东西。之所以没给满分是因为98年版要给五颗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