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德经有感

读道德经有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读道德经,开卷第一句话就让自己有

很多感悟....

常追寻自己的理想,为自己策划未来.多少美丽的风景在被现实冲破的心烦意乱...现在才知道,自己太固执,太僵硬,为了不存在的轨道而伤心无力.真正的轨道,真正的未来,不能强求,只能用心去感受,在"常道"中,慢慢体会,慢慢品位,

让自己微笑对自己说:原来如此!

曾经可以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名字,抱怨着,苦思着,只不知道自己无时不

在变化,为了一个名字绑住自己,我是不是太傻了?

也曾可以追求心中所爱,为她欢喜为她忧,现在才发现自己有多轻率.庆幸的是,我没有鲁莽,去破坏我与她之间的友情.能说出来的爱,也许并非是永恒的,并非是我心中的真爱.也许有一天,一个女孩默默的站在我身边,从我眼里读出默

契,和那会心一笑.呵,当然也许也是我痴人说梦.

说不得,一切都说不得,能够表叙的,正在表叙的,也许都不是真理,不是真实的.年轻而轻狂的自己,向多少人夸耀过自己,而那些曾经让我骄傲的,都惨白

无力的衬托出我的无知与空虚.

曾经看很多商界领袖的访谈,相对于那些志得意满侃侃而谈的人,他们大多都言语不多,即使是在主持人一再诱导下,他们也仅仅是点到为止。在道与不道之间,名与可名之中,不失一种坦城,留守一份从容。虽然说话简练,但是很有分量。光是他们坐在那里你就能感受到一种力量。那种力量来自哪里,我不得而

知。但是那种悟道的境界的神气让我惊叹。

道德经的文字不是很生涩,很多字认过一遍就能上口,而且每一篇都不是很长的几句话,非常适合在学习学累了或是在睡觉之前来上那么几句。呵呵,记得我在宿舍朗读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摇头晃脑,抑扬顿挫之声很自然的就流露出来。感觉就好象吃火锅就应该光着膀子,吃西餐就该温温尔雅一点,读古文就该读的饱满,这样才有味道。刚开始每次我读的时候,宿舍兄弟们都说,唉~又来了。不过,读上了那么几次,大家都觉得能听的有点收获。甚至有几次,我忘了读了他们都提醒我说, 哎,给大家整两句! 呵呵,虽然这阵子忙着考试好久没读了,不过每当我一个人静下心来得时候,总是不自觉的去想里边的话。

象“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

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上 士 闻 道 , 勤 而 行 之 ﹔ 中 士 闻 道 , 若 存 若 亡 ﹔下 士 闻 道 , 大 笑 之 。 不 笑 不 足 以 为 道.故 建 言 有 之 :明 道 若 昧 ﹔进 道 若 退 ﹔夷 道 若 颣 ﹔上 德 若 谷 ﹔广 德 若 不 足 ﹔建 德 若 偷 ﹔质 真 若 渝 ﹔大 白 若 辱 ﹔大 方 无 隅 ﹔大 器 晚 成 ﹔大 音 希

声 ﹔大 象 无 形 ﹔道 隐 无 名 。夫 唯 道 , 善 贷 且 成 。"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

制不割。”

"江 海 之 所 以 能 为 百 谷 王 者 ,以 其 善 下 之 , 故 能 为 百 谷 王 。是 以 圣 人 欲 上 民 , 必 以 言 下 之 ﹔欲 先 民 , 必 以 身 后 之 。是 以 圣 人 处 上 而 民 不 重 , 处 前 而 民 不 害 。是 以 天 下 乐

推 而 不 厌 。以 其 不 争 , 故 天 下 莫 能 与 之 争."

"善 为 士 者 , 不 武 ﹔善 战 者 , 不 怒 ﹔善 胜 敌 者 , 不 与 ﹔善 用 人 者 , 为 之 下 。是 谓 不 争 之 德 ,是 谓 用 人 之 力 ,是 谓

配 天 古 之 极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信 言 不 美 , 美 言 不 信 。善 者 不 辩 , 辩 者 不 善 。知 者 不 博 , 博 者 不 知 。圣 人 不 积 , 既 以 为 人 己 愈 有 , 既 以 与 人 己 愈 多 。天 之 道 , 利 而 不 害 ﹔圣 人 之 道 , 为 而 不 争 "。。。。

太多太多的话语让人觉得既明白又不明白,既清醒又糊涂。感觉很玄很让我

晕,不过,我喜欢这种感觉。

这里边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以其不争,天下莫与之争之。

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有种说不出的舒服,好象被人点化了一样。有点豁然开朗的意思。在我看来,这句话含义是:很多东西想得到就需要与别人争,但是争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争!呵呵,是不是有点卖弄,可是我真的是这样认为的。回想走过的这几年的光景,似乎自己是一个喜欢竞争,也是一个敢于竞争的人。可是自己有时候在参与竞争的时候,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有时候自己会感到茫然。很多东西你争到了,但是之后你会发现,不值。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觉到很多东西不是你争就能得来,不是你不争就得不来的。而且有时候故意跳出竞争的小圈子来,自己竟突然发现自己处在一个更大的竞争圈子里

边,以前的小圈子是那么的可怜。自己的境界竟然高了很多。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当一个人盯着眼前的利益不妨的时候,鼠目寸光的他会

觉得很兴奋,可是他争了这点小,却失了身后的大。

我也明白了什么是韬光养晦,当一个人在他成长的过程当中扎扎实实的积蓄能量,很多时候他的成功是水到渠成的。所以我理解了我们国家的对外政策,”中国永远不称霸“ 我不象你美国、日本那样嚣张,我扎扎实实的做我的基本功。当时间这个神奇的魔术师,让他手中的魔杖轻轻一挥的时候。世界会惊奇的发现,

中国这个强者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屹立了世界之颠。

不争,天下便莫能与吾争!这里边也有辨证的成分在里边,争就是不争,不争就是争。有争就有得,有得就有失。不争怎么失?所以当一个人在用一种不争的心态来参与竞争的时候,他就不会患得患失,他就会海纳百川,壁立千刃。 书里有很多东西值得我再三玩味,我不是那些研究人员,我读书是为了充实自己,呵呵,所以自己的一些见解感觉只要对自己有启发就可以。《道德经》这本书能够让我浮躁的心多一些沉静,肤浅的心多一份思索。所以我喜欢这本书。

 

第二篇:小读道德经

小读道德经

11707班 刘丽玲

阅读部分《道德经》,对这书名却体会出另一番深意。一方面“道”在古汉语中有说的意思,言意简明,这是一本有关说德之书,里头也确有涉及,另一方面以道当名词解释,那么这书籍,主要就讲两方面道与德之间的关系。

欲言其言,先言其人。老聃,通称老子,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据太史公司马迁考证,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人,曾做过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在当时,老子即是一个颇有声望的智者,相传孔子孔子数次求教天道问老子,言老子“犹龙”。后来由于周王室的衰弱和不断内乱,老子感觉到悲愤然而无能为力,决计弃官归隐,跨青牛而去。行至函谷关,关令尹喜得知老子的德才,请老子留言,老子遂疾书五千言,即为后人所见的《道德经》。

老子宇宙哲学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形容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而这个“道”不是客观实在的物质,而是产生与万物先存在与万物之外,看不见抓不住的虚无缥缈的东西,然而却主宰着一切自然和社会现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道”派生出来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它不可琢磨,“道可道,非常道”,其本质即是“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以无为本”的宇宙观,而老子正是认为“无”才是道之本。老子的哲学涉及一个“名”与“实”的问题——“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名和实并不能简单的划等号,有名无实和有实无名屡见不鲜,不应只重其名而忽其实。另外老子还谈论到天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作为产生并推动万物的“道”,它的运行有自己的法则,而老子在开篇即谈“道”,并且把“道”作为全书一以贯之的思想,不仅仅是为了对宇宙的形成和自然之道做一个阐述,更是为了给探讨人生和社会政治准备一个前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出发点即是主张人发自然,把自然之道作为人生活的准则,因而说老子论“道”的宇宙观是其人生观,政治观的基础。我认为《道德经》中对人生,政治的阐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人是万物之灵,但是人生来是不符合“道”的,为什么呢?因为人是个矛盾混合体,其中有私心欲望,万物之灵的这个“灵”被私心欲望所限制,具体表现就是主观意识里总有个人的一些不自然的东西与客观不相符合。怎么办呢?这是很多人会问的问题,老子认为就要修道。修道就是帮助人去掉不自然的东西,使人符合客观,使客观支配主观,这样人生坎坷就少,“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即修道修得好的人,做事做人都会变得顺利吉祥,所以“道”也就是一种人生,“万事如意修道人”。在某些版本里,我们看到老子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人只有没有私心欲望,才能守静,这样才能体验到“道”的奥妙,从而适应和符合客观的变化。有私心欲望,就不能守静,这样就不能体验到“道”的奥妙,即便体验到的,也是有限的,这样人就很难符合客观的变化,人生旅程就会出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所以修道就要修德,没有个人想法,事事顺客观,这就是“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人只有去掉了私心欲望,才能放弃个人想法,而能做到事事顺应客观自然。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就能够乐观自在地处事为人,而达到“无不为”。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意思是,水之所以善是有利万物生长并不争功,它处于众人都不愿去的地方,所以最接近大道。为什么处在众人都不愿去地方

还最接近大道呢?因为水本来是乾净纯洁的,但为了净化他物而把自身弄得全是污浊,最后还要流到最低的地方,不再被人重视。所以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最后还落到人人都不愿去、受轻视的地方,这种“甘愿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就是“道”的品质,这种品质在《道德经》里也叫“柔弱”,即永远把自己个人的私欲放在最柔弱的位置,而把付出放在最强大的地方,《道德经》写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意思是,天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用它去攻击最坚强的,没有不胜的。在克服困难时,水又变成最坚强的。《道德经》就是以水喻“道”,用水的柔弱与顽强来形容“道”的特性。我们总是强调人要无私奉献,无私就是私心欲望要柔弱,奉献就是付出的愿望与力量要强大。。为什么那些有著无私奉献精神的人做起事来总是会散发出蓬勃朝气和无穷力量呢?因为他的精神状态符合了万物本源“道”的特性。所以人生要成功,就必须把“道”的特性(道性)变成自己内在的品质,永远想到自己所做的比自己想得到的要多得多,这样人永远就不会离成功太远。

人际关系是人一生成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那么《道德经》里说“善者,不善人之师。不善者,善人之智。不贵其事,不爱其智,虽知大迷,是谓要妙。”意思是,比我们善良的人,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老师。而面对不善良的人,他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若不重视这些事情,不爱惜这些知识(若不重视与人打交道方面的能力),虽然表面上看你知道得多,那实际是极大有迷惑,这是人生极其重要的妙著。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还是商战,还是体育竞技,到处都充满各种对手,存在激烈竞争,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更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面对? 实际上,在面对竞争对手时,人应该明确真正的对手是谁?应与之竞争的是谁?要战胜的是谁?最后胜利的法宝,却是“不争而善胜。”我们都知道,胜利的获得是需要一种精神的,而促成持续进步的振奋就是最重要的一点,即“自胜者强”。所以真正的对手其实就是自己,要竞争的物件就是阻挠自己成功的内心干扰,要战胜的就是自己的弱点。一门心思地想战胜对方,这就是“有为”,这决不是明智之举,这是有违背老子道德经的作为,纷繁变幻的世界会使人的精神处于紧张,焦虑,导致心身内耗,患得患失,这反而不利于客观地看问题和能力的正常发挥。不想去战胜对方,而是视自己为对手,不断地让自己内心保持清静的状态,这就能有效克服自己的弱点,能冷静的得适应世界的变化,宁静以致远从而“无为而无不为”。所以在竞争当中要想成功,一定不要把注意力盯在成功和战胜对方上面,而是时刻注意保持自己内心的清静无为,对成功与胜利无所谓,以“无为”的心态去面对,这样你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因而能“无不为”,是以“不争而善胜” 关于生与死这个永远的人生命题,老子亦有所述,当人追求太多,渴望太多,就会被生活所负累;反之,如果沉静无为,包容一切,将会满足和快乐。握紧拳头,希望拥有的更多,便会握的越紧,握的越紧,里面就会越黑暗,直到没有缝隙,容不得任何东西,反之,摊开双掌,看似虚无一片,实际上那里承载的就是整个世界了。当然,这些都要有看透生死,超越祸福的达观。

总得来说,《道德经》中所体现的人生观有两个基本特点,就自我而言,要珍惜形体;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主张柔弱不争。有道的圣人少私寡欲,见朴抱素,专气淳和,加强自身修养。书中还提出了一系列与柔弱不争思想一致的观点,如至虚守静、不敢为天下先、不自是、不自伐等等,这些以退为进,以静制动的思想与柔弱不争共同体现了《道德经》中人生这些的特色。

《道德经》的第三大内容就是对政治问题的探讨,它反应了老子的政治观。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

老子认为“无为”是治理天下所应遵循的最高原则,关于无为老子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举了一个例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子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子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老子是个圣人,他也是善人。他说,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可见他对每个普通百姓的仁爱。他崇尚大爱。老子爱民,同时老子爱人。在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老子说道:“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老子将战争归于无道,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不难看出老子是个反战主义者。

最后说,道德经其实就是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悟道之路何其远,慢慢而为之,有所得即知足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