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流连童年槐乡的孩子

第一单元流连童年备课

童年是幸福而纯真的美好时光。

槐乡的孩子是可爱的,他们的可爱就在于他们的童年的欢乐是建立在辛勤的劳动之上的,他们比许多成年人更懂得劳动的快乐。采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欢乐,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课文的语言朴实、轻快,带着甜甜的槐米香,也带着浓浓的乡土情。

捅马蜂窝?多惊险,多刺激,准让你捏一把汗。那马蜂窝里,藏着的不仅仅是马蜂,还有孩子的好奇;从那捅下的马蜂窝里飞走的不仅仅是马蜂,还是那童心的快乐。

孩子与动物有着天然的情缘,《颤抖的羽毛》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羽毛在颤抖,一定还有那颗质朴的童心。童心恰恰就在那颤抖的羽毛上跳跃。

童年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快乐时光,总能奏响天地间最质朴动听的旋律。在闰土雪地捕鸟的画面里,在看瓜刺猬的轻响中,我们都听到了这样的乐章。

阅读链接是《童年的圣地》,世界上只有充满了精神世界的角落才是圣地,我们看到并且感受到:清风在枝叶上流连,那是时间的流连,是同年的流连。

课时安排:

1.槐乡的孩子-----------3课时

2.捅马蜂窝--------------3课时

3.颤抖的羽毛------------2课时

4.少年闰土--------------2课时

5.偷瓜------------------2课时

童年圣地 ------------1课时

综合学习一----------4课时

1 槐乡的孩子

教材分析:

本文是通过描写槐乡的五月槐花开放时的美丽景色和槐乡八月孩子们在劳动中获得的快乐,表现了槐乡的孩子们自立自强、吃苦耐劳、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槐乡的孩子是可爱的,就在于他们的童年的欢乐是建立在辛勤劳动之上的。课文的语言朴实、轻快,带着甜甜的槐花香,也带有浓浓的乡土情。 教学目标:

1. 学会11个生字,认读11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语言。通过朗读、品词析句、透过文本展开想象、谈体会的读书方法,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3. 了解槐树、槐花、槐米及槐树种子的知识,感受槐乡的五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炼了孩子们勤劳淳朴、热情好客、潇洒豪放的品格。学习他们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品质。

重难点分析:

??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热爱劳动的情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应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结合课文语段,引导学生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的美,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自立、自强、乐观的生活态度是本课教学难点。通过让学生朗读课文,品读重点语句,谈谈体会,感悟槐乡孩子自立、自强的形象,从而受到熏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11个生字,认读11个生字。(重点)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3.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难点)

课前准备:

师:1.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 与本诗和谐一致的音乐。

3. 课件。

生;1、上网查找观看槐树、槐花及槐树种子的图片,了解有关槐树种类的文字资料。

2、读文3遍,自学生字给所学的生字每字组2词,查字典或教辅解决不理解字词的意思,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3、能用简略的语句概括本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5分钟)

(一)教师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槐乡,那里每到六七月份,满山遍野的槐树便开了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远近的人们都闻得到呢!你们想去看看吗?(课件出示槐树、槐花的图片)

槐乡不仅景色美,而且还有一群和你们一样可爱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槐乡的孩子》。(课件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欣赏槐树、槐花的美丽图片,给学生视觉上的刺激;近距离感受槐乡的美丽。

(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读了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为什么叫槐乡的孩子?槐乡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啊?……)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走进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爱的孩子。 设计意图:出示课题后的提问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感知槐乡,认识槐乡的孩子。(20分钟)

(一)课件出示阅读提示,学生初读课文。

1. 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字典读准字音。

2. 边读边思考:对槐乡的印象,对槐乡孩子的了解?

3. 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什么是槐米,准备槐花与槐树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加以认识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1.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预设:熏 罐 襟 跺 购

2. (课件出示)认读词语。

3. 学生交流对槐乡的印象,对槐乡孩子的了解?

预设:槐乡很美,孩子们很勤劳…….

4. 学生交流不懂的问题。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脉络。

1. 快速浏览课文,课文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设计意图: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的能力。

2. 课文重点介绍了五月和八月的槐乡。

第一部分(第一至四自然段):槐乡五月。

第二部分(第五至十自然段):槐乡八月。

设计意图: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络,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3. 读句子(课件出示)。

“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

三、再听范读课文,感悟作者的语言美。(7—8分钟)

(一)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

(二)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听。

(三)请你的同桌来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通过朗读来感悟体会语言文字的感情,达到对课文的初步阅读的目的。让学生积累优美语言,为写作教学打基础。

四、指导写字。(5—6分钟)

(一)重点指导:咸、蒜、炒、惹、钩、碌。

预设:咸字的部首为戈字部。

(二)用钢笔描红。

五、布置作业。(1—2分钟)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书写本课生字,摘抄本课重点词语。

板书设计:

1、《槐乡的孩子》 五月(1——4)

槐乡的孩子 八月(5——10)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让孩子们充分了解槐树、槐花、槐米及槐树种子的知识,感受槐乡的五月给孩子们带来了幸福与快乐。(重点)

2.体会槐乡的八月磨炼了孩子们勤劳淳朴、热情好客、潇洒豪放的品格。(重点)

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自立、自强、乐观的生活态度。(难点)

课前准备:

师:充分阅读文本,深挖教材,精心制作课件。

生:1、用自己的话说出你眼中的槐乡(5月、8月)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2、能说出自己心中对槐乡孩子的看法。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4—5分钟)

(一)听写字词。

(二)谈话导入,继续品读课文。

二、走进槐乡五月,体会槐乡、槐乡孩子的美。(10---12分钟)

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

(一)槐乡的孩子生活在美景里。

1、课件出示介绍洋槐。

设计意图:介绍洋槐,让学生读出五月槐乡的诗情画意,调动学生羡慕槐乡、向往槐乡、赞美槐乡的情感。

2. 教师为学生描绘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

3. 槐乡五月的景色美吗?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发现的?画出句子读一读。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

预设:“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1)指名读。

(2)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槐花“多”、“白”……

设计意图:拟人与比喻的应用,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激发学生的想像,使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真实生动的画面。

(3)真美,一起读感受槐花的美。

预设:句子:“有的槐花抱在……小辫儿。”

(1)指名读。

(2)从这两个比喻句,想象像玉雕的圆球和小辫似的槐花。

(3)抓住“抱、挂”等词语让学生体会。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感受槐乡的美,体会作者的感情。

(4)联系实际,大胆想象,补充完成下面的句子(课件出示):

那 的槐花像 ;

那 的槐花如 ;

那 的槐花似 ……

设计意图:槐花的形状千差万别,课文仅仅列举了两种,引导学生发挥想

象,感受槐花各种不同形态的美,拓展、丰富、充实课文内容。

4. 指名读这段话。

5. 自由地试着读读这段话。

(二)槐乡孩子沉醉在槐乡的美妙意境里。

过渡:槐花的美让人陶醉,让人看了之后流连忘返,槐花的香也吸引住了我

们。

1. 小蜜蜂飞来了,孩子们跑来了!出示句子读。(课件出示)

2. 发挥想象,说话练习。(课件出示)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噼噼啪啪,孩子们跑来了……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平常的生活积累和知识储备,引导孩子发挥想象,拓

展、丰富、充实课文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3. 仔细品读下面的语句,再谈谈你的体会。

“这时候的槐乡连风……花丛中”。(课件出示)

(1)指名读。

(2)谈体会。

预设:体会“浸”字用法。“浸”字生动传神,从浸字中可以感受到整个

槐乡的天上地下、四面八方处处花香充溢,浓郁醉人,大人、小孩、村庄、田

野,都沐浴在香海里了。

设计意图: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手法。

(3)多香的槐花呀!同学们都快要陶醉了!指名读,齐读。

(三)槐乡的孩子热情好客。

1. 从哪里看出槐乡孩子很好客?

2. 学生回答:

预设:“好客的槐乡……一顿槐花饭。”

“临走时,……的槐花蜜。”

3. 槐花饭是怎么做的?

4. 槐花饭有咸的、有甜的,口味多种多样,难怪槐乡孩子请他吃上一顿!

5. 指名读。

6. 齐读。

(四)槐乡孩子生活的自由、自然美。

1. 品读第3自然段,体会槐乡孩子外表美、心里美。

2. 联系前文体会槐乡的风情美,懂得槐乡的孩子也是槐乡美丽的风景。

3. 说话练习(课件出示):

你认为“五月,是槐乡孩子什么样的季节?”试着填一填。

五月,是槐乡孩子 的季节。

小结:槐花飘香的五月,是孩子们满意的季节,他们是那样的幸福与快乐。

设计意图:向文章第二部分过渡,为学习第二部分内容作铺垫既是总结前文,又道出了我们的读后感悟。把学生所说的梳理后,形成几句似诗非诗的句子,领着学生读读他们的集体创作,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三、走进槐乡八月,全面认识槐乡的孩子。(10—12分钟)

为什么说“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采收槐米)

(一)走进槐乡八月。

1. 槐乡八月是什么样的?

2. 找出描写槐米的句子。

3. 穿插介绍“槐米”的相关知识。(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朗中体会槐米的可爱,注重语言的积累和感悟。

(二)全面认识槐乡孩子。

设计意图:注重文本,注重感悟,让学生自读自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让学生,通过朗读,将积累语言和阅读理解以及情感烘托融为一体。

你认为槐乡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预设:1. 槐乡的孩子是勤劳懂事的。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槐乡孩子从小体谅父母的辛劳,靠采收槐米换学费。

预设: 2. 槐乡的孩子是吃苦耐劳的。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画出句子读一读。

天气炎热、午饭简单、劳动时间长可以看出槐乡孩子是吃苦耐劳的。 (课件出示)

预设:3. 槐乡的孩子是幸福快乐的。

(1)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欢快的劳动场面中、满载而归时欢快的歌声里、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的表情中。

(2)想象那幅“很美的劳动画面”。(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 结合课文,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

(三)与槐乡的孩子对话。

此时,你想对槐乡孩子说些什么?

小结:繁忙的八月,孕育了孩子们勤劳善良、自立自强的品格。

四、深化感悟,升华情感。(6—7分钟)

(一)你想做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

(二)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你有什么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预设:快乐不仅仅来自于休闲,来自于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

五、课外拓展。(3—4分钟)

(一)说一说,你平时进行了哪些劳动(活动),怎样做的?

(二)说一说槐花可以做的美食。

设计意图:语文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课外延续拓展。

六、作业布置

1、同步三练;

2、选择描写槐乡五月或槐乡八月的段落背诵下来。

板书设计:

1.槐乡的孩子

槐乡的孩子 采摘槐米 -------- 快乐

(劳动是快乐的) 懂事 勤劳 辛苦

第三课时:讲析同步和作业本上的作业。

作业本上的作业设计:

1、《槐乡的孩子》 习题精选(1)

1.本课的生字带拼音1遍2词。

2、书写本文中勾画的重点词语(各2遍)

1、《槐乡的孩子》 习题精选(2)

1.填合适的词语。

( )的孩子 ( )的微笑 ( )的钩刀

( )的清香 ( )的歌声 ( )的劳动

2.模仿写词语。

一簇槐米 一簇簇槐米

一缕炊烟 一缕缕炊烟

( ) (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 )。

2) 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 )。

教学反思: 《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散文,文章如诗般清新流畅,语言如歌般富有韵律。读完文章,第一感觉就是,要带着学生美美地读好它。因此,“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是本课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以读代讲,感受槐乡美;以悟促读,品味语言美,学生对槐乡的孩子有了深刻的认识。在本堂课中,有许多把学生生活经验引入课堂的成功例子:例如从家乡的树引出槐树,从槐乡引出“橘乡”“鱼米之乡”。既理解“乡”,又扩充了生活积累。在学习槐乡孩子的劳动情景时,让孩子们想象是在怎样的天气中进行的,通过调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既让他们体会到了槐乡孩子的辛劳也让他们感受了那份快乐。

语文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才能源头活水不断;语文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才能显得厚重和丰富;语文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才能真正为学生所喜爱。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除了将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之外,因为本人的能力不足,觉得在课堂调控,对学生的关注等仍有欠缺。

 

第二篇:7上册第一单元 童年梦痕 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童年梦痕 教学设计

陈 秀 编写

【单元教学要点】

1、 从对童年往事的怀念中感受童趣、童心、童真的美好。

2、 对纯真童心的赞美,对孩子心愿的珍视,对淳朴、善良人性的歌颂。

3、 鲁迅两篇作品对人物神情特点的传神描写。

4、 各篇课文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特色。

5、 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童年趣事、秘密。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二)体会课文抒写的童趣,体会作者对百草园、三味书屋相关人和事的亲切怀念。

(三)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传神。

教学重点:

(一)领会、学习本文的写景笔法。

(二)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三味书屋部分的理解。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例

童年,是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快乐岁月,可是,每个人都必须告别童年,成长为一个大人,当一个成人回顾童年时,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一篇此类题材的名篇。

(二)题解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

(三)检查预习

给加点字注音、正音,然后释词。

确凿o 菜畦 桑椹n 油蛉ng 斑蝥o .zá.qí.shè.lí.má

缠n络 攒n 珊瑚 豁.chá.cuá..shānhú.huō

敛食 .liǎn 脑髓.suǐ 陌.mò生 人迹罕.hǎn至 觅.mì

竹筛 传授u 书塾 .shāi 秕.bǐ谷 系.jì.shò.shú

(四)整体把握

通读课文,然后解决下面问题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 1

“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五)细读课文

问: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

第二课时

(一)问题探究

1。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另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对本文结构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章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允许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2。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本来与文中提到的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毫无关系,但作者却由此生发联想。对于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历来看法不一。有的说是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有的说是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有的说表现百草园里存在着恶毒的事物。教学时可以撇开这些不同的观点,重点让学生想一想:童年鲁迅对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感兴趣?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一联想对作者阐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是否有帮助?最后让学生明白:不管别人的争论如何,有一点可以看出,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3。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

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二)揣摩下面的文字,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根据上下文弄懂语句的意思,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语意重点。

①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请你仿写一段话。(“单是”以后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②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

“我”到底知道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我”不知道被送到私塾的原因,因为说到原因时是用表示猜测语气的“也许”。)

2

(三)作业

下面这段话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2 雪地贺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中的生字词。

2。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李小屹纯真的童心,把握小说的主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家真诚,朴素的习作风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珍惜纯真的童心,对生活充满信心和执著。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李小屹纯真的童心,把握小说的主题。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读

1、文题理解:

文题点明了本文是一个跟“贺卡”有关的故事。

2、作家作品与时代背景:

鲍尔吉·原野,一位蒙古族的警察作家,与歌手腾格尔、画家朝戈被称为当今中国文艺界的“草原三剑客”。《雪地贺卡》可以说是颇能体现鲍尔吉·原野写作风格的一篇小小说,表达了作者对童心的珍惜。

3、谋篇立意与层次结构:

作者记叙了一个颇耐人寻味的故事,通过一张小贺卡,表达了作者对童心的珍惜。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沈阳雪大,为下文写李小屹给雪人寄贺卡做铺垫。

第二部分(第2—6段):李小屹与“雪人”互寄贺卡。

第三部分(第7—10段):故事的结局,点明全文主旨。

4、写作特点与写作借鉴:

(1)技法应用:用隽永的语言画龙点睛地议论,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当“我”看到孩子给雪人的贺卡,他说:“我有点嫉妒雪人,能受到李小屹这么恳挚的关爱。”雪人是没有情感的,作者这样说,正反衬了孩子纯真心灵的可贵。

(2)语言欣赏:本文语言清新自然、幽默风趣,叙述中有抒情,纯真和善良始终像乳汁流淌在字里行间,给人朴素平实的感觉。

(3)写作借鉴:把情感蕴含在叙述中。如,“我”以“雪人”的名义给李小屹回了信后,他看到“星期日的下午,雪人前站着一个女孩,背对着我家的窗。她装束臃肿,胳膊都放不下来了。这必是李小屹。她痴痴地站在雪人边上,不时捧雪拍在它身上。雪人桔子皮嘴唇依然鲜艳。”这里只有叙述,可一句“雪人桔子皮嘴唇依然鲜艳”,让我们窥见了孩子和作者的情感,雪人的嘴唇鲜艳,孩子的童心鲜艳,作者的欣喜和热爱流淌在字里行间。

3

(二)重难点句子

“回到家,放不下这件事,给李小屹写了一张贺卡,以雪人的名义。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希望不至伤害孩子的感情。”

作者想保护纯洁的童心,他知道作为一个孩子应该有梦,应该有对童话的神往,有对生活的某种期待,应该富有想象力,这种情感是美的。作者想延续孩子美好的想象,所以代雪人给孩子写信。作者说“不知这样做对不对”,是怕创造的童话境界吓着孩子,自然孩子没有那么脆弱,孩子知道是一个大人在跟她对话。作者这样做没什么不对。

(三)合作探究:

1、讨论:文章说“李小屹是个相信神话的孩子,多么幸福”,“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幸福”。神话是不现实的,为什么相信神话以及带有秘密的童年很幸福?

一般而言,与大人相比,儿童的心灵比较纯真,情感比较真实;心理上更为好奇,更趋于趣味和幻想,思维更简单,生活的经验更有限。因此,儿童们往往把神话、童话,乃至梦幻当作真实,把动物、植物乃至石头、桌椅都当作有人一样的生命感觉,乃至“也有爸爸妈妈”;喜欢沉浸在自己所感觉的美好的趣味盎然乃至奇异的世界里。其中自己感觉特别珍贵,或特别郑重其事,或特别神秘的东西还往往会把它当作自己心灵王国的秘密。这些孩子气感觉的最可贵之处就是它的纯真、美好,就是他往往把大人们视为微不足道的东西看得很有兴趣。随着逐渐长大成人,现实的、理性的、功利的东西在人身上会不断增加,在丧失孩子气感觉的同时,往往可能也流失了一部分纯真、美好和趣味。所以作者会说,相信神话、带有秘密的童年很幸福。

事实上,一般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幸福的童年。这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童话的童年、没有幻想的童年、没有秘密的童年不是童年。这也就是文中说的“我也有过这样的年月”。“李小屹”不过是作者塑造的有着纯真美好、天真无邪的童心的一个“代表”。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也有这类“神话”和童年的“秘密”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当然也有这类的“神话”和童年的“秘密”。道理见第1小题的说明和“主编解读参考参考”。具体例子如荷首乌根的传说、美女蛇的故事特别是对“结末教训”的信以为真等等,就是这类“神话”。这些“神话”以及“我”对这些“神话”的理解,还有,短短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背着先生的那些顽皮淘气的有趣“工作”和课堂小动作,乃至有口无心乱读书、欣赏先生读书的入神样子,关于“怪哉”一事对先生背地里的猜想、把砖头抛到间隔的梁家等等,都可看成是童年的“我”心灵里的“秘密”。学生的讨论,不必讲道理,只要举出具体的例子即可。

3、明知是假的,“我”还郑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了一张贺卡,后来却又不回了,“我”为什么这样做?假设几天以后,李小屹又给“雪人”写了一张的贺卡,如果你是李小屹,你会写些什么呢?

前半部分所问,目的在让学生更认真地阅读、领会课文。文中在字面上已经作出了回答。理解的要点是:①“我”郑重其事地替雪人回信,是被孩子的纯洁、美好的心灵,孩子所表现出的对人的普遍的同情和关爱所感动。“我”的举动,是对这种心灵的呵护,对这种关爱的回应,对这种可贵情感的珍重。②后来为什么又不回了?如果继续这个游戏,那就无异于真的骗了她。如果说出真相,那就破坏了她正在编织的美好的梦,中断了她正在“上演”的动人的故事,而这,是“我”更不忍心的。所以,面对这么一个纯真的孩子,“我”只好停止这游戏,让李小屹在今后成长的岁月里自已去认识吧,让这动人的童心童真童趣延长得更久一些,让她这幸福的童年迟一点结束吧。

后半部分的回信活动,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各显其能。但总的应立足于文本,扣紧李小屹的纯真、美好的、相信神话的心灵特点以及当时焦急等待回答的心理特点。

(四)作业:

1、有表情地朗读全文,背诵“我把贺卡放回去”至结尾。

2、以我的童年为题,写一篇回忆性的文章,要写出真情实感。

比较·探究 阿长与《山海经》

4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知课文,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领会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用一两件事真实、生动、传神地写熟悉的人物。

教学重点:

把握阿长的形象,领会作者对阿长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阿长的性格特点,理解作者的“敬意”。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例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提到“美女蛇”的故事,这故事是谁讲的?保姆阿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就是写她的。

阿长与《山海经》有什么关系呢?在少年鲁迅的眼里,她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

(二)检查预习,订正读音

掳( )去 震悚( ) 惶( )急 疮( )疤( ) .....

诘( )问 惧惮( ) 粗拙( ) 骇( ) ....

(三)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文章写了阿长哪些事情?重点写哪些事情?依课文记叙顺序列出。

2、依次领会并归纳每件事情所刻画出的阿长的形象特征,再总结归纳阿长的形象, 体会这样写真人实事的好处。

3、 依照事件的次序划出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对比前后的感情有什么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什么写法?领会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

(四)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教师归纳。

问题1,明确:从记叙事件的篇幅的长短、情节的具体及表达的中心思想可得知哪些是重点。

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睡觉摆大字/懂得许多规矩如元旦吃福橘,还教给我很多道理/给我讲长毛的故事/给我买来《山海经》。

其中“给我买来《山海经》”一事是重点。

问题2,明确:

“切切察察”“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的神态――饶舌多事。 摆“大”字等细节描写――不拘小节。活画出她的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

元旦吃福橘,将福橘“塞在我嘴里”,虽是迷信却是真诚善良的祝福。教给我的很多道理也是出于对 我的关心爱护。

讲长毛的故事,讲到“脱下裤子”“外面的大炮便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的话,更是让人 看到长妈妈的无知与淳朴。

写到买《山海经》时,作者用了相当多的篇幅和非常具体的细节来写,作者只是随意地告诉阿长《山海经》的事,她却真的买了回来,而令作者对她产生了衷心的敬意。体现了这位长妈妈的善良、热心和 对孩子的关心、爱护。而文章自始至终就一直在刻画她对孩子的关心爱护的品质:从她“不许我走动”到吃福橘的祝福和“晒裤子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道理及后来买《山海经》都充分体现出来。所以她虽然饶舌、多事、有许多令人生烦的规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热心、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孩子;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有着淳朴、善良、仁慈的美德。

作者这样写阿长,“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写人的主张,是一种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且 5

这样把她的善良仁慈的美同愚昧落后的丑相掺杂,沙里淘金似的让她闪烁出美的光辉, 将阿长这个人物写得更加真实感人。因此本文是写真人实事散文的典范之作。

问题3,明确:

作者对她的“喜欢切切察察”和“不许我走动”及“睡觉摆大字”是“实在不大佩服”甚至“最讨厌”的。对她的烦琐的规矩和很多道理也觉得“非常麻烦”;而后对她讲的“长毛故事”却产生“空前的敬意”,但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崇敬和敬爱的心意,因为“这种敬意”,后来竟“淡薄起来”,甚至“完全消失”。最后她买来《山海经》时,作者产生了“新的敬意”,这才是真正的崇敬和敬爱,才是发自内心的、 深切的、永久的敬意,因为作者说: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这样才有作者后来的真挚的感激、 怀念之情,所以最后作者发出一声深沉的祝福: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总观全文,作者先是“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的敬意”,到最后发出深沉的祝福。作者用了先抑 后扬的表现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建社会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刻画出了一个淳朴热情、善良仁慈、关爱 小孩的长妈妈形象,抒发了自己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及深深的怀念。

(五)作业:

“阅读练习·探究”二。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在思考中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分析了阿长这个人物形象,谁能够口头表述出她的形象特征?

2、作者在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时,用了一种什么写法?作者叙述的几件事情中,属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属于“扬”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

3、如果要在课文中将这些事件划分开来怎么划?可以将课文划成几个部分?

明确:

1、饶舌多事、有许多令人生烦的规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热心、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孩子; 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有淳朴、善良、仁慈的美德。

2、先抑后扬。属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

A、喜欢切切察察;

B、不许我走动;

C、睡觉摆大字;

D、懂得许多规矩,教给我很多道理;

E、讲“长毛”的故事

属于“扬”的方面的事件有:买《山海经》。

3、这些事件可以划分成两部分:抑一部分;扬一部分。根据这些事件的划分,又可以将课文划分成三部分或四部分:开头部分,介绍阿长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形特点。然后是“抑”的部分。再就是“扬”的部分。最后是结尾部分 补叙她的身世,并抒发怀念之情。其中“抑”的部分又可以划分成三个小层。让学生自己归纳段意及层意。

(二)阅读课文第三部分

1、设计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及对艺术特色的体会。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

(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

(3)“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4)“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

(5)文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6)划出描写阿长的句子,判断这些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6

(7)分析“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

2、解决问题:学生讨论,老师归纳。

(1)“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说明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2)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动,表现了我极度惊喜、兴奋的心情。

(3)为我买来《山海经》,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4)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 的震动,让我产生过感激和“新的敬意” 。

(5)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6)“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我给你买来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穿着新的蓝布衫”写一人普通妇女的打扮。

“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写她对我的关切、爱护之情。

“高兴”写为我买来了而高兴,可见长妈妈的仁慈、善良。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写出了一个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阿长。

(7)“哥儿”的称呼,有地方特色,但更透着阿长对我的亲热、疼爱之情。

“三哼经”的说法非常传神地展现了一个不识字的普通妇女形象。但就是这么一个不 识字的人竟给我买到了《山海经》,所以当听了这话时,“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就显得真实自然,毫不夸张了。因此这处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展现了阿长虽然不识字没文化但却淳朴、热心、 关爱孩子的形象特征,非常吻合人物的特点。

(三)小结

这部分围绕阿长的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性格特点写了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一事,通过具体 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一个善良、仁慈、关爱孩子的长妈妈的高大形象。

(四)作业

1、完成《伴你学》中的相关练习。

2、预习《拣麦穗》。

比较·探究 拣麦穗

教学目标:

(一)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

(二)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语言,纯净朴素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仔细感悟贯穿全文的纯朴的人性之美。

(四)体会文中作者蕴涵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通过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提高审美赏析能力。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例

7

1、导语:

继冰心之后,中国文坛又出现了一位熠熠闪耀的女作家——张洁。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她的文章如一幅“幽雅淡泊的泼墨山水画”,“诗情画意被罩于一层由温柔的忧郁和缠绵所构成的朦胧薄雾之中,有点难以捉摸,却又强烈地拨动读者的心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洁的散文《拣麦穗》,一起来走进张洁。

2、作者简介:

张洁19xx年生于北京,原籍辽宁,当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其中《沉重的翅膀》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她的作品以“人”和“爱”为创作主题,常在文坛中引起争论。她的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作者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字词积累

1、字音:拣麦穗 (suì) 磕(kē)碰 戏谑(xu?) 害臊(sào) 山坳(ào) 蹒跚(pánshān)

2、词义:

戏谑:开玩笑。

步履:步行,步伐。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艰难的样子。

约莫:推测,估计。

企望:期盼,盼望。

死乞白赖:纠缠个没完。

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

(三)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首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四个同学一组)

思考讨论:

1。课文已自然地分成三个部分,请给三个部分拟上小标题。

2。结合文章标题思考:谁拣麦穗?姑娘们在拣麦穗时有着什么样的梦?我的梦有何不同?

3。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

1.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直接入题,叙写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幻梦以及幻梦破灭,姑娘们拣麦穗或姑娘们的梦想; 第二部分:回忆“我”童年拣麦穗的幻梦以及得到温爱,我要嫁卖灶糖的老汉或我的梦;

第三部分:卖灶糖老人的离去,“我”渴望爱的幻想破灭,卖灶糖的老汉去了或梦幻的破灭。

2。姑娘们拣麦穗,梦想是换取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但梦想总是破灭。“我”的梦想寄托了对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信念。

3.明线:拣麦穗;暗线:爱。汇成一曲催人泪下的人间挚爱的歌。

(四)课文赏析

1、精读第一部分,讨论:课文开头部分写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故事提供了一个背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前者是一个广阔的大背景,在这个表面美好,实则灰暗的背景下,作者不仅巧妙地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和广大农村妇女在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幸,更哀叹了人生美好事物的易逝——连自己都不自觉地就放弃了,就像那些农村姑娘一样。这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调(令人伤心、惆怅)。而后者表现的是一个具体的“个案”,表达的是一个天真烂漫幼女纯真的爱心。对比描述两种美梦的破灭,我们不难发现,两种美梦实际上有着巨大的反差。

这一部分总领全文,并贯穿全文,为下文写“我”儿时幼稚,纯真的梦作铺垫。

2、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8

(1)我是怎样的女孩?

——天真烂漫,幼稚纯真。 天真无邪

(2)怎样理解“我”的梦想——嫁给一个卖灶糖的老汉?

——正因为“我”天真烂漫,幼稚纯真,才会有那样天真的想法。“我”的梦想和一般的农村姑娘的梦想

(3)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位老汉是一个十分慈祥和善的人,以卖灶糖为生,勤劳而乐观,对“我”很好,并非是真的想要娶“我”,“他那样朴素地疼爱我——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

(4)老汉真是为了要娶“我”吗?怎样理解老汉对我的爱?

——不是。老汉对我的爱是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这才是人世间至真,至善,至美的爱。也是作者才讴歌的爱。

3、精读第三部分,品味语言。

(1)课文写到“我”在村口的柿子树下站着等卖灶糖的老汉时,有一段这样的描写:

那棵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枝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 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

①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a。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

b。运用了反衬手法。用“红得透亮的色泽”、“喜盈盈的感觉”反衬“我”听到卖灶糖老人离开人世时极度悲哀的心境,这里以乐景写哀景,使悲哀的感受更透彻肺腑。

②“小火柿子”在这里有什么象征意义?

“小火柿子”在这里象征了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美好事物,它们历经风雨,不改本色。

③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寄托了对卖灶糖老汉的依恋和喜爱以及对老汉离世的悲伤、痛苦、怀念之情。寄托了作者对人性美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歌,对理想的人生形式的执着追求。

(2)下文中的“烟荷包”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为什么作者常常想找到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

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

“烟荷包”寄托了作者对老汉的思念与感恩之情。“烟荷包”虽然粗糙、丑陋,但它饱含了作者对老汉所给予的那份朴素的疼爱的回忆,作者想找到它,就是想找到生活中朴素的温爱,这种温爱是作者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五)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雪地贺卡》《阿长与〈山海经〉》《拣麦穗》三篇课文中,“大人”们对孩子的关爱之情有何异同。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年少时每个人都有过五彩缤纷的梦,梦虽美丽,有时却如肥皂泡一般被现实一触即溃。于是有人沮丧,有人绝望,也有人重新点燃理想的火花。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第一和第三部分,初步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请两个朗读较好学生读。

提问:你们从他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讨论引导:微带感伤的感情基调,令人伤心,惆怅。 不同,更让人同情,“我”也因此得到老汉的爱护。

9

(二)比较探究

比较《阿长与〈山海经〉》《拣麦穗》《雪地贺卡》三篇中“大人”们对孩子的关爱,探讨下列问题。

1、注意下列两句话中加点的词语,说说你对这些使孩子感激、敬重的原因的理解。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阿长与〈山海经〉》 “我哭了,哭得很伤心,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拣麦穗》)

讨论,明确:

对两段话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应把握三个要点:

(1)理解第一段话时要重点注意“对比”。文章中的主人公(阿长、卖灶糖老汉)与一般人做法的不同。即人们往往忽视小孩子的愿望、心情、要求,往往不把它当一回事。比如那个远房叔祖是很疏懒的,所以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家中人已传开“我”很想要一部绘图《山海经》,所以连向来并未和她说过的阿长也知道了,但是就是没有人帮“我”解决这件事。理解时不仅要注意到这一般的对比,还要注意到特殊的对比,即知道的人不把这事当一回事,而无需知道此事的人却牢牢记住了(阿长买书回来,特别突出了“有画儿的”一句),郑重其事办了。而且办好此事的阿长是连名字都没有的,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的没文化的人。《拣麦穗》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熟悉的村里人(包括“我”的亲人)只是拿“我”开玩笑,而陌生的老汉却看重“我”小孩子的愿望、心情,只不过表现得不如《阿长与〈山海经〉》明显。

(2)理解第二段话时要重点注意“陌生”两字。联系上下文,这“陌生”所强调的不仅仅是非亲非故,而是对“我”不图回报的疼爱。明明知道“我”不可能做他的媳妇,却至死没有停止他的关爱。没有任何希求,任何企图,疼爱着一个“极其丑陋而又没人疼爱的小女孩”。同样,以此联系比较,这种无功利的行为在阿长身上表现得一样突出,这从文中处处显出的阿长的质朴无文的个性中可以推断出。

(3)这是两篇文章中各自最精彩的一笔。对于《拣麦穗》在此间体现的“美好的人情”,学生们可能意见比较一致。而如何看待对阿长的赞美,学生们可能会有不同说法。以下几种看法,供指导时参考:

第一种,认为鲁迅对哪怕有这么多毛病、缺点的小人物,但是她做了一件好事,纵使这件好事微不足道,鲁迅都看得很重,以浓重的笔墨,以诗一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种对小人物的哪怕很微小优长的赞美与作者对小人物的毛病的调侃所取的温和态度是一致的,这表现了鲁迅博大宽厚的人文情怀。

第二种,认为这表现了阿长为人质朴、真诚。前面所描述的阿长的那些毛病,体现的也是阿长不伪饰的质朴个性,尽管这质朴中包含着那些粗鄙、愚昧。讲“长毛”的故事,在她看来也是真实的,并未骗人。教给“我”的许多道理、规矩,包括元旦吃福橘,在她眼里也是好意,为小孩子、为自己好。所以别人并不太关心“我”的《山海经》,而她作为保姆,看“我”如此念念不忘,就主动过问,主动帮“我”了却了心愿,而且事先一点不张扬,这就是她的质朴、真诚之处,因为从她保姆的职份以及她和她所日夜厮守的小孩子的情感关系,她可能觉得这本是她应该做的。这是一个真实的、令人怀念的人。

第三种,认为这是从儿童的眼光,从“我”当时的真情实感去说的。讨厌就是讨厌,不佩服就是不佩服,谋杀了“我”的隐鼠就是怨恨,古怪仪式就是古怪繁烦,认为阿长有伟大的神力也是真这样以为的。因而,当自己日思夜想得到的东西,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一件事,大人们却都不予理睬,而向来并未求过的阿长却忽地帮“我”实现了时,那感激和敬佩不仅一样是真真切切的,而且是空前的。并且以小孩子的心理和是非标准作出决定:对她那因谋害隐鼠而心存的一点怨恨也从此完全消失。所以,长大成人忆起此事,仍充满着美好的、诗意般的赞美。

第四种,不仅和前三种一样应联系上下文,而且应联系鲁迅的其他作品和事例来理解此事。鲁迅十分重视对人的尊重,尤其对小人物、小孩子充满着一种人道的关怀。在《风筝》里,他以深深自责的方式,表达了对粗暴践踏、扼杀儿童游戏天性的行为的批判。在《五猖会》里,他对无端败坏孩子兴致的做法表示了不满和谴责。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及《社戏》里,充满着对童真童趣童心的肯定和赞美,乃至对孩子淘气贪玩天性的充分的理解和宽容。所以,长妈妈为“我”买来有画儿的《山海经》一事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文中反复讲,这是“我”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反复申述“我”的空前的敬意,用诗一般的语言怀念“我”的连姓名都不为人知的长妈妈,愿仁厚黑暗的地母永要她的魂灵。

10

2、三篇作品里,文中的孩子并不知情(或事先并不知情),文中的大人都照样做出他们的关切、关爱之举,这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主要是说明了这些行为是无功利、无希求、无企图、不图回报的是出自真心、真情的关切、关爱之举。

3、阿长连名字都没有,还有种种缺点和令“我”不满之举,卖灶糖的老汉也没有家;阿长黄胖而矮,颈上有疤,卖灶糖的老汉也一口大黄牙,头剃得像半个葫芦,——为什么不把自己感激、敬重的人物写得更漂亮、美好一些呢?

这可从两个角度理解:其一,这是真实性的表现。就特殊的具体的人物,可能作者素材中的原型本来就如此的。就一般的意义,外貌与内心不一致,缺点与优点并存,倒是真实生活的世界里常见的,甚至是更为普遍的现象。正是这真实性使读者更感到亲切、可信。其二,从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这种反差和错位更为动人,更突出了作品所要赞美的人性、情感的审美效果。不是不可以把人物的各方面写得都完美,但是,不完美才更突出了要赞美的哪部分,才更引起人们关注主人公“美”的那部分。〔上述角度的理解还可参考“主编解读参考参考”及第1小题练习解答中的有关内容。学生表达的想法,大体能说到一个角度即可,更不必一定要出现“错位”“审美”之类的学术性用语。〕

(三)小结

《拣麦穗》以一种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笔调描述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追逐美好的人和事的故事,是对人性美、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颂。

今天我们通过诵读,品味语言分享了张洁的一段令人伤感的儿时经历,感受到她对至真至纯的美好感情的渴求,向往。也愿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份美好如风霜不倒的火柿子永远鲜红透亮。

(四)作业

完成课后“阅读练习·探究”一。

比较·探究 童年絮味 生命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童年絮味》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况。

2、品味《童年絮味》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童年絮味》作者童年时物质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进而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4、概括《生命》中老师所说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童年絮味》课文内容,了解“我”童年的生活情况。

2、品味《童年絮味》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品味《童年絮味》风趣的语言,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童年絮味》作者童年时物质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进而更加热爱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例

童年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幸福的阶段,在童年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值得我们留恋的,我们和童年生活也是无忧无虑的,那我们大家来谈一谈在你的童年生活中令你难忘的事或人。(学生回答)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我国当代女诗人舒婷她的童年生活是怎么样的?

(二)《童年絮味》题解

本文是当代女诗人舒婷的富有情趣的一篇叙事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在极度匮乏的物质条件下度过的充满笑声而又略带辛酸的童年时光,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追求自由与快乐的纯真童心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通过与今天的孩子们对比,引起人们的思考。

11

(三)《童年絮味》导读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都写到了童年的哪些事情。

讨论归纳:

①童年的玩具只有一个;②多姿多彩的大自然;③初学识字自得意;④自编小辫美极了;⑤家教严历成习惯;⑥左邻右舍关系密;⑦乘凉还有小表妹;⑧夏秋冬季我都爱;⑨如今给儿买雨鞋。

2、重点难点解读。

(1)作者的童年生活和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作者生活的时代是我们国家经济落后,物质条件差,那时的孩子们少玩具生活较苦。但他们却同样的热爱生活,追求快乐,以艰苦的环境里照样玩得丰富多彩。他们跟大自然亲密接触,他们从不缺玩伴他们可以享受漫长的暑假,健康成长。而今天的孩子们,物质生活优越,他们有大量的玩具与玩伴,往往被封锁在单元里与电视电脑为伴,或是被各种兴趣班占去了课余时间,这是现在孩子们的痛苦之处。为了让今天的孩子们健康成长,应该给他们真正减负,把假期和课余时间还给孩子们,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学与玩的关系,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健康快乐地成长。

(2)作者爱劳动的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对她今后有何影响?

作者爱劳动的习惯与小时候所受的教育有关,作者很小的时候就自己洗衣服,洗自己的碗,还要接受外婆的严格检查,渐成习惯,不以为苦反以为乐,时常陶醉在自己的劳动成果中。直到长大后,这个好习惯仍伴随着她。

3、综合研讨,探究下列似乎矛盾的现象。

(1)为了贪吃灶糖就公开宣称要嫁给卖糖的老头儿(《拣麦穗》),小小年纪就把自己打扮得像“小妖精”(《童年絮味》),这些小女孩是“不害臊”还是挺可爱?或是二者兼有?为什么?

明确:这两位小女孩当然是挺可爱的。首先,为了贪吃灶糖就决计嫁给卖糖老汉,这在实用性上是很不合算、毫无价值的。但是小女孩对此完全无知。正是这个无知衬托出了心灵的纯洁。这样的未被世俗功利熏染的心灵是可爱可贵的。把自己打扮得成了一个“小妖精”,小女孩的姨妈们看到后差点背过气去,说明在实用性上无可取之处,甚至适得其反。但是小女孩的爱美之心是真诚的,纯洁的,也是幼稚的,她以为自己美极了,她并不知道这个后果。这样,相反的实用效果却反而使人注意到了她的爱美心灵和幼稚可爱的童真。其次,“不知羞”在成人的词典里,在成人的身上是贬词,而在这特定表现儿童心灵的情境里,正是这“不知羞”才显出她们心灵的纯洁和心地的坦然。她们一点都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被人笑话,这是多么的纯洁无邪!再次,为吃灶糖而公开宣称要嫁给卖糖老汉,从理性讲,绝对是荒唐可笑的。把自己打扮成了“小妖精”,从效果讲也是可笑的。所以,两篇作品中周围的人们均哈哈大笑,笑得前仰后合。读者看后想来也是开怀大笑。但这笑声是善意的、宽容的、充分理解对象的,因为这里更多是令人可爱的纯洁、幼稚、天真无邪。如果由此认为这些小女孩是“不知羞”和“挺可爱”兼而有之,那也应属于幽默谐趣的表现效果问题,也就是说,幽默常常把优点和缺点集于一身。换言之,这不是令人讨嫌的“不知羞”,而是令人可爱的“不知羞”。

(2)“我”的乐园——百草园,原本只有一些野草;“我”最心爱的宝书——《山海经》却是一部刻印十分粗拙的本子;类似的描述,《童年絮味》也有,请具体指出。交代这些童年的心爱之物、欢乐之处原本的“简陋”,不会煞风景吗?为什么?

明确:《童年絮味》以那些破布娃娃、破藤桌“舞台”、荒郊野地、防空洞、九曲巷为玩乐对象、场所都属于类似的描述。描述这些童年的心爱之物、欢乐之处的“简陋”,并不会使文章逊色,相反,却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审美的重点感——

其一,荒芜的园子、拙劣的印本、破桌荒地,这些都是真实的。在大人们的眼里,这些大约都成不了他们的乐园和爱物。比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我”成年后,就买过了一本精致得多的石印本《山海经》,而原先长妈妈送的那本早不知丢到那里去了。但在生活经验很有限、事事感到新鲜好奇、常常把幻想和想像当现实的儿童的心灵世界里,这些荒园陋物却可能成为他们心灵上有着无限趣味的乐园,成为满足他们童心的最为心爱的宝书,成为他们童年游戏的大好场所。物不择好坏,事不计真假,要的只是能真正成为他们心 12

灵上的乐园,这正是童趣生活的最真实的特点,这是几乎所有人的童年时代都有过的“过家家”体验。所以,无论是原始素材的实录还是文学创作的编造,描述这些童年心爱之物、欢乐之所的“简陋”,恰恰更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感。

其二,心灵上的乐园却是简陋之物。这一反差,突显了审美的重点不在实用而在情感、情趣。“我”怀念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不在乎这里只有一些野草和读书生活的枯燥,而在于有过“我”的童趣童真童心。“我”动情地忆起这部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不在于书本质量如此粗劣,而在于这里寄寓了一个人道关怀的动人故事。“我”的童年引“我”无限眷恋,不是“我”拥有过奢侈的玩具、豪华的游乐场,而是破桌破椅都记录着“我”童年的情趣。

(四)《生命》导读

1、默读《生命》,体会文中老师所说的道理。

2、概括《生命》中老师所说的道理。

明确:要尊重每一个生命,关爱每一个尊贵的生命,生命的实质就是充满着自由的活力,要为他们(它们)自由地、充满活力地活着而高兴,以宽广的胸怀善待每一个人,善待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

3、讨论:借用《生命》中“老师”所领悟出的道理,你是否能欣赏到《童年絮味》所包含的趣味和意义?

《童年絮味》也就是像《生命》中的“老师”一样,以对生命的新的感悟去感受、看待周围的生活,以升华了的理性认识去照看具体的感性生活。《童年絮昧》就像“老师”在足球场上看到的孩子们“找乐子”情景的翻版。《童年絮昧》所包含的全部意义就是生命的意义,更具体一点,就是“老师”最后说的“生命的实质”,也是“老师”在本段文字开头说的“多么自由啊,不肯受压制”,它的趣味就是以童年情趣的形式展现着这充满自由活力的鲜活的生命。文中的“我”及童年伙伴们也是在到处“找乐子”,替洋娃娃整容。捉蝴蝶、捉迷藏、钻防空洞、捧着大词典大声唱读、把自己打扮成“小妖精”、与同学打架、自编自演戏剧、泡海水、过春节、秋游野餐运动会??,所有这些童趣生活就是活着的生命的趣味。

4、写作特色:

(1)语调诙谐,充满童趣。

(2)以比鲜明,引人深思。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词句品味·积累”。

2、完成《伴你学》中相关练习。

“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永葆童心

教学目标:

(一)结合本单元的阅读体验,由人及己,回顾自己的童年生活,进一步认识自我,体验“成长”,展望未来。

(二)通过阅读、写作和交流,由己及人,了解不同的童年生活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进一步理解童年与亲人师长的密切关系。

(三)通过相关的听、说、读、写活动,再“酿”童年生活,记录、珍藏自己的童年,体会语文与自我、与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一)熟知本单元每篇文章内容要点,理解每篇文章思想内容。能绘声绘色地讲述课文中的人物故事。

(二)比较本单元各篇文章,理清文章主题思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人物思想、性格、情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语言风格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读后给自己带来的认识、理解、感受。

(三)整理自己的童年趣事,找出能唤起自己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的玩具、照片等物品,再现自己的童年故事。

(四)请学生在课外收集、查找不同时代的反映童年生活的文章,并与自己的童年生活进行比较。 13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回顾第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比较、讲述相关内容及故事。结合本单元的阅读体验,由人及己,回顾自己的童年生活,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归纳总结。

第二课时:写作。再现童年难忘时光,表述童真、童趣、童心。交流、感受、分享、欣赏同学作的习作。以小组为单位编缉结集,题目自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的记忆将永远深深留在心里。值得珍惜的不仅仅是那些重大的事件,还有一些看来并不起眼的人物和事情。只要是曾经触动过心灵的,不管看起来多么平淡,只要用天真的眼光去看,就会变得可爱、有趣起来。

普希金说:“那些过去了的一切,将成为亲切的怀念。”让我们一唤起记忆,永葆童心。

(二)复述故事

1、由一人复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说的故事和鲁迅的评论的主要内容,其他人则补充遗漏的部分。讨论什么地方可以省略,什么地方不可省略;哪些句子是有趣的,哪些句子是特别有趣的。

2、选择本单元另外一篇故事开展上述表达交流活动。

3、你读过、听过哪些令人难忘的童年故事?向同学们讲述其中的精彩部分。

(三)回眸童年

1、向小组同学讲一件自己的童年趣事,尽量与众不同。各组推荐二三位讲得最好的同学,讲给全班同学听。

2、独立或以三五人为一组,采访父母、老师或其他亲友尊长,了解他们的童年,就童年、童心作一次坦诚的情感交流。

(四)童年的我

趣味小制作:“童年纪念卡”。

1、从自己的童年照片中选出几张最有特点的。

2、在照片旁边空白处配上“题名”和“题词”,如“这就是我”“在金色的梦中”“看,是个当将军的料”,“快长大吧,伟大的事业在等待着你”等。(题名越别致越好。题词要与照片内容相关,尽可能简练、生动、有个性。纪念卡完成后,先在小组内交换欣赏,然后在班级展示。)

第二课时

(一)把你或同学讲的故事,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比如,儿时的乐园、快乐的游戏、心爱的玩具,或者值得回忆的读书生活、听故事的经历。在故事里,可以有童年的欢乐,也可以有烦恼,哪怕是梦幻也行。

要求: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②字体工整,卷面整洁。③必须是自己真情的流露,要展示自己童年的稚气、顽皮和率真。

(二)交流、感受、分享、欣赏同学们的习作。

1、小组交流。推荐最优秀的两人在班内朗读交流。

2、班内交流、评价。

3、小结。教师对学生习作进行评价。

4、学生再修改定稿。稿件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