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后感之

电影观后感之《如果·爱》

姓名:杨杰

学号:121403010075

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2012级

摘要:爱上一个人,并不困难,被一个人爱上,也不少见,可是,难的是,由同一个人让这两件事同时发生。电影《如果·爱》加入了歌剧,使一个看似俗套的三角恋爱故事散发出了值得回味的芬芳。电影里金城武和周迅扮演的这对青年男女既是旧时情人,又是片中合作演出的临时搭档。导演促使他们成功地“出入”于“戏”里“戏”外,丰富着剧情。由于对电影共同的喜爱和投入,又由于对外面世界和人生的看法存在分歧,这对恋人时而相依、时而怒向。他们因演绎同一部影片主演而聚首,又因张学友扮演的第三者的加入而改向。 关键词:爱情;三角恋;歌舞;人生

在上音乐欣赏这门课上老师给我们放了很多电影,大多是外国作品,对于我这样的英语盲来说,无疑是最头疼的,电影里的对话就不说了,加之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导致外文电影看得不是很懂,更不要说谈观后感了。在课程接近尾声时,老师给我们播放了《如果·爱》。这是一部体裁新颖的影片,融合了当今娱乐圈最中心的元素——音乐与电影。其实,看完之后,我发现我并不是透彻地明白电影的真正意义,无法与影片的名称对上号来,于是干脆拿掉片名,就影片本身谈谈我的看法:一开始,人生剪辑的概念原本并不新颖,但"也许也有剪错的"倒还觉得有点意思了。然后就开始了现实与回忆穿插的部分,歌舞与戏剧混为一体的部分。其实这样的组合很易给观众混浊感,对剧情的理解造成障碍。但这又恰恰呼应了影片本身戏为人生,人生即戏的主线。年代跨越的距离同时与主人公的思想变化又是一致的。因而,觉得整部戏又很统一,专注。接着就全部进入了现实的状态,又用现实的画面重复着回忆的场景,也就是周讯饰演的女主角终于跟男主角回北京开始。突然记得曾经陈可辛说过,他想表达的就是任何形式或状况的分手都是因为爱的不够。这样也就能解释为什么他们一再的分离,但这样又觉得影片开始太矫情了些,剪辑这个比喻用的太突兀与苍白。

但是不管怎样,我坚信他们是有真爱的。如果见东不爱老孙,他不会为了一

部报酬不高的电影儿推掉很多利益更高的工作。他也不会以张洋的身份与孙纳对戏时入戏那么深。如果他不爱老孙,他会十年之后还对她念念不忘吗?会思念到抓狂,抓狂到想要报复她吗?他买下了他们美好生活过的地方,并几乎每年都回去看看,并用录音机录下对老孙真挚的爱,不就是因为他还爱着她吗?我抱怨这世间太繁华,琳琅满目的诱惑,吧纯洁的爱情摧残的粉身碎骨。爱情本身没有错,错在不长眼的人生,非要安排一个反派角色,让相爱的人永生不得安宁。好吧,向东爱着老孙,很爱很爱她。

如果老孙不爱见东,十年前她就不会再临走之际把最珍贵的东西献给向东。如果她不爱向东,就不会在走之时,不让向东看着她,她怕他心痛,她在乎他。她就不会被外国佬放鸽子之后,乖乖躺在向东怀里。要是不爱这个男人,她就不会决定要和他结婚。她就不会与向东对戏时那么惊愕,那么感动。只是因为老孙还爱着向东啊!被虚荣名誉地位冲昏了头脑,她迷失在欲望的迷宫里了。换个角度思考为什么老孙还是离开了向东。虽然她拥有了爱情,可是她内心觉得“爱情诚可贵,面包价更高”。也许是小时候的生活让她无法从别人的爱中获得安全感,所以才会选择放手吧。她说过:“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只有你自己”。我明白,她爱他。

《如果·爱》,对于浪漫主义者来说,是“如果爱”,因为这之后可以加更多的可能性,“如果两个人相爱,那么??”这样的句式,可以演绎出成千上万不同版本的爱情故事;而我们周围更多的,是现实主义者,那么“如果爱”则演绎成“可能爱”,也可能从来都没有爱过。一半是憧憬,是美好;一半是叹息,是遗憾。正如张学友扮演的导演聂文对孙纳所说的:“当时,你需要一个导演,我需要一个伴。我以为戏一拍完我们就会分开,没有想到我们会在一起这么久,戏一部接一部的拍。”他们在一起这么久,拍了那么多的戏,却不能实现一个最简单的梦想,拍一部最简单的爱情故事??他们不能拍,不去拍,因为对于聂文和孙纳,对于我们周围的聂文和孙纳们来说,这最简单的戏,却是一个爱情的空中楼阁。最简单的爱情,在瞬息万变的今天却是最难达到的。爱情,只是快餐,只是作料。就像每个人都有无法忘记的人,但记住的或许只是爱的轮廓,细节是记不住的。《甜蜜蜜》里的张曼玉说:我们回不去了。是的,过去的已经过去,《如果·爱》里孙纳说,封尘往事唯一的价值就是让我们不要回忆过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