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风景

蹲下来,靠近孩子,和孩子一起看风景

---<<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读后感

刘方谦

孩子的世界是湛蓝的天空,蓝的令你心静;孩子的世界是碧波荡漾的海洋,透彻的令你心醉;孩子的世界是洁白无暇的云朵,皎柔得令你心颤。天空的湛蓝,大海的清澈,构成了一道璀璨多姿的风景线,这就是孩子的世界,象挂着雾珠的尖尖荷,罩着一层朦胧的面纱。只有当你蹲下来与他们在一起时,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世界。

作为一名教师的我,这本书让我看后深有感触:只有站在和孩子同等的高度看待一切事物,才能真正理解孩子们在想什么,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孩子是一本书,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父母都在一页页往后翻,但要真正读懂它却十分不容易。”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习惯以成人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去要求我们的孩子,以成人世界认同的价值标准评判孩子的一切。居高临下地对待孩子,于是,教育的作用大打折扣,父母与孩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疏离甚至对立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作为眼下的教师,一方面要面对“以成绩论英雄”的应试教育的压力,在 “应试号”这艘船上打拼,有的是“无边试卷萧萧下,不尽题海滚滚来”,有的是“周考、月考、阶段考、摸底考”,有的是“预赛、复赛、选拔赛、淘汰赛”,一方面要落实新课改的精神,既忙于备课、听课、批改作业,又要疲于写教学反思、教学札记,搞教学研究,还要时时应付各级检查,再一方面有各种诸如评奖、教学比赛、职称评定的诱惑,更重要的是在“优质教育”编织的光环下,社会过度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标杆,着力刻画其奉献的一面,现实赋予教师过高的道德义务,过分强调他们的社会责任,有道是“你在选择该职业的瞬间已把自己捆缚在一座无法依靠的道德冰山上”,使教师的身心正遭受到来自社会和工作双重压力的危机,面对工作由衷地感到从未有过的迷茫和困惑,在教育这方热土上无法真正诗意地栖息,致使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使教师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情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难怪很多教师发现自己很难走入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接受自己,以至很多教师都在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但事实并非

如此,并不完全是因为孩子难教,而是社会现实没有让教师更有心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空间以及耐心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 雨果曾说过: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当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洞察学生的变化和发展,探究起心灵与思想,学会用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在有些问题上,放弃成人的标准或权威,放弃强迫,转换一下立场,变换一下思考问题的角度,切实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关注他们,尊重他们,理解他们,横亘在两代人之间的那堵无形的“墙”就会逐渐消解,理解之窗就会悄然洞开,那时,就会发现,学生的世界是如此千姿百态、丰富多彩;我们会发现,世界也许很小,但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讲的是爱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讲的是方法。博大的爱心加上科学的方法是走向学生心灵的全部真谛。

教育是一种“回归生命本位”的教育,无论哪一种学习,“其本质都是生命的呼唤”。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关于教育的华丽的口号满天飞舞的今天,对于孩子来说,更多时候倒不是家长、教师给了他们多少重要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影响他们一生的宝贵的东西。这不得不回味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很熟悉的一段话: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一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不仅仅是回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那就首先为孩子、为学生点亮一盏心灵的明灯吧,这需要在生活中、教学中更多的要体现出一种人文化关怀。

我认为,作为一个成年的教师,要真正的教育好孩子,就要学着“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应该多蹲下来看看孩子眼中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用平视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他们眼中的世界,也许一切的风景都会不同,也许孩子会给你一个真心的微笑!但要切记,蹲下来不是一种形式,它意味着一种理念,一种平等,一种尊重。

我认为,如果我们每个父母都拥有一颗童心,从一开始就能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蹲下来看孩子,“像一片绿叶,一丝春风,一缕阳光,蹲下来,走进孩子心灵”,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设身处地体验孩子的真实感受,切实理解知心姐姐卢勤对父母的忠告——“过高的期望,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度的保护,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多的干涉,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带来孩子的无措”,多一份对孩子的理解,少一份对孩子的训斥,多一份对孩子的引导,少一份对孩子的强制,多一份对孩子的欣赏,少一份对孩子的惩罚,那么,随着孩子的成长,就会发现,在孩子慢慢读懂这个世界的同时,你也慢慢地读懂了孩子这本书,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创造了孩子成长的宽松氛围,那或许少一点遗憾,多一点希望。这时,距离成功的父母也许就越来越近!

“蹲下来看看孩子的世界”本来只是一句口号,它带给我们的却是一种直接的、强烈的、有效的冲击。表面看起来,它只变换了我们的视线,而从深层来讲,它改变的却是整个的师生关系系统。“因理解而慈悲”,我想张爱玲的这句话也适合于我们的教育,教师们也会在对孩子的理解中慈悲起来,切实关注到孩子们在环境中的真实体验。

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蹲下来,做孩子的好朋友;蹲下来,以孩子的眼光看待孩子;蹲下来,同孩子一起看这个世界。

蹲下来,把温暖和爱献给孩子!蹲下来,和孩子一起成长!

 

第二篇:《另外的孩子》读后感

《另外的孩子》读后感

夏洛特-林克(德)

有多久不读悬疑破案的小说了,总之总是没太大勇气看这样的故事。而这个书的名字很特别,所以吸引了我这个想要扩展读的书的范围的读者。故事很精彩,每一个细节都很能调动读者的胃口,甚至是每根神经。美丽的农场,在女主人去世后变得日渐荒凉,而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却深深的印在了每一个在这里生活过的人心中。战争的残酷,让一代人甚至数代人的心里承受了太多,罪责,谁之过,本来一切都是偶然的事件,却影响了数代人的生活和命运。布莱恩,那个另外的孩子,看似是客观存在的,像影子一样,主角呢,菲奥纳,格温, 查徳?如果说战争中无意中被带到乡下的智障儿童是另外的孩子,那么格温呢,他就不是吗,虽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了,虽然她有父亲,有家,有一片农场,但是似乎太缺失关注和爱的阴影,让倍感自卑和无能的孩子没有幸福和快乐可言,莱斯利呢,她事业有成,中年离异,她难道不是那个另外的孩子吗?临海的农场,漂亮的海湾,度假胜地,在一年中的一些时候是那么潮湿和阴冷,就像人的心灵,不能总被阳光包围,要怎样突破这些石墙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那个被遗忘的孩子,被无情的虐待的在世人眼里看似不存在的生命,那仅有的一线希望和等待,却没有人给他。冷漠,无情,罪恶,责任,谁来承担这一切,战争吗。谁在这里不是受害者,就连漠视他的查德和菲奥纳,也是受害者,不是吗?还有那个发现这一切并险些丧命的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