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归园田居(其三)》导学案

30归园田居其三导学案

雨山中学八年级语文导学案

2

30归园田居其三导学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组号

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文言词“徒”,理解诗歌大意,并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洞庭湖景象”。

2.反复诵读,感受律诗整齐的节奏美,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3.了解诗人“含蓄、委婉地自我推荐”的精神,鼓励自己“勇敢地亮出自己、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歌大意,尤其是对“委婉地自我推荐”的四句诗句的理解把握。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导入:

同学们,“诗言志,歌咏情”,诗歌以凝练的笔墨,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给我们以美的熏陶。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只要谈起祖国的诗歌,总会有一种止不住的豪情涌上心头。

课上自学

1、生活如诗,诗的行行段段赋予我们激情和联想,我们爱诗没商量,我们怕诗也没商量,因为我们最怕背那些拗口的诗句,现在老师向大家推荐一种简单易学,又有创新的背诗方法——唱诗。方法就是给诗歌配上自己熟悉的喜欢的旋律唱出来。

2、找出对“洞庭湖“具体描写的诗句,并引导学生用一个词概括:

八月湖水平——水平如镜、湖水平静

涵虚混太清——水天一色、水天相接

气蒸云梦泽——水气氤氲、水气迷漫

波撼岳阳城——湖水汹涌、波涛汹涌

二、交流讨论

1、以上是“望洞庭湖”的诗句,那么题目中“赠张丞相”表明什么?诗中有没有写到张丞相?

分析后四句的意思,能够认识到“垂钓者”暗指进入仕途的人,尤其是张丞相,“舟楫”隐喻仕途引见的途径。

2、出示背景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代表作《过故人庄》,生活在盛唐开元年间,当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政治清明。诗人一生基本上过着隐居生活,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来到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关于诗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官,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

3、得出结论:羡慕钓鱼,此处“垂钓者”指进入仕途的官员,表达了自己想出来 3

做官,苦于无人引荐,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帮助。

四、精讲释疑、感悟语言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笔力千钧、千古传诵的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它描写的对象的是洞庭湖。写出景物水气蒸腾、广阔浩大、波涛汹涌……的特点。*诗人婉转地向张丞相表白心愿的诗句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诗人的心愿是:渴望能为朝廷效力,希望能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说一说:

你对诗中的哪些句子或词语最为欣赏,为什么?朗诵——背诵——默写名句。

五、拓展延伸

古人孟浩然推荐自己是含蓄而委婉的,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推荐自己更应该大胆而勇敢,像古人“毛遂”那样自荐,勇敢地亮出自己的优势,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勇敢地说:我能行!。

现在,我们班班委改选,看着你们,一个个都很能干、聪明,所以请大家以“我选我,我能行……”作为开头,勇敢地亮出你自己的优势,说明你自己的能力何在,夸一夸自己,哪怕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字都行。

六、课堂检测

1.描写洞庭湖的名句是 。

2.形成对偶的两组句子是 。

3.“欲济无舟楫”的本义是 ,比喻义是 。

4.翻译“端居耻圣明”:

5.怎样理解“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

 

第二篇:《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

《归园田居》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有效)

1.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把握作品的意境。

二、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

三、方法指导

朗读、讨论、探究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隐逸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私谥)。又自称作“五柳先生”。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2、温故知新

初中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文有:《归园田居(其三)》《饮酒》《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

学习过程

一、基础过关(做一做,记一记,你一定能过关)

1.填空

陶渊明,又名( ),字( ),自号( ),谥号( )。

( )(时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实,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

开创( )诗一派,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2.看图猜诗文(见多媒体)

3.讲一个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

二、讨论与突破(用心研读教材,你一定能行)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三、拓展延伸(对比阅读)——比较白描与细描的区别

《普罗旺斯的一年》(节选)-----彼德.梅尔

薄雾如纱,在湛蓝天空下笼罩着山谷的早晨。我们散步归来,狗儿们身上沾湿了露水,胡须映着阳光闪闪生辉。它们首先看见那陌生人,勇猛地绕着他打转,作出狰狞攻击的样子。

不过,前几公里也没什么,我们让轮子滑动,只管欣赏风景。樱桃开始红了,葡萄藤包覆着绿叶,不再是冬天的枯朽模样;山色青苍柔婉;轮子在地面摩擦出规律的声响。偶然有迷送香、蓑衣草或百里香的气味飘过。这比散步有趣,又比开车安静、健康,不算太累人,可挺让人愉快。以前我们怎么没骑?以后我们天天骑好不好?

敞开的门外传来青蛙的鸣叫和夜营悠扬的歌声。我们走出屋外,再饮一杯。月光照亮了新种的薰衣草花圃,狗儿在苜蓿田里搜索野鼠的踪迹。

训练案

一、朗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

1.下列加粗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少无适俗韵 韵:本性、气质

B.方宅十余亩 方:方圆、面积

C.一去三十年 去:离开

D.榆柳荫后檐 荫:遮蔽

2.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樊笼:比喻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B.尘网:比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C.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D.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3.对下列加粗字的含义的理解,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误落尘网中 ②狗吠深巷中 ③久在樊笼里 ④依依墟里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4.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四句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误入尘网的懊悔。

B.诗的五六句总领第二层,概括出对旧林故渊的思恋。

C.诗的七至十八句随意拈取隐居田园的典型环境以突出自然。

D.诗的末两句呼应开头,抒发了归隐田园后怡然自得的心情。

5.对“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的修辞手法及含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B.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C.运用对偶、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切心情。

D.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格,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急切心情。

6.对整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的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二、请同学们描绘一幅自己喜欢的生活图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