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邑大学副教授刘进认为

五邑大学副教授刘进认为,五邑银信是媲美徽州文书的跨国民间文献 五邑银信:大时代中的华侨心灵史(大标题)

爸爸去金山,快快要寄银。

全家靠住你,有银就好寄回。

这是一首流传在五邑民间的歌谣,反映了侨眷寄望侨汇度日,望眼欲穿的

情形。

五邑先侨通过艰辛的努力,在异国他乡节衣缩食,将辛苦得来的血汗钱攒

下来用于接济家乡的亲人。游子们一封封的银信,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体现

了对家庭和祖国的责任,寄托着对家乡变化的期盼,引领着家乡向现代化转型

,更见证了那段辛酸的血汗史、情感史。

研究五邑银信多年的五邑大学副教授刘进说,在我国学术界,愈来愈重视

民间文献在认识人类社会历史中起着独特作用,因为徽州大量民间文书的发现

,学术界形成了“徽州学”。五邑银信是媲美徽州文书的跨国民间文献,研读

华侨家书,可以构建大时代中的华侨心灵史。

打开尘封的历史,每一封五邑银信背后,都有一段动人心魄的故事。。。

。。。

1、“巡城马”

( 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专柜陈列着一些不同时期从世界各寄往江门五

邑的银信。 银信,亦称“信银”,是五邑及其周边粤语方言区民众对海外华

侨华人寄回家乡的汇款(“银”)和家信(“信”)的统称。在晚清民国时期

,五邑华侨通过传统的金山庄、银号汇款给家人,有银大都伴有信,“银”和

“信”紧密相连。 )

五邑银信是怎么产生的?“巡城马”是人还是马?

研究五邑银信多年的五邑大学副教授刘进说,五邑地区是受到第第一阶段

全球化撞击的中国少数地区之一,其侨乡的孕育、形成与繁盛时期与第一次全

球化时段基本一致。银信与侨乡、华侨相伴而生。

鸦片战争后,无穷的内乱、惨烈的土客械斗和进一步的贫穷、饥饿和恐惧

,导致五邑人大量出洋。其后,一些有勇气、敢冒险的华侨先辈,偷渡到香港

和澳门,搭船前往加利福尼亚“淘金”。这些早期赴美“淘金”的华侨先辈,

怀着一腔发财梦,把加利福尼亚的三藩市称为“金山”。后来,澳大利亚也发

现了金矿,华人就称原先的“金山”为“旧金山”。“金山”一词承载着五邑

民众对财富的梦想。

有了华侨就产生了银信。五邑华侨先辈是为了养家糊口、寻求财富而远赴

异国他乡的,他们从事最为艰巨的工作,忍受着背井离乡、抛妻离子的感情磨

难,还经常要面对西方国家的暴力种族主义的歧视与侵扰。但他们忍辱负重,

源源不断地向家乡输入银信。他们的精神家园,依然在中国,银信是他们与家

人、乡邦联系的纽带。

移民初期,华侨想往家里寄送钱银物品,往往趁回家时亲自携带,但大多

数人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回一趟家,无法满足递送需要,所以更多的是委托回

乡的亲友或同乡携带。随着寄送银信需求的增大,逐渐发展出一种通过收取手

续费,专门为华侨递送银信,陪送华侨出国或归国为职业的人群。因为当时往

来只能走水路,他们经常远渡重洋,四海为家,所以被称为“水客”。在早期

华侨汇寄银信中,水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五邑地区,“水客”也被称作“巡城马”,因为他们经常挑着箩筐或者

背着布袋走街串巷,犹如一匹巡城的马。据估计,清末民初期间,五邑地区的

“巡城马”达千余人之多。民国时期,五邑地区巡城马的主要作用是为港澳、

省城广州与五邑乡间递送银信等物,亦有少数来往于南洋与五邑地等区之间。 后来,随着海外华侨数量的激增,逐渐出现了一些承揽银信业务的专门机

构。一是传统民间金融组织——银号,其立足的根本是诚信;二是商号,慎信

药行是台山著名的兼营银信业务的商号;三是银行、邮政等现代金融组织,这

在台山是最多的。当时的汇款票据既有兑换单据,更有大量昃纸、汇票和电报

汇款单据。昃纸是广东华侨对银行支票(check)的俗称,又称为昃、赤纸、

赤银、赤等。

在民国时期,五邑地区经营银信业务的机构星罗棋布,达数百家之多。如

台山先后存在的银号就至少有数十家,主要分布在华侨集中的中心墟镇,如台

城、冲蒌、大江、都斛、白沙、大江、公益、端芬等。其中台城的西宁市、县

前街银号数量最为集中,成为台山银信中心之地。最著名的银号有台城的慎信

银号、天华银号、义丰银号、华丰银号、裕亨银号、宝泉银号、国宝银号等。 “近代银信的各种递送机构大都需要相互协作,几乎没有一家银信机构可

以单独完成银信的递送任务。当时,香港在银信递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枢纽

作用。”刘进说。

华侨汇款催生了江门早期金融业,当时民间商号已开始了现代意义的股

份制经营模式。19xx年开平当时的两就号、利源隆就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美

国设立办事机构。由于江门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19xx年在美国爆发的金融

危机也影响到江门的金融业。当时五邑地区很多商号、银号纷纷倒闭,也有利

丰银号、万宝源银行等竭力维护客户利益。此外,五邑地区还出现了民营信托

机构,其中最著名的是19xx年台山华侨李勉辰、麦英初等创办的中国信托有限

公司,该公司还将分支机构设在上海、香港等地。19xx年,江门五邑部分地区

沦陷,该公司却努力维持受敌人威胁区域的通汇与通信,在刊载的广告中说:

“如属游击区域,当设法探交,讨回收据奉还,以完任务。”

银信递送过程中,有没有丢失的情况呢?

“有时兵荒马乱的,各种突发情况难以预料,加上其他自然、人为因素,

银信丢失的情况还是有。”刘进说,19xx年第22期的《四邑侨报》就发表了一

篇报道,题目是《华侨汇款宜小心,冲蒌邮局失窃多》,文中讲到多名华侨的

银信丢失,“已呈由县府转广州邮政总局彻查追求”。

2、命脉

(侨汇是侨眷和侨乡的经济命脉,家书是侨乡民众的精神食粮和外界新思

想、新观念传播主要的渠道。银信在物质和精神上滋养了五邑人民,促进了区

域的现代化进程。)

海外华侨寄送银信的首要目的是为家庭提供生活开支,赡养眷属,接济乡

邻。一些暂时失业的华侨也会东挪西借,寄钱给家人作为衣食来源,或是在春

节的时候有钱购买年货,度过一个比较丰盛、热闹的节日。正如一首台山歌谣

所唱的那样:燕雀喜,贺新年。爹爹去金山赚钱,赚得金银成万两,返来起屋

兼买田。

抗日战争的爆发,令华侨们忧心如焚,他们预作准备,为家人多寄一些金

钱,以提前应付不测之需。美国华侨进璞就是这样一个人,19xx年5月14日,

他写信给妻子说:“予诚恐战事影响或者因水路不通或者又因政府禁止银两出

口,故早为之耳。收到该银祈为节俭,免至生借无门。。。。。。至度年时如

水路通则付些少回家,你祈注意摊俭一点。。。。。。我或者因战事所迫,而

被政府应招入伍,昨接政府令开抽调我加入训练,将来未知加入与否,如何,

余当再告。” 另一次,进璞寄给妻子“港银三百大元”。他在信封背面特意

用钢笔写明“交大洋三十元邝氏二婆为生日买些茶点之用”,乡里亲情跃然纸

上。

抗战时期,由于侨汇断绝,对侨汇依赖程度较高的台山,饿死不少人。抗

战胜利后,侨汇才恢复顺畅。

四邑侨汇深刻影响着该地区的经济、社会与民众生活。当时,人们一提起

四邑地区,就会联想起该地区的华侨和侨汇。据19xx年张镜辉《复员后之四邑

侨汇》一文中说:“侨汇为四邑经济命脉。”时任广东侨务处处长张天爵云:

“四邑侨汇,为粤省冠。”

19xx年,一位叫徐步的台山人曾描述四邑在侨汇滋润下的富庶生活:许多

人一想起四邑便会联想到美钞港币,联想到那发了财回乡的“金山伯”,和那

些享受着父亲余荫的二世祖的风流生活,??譬如侨汇,这是海外和故乡之间

的输血管,这种“输血”作用一旦发生了毛病的时候,那就不得了,四邑就得

患严重的贫血症了。过去,在四邑商业中心的三埠的金融市场上,那三十多个

金铺钱庄,那纷纷飞扬的美钞港币,那华侨眷属们的挤兑,直使你看了眼花缭

乱,美煞了这一群幸运儿。而台城,三埠,赤坎各地,那些欧化了的小儿女和

“金山婆”,闪耀着金钻戒,金颈链,插在襟外的五一派克,穿的美国花绸旗

袍,薄绒下夏威夷??旁观者自然觉得这里是天国,是乐园,是富庶的土地。 但也不是所有的华侨都能把大把的金钱寄回国内。菲律宾华侨谭裔慈算是

一位比较有文化的人,他20岁出国,工作时好时坏。在失业闲居之时,最忧心

的是妻子儿女们的生活费用问题。在一次失业后,他写信给妻子和女儿说:“

李氏贤妻妆次,雅丽女儿知悉。。。。。。我在菲无工做,终日闲居,费用不

能减,故心头苦闷莫名,又挂念吾妻与雅女之费用,故日夜忧愁,无法解决,

故想回家一见吾妻女也。然现在台山内地生活情形如何,又不敢冒然回家。月

前接国华由香港来信,已知一切大略,未知吾妻在家近来接有烨儿信银否?望

回信告我。知我现在未有工做,勉强寄回该二百元以为暂时渡年之需,该些少

款项,吾妻只收归家用,为衣食之需,切勿还回与人家,栋姆及国良妻之款,

等我有工做,有多银寄回方可能还也,请他原谅,暂时用该款为家中汝母女两

人饱暖之需为要,欠人之款,宁可等我有工做时加利奉还可也。。。。。。”

信中满是辛酸、歉疚和对家乡妻女的牵肠挂肚。

银信的另一功能,就是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一封封银信,短则几行文

字,写上几句祝福的话语,长则千言万语,记述在外的事业和生活,支持家里

大小事宜,如孝敬长辈、扶济亲戚、教育子女等。

一位名为“子循”的华侨,在信中不但告之贤妻:“汝等居家,切记和睦

,对于家庭之间,凡事但隐忍为要,切嘱”,还提醒贤妻尽力帮助乡亲:“家

乡如有十分贫穷难遇之人,有时亦要量力而为,相助相济。”

美国华侨余毓辉在写给儿子余惠泉的银信中,嘱咐他要尊从祖母、母亲的

教训,勤恳读书,遵守规矩:“究竟你的心愿意读书不?像你这样没须负担家

庭责任的人,而你都不愿去读书,你还想有什么可想呢?。。。。。。从今日

起,我望你再不可像以前这样的自暴自弃方可,须要始终如一,认真努力向学

,那样,你方不负我所耗费在你身上的金钱,如此,更不负我的愿望。”

通过银信,五邑华侨将大量资金汇回国内,投资兴业,建设家乡,热心公

益,造福桑梓,支持革命,保家卫国。

抗战时期,华侨李耀池在写给县长黄启光所写书信中说,为援助祖国抗战

,其母亲把子女为她祝寿的款项捐给祖国,用于抗日战士购置药品及棉衣。

3、世界记忆

(去年年初,以五邑银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侨批档案”正式成为“中

国档案文献遗产”。目前,有关部门正积极推动包括五邑银信、潮汕侨批、梅

州侨批在内的广东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五邑银信是怎么被今天的人们发现和重视的?这还得从开平碉楼与村落

说起。

“开平碉楼与村落”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过程中,最令从事申遗工作的

专家学者欣喜的是,每当打开一栋尘封已久的碉楼,可以发现大量华侨书信和

其他文物,透过这些书信,能够解开许多碉楼建筑之谜和碉楼背后更多的故事

刘进说,五邑银信为“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发挥了重要的学术支持作

用。从某种意义上说,银信与“开平碉楼与村落”实际上是一个整体文化遗产

的两个面相:银信是“开平碉楼与村落”形成的物质和思想基础,“开平碉楼

与村落”是华侨心血“银信”的物化表征。

除了用于建筑碉楼的侨汇,很多开平华侨还在家书中还夹寄国外建筑的

照片、明信片或画报,甚至国外设计师设计的图纸等,为乡土建筑师提供了设

计和建筑碉楼提供了模板。在开平市塘口镇原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的庄园——

立园内,就陈列有当年华侨寄回国内的许多欧美建筑为主题的照片、明信片。

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也征集到一件美国旧金山的建筑设计公司设计的碉楼图纸

此外,一些华侨常常在家书中讨论建筑碉楼事宜。19xx年代开平社会治

安极其动荡,除了一些回国的华侨直接组织实施建筑碉楼之外,不少华侨关心

家人和家乡的治安,通过书信讨论如何建筑碉楼、保障家人安全。华侨陈宏珍

曾和其伯父陈以琳讨论如何兴筑碉楼的事情,陈以琳在信中希望陈宏珍与陈炳

仕合份起楼,以便节省费用,但陈宏珍表示不太赞同,他说:“侄意思请起小

些,抑起少一层都系自己一人起座,方免日久龃龉。”

随着对华侨文化的发掘,银信的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民间收藏日益

增多,对于银信的学术研究也在有步骤地开展之中,并出了一些成果。

20xx年,市档案局、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市华博馆筹备办联

合对五邑地区收集的近4万件银信进行了普查登记,并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建

立了银信电子档案数据库。

北京大学周南京教授对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收藏的包括银信在内的文物价

值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它们“都是极为珍贵的华侨历史文物”,若经过“科学

的、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以此文物为依托,可以构建“国际华侨华人研究的

重要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之一”。

刘进认为,五邑银信是农民出身的华侨与家乡亲人在追寻“金山”梦想中

形成的文献,是典型的下层民众发出的声音。形成五邑银信文献的主体,是在

全球化的背景下被抛入西方异质文明中而又被长期排斥的下层华侨民众以及他

们的亲人。透过银信,可以探究华侨在中西物质、文化交流中的角色以及在中

西文化碰撞下的侨乡社会变迁、经济模式、文化持续性和历史演变、家传统庭

伦理关系、身份认同、城乡关系、集体行为发动模式、生活礼俗,也可以研究

近代的移民模式、移民心理以及华侨侨居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五

邑银信文献除具有唯一性、真实性,民间性,时代性、国际性等广东侨批的一

般性特征外,还有地域代表性较广,呈现形式和具体内容有独特之处等特征。

这是其他地方银信所不具备的。

“从五邑银信中,我们可以体悟到五邑华侨自强不息、穷则思变、开放包

容、兼收并蓄的精神,以及对中华‘根’文化的坚守。”刘进说。

 

第二篇:五邑大学简介

五邑大学

五邑大学简介

五邑大学简介

五邑大学简介

五邑大中文名: 学

创办时间:19xx年

学校类型:综合 广东省教育主管部门: 厅 硕士点: 13个

目录

五邑大学简介

19xx年,经广东省高教局批准,五邑大学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xx年,国家教委批准接收外国留学生;19xx年,经国家教委评估,成为本科教学合格单位;19xx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五邑大学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xx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 学校占地1000余亩,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115万册,电子图书50余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亿元。

编辑本段发展建设

五邑大学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占地约1000亩,天沙河蜿蜒横贯其中,一河两区。校园内湖光敛滟,幽雅宁静,可谓是“远山含翠教读胜地,近湖吐烟治学佳境”。建校以来,五邑大学坚持“面向地方,服务社

会”的办学方针,在人才培养、科研和社会服务、对外交流与合作、内部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四大”办学特色,被喻为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大学。五邑大学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五邑大学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早。19xx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五邑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19xx年,广东省教育厅又批准了五邑大学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19xx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五邑大学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已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企业管理、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应用化学、应用数学和纺织工程等10个硕士授予点,其中纺织工程硕士点是华南地区唯一的硕士点。现在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在管理科学与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

学校掠影(11张)

信号与信息处理等专业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现有在校博士后、博士生(联合培养)、硕士生300多人。

经过20多年的建设,五邑大学的设施日臻完善,总建筑面积已达4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60多万册,还有500多台计算机的电子图书馆。拥有12个设备先进的实验中心、实验室、计算中心和电教中心,计算中心还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五邑大学有教学科研仪器6800多台套,教学、科研计算机2000多台。五邑大学校园网与国家教育科研网(CERNET)、国际互联网(INTERNET)联通并覆盖五邑大学,并在20xx年建成1000M主干、100M到楼宇的宽带校园网。

编辑本段专业情况

现设有经济管理学院、政法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计算

科学学院、应用物理与材料学

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艺术设计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体育部等 12个学院,1个系,2个教学部,开设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6个学科门类34个本科专业。学校面向全国14个省市、港澳招收本科学生,面向全国(含港澳)招收研究生,现有各类在籍学生15000余人,其中研究生、普通本科在校学生1万余人。

学校现有13个硕士点,4个广东省名牌专业,3个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门广东省级优质课程,2门广东省级精品课程,2个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1个广东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拥有全国科教兴国示范基地、广东省侨乡文化研究基地、中华文华传承基地等。

编辑本段综合实力

学校有教职工740多人,专任教师中40%具有高级职称,80%具有研究生学历;学校还聘请了多名外籍教师任教,一批院士、长江学者、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近年来,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和优秀教师3人,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等20人,江门市十大杰出青年4人,江门市优秀教师和优秀工作者20人。

“十一五”以来,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00多篇,被SCI、EI、SITP收录23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等80多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70项,横向合作研究项目200多项,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6项,通过省级鉴定项目4项,已取得一批有影响的成果,特别是为开平碉楼与村落20xx年申遗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以培养品德高尚、视野开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在全国、全省组织的各类统考和竞赛中均取得较好成绩:近三年来,专业英语四级统考通过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以上,专业英语八级统考通过率高于全国平均通过率15%以上。2004以来,学生参加国际、国家和广东省各种竞赛获得270多个奖项。建校以来,五邑大学得到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同胞的热情关怀和鼎力支持。他们共捐建楼宇近50多座,还捐赠了一大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并设立多项奖学金。学校加强与境外高水平大学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分别与12个国家和地区的26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都选派20多名优秀教师赴英美进修和交流和10多名学生以各种形式出国进行长、短期学习,100多名外国师生到我校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学校作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招收留学生单位之一,已先后招收来自美国、墨西哥、日本、印尼、马来西亚、克罗地亚等国家的长、短期留学生700多人。

建校24年来,五邑大学培养了毕业生2万多人,使江门市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全省平均值高出5个百分点。作为五邑侨乡的最高学府,学校坚持“根植侨乡、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遵循“内外合力,特色发展,面向地方,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以本科教育为立校之本,以人才战略为强校之基,以创新精神为建校之魂,以服务地方为兴校之路,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全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全员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正在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在广东省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行列,在港澳和东南亚以及北美华人华侨社会有广泛影响力,侨乡人民满意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编辑本段主要领导

党委书记:王克

党委副书记、校长:张焜

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庞若龙

党委常委、副书记:张运华 康绍华

副校长:卓雄 吴森 谭海鸥 狄剑锋

编辑本段特色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学科是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学校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有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8名、副教授5

名,学术梯队完整,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技术设备和研究手段。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国家863课题3项、国际合作课题5项、省部级研究课题8项,在研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12项。

企业管理专业

本学科是五邑大学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通过企业咨询服务中心和中英管理发展中心,积极为地方社会服务,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事业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系统工程专业

本学科是五邑大学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通过企业咨询服务中心和中英管理发展中心,积极为地方社会服务,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事业发

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应用化学专业

本学科五邑大学重点学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10人。曾承担和完成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配备有精良的实验仪器设备,纵、横向项目广泛,科研经费充足。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有着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

纺织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华中华南地区唯一的纺织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现有教授3名、副教授6名,学术梯队结构合理,先后承担国际合作、国家和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20多项,出版教材、专著8部,公开发表论文300篇以上,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励20项。 编辑本段教学成果

五邑大学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重视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质量就是生命”。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中国、广东省组织的各类统考和比赛中,五邑大学学生均取得较好成绩。2000、2001、和20xx年连续三年,专业英语四级统考通过率在91%以上,比中国平均通过率高出21个百分点,20xx年通过率更是高达96.9%,比中国高出34个百分点。在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20xx年获2个全国二等奖,广东赛区2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20xx年又获得中国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广东赛区4个一等奖,9个三等奖。20xx年教务处分别获得中国和广东省高等院校先进教务处的称号。学生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已向社会各界输送各类本、专科毕业生2万多人,各类短训生3万多人。

“十一五”以来,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0多篇,被SCI、EI、SITP收录228篇,出版专著和教材等100多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70项,横向合作研究项目162项,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6项,通过省级鉴定项目6项,已取得一批有影响的成果,特别是为开平碉楼与村落20xx年申遗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邑大学以培养品德高尚、视野开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在中国、广东省组织的各类统考和竞赛中均取得较好成绩:专业英语四级统考通过率高于中国平均水平26%以上,专业英语八级统考通过率高于中国平均通过率15%以上;在2004-20xx年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五邑大学连续四年取得好的成绩,尤其是20xx年获得中国一

等奖4项,二等奖2项,总成绩在广东参赛高校中名列第一;在第九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参赛的13项作品获奖11项。20xx年参加省电子设计大赛、力学竞赛、智能汽车大赛等获得14个奖项。19xx年,教务处分别获得中国和广东省普通高校先进教务处的称号。 编辑本段学术交流

建校以来,五邑大学得到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的热情关怀和鼎力支持。他们共捐建楼宇近50座,还捐赠

校园活动(20张)

了一大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并设立多项奖学金。五邑大学充分发挥侨乡的优势,加强与境外高水平大学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分别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新加坡和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大学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每年都选派20多名优秀教师赴英美进修和交流,10多名学生以各种形式出国进行长、短期学习,100多名外国师生到五邑大学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五邑大学作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招收留学生单位之一,已先后招收来自美国、墨西哥、日本、印尼、马来西亚、克罗地亚等国家的长、短期留学生600多人。[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