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钟楼怪人》观后感

音乐剧《钟楼怪人》观后感

看过了音乐剧《钟楼怪人》之后,我对音乐剧这个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剧种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并且深深的喜欢上了它。音乐剧没有歌剧那么节奏缓慢,繁复冗长;也不像舞剧那样只能通过演员的肢体语言来理解剧情。它是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融合体,演唱、舞蹈、杂技、魔术、甚至体育运动都可以融入其中,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容易符合各年龄段各阶层人士的兴趣,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针对《钟楼怪人》这出音乐剧,我想从题材、音乐、演员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钟楼怪人》是十九世纪法国大文豪雨果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法文原文为“Notre Dame De Paris”,直译名为“巴黎圣母院”。剧中主要人物有:

卡西莫多,出生于吉普赛人遭迫害的巴黎,生来身体残缺不全,外表丑陋,后来沸侯洛收养卡西莫多,将他关在圣母院钟楼内,使他与外界隔绝。一个丑陋的畸形儿,从小被人抛弃,作了一个可怜的敲钟人,并且为此聋了耳朵.他深知自己的丑陋,并为此感到无限的自卑.爱在他的眼中是一个女神,当她把一碗水温柔地递到这个一直被人欺侮蔑视的可怜人面前,就好象天上的神将他救赎.加所想的,只有怎样保护爱,怎样帮助爱.他不明白怎么会有人忍心伤害爱,伤害这样一个美丽的生物.当然,卡西莫多最大的悲剧性并不是他爱上了一个不该去爱的人,而是爱上了两个这样的人.当爱被绞死,沸侯洛被他推下塔楼,卡西莫多只说了一句话:"都是我曾经爱过的人啊"

我不知道他说沸侯洛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感受,弗侯洛如同他的父亲,爱如同他的恋人,他在不长的人生中,只爱过这两个人,但是结果呢,他什么都没有,美的丑的,好的坏的,什么都没有了.他曾经以为存在着的情感,其实根本是虚无.等待他的也只有死亡.

艾斯美拉达,一位崇尚自由,热情,心地善良的吉普赛女孩,靠在街头跳舞卖艺为生,拥有如风的宿命和如火的性格,这样的女性形象在无数的艺术作品中被描写甚至被歌颂,伴随着无数男人的迷恋,代表人物便是卡门.当然,我们的爱思梅拉达比卡门纯洁的多,如果说卡门是驰骋原野的野马,爱就是奔跑田间的小鹿,但她们身上同样蕴藏着野性的力量,不向任何人屈服,永远对自己忠诚,这是何等的倔强与坚强,也难怪在<巴黎圣母院>中,她让四个男人为她疯狂.爱的美貌.正直,善良,以及对爱情的忠诚,象征了一种纯粹美的极致,不仅在<巴黎圣母院>中,也在雨果心中.她是一切美好事物的代表,加西莫多对她的疯狂崇拜,弗洛诺对她的黑暗的占有欲,法比对她的强烈渴望,包括那位小混混诗人对她看似漫不经心的追求,都代表了不同类型男人对美的向往.爱是一个理想,所以她的结局注定是死亡,因为现实往往与理想不相容,在这个晦暗的世界上,她的纯洁太过耀眼.艾斯美拉达非常坚信公理、正义,所以对于族人遭受沸侯洛的欺压十分愤慨。在愚人节狂欢当中,一次偶然的机会遇见了新朋友卡西莫多,她与卡西莫多因未曾视对方为异类而心心相惜。

沸侯洛,如同希特勒迫害犹太人一般,沸侯洛的生命中只追求一个目标,那就是将吉普赛人赶出巴黎,使巴黎能够远离吉普赛之祸。所以,他残害了许多无辜的吉普赛人,但是,吉普赛女郎艾斯美拉达却让他陷入心神交战:杀了她或拥有她?他爱上了一个自己所瞧不起的人,他爱上了一个异邦人,一个流浪的吉普赛女郎.这样的炽烈的情感让他觉得无限恐惧,让他觉得自己无比肮脏,他拼命压抑自己的热情,却反而让感情越燃越旺.这样的矛盾让他绝望.如此的疯狂必须寻找一个出口,于是他开始憎恨爱,憎恨这个带来灾难的无辜的女孩.如果没有办法去爱,他只能放纵自己的邪恶,让自己去恨,去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在音乐剧中,法被刺之后,爱被关进了监狱,没有人知道她在哪里.弗于是询问那个小混混诗人,"她在何方?我的爱思梅拉达"扮演他的演员有着黑色的眼睛,线条刚硬的鼻子,但是声音却在此处有着很浓的哀愁,此时的弗,只是在思念和担心着自己的爱人.他的感情很真实,但可惜的是,他给自己了太多的限制,最后作茧自缚,毁灭了爱思梅拉达,也毁灭了自己.最后爱被拖上绞刑架之后,他站在圣母院的塔顶,发出几声阴沉的笑,我感受到的,不是恶毒的复仇快意.而是这个角色的悲凉.他杀死了美,也将自己拖进地狱.

此外还有侍卫队队长腓比斯、街头诗人高洛宾等等。

作品讲述的是巴黎圣母院中有一位红发、独眼、驼背的敲钟人卡西莫多(Quasimodo),在他丑陋无比的外表下,却拥有一颗无比纯洁善良的心。这样命运坎坷的人,却还要卷入一段三角恋情以及险恶的

人性斗争中。作品以末世巴黎畸零孤儿为主角,描绘了动荡时代命运轮转之下,混沌不安的人性挣扎,圣母院警钟敲响象征着封建势力的瓦解,剧中角色与场面充满对立及冲突:倾慕与狂恋,誓言与背叛,权力与占有,宿命与抗争,原罪与救赎,沉沦与升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充满了戏剧张力。在编排上,人物或依次出场演唱,或合唱、对唱、重唱,将剧情推进得流畅自如,清晰简明。

音乐作曲方面,《钟》剧是由加拿大魁北克词曲家吕克?普拉蒙多和法国作曲家里夏尔?科西安特这两位国际著名的音乐大师共同改编而成。普拉蒙多系国际著名歌星席琳?迪翁的法语歌曲制作人,科西安特则有欧洲音乐创作能手之称。他们的音乐,以卡西莫多的灰暗命运为基调,加入音乐剧贯有充满戏剧性与张力的浪漫旋律,另外加上法式香颂的轻柔语法,让其散发出一股与韦伯音乐剧不同的美感,被誉为是最好听的音乐剧。我觉得《钟》剧音乐的特点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流行。《钟》剧中的音乐元素十分丰富,有歌剧的合唱、有摇滚、有法国民歌,还有波西米亚的民谣风格。全剧的配乐乐器用得最多的就是流行音乐的几大件——键盘、吉他、贝司,基本上没有用任何交响乐队的乐器。乐器很“美国”,而旋律却非常“欧洲”。在美国流行音乐风靡全球的今天,这部音乐剧的音乐让人感到很新鲜,很前卫,很特别。该剧作曲里夏尔?科西安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钟》剧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欢迎,除了舞蹈和剧情的缘故外,关键在于音乐非常具有时代气息。“《钟楼怪人》其实是一个现代歌剧的形式,我作词作曲时在忠实原著内容的同时,更想把里面的东西跟现代人的生

活联系起来,让观众走出剧院的时候能哼唱里面的曲子。”里夏尔?科西安特认为,《钟楼怪人》里的爵士、流行、摇滚等音乐元素都跟我们这个时代非常吻合,符合现代人的欣赏水平和气息。

从我的兴趣爱好来说,纯西洋化的音乐我并不喜欢,想来是长期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我喜欢那种融合了东方音乐元素的音乐,听起来会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然而《钟》剧的音乐其实与东方音乐并没有太大的联系,但在我听来却还是觉得像东方音乐那样具有优美的旋律,也许法国民歌或波西米亚民谣与东方音乐有异曲同工之处吧!

剧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段就是艾斯美拉达给卡西莫多送水的那一场。卡西莫多被神父沸侯洛陷害而被抓起来,绑在一个巨大的轮子上在广场上暴晒数日,此时的他已是伤痕累累,奄奄一息了。在太阳的暴晒下,数日滴水未进的卡西莫多用异常嘶哑的嗓音用尽全身最后一丝力气喊到:“我渴啊!我渴啊!谁能给我一点水喝?!”声音充满了痛苦和绝望,使人闻之心颤。这时艾斯美拉达出现了,仿佛是从天而降的天使一般,她缓缓走向已奄奄一息的卡西莫多,轻轻的为他送上一杯水,并用轻柔无比的声音唱出:“喝吧,喝吧,我可怜的人。”这一杯甘甜的清水再加上这天籁般动听的声音,无怪乎卡西莫多会把艾斯美拉达看成是女神一样神圣的人,会唱出“谁向她扔出第一块石头,谁就不配活在这个世上。”这样充满倾慕的语言。他那颗因得不到温暖和关爱而冷却已久的心才会因为艾斯美拉达的善良温柔而再一次火热起来。两位主角在这一场的表演都非常精彩,声音恰到好处的表现出了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表演也极为传神,令人

久久难以忘怀。

说到演员,剧中七个主要角色的演唱者都是法国当地最为有名的流行音乐歌唱家,他们用无与伦比的音乐表现力以及超人的表演功力将发生在巴黎圣母院的爱情、阴谋以及纷繁复杂的斗争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演唱过程中,演员们戴着耳挂式麦克风伴着事先录制好的音乐,尽情演唱着大段优美的旋律。这样保证了良好的现场演唱和音响效果,观众仿佛坐在剧场里聆听一场高水平的卡拉OK演唱会。而扮演群众角色的均为单纯舞者或特技演员,在剧中并不参与歌唱的部分,这样的组合看似悖离了一般音乐剧歌唱、戏剧与舞蹈融合为一体的基本概念,但是整个制作却又把看似分离的歌唱与舞蹈巧妙地用舞台效果相互串联。

剧中最著名的舞段是《钟》。三座大钟从天而降,里面各有一位特技演员扮演钟摆,以各种造型呼应卡西莫多内心澎湃的情绪。当卡西莫多将死去的艾斯美拉达抱在怀中,唱到:第一座大钟是为夭折的孩子敲的,第二座大钟是为远航的海员敲的,第三座大钟是为结婚的新人敲响的,却没有一座大钟能够为他自己敲。那种悲痛欲绝的场面,令人无不动容。

此外,《钟楼怪人》的舞台美术也堪称一流,其灯光道具的制作效果同样带给人强烈震撼。据说元旦在北京首演时,法方就动用了四个海运集装箱,把100余吨的服装、道具搬上北京舞台。

总而言之,《钟楼怪人》无论是从剧本改编、歌词、作曲,还是舞蹈、舞美、演唱都非常出色,再加上演员的精彩演绎,使观众充分

感受到音乐剧中音乐的灵魂作用,具有极强的情感效果和艺术感染力,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音乐剧。

 

第二篇:音乐之声观后感

畅想杂谈《音乐之声》

简析《音乐之声》人物性格的音乐特征(由于不能贴上谱例,所以文中很多处的谱例都没有)

《音乐之声》是由美国音乐剧的泰斗理查德?罗杰斯和奥斯卡?汉默斯坦II根据玛丽亚?冯?特拉普(Maria Von Trapp)的自传《冯?特拉普家的歌手们》(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改写而成的。这部影响了几代人的电影,无论从哪个标准来评,它都是美国音乐片的经典之作。有趣的爱情故事、悦耳的歌曲、活泼的孩子、温馨的人情、天真无邪的笑料,构成了一幅美好的生活画卷;动人的音乐、优美的风光、积极的生活态度,引发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美好的瑕思;人物和二战背景下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展现,细节组合,表现出艺术与娱乐最成功的平衡之作,是人类最珍贵的永恒佳品。

人物性格的表现与音乐特征

影片中女主角玛丽亚的性格活泼、开朗、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乐观态度,可以从影片中任何一首由她演唱的歌曲中体现,而这又正好与一开始登场的特拉普上校那种威严、高贵的气

质和冷漠、古板性格做出了强烈的对比;同样在特拉普家中的七个孩子,他们的童心在温馨照耀下由娇气、顽皮、喜欢恶作剧、性格冷淡的“小水兵”变成了一个个聪明活泼的,对自己未来有着美好理想,甚至对爱情充满无限遐想的可爱的孩子,也在他们的歌声中展现出来。

这部影片还有一个最成功和伟大之处,就是故事中的人物性格表现是在宏大的二战背景下,这是其他歌舞片和音乐剧无可比拟的,《音乐之声》本来就是个真实的故事,通过美妙动人的音乐创作,表现出一个温馨、富有音乐之声的家庭中,人物内心的刚强、坚韧,不畏强暴的性格,而使其成为不朽之作。

人物性格与音乐特征的结合点分析

影片一开始是一个宏大的田园风光,由远而近的阿尔卑斯山雪景,背景音乐随着镜头的移动渐渐响起,玛丽亚出现在山坡上,开始了整部影片的主题曲《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山峦围绕呼唤着我,让我情不自禁地歌唱。”抒发了玛丽亚对音乐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玛丽亚活泼开朗的性格初步展现,还有一点个性的张扬,对万物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此性格特点在玛丽亚被派到特拉普家做家庭教师的途中唱的《我有信心(I have confidence)》中被集中体现。

结合点1:

《音乐之声》主题曲

这首被题名为《音乐之声》的主题曲,抒发了玛丽亚对故乡、对大自然、对音乐无比热爱的特性。它被反复提起,强化了人物的美好个性,特别是玛丽亚把这首歌教给了7个孩子,引导孩子热爱音乐,热爱生活,健康成长,也正是这首《音乐之声》,将另一位主人公、正好与玛丽亚性格相反的特拉普上校长久禁锢的心被家中久违了的美妙、纯真、动人的歌声所融化。他从原来不苟言笑的上校变成了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

结合点2:

《雪融花(Edelweiss)》

父亲的典型性格的转化,又表现为,他在几次不同环境下的演唱,不断得以强化。

在第一次为孩子们演唱中,严肃的父亲由沉静转而动情,内柔外刚的性格特征,在深情的歌声中,一一凸现。他眼神中总是流露出一种怀念之情。特拉普是一名奥地利海军舰长,他憎恨将要吞噬奥地利的德国政府,不屈服于德国,而这首

小小的歌曲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在音乐节上,拒绝为纳粹服务、决不背叛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的上校准备冒险带全家离去,临别之际,他为家乡的父老乡亲献上的还是那首他最喜爱的这首歌,但一曲未了便已哽咽,玛利亚默契地接唱下去,并带动全场观众加入大合唱。它使一部洋溢着欢声笑语的喜剧片在此刻展现出了严肃、深刻、崇高的爱国主义内涵。这也是全片最令人心潮澎湃的感人高潮。特拉普上校一开始出场仅仅让人觉得他是一名严厉、冷漠的父亲,而当他自己拿着吉他沉醉在对土地、对祖国的一片深情之中,忘我地唱着《雪融花》时,我们也与歌声数次切入站在门口的玛丽亚一同凝视着上校,发现了一个男人内柔外刚、丰富、博大、敏锐的内心世界,又流露出对祖国深情的怀念和深刻的爱国主义热情。同时,音乐早已悄悄地把两颗高尚的心灵连接起来,爱情的火花开始燃烧。

结合点3:

《多来咪(Do re mi)》和《孤独的牧羊人(The lonely goatherd)》

音乐之声中还有两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都是由玛丽亚带领特拉普家里的七个孩子演唱的歌曲《多来咪(Do re mi)》和《孤独的牧羊人(The lonely goatherd)》。反映出玛

丽亚和孩子们特有的儿童心理,又再次突出了她和孩子们活泼开朗、可爱诙谐的性格特点。

《多来咪》是玛丽亚教孩子们学会唱歌时所唱的第一首歌曲,不同的童声效果在他们的歌唱中分别表现出来,加上孩子们童趣的载歌载舞的气氛场面,更有了百老汇音乐剧歌与舞相结合的表演特点。

《孤独的牧羊人》是玛丽亚和孩子们为特拉普上校和伯爵夫人表演的舞台傀儡戏。

这首歌曲中被称为“尤得儿”(Yodel)的演唱法,是流传在瑞士、奥地利的梯罗尔山区和德国巴伐利亚等地居民中间的一种特殊唱法,是用真声和假声急速交替演唱。如此特别的唱法配上活泼的音乐,加上舞台上幽默的戏剧,显得整部傀儡戏轻松幽默,同时也表现出孩子们的童真和玛丽娅的开朗活泼。

结合点4:

《翻山越岭(Climb every mountain)》

院长嬷嬷在开导玛丽亚要勇敢地面对困难时所演唱的《翻山越岭(Climb every mountain)》中,用她慈母般的歌喉,

充分展现了院长嬷嬷作为一个宽厚的长者的风范,而当她与其她几位修女们重唱《玛丽亚(Maria)》时,又与其她修女们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效果,成为女声组唱中各自性格的独特表现手段,院长嬷嬷在重唱中更像一位充满爱心,仁慈的“圣母”,厚实的嗓音显出了她的心地善良,待人温和的个性,在歌曲演唱的厚重感,又表现出她沉着稳重的心态。

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音乐表现的多样性

《音乐之声》中有一首被广泛传唱的歌曲,就是玛丽亚在特拉普家的第一个夜晚,是个雷雨之夜,7个孩子害怕雷鸣闪电,都躲到玛丽娅的房间里来,玛丽亚便用一首《我心爱的一切(My favorite things)》告诉他们:每个人一生中总会碰到不顺心的事,这时候只要想起心爱的一切,烦恼、忧虑就会烟消云散。这是一首带有叙述感和欢快音调的歌曲,充满念想和追求,表现了每个人的人生道路总伴随着无数曲折和对美好的向往。即便是性格快乐活泼的玛丽娅,也有她失恋的痛苦。这样的人物性格,走向多样性,还是由这首歌表现的多样性来完成。就在玛丽亚离开特拉普家后,孩子们试图想去找回他们想念的玛丽亚小姐,但没有成功,反而因为向父亲撒谎而没有晚饭吃,7个沮丧的孩子在这时想起了玛丽娅的这首歌,一起唱了起来。它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把

玛丽亚和孩子们的心结合了起来;而现在再次出现,一开始是舒缓和略带忧伤,叙述变得沉思和对遥远美好事物的记忆,然而美好总是人类心目中的追求目标,遥远之处,一个美妙的音乐之声唤醒了沉思。歌曲表现了孩子们逐渐走向成熟,他们学会了思考。当孩子们唱到一半,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来了,玛丽亚回来了,孩子们欢快地奔向了玛丽亚,一同完成了对《我心爱的一切》这首歌的追索。

这样的例子在《音乐之声》全剧中屡见不鲜,就像一个主题的反复变奏,随着人物性格的展现和发展,音乐之声的宏大内涵不断在人物性格上得到表现和强化。一个人用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人生,就可以重新唤起歌声和欢笑,音乐之声的主题被一再提起。

上校16岁的大女儿丽丝儿和上校的传令兵劳尔夫彼此有了朦胧的感情,他俩在后花园幽会时唱了一首表现少男少女初恋情怀的歌《十六岁到十七岁(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影片中闪电和雷鸣声把他们跳舞的场所点缀得异常浪漫,似乎预示着青春期情感的萌芽。但劳尔夫因参加了纳粹党而没有和丽丝儿有什么结果,她向她的新母亲——也就是玛丽亚,倾诉自己的心事,玛丽亚向她唱了一首歌,歌曲的旋律仍是这首歌的旋律。玛丽亚虽说性格外向、张扬,但作为一个母亲,她还有一颗慈爱的心,对孩子有着万分的母

爱。

玛丽亚和特拉普上校两人在与丽丝儿和劳尔夫幽会时相同的地点交谈时,背景音乐是由《音乐之声》和《雪融花》的主旋律不断交替着,真有点像柏辽兹作品中所贯穿的的“固定乐思”(就是乐曲中一再出现的基本主题,它代表某一人物或某一种思想感情,并在音乐的戏剧性发展中,为了适应特定环境的需要而作种种不同的变化),两个人的主题在朦胧的音乐声中相互缠绕着,好似两人的感情也在互相缠绵着。

影片《音乐之声》的副制片人,也是本片的作曲,理查德?罗杰斯的自传里提到写《音乐之声》的过程:“我们认为这出戏不但要写出真实的人物,更要保留他们的背景。《音乐之声》是戏里出现的第一首歌,是挥舞手臂歌唱自然和音乐的歌曲;《多来咪》是玛丽亚给孩子们的第一堂音乐课,也是她试图接近孩子们的结果;《我心爱的一切》是一连串的最简单又最惹人欣喜的事物,这首歌有一点民歌的风味;《孤独的牧羊人》和音乐‘涟恩德拉’(Landler) 都是由奥地利阿尔卑斯山上景色引发的灵感;《翻山越岭》则是为了给离开修道院的玛丽亚鼓气,而且这首歌在后来也成为全家人翻过阿尔卑斯山离开祖国奥地利的音乐。”

说到背景音乐,《音乐之声》还有其它片断做了极巧妙地运用。如玛丽亚与特拉普上校的婚礼,背景音乐就是影片开始

不久,院长嬷嬷和5位修女唱的《玛丽亚》,只是把歌曲形式稍微改动成了进行曲式,玛丽亚身穿婚纱,一步一步跟着节奏走向上校。歌词中唱着:“怎样解决玛丽亚的问题。”性格阳光开放的玛丽亚最终不适合修道院,可能这也意味着她的问题解决了。仁爱的院长嬷嬷不但敲醒了玛丽亚去面对困难的勇气,还帮助了特拉普一家逃离德国兵的追捕,直到篇尾,响起的背景音乐就是她对玛丽亚唱的《翻山越岭》,加上了合唱,更让人对这勇敢的一家未来充满美好的希望,他们在阿尔卑斯山上艰难地步行,为自由而奋斗。歌中唱着:“攀登上每座顶峰,泉水淙淙,追随每条彩虹,寻找你的梦??”

音乐剧和歌舞片中人物性格表现的传统特征

音乐剧和歌舞片是美国百老汇和好莱坞结合所带来的特征。 歌舞片是好莱坞梦幻和神话的一种最典型的体现和载体,它也是有声电影时代开始后带给观众的一个新的电影种类。从那时起,歌舞片在好莱坞迅速发展起来,并在电影史上留下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佳作。音乐剧在英美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在美国,它较多地受爵士乐、踢踏舞、喜剧性话剧和含有歌唱的喜剧的影响,不仅有像“齐格菲尔德富丽秀”(Ziegfeld Follies)这一类轻歌舞剧,重制作而轻情节,而且有

歌舞厅的小型娱乐性歌舞,多数在高档餐厅和宾馆。在英国,音乐剧则更多地与轻歌剧和话剧相联系,特别是与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的戏剧背景相关,舞蹈方面更贴近芭蕾舞。《音乐之声》即拓展了它本身的流行元素,也不脱离传统的古典气息。如孩子们唱的《孤独的牧羊人》,《晚安,再见(So long,farewell)》,丽丝儿与劳尔夫唱的《十六岁到十七岁》等都是用载歌载舞的舞台表演,内容通俗易懂,音乐活泼有趣,沿用了歌舞片的传统模式;而片中舞会时演奏的音乐曲式是华尔兹和其它的民间舞曲,玛丽亚还给孩子们示范了奥地利的民间舞蹈“涟恩德拉”(实际上就是圆舞曲的前身,所用的拍子类似今日的慢圆舞曲,流行于18世纪后期与19世纪初,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作品中均有大量的涟恩德拉舞曲),出乎意料的是,上校突然走过来主动邀请玛丽亚共舞,舞蹈最后他们互视对方,他们之间的爱意一目了然。这所有的一切都再次表现了影片中明显的人物性格特征。最让人惊叹的是,整个故事情节的背景是二战时期,音乐节上全体观众高亢、充满激情地合唱着《雪绒花》,表达了奥地利人民反对侵略的正义心声和不畏强暴的必胜信念。

《音乐之声》的音乐创作在人物性格与情节推动中的强烈作用,使戏剧冲突凸现张力,而其中,音乐形象分明,特征显著,人物的正义感和爱国热情与非正义和法西斯的对抗主

题,强化了可看性,提升了主题思想意义,而使人物性格得到充分展现、发展和升华,正义和道德的崇高被更广泛地接受和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