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师的境界读后感

读《人师的境界》有感

读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修养,作为一名教师,多读些教育著作,多了解些教育理论是必不可少的。在辞旧迎新的寒假里,我拜读了由宋洪昌、赵金美编著的《人师的境界》一书,从中受益匪浅。本书是对郑立平、薛跃娥、宫述娟、常丽华、于伟利五位知名班主任工作艺术的解读。我是一口气将这本书读完的,在不知不觉中就被书中所描述的班主任的精湛工作艺术所陶醉,尤其是书中朴实而精辟的语言,令我耳目一新。而书中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更是让我感悟至深。特别是读了郑立平老师的用《智慧“经营”班级》,更令我茅塞顿开,感悟颇多,其中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 要学会欣赏自己,努力提升自己。

作者说到:“欣赏精彩的课堂,欣赏同事的成功,欣赏学生的进步,人世间可欣赏的太多了,但我们永远不要忘了欣赏自己。”

是啊,做教师是一项辛苦的活,从身体到精神,弦总绷得紧紧的。如果自己不欣赏自己,自己不自我解压的话,那生活不但得不到改变,只会自我感觉更累。与其这样于世无补的空牢骚,还不如欣赏自己。比如,今天,我有什么高兴的事;今天我又解决了一个难题;今天我身体不错等等。在欣赏自己的同时还要努力提升自己。郑老师说到:一要消除攀比心理,看得起自己;二要发现长处,强化优点;三要积极悦纳自己,自信地展示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难看出,郑老师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一句句名言,一篇篇的励志故事,手到捻来,总是那么恰到好处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说引人入胜也不过分。他不但开启了我们的心智,而且能引领着我们一直读下去,真是欲罢不能。

二、 要学会自我调适,控制自身情绪。

在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节里,郑立平老师总结出一条原则:生气时不教育,教育时靠智慧。他认为当班主任最重要的就是好脾气,教师要学会修炼,修炼自己的脾气,控制好自己的脾气。而控制情绪是一种艺术,凸显的是教师的智慧。为此他可谓是用心良苦,在班级里设立了一个特殊岗位,叫做“表情监督员”,随时监督班主任的表情,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且从以笑脸面对学生的经历中,他发现了一个教育秘密:“教师的情绪不仅会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更可

能影响孩子的发展。教师要有一种慈悲情怀,无论怎样,都要将自己最美好的形象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的心中也充满阳光、充满希望、充满信心。”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是班主任的一项基本功。教师情绪的好坏将会不仅影响自身的健康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情绪变化的因素有很多,有心理的也有生理的,有内在的也有外界的,而如果发现了这种变化,如果不及时调适,就会变成消极的情绪。而消极的情绪会很快影响到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及时地调适自己,调整消极情绪的发生,如听听音乐、读读书、写写反思等都能及时抑制它的爆发,用积极的情绪开启每天的生活!

三、要让班级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乐学在其中。

郑老师主张,开学伊始,班主任要与学生“一见钟情”。他具体在迎接新生之前,先通过与学生原来的老师或者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中,获得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就首先掌握了主动权。接下来还是在没有开学之前,把班级装扮一新,比如在班里挂红气球,让它喜气洋洋,比如在黑板上写上八个彩色大字“相聚三年,幸福一生”,比如诚恳的邀请离校近的学生和他一起在班级里迎接其他的同学。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是学生,能不因为有这样一位有爱心,有真心的老师而感动?还能没有归属感?

郑老师还利用学生入学时,一起和家长、学生开一个短暂的温馨的会议,不但让学生和家长了解了自己,了解了班级,也更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而反思我的教学,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往往有很多事情要做,乱的很,忙碌使我很少会静下心来与家长与学生交流。我真的很感动他的这一做法,我想如果我的孩子能碰上这样好的班主任,那我就放心了;如果我也能像他那样做,那也是我所教孩子们的福气。

郑老师在培养和利用班干部时,都郑重其事地给学生颁发自己精心制作的聘任书,这更是前无古人的事情吧!孩子是需要赞扬的,是需要鼓励的。对孩子来说,老师如此认真的给自己发证书,那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呀,能不努力吗?不然怎么能对得起老师。难怪郑老师在喝学生的“金榜题名”酒宴时,学生泪眼迷离的把自己珍藏三年的聘任书拿给老师看。

四、要让学生感受到关爱,灵活处理班级事务。

在对学生个体管理的创新艺术中,对于学生的心事郑老师愿意倾听,他讲

到“倾听是一种艺术”。其实这句话我们大家都知道,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却没有真正的去践行。我特别赞赏郑老师与学生的书信交流和与学生的网上交流。郑老师在网上创建了与学生,与家长交流的QQ群,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这对我们班主任和一般任课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在当今社会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建立像QQ群、飞信等这样交流的纽带,对于促进家校联系是非常有效、方便的。

在处理学生的早恋的问题上,郑老师也很有一手。他不但举例子、打比方的做学生的工作,也设身处地的做家长的工作,让家长反思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的误区。更让人叫绝的是,他还把有早恋倾向的那两个同学安排在一个桌上,让他们通过在一起近距离的观察,时间长了,自己发现了对方身上的缺点,乃至不能容忍,最后达到分手的地步。

郑立平老师在书中还说到,当教师不当班主任将是一大遗憾,当任课教师影响的是一门学科,而当班主任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要想改变别人,必先提升自己。特别是班主任,没有一种睿智和英明作保障,没有一种洒脱和坚毅作支柱,是很难管理好一个班级的。

总之,《人师的境界》是一本好书,让我从中受到了很多启发。我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在文章中介绍的很多好的成功的经验或是做法,更多的是一种启迪、一种思考、一种指引。最后,引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吧:“一本书最好的并不是它包含的思想,而是它提出的思想,正如音乐的美妙并不寄寓于它的音调,而在于我们心中的回响。”作为教师的我们都应不断从读书中提升自己!努力去达到人师的最高境界。

 

第二篇:《人性能达到的境界》读后感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读后感

《纽约时报》:“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的一座里程碑。”

人的本性是中性的、向善的。为什么社会上只有少数人能够自我实现呢?怎样才能成为有创造力的人。一个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难安静。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的需要——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

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它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这种需要是难以察悟,无法度量的。

尊重的需要——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高等级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有自我实现需要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

马斯洛说:“我们时代的根本疾患是价值的沦丧??这种危险状态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严重。”

他认为,生活的富足和社会的繁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教育的普及,民主政治的形成和真诚美好的愿望,都没有给广大人民带来真正的和平、友谊、宁静和幸福,这主要是因为物质财富的追求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而对精神价值的渴望却一直未能获得满足。人们普遍认为:这个社会值得信仰和为之终身奉献的东西太少了,人人都为物质财富的目标而奋斗,一旦得到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这种追求的虚幻性,进而陷入了精神崩溃的绝望。马斯洛指出许多“成功人士”患有“成功精神症”,惊呼在我们的时代,“文明已发展到了一个真正濒临灾难的阶段了”。

在探讨人性能够达到多高境界的新问题时,他深深意识到,传统科学否认人的价值的极其危险性和全部科学非道德技术化的严重后果。他发现传统科学具有太多的怀疑论,太冷酷、非人性。他认为传统科学一直宣称它只关注事实的认识,而不是“一种意识形态,或一种伦理或一种价值体系,它不能帮助人们在善恶之间作出选择”。当涉及人性对事实的认识时,科学常常表现出一种对潜能、对理想可能性的盲目性。马斯洛要求科学不能排斥价值,要从人性事实的研究中给人们提供生命的意义和理想。

他认为一般科学模式都是承启于事物、物体、动物以及局部过程的非人格科学,因此我们认识和理解整体与单个的人物和文化时,它是有限的、不充足的。非人格模式的科学不能解决个人、单个和整体的问题。他认为科学是一种人的事业。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它应具有目标、目的、伦理、道德、意图等因素,认为科学本身就是一部伦理学法规,一种价值系统。主张将价值如事实般得到科学的研究,将价值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研究,将价值研究转向人性内部,使价值研究深深植根于人性现实的土壤。

马斯洛致力于有关人性的科学事实的搜集,试图使价值论的研究立足于科学的基础之上进而成为“价值科学”,以使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根本有别于古典的人道主义。

马斯洛科学与价值的理论大多以笔记、谈话、试验、演讲等方式阐述的,整个思想显得比较分散,时间跨度较大,缺少集中归纳总结,而且引用了很多比较晦涩的内容,致使我们一般读者难以全面掌握他的深刻思想,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