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悲惨世界》观后感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

(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

二○一一~二○一二 学年度第 一 学期

课程编号

20090500

学 号 14

课程名称 姓名 黄俊城 专业年级 主讲教师 陈敏 评分 09艺术设计

电影悲惨世界观后感

题目:

看了法国19xx年的电影《悲惨世界》,《悲惨世界》改编于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的长篇大作《悲惨世界》。故事以冉阿让为主角展开叙事,从偷面包坐牢的开始到他生命的完结。此故事,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我想也和作者本身的背景有很大的关系。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1851年拿破仑三世称帝,雨果奋起反对而被迫流亡国外。而他本身还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

本片的创作手法,个人觉得还是属于浪漫主义的。但是浪漫主义中又有一些现实主义的细节之处。虽然外界多称其位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一部作品,我觉得此作还是属于以浪漫主义为主体方向,现实主义是次之衬其浪漫色彩。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以反映客观现实为主,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是以表现主观期望为主。而此片的主角冉阿让的人物塑造可以反映了此作的创作手法。由冉阿让的经历可以做出分析。

失业个人——苦役犯——百万富翁——好市长——自首认罪——潜逃——继续行善——善终 从他的经历不难看出他的人生充满坎坷,而且富有戏剧性。以他的能力,出来后只带了神父给予的银烛台等,最后却成为了一位百万富翁。而且他还不剥削工人,还让市里的人们过上好日子。在这样的经历下,人物显然给作者塑造成了一位不凡之人。故事的过程中充满了对比,美与丑,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等,都通过了巧合,偶然等戏剧性清洁等来表现。虽然故事有很多剧情是现实主义的表现,但是故事基本还是浪漫主义的倾向来做主导。可以说它的现实主义是为其浪漫主义服务的,也正好的丰富了片中的故事。所以也应该有人觉得此作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作品。这里就像事物的两面性,其实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本来在表现上有对立之势。但是他们都能通过各自的特点来表达故事以及内涵精神。然而虽有两面性,但是按马克思主义思想来辩证的话,又有其主次之分。因此,《悲惨世界》主是浪漫主义,次是现实主义,说到底还是属于浪漫主义作品。 此外片中还体现了人道主义色彩,主教的以德报怨,冉阿让的善行都是人道主义的体现。主教米里哀,是冉阿让出狱后唯一愿意收容他的人,以爱心和宽容转瞬间感动了冉阿让,也就此改变了他的一生。然而在此之前,作为苦劳役的冉阿让也是因为孩子肚子饿才偷了面包坐牢的,并且在劳役中还大胆的就出被石头压住的劳役同伙。由此可见冉阿让本性并不坏。也正是出来后见到了主教对他的启发,才使得后来成为市长以及不断的做善事。德纳第夫妇就刚刚好与主角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是小镇蒙佛梅一家酒馆的老板,典型的中下阶级人物,贪财、自私、卑鄙,个性倒也十分逗趣,夫妇俩可谓天造地设,互相挖苦,对珂赛特一致的欺压,对女儿艾潘妮一致的溺爱。不断的贪婪受挫而不知道悔改。可见冉阿让却每次都以宽容之心而没对他们置于死地。

在此仅仅是略谈对电影《悲惨世界》的看法,也为此拜读此巨作。此作表现的内涵精神也非常丰富,西方经典之作,个人鼎力推荐。

第1页 共1页

 

第二篇:《悲惨世界》观后感

《悲惨世界》观后感

《悲慘世界》歌舞剧是由法国文豪雨果的名著《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改编而來。歌舞剧为了让观众入戏所以与原著有些小出入。例如原著中是尚.华尚本人开除了可怜的芳婷。他一生被人误解,自己却也因小小的清白而害了一对母女,这也是他后來那么內疚的原因。一九八七年美国版的悲慘世界在百老汇上演,从此一举成名造成了全世界的轰动。这部剧会成功在于演的是市井小民的遭遇、而时至今日戏中的故事仍不断的在世界各地重演,让观众重新思考自己的一些价值观。

剧中运用了许多如打字幕来转換时空背景的电影手法。舞台的设计十分巧妙,在中间有个大的旋转圆盘。人物在剧中利用圆盘在制造走路,远近上的效果上很有真实感。舞台上有一可个以组合、变化的大型场景道具。可以一瞬间从一座贫民窟的陆桥变成大学生的咖啡店,再成变成路障的,再变回去。歌曲不论是平靜、活泼或雄壮都透露著对生命的无奈,和对未來的期望。很完整的描绘出当时法国人民的心境。剧中的主角柯赛特与马里欧斯的爱情故事因为著墨不多,反而很薄弱,无法让人认同。相较之下痴情叶芃妮才是爱情剧的主角。叶芃妮在剧中是个令人怜惜的角色。虽然她的父母贪心又恶毒,但叶芃妮在剧中大有贫贱不能移的风骨。她穷、但別人给她钱她却不愿收。她对爱的专注,简直到了孤注一掷的地步。这和原著多少有差异,不过爱情故事本来就不是此剧的重点吧。

此剧如其名,从头悲慘到尾。还沒演超过十分钟就已有人在一旁啜泣,三個小时后看到结局时整个剧院只怕沒

有几个不挂泪的。我看到的版本和百老汇的原班人马的CD比起来我比较喜欢我看到的版本。百老汇中的贾斐在许多地方用腔太邪恶,虽然贾斐的确是剧中的反派,但我看的版本中贾斐就只是个相信法律和正义的人。他坚守他的岗位,希望能为安份守己的人民帶来更好的明天,却看不清他维持的制度有许多不合理之处。他花了二十年的光追阴寻一个偷了块面包的人,而那个人却救了他一命。最后明白自己的荒谬后悔不当初,却又不愿背叛他的信念,只好投河自杀。他虽然是坏人、但他的故事也是个讽刺的悲剧吧。

虽然我们也许会笑警长贾斐傻,历史上又有多少像贾斐

的人呢?相信自己的信念是对的就无知的迫害他人。就连尚.华尚都对芳婷犯下了类似的错。我们自己呢?有人瞧不起罪犯,有人瞧不起忧郁症轻生者,有人看不起同性恋者,不能设身处地的去为他人着想,看了表面就直接下结论而不愿了解事实的真象。我知道有人在她人得乳癌时说她人裝病痛,结果自己也得了乳癌才知道那种痛苦。也有的人(像我自己有的时候)学会了英文之后就看低英文不好的人,对他们态度不好。当习惯做出这种判定后,我们自己也成了可笑的警长贾斐。

我只看过两部歌舞剧就是Lion King 和 Les

Miserables。Lion King 是近代歌舞剧的佳作,主要的卖点在于视觉上的震憾。其中运用了许多印尼和日本的传统玩偶戏

法。对看惯欧美歌舞剧的人,好像眼睛去吃了一頓龙虾大餐。

Les Mis就和同时期的「歌剧魅影」、「猫」等一样

有浓浓的人文气息,和悲天悯人的气氛。比较起來,Lion King才有真正大熔炉的感觉。Les Mis等虽然悲天悯人可是出发点

还是封闭的用西方世界的眼光和角度来诠释一切。但、剧本来源不同,这剧情的深度上还是有差的。一个是文豪大著,一个是迪斯奈卡通……看完Les Mis后会让人反覆的去思考剧情中隐藏的涵义,对Lion King的感动仅止于声乐之美与华丽的场景道具而已。当Les Mis等能让全场哭成一,在剧Lion King中就只有一堆小朋友在哭而已。

只有在现场欣赏过一部歌舞剧后才了解为什么许多明星放著几十万的片资不要,偏要去演百老汇的剧。全场流著泪,站起来为你鼓红了手,那种自己的演出受人欣赏的滿足不是片房长红可以比拟的。连我也会幻想那种情景,何況是演员呢?

希望沒有看过这部歌舞剧的人能有機机会一睹经典名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