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古典乐音乐会观后感

河南博物院古典乐音乐会观后感

音乐是聆听和视觉的艺术,乐器本身只是一种工具和载体,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缺乏必要记录手段的古代,留下来的往往是乐器,而美妙的音乐却消失在无尽的历史长河中。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体会中国古典音乐的永恒之美,于是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来到了河南博物院聆听华夏古乐,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震撼之旅。上下九千年的文化积淀,使中国音乐历史在世界音乐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中原音乐文化,则可称之为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

河南的音乐得天独厚,在史书中,有关于黄河流域原始部落的葛天氏之乐,大禹治水之歌的《大夏》之乐,商人“恒舞于宫,酣歌于室”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卫之声”,更是作为一代新音乐的代表,使听者“乐此不倦”。中原大地上生动热烈的民间音乐,源远流长,几千年连续无间断。

整个演奏过程分为三部分:商周古乐,秦汉古乐,大唐盛世。

演奏员们踏地为节,击鼓而歌,将古书中所载的葛天氏之乐、神农氏削桐为琴、伏羲氏灼土为埙的传说,变为真实而古老的音响世界。商墓出土乐器组合演奏出的《商颂?玄鸟》向观众们还原了商代殿堂祭祀的庄重与神圣。由王孙诰编钟、编磬、歌钟合奏出的《诗经?小雅?鹿鸣》等一组诗经音乐,用不同的旋律和曲风将雅乐与郑风的对峙展现得恰到好处。2300年前的中原美女,身着河南信阳长台关出土的彩绘木俑服饰复制成的右衽直裾深衣,高挽黄国夫人孟姬的云鬓,佩着两周时期玉文化体现的玉珮,轻声奏起根据信阳长台关出土文物复制的漆绘锦瑟;骨笛陶埙,奏响了先民天籁之声;钟鼓磬瑟,回旋出三代庙堂雅乐;箫管琴笙,飞扬起春秋陌野风情。在整个演奏过程中,时不时的有猛烈的掌声响起,我们都沉醉其中,猛然间有梦回古代之感。华夏民族的衣冠文化与音乐相映生辉,带给我们视听上的双重享受,使得过去停留于古代文献的音乐历史从“默片”进入到了彩色立体声时代。

我只记得当一个声音响起时,我全身都绑紧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当《关雎》从一个现代人的口中吟唱出,尽管相隔千年,那种非同一般爱恋的感觉,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还是能够隐隐约约体会到。古老的诗歌,古老的音乐,古老的乐器,爱情总是可以跨越时间,跨越空间,流传后代。用最古老的中华乐器演奏的最能沟通心灵的情感故事。男女相互示爱的阶段是朦胧的,想象中的美好,乐曲也相应的轻松清越,很喜欢男声,让我想起了红楼梦里唱滴不尽相思血泪的王洁实,觉得嗓音很有古风,温柔似谦谦君子,也像是古代会为心爱的女子唱歌的浪漫人,换个人唱绝没有这样的效果。这么清雅的音乐才是华夏民族最初始的情歌啊!

悠扬轻快的乐器让我的思绪穿越了时空,如临其境,像是看到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功成名就喜圆满。或是偶遇他乡的知音,琴瑟和谐的对唱中,爱情由此而来。曲已罢,意未尽,想再欣赏一遍,怕又打扰了刚才的意境。然而无论如何,我还是来过这里,聆听到

这么美妙的音乐,自己也有很多收获,自己理应知足。尽管我们不知道古人在没有留下声音的情况下是怎么来演绎这样的情感的,但是艺术也好,文学也罢,不过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感受,只要我们能有所感念,不必拘泥于他的手法和形式的表达,我想这才是老师让我们能听这次华夏古乐表演的真实目的吧!

这次音乐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让我深深的感到流行音乐真的没法和中国这些历经千年留下的珍贵音乐相比。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当远古的编钟响起,我不知道自己身在哪里,也许我是在那个永远的梦里。

今生有幸,使我辈还能够在这种环境下聆听先古音乐,实乃人生一大快事啊!感谢老师的教导,感谢学校的安排,感谢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

 

第二篇:河南博物院古代音乐观后感

郑州博物院古乐观后感

在观看过河南博物院的华夏古乐后我更深刻的认识了中国古典音乐,也改变了我对华夏古乐的看法,以前我对大鼓、编钟等大型乐器的感觉就是宏大,气势。但观赏过国风小雅后原来大型乐器也有他悠扬柔情的一面……

中国民族器乐的历史悠久。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民间流行吹笙、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等器乐演奏形式,演奏形式丰富多样。近代的各种体裁和形式,都是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发展。我们从原始社会的乐舞开始,以萧琴结束。动人心魄,震撼人心。

原始时期,乐舞并不成其为社会分工对象,原始社会不存在专职的乐工,乐舞一般是部落社会的全社会活动。因此,原始时期的乐舞,并没有以专门的艺术形式的面貌和身份,从社会上独立出来商代的乐器,在当时既重要,对后世影响又深远的当数钟和磬。用青铜铸造的商钟(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比例很讲究),其横截面不是圆形或椭圆形,而是橄榄形(但两端要更尖些),构成它主体的两孤形板片形状有点象中国的瓦,所以人们称之为"合瓦形"。正是这种"合瓦形"结构,构成了中国钟的一大特色,而且为在同一个钟的不同部位敲击出两个不同音高的音提供了最隹前提。"合瓦形"结构在商代以前的遗址中至今还没有被发现过,它很可能是商人的一大发明。磬是用石块打制成的。上钻一孔,吊起敲击。磬在新石器时代遗址即有出土,一般单个存在,打制则比较粗糙。在石器时代,石制的磬是比较突出的发音响亮,穿透性强(不易被其它声音淹没,传得远),又不易败坏的乐器。大约因此而在社会上享有较大的知名度。所以商代甲骨文声音的声字,就是"画"一个吊着的磬,旁边再"画"一只耳朵(或加"画"一手执槌敲打)来表示的。这等于说,磬可以作为发"声"的代表了。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春秋时期,宗法制度渐次瓦解,异姓不妨结盟,同姓反会相攻,宗族、血亲观念逐渐被地域性的封国观念代替,各地区原来只能在社会下层流行的当地音乐随之而取得了自己应有的地位。《诗经》中的《国风》是各诸侯国的本国歌诗,《国风》绝大部分是春秋时期的作品,正是春秋时期各地音乐逐渐复兴才出现的现象。到后来,地方音乐甚至可以取代雅乐,用于礼仪了。郑国音乐(郑声)是首开其端的。正因为此,以维护礼乐制度为己任的孔子才会"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并说"郑声淫"(郑声浸淫雅乐),提出要"放郑声"(把郑声赶出雅乐领域)。但是孔子并不能改变历史的进程。孔子去世之后,各地方音乐的影响更加扩大,社会上称之为"新乐",其中著名的有郑、卫、宋、齐等地区的音乐。

古乐表现力丰富,既可演奏慷慨激昂、威武悲壮的武曲,又能演奏柔美、抒情幽雅的文曲;可演奏技巧复杂的华彩性乐段,又可演奏宽广、深情的抒情性旋律。以旋律中柔中带刚的情绪,表现作者对坎坷人生的不平与怨恨,深刻地揭示出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全曲引人入胜,情绪起伏、扣人心弦。经过这次的古乐之行我深深的震撼了,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从古乐开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