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碟中谍》观后感

电影<<碟中谍>>观后感

首先本片讲的就是一个特工在做忠心间谍不成而被迫转为双重间谍而平衡各方利益以求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故事,

有趣的是,在这条主线周围的各种人物线,都有很明显的“双重间谍”形式,吉姆这个人物是主人公的上司和消息来源也是主人公苦苦追寻的叛徒“J约伯”;克莱尔打着为吉姆报仇的幌子,又是IMF小组成员,但在伊森的回忆段落后也被打上双重间谍的标签,影片后段伊森的行动也是为了查出她到底是不是“双重间谍”而被推动;而IMF官员这个角色虽然名为正面,却从未对主人公有好脸色,并一直阻拦伊森的行动,在后段还被吉姆诬陷,这个角色在真相大白前也有明显的“双重间谍”性质;还有让·雷诺饰演的克雷格和那位黑人电脑高手,都带有目的模糊的“双重间谍”性质。一部动作片中的如此多的人物都属性模糊,就为故事提供了更多种可能,使观众有了更多盲点。而如何利用这些观众盲区里的“双重间谍”属性,就成为了德·帕尔玛能否使本片成功的关键。

德·帕尔玛的视听处理在人物和剧作设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双重间谍”的特性,在对每个人物设置的符合逻辑的叙述上,利用大量的关键道具和细节(比如负责IMF小组联系的眼镜、手表)连接各个时空,在这些道具为主的场景中,导演尽量保持一种客观视角,因为这些道具连接的时空本身已经有了道具的局限性(IMF小组成员都是通过这些道具与其他人联系,所以,对道具联系的时空的客观视角在信息量上其实就是个成员的主观视角,因为这些观众能看到的信息正是剧中人看到的),这种局限性本身就有了“双重间谍”的暧昧性和目的模糊性,而在适当的时候,利用道具在伊森身上的设置直接转换为伊森的主观视角,伊森本人的行动就是有“双重间谍”的暧昧性,却同时拥有“把真相揭开”的目的性,所以,这里的主观视角就成了带领观众去揭密的视角。本片正是利用了这两种视角中的“双重间谍”属性,用客观视角中的暧昧性设置难题,再用伊森主观视角去解决难题。正是因为这样的视角选取,使得本片中的分镜的信息量复杂而模糊,大大地增强了悬念。

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来说明德·帕尔玛如何用这些观众不知道的盲点去铺陈故事和悬念的,就是影片开头IMF小组行动失败,除伊森外“全部”阵亡的段落。首先在整个的设置上,我们发现只有吉姆和克莱尔没有直接参与行动,吉姆作为总指挥,与其他人的联系仅仅通过手表、眼镜的屏幕和无线电,克莱尔被安排开车等其他成员,这样的设置便是开始利用他们两人后来逐渐明晰的双重间谍性质来铺设悬念。然后看看镜头的组合,在行动之前,有几个表现准备的镜头,在这几个镜头里面,吉姆或克莱尔总会出现在镜头中或下达命令或监督工作,这里表明几乎准备的所有细节都被他俩掌控,但是有一个镜头却是他们不在的,那就是杰克把口香糖炸弹给伊森时,画面是只有杰克和伊森的中景,这里就已经突出了起初吉姆对众人的监视以及伊森拿口香糖炸弹的一环被忽略,也预示着这种双重间谍之间的监视与反监视将从伊森一面打破。在处理行动时,导演连接时空的方式正是上文提到的利用客观视角中的道具连接和主观视角的切换,比如吉姆一人在指挥所有人,通过电脑的屏幕连接伊森的主观视角,通过无线电联系。导演狡猾地设置出这种吉姆处于最高层监视者的状态,所以在视觉上给他的镜头基本上是没有明显行动的特写或近景,但他连接其他空间的方式却极多,使这个人物本身的悬念感加重;而杰克处于次级监视者,主要向观众交代他们行动的过程,但他与最高级监视者的联系只能通过无线电,所以他所处的时空的信息量其实只和观众

一样多,被最高级监视者干掉;同样,处于最低级的被监视者伊森等人所知道的信息量甚至比观众还少,在视听的处理中,他们只能伴随着吉姆的画外音行动,连接其他空间的只有吉姆的画外音和手表的屏幕。这样的三级层次的设置和视听处理为叙述者增加了更广阔的叙述空间,德·帕尔玛就通过三层关系中的准确切换让这些人物及所处空间的信息模糊加剧,使得情况复杂化。同样,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只有准确的平稳的叙述才可以准确传达信息。

上面谈到的是一些导演、剧作和剪辑上的独特之处,实际上,本片的常规之处也做得比较杰出,比如在美工方面,本片的人物衣着以及各场景色彩的设置都很到位,详细的例子看看偷磁盘那段就清楚了,可以注意伊森和丹罗两人的衣着以及CIA中各房间的色彩,这些在本片的节奏形成中,都有很大的作用;摄影方面,本片的景别选取以及取景方式都有很强的目的性,保证了本片镜头的“实用度”,也是的本片中几乎没有零信息量的废镜头,对于一部商业片来说,十分难得;声音设计方面,还是可参照偷磁盘一段看看,看看各个时空的声音对比如何制造紧张的氛围;至于主题音乐,我就不用提了。

这些不常规和常规处理的准确信息传递让本片的每个镜头都充满信息,并在镜头间有了层次感。这样精准的娱乐片几十年来都很罕见,所以,无论你对阿汤有多大的意见、对德·帕尔玛有多么不感冒或是有多么爱那些场面宏伟的变形男或哈利波波,《碟中谍》的生命力依旧旺盛,值得一看再看。

 

第二篇:碟中谍4观后感

托朋友的福,最近看了不少的好电影,心想着也该写些什么来纪念一下,加深记忆,省的以后和人讨论时记忆一下子短路了。多年不写观后感,落笔的时候顿感生疏,感想很多却难以练成通顺的语句表达出来,所以这篇观后感的质量也可想而知了。

但既然决定了,就还是写吧,贻笑四方也当做自娱自乐吧。

这次看的是碟中谍4,地点是上海国金百丽宫影院,大场子,屏幕超大无比,可惜位子稍微靠前,一开始还想着过会要仰着头看电影好累啊,没想到一进入电影就立马被他的情节、场面、人物吸引住了。

故事情节就不多累述了,总之就是超级特工阿汤哥为了阻止想要引起美俄大战的恐怖分子而踏上了惊险刺激的旅程。这种故事情节非常正统,编剧的逻辑思路非常清晰,比一般的故事流畅许多。精彩的点是观众可以跟着阿汤哥游遍全球~从“世界第八奇景”的克里姆林宫,到全世界第一高的迪拜塔到印度的孟买,通过不同角度的拍摄,见识到了不一般的美景,让我这种几乎连上海的边界都不怎么跨出去的宅女大开眼界~当然,整部电影跟着阿汤哥的还有每一部特务片里面必不可少的超级无敌的跑车,可惜我对车子知之甚少,无法作详细的介绍。

除了剧情,再来讲讲电影中的场面,那叫一个宏大、一个惊险、一个刺激呀,爆炸、追车等惊险的要素是基本每一部商业大片中不可或缺的卖点,观众也看腻了各式各样的噱头,但碟中谍4是在拍摄上节奏感把握的相当出色,明明知道要爆炸了起烟了主角要跟着飞出去了,但却仍然不由自主在心中默念:阿汤哥!快跑。

我觉得这种拍摄的节奏就是说虽然作为电影中很关键、很火爆的一场戏,但是导演不会特意把它通过放大或者慢镜头或拍的特别细腻等形式特别强调出来,反而感觉是很恰当的很普通的出现了,让观众就感觉随着阿汤哥一同冒险,一同经历这些,没有出戏的感觉。

最经典的一场戏就是在迪拜塔上的阿汤哥身无防护的飞檐走壁,我的心一直悬空着,就怕他一不小心就掉了下去,其实想想人是主角,当然能够化险为夷啦,但是整个电影的拍摄节奏、拍摄角度就是让人忍不住的身临其境陷进去。我看的是普通2D版的,如果有3D的或者Imax版的一定更加刺激!

美国大片中少不了个人英雄主义,一般而言,我挺反感这个的,一个人能成多大事呀?当然碟中谍4中阿汤哥也不例外,但让我欣慰的是整部影片,虽然阿汤哥的经验最丰富、能力最强、是团队的主心骨,但由始至终,始终强调TEAM的作用,只要强大的团队支持,阿汤哥才能成功。发挥关键核心作用的也许是那个最不起眼的人。

由于我没有看过前面三部,所以也无法做个比较。但就个人而言,碟中谍4真的不错,值得去电影院看。有些片子适合窝在家里细细品味,而有些片子只能在大屏幕上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能量。碟中谍4就是后者,只要去过电影院,才知道他的精彩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