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

摘要:《孔子》,这部上映于20xx年1月22日由胡玫导演的电影,自从上映有关此片的“口水战”就从未停息,“正史”和“戏说”的争论尤为激烈,事实证明这是一部重温中国传统文化的力作。不论《孔子》它是否真的蕴涵的是中国几千年的深邃文化,大气、厚重,但是它带给人们更多的思考,我想这才是它的意义。

关键词:儒家、封建统治、孔子思想

电影《孔子》改编了史书中记载的堕三都、周游列国、子见南子、孔子回国以及韦编三绝等故事,除了阐述中国儒家“仁义礼乐”思想外,两千多年前的陪葬祭祀、叩拜礼数、木简文书、建筑风格等都映射着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片中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踏上周游列国的颠沛之路——他们走过四季轮回,在传道授业的同时遭受百姓非议、经历饥寒和战乱、忍受弟子死亡的切肤之痛等场景,气壮悲歌,令人敬畏。

既然是电影,便会有虚构,就会掺杂导演的价值观,所以面对当今纷繁的世界,《孔子》立意深刻,编剧为世界给出了孔子“夫子礼治”、“大同思想”以及“仁义礼乐”的儒家思想,同时表达出“凡非礼者,勿言、勿视、勿听”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处世哲学。由于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被后人称作圣贤。因此,关于此片,也就有了更多的关注和见仁见智的解读。

有人便认为,“孔子”、“儒家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是该片最大的卖点,可以看出传统文化仍是当前的主流。随着《孔子》的热映,将再次掀起国学热,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新一轮的思考和传承。

除孔子周游列国的剧情略显松散和平淡外,整部电影张弛有度,剧情紧凑。曾拍过《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等电视剧的第五代女导演胡玫,联手曾凭借《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摄影的鲍德熹,将《孔子》的画面打造得诗意、唯美与考究,而周润发诠释的孔子,更代表了一个女性导演心目中的孔子形象。所以电影《孔子》像是一杯清茶,值得观众细细品味。

影片更注重孔子儒家文化的影响力,尽管在视觉冲击上,《孔子》不能与商业大片匹敌,然而古典儒雅的台词和流畅自然的故事叙述。让《孔子》这部包涵深厚文化底蕴的电影,有着它特有的市场吸引力。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孔子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他以六艺教育学生。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在当时是很全面的,包括了德、智、体、美的各个方面,其中以德育为先。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孔子主张仁政和德治;提倡推已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放人”的“忠恕”之道;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但由于当时的种种原因,孔子生前不能行其道,所以他把他的主要精力用于培养能够实现他政治理想的人才,取得了很大成功。他的学说,广为传播二千多年,对后世影响极为巨大,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生活的最高指导原则。孔子思想已深入千家万户,穷乡僻壤,它已超越了文字传播的局限,通过各种礼俗,多种渠道,融化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积淀在民族心理的深处,成为共同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或尊孔,或持不同观念者,及要捞取政治本钱的投机人士的反孔、批孔,时起时伏,

绵延至今。这在人类思想史上,有如此深远广泛影响的思想家,是绝无仅有的,可见孔子影响之大。这也是美国出版的《世界名人大辞典》和英国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把孔子列为十大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之首的主要原因。

然而有的论者却认为中国所经历的二千年封建时代是历代王朝利用孔子思想进行反动统治的时代,封建时代有赖孔子儒学得以维护和巩固。于是孔子背上了为封建专制统治提供理论服务,对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压迫的罪名。可是,迄至今日,这些论者中还没有任何一人在抵制孔子的同时,能够说明如果没有孔子思想的存在,是不是中国就没有二千年的封建统治?欧洲倒是没有孔子思想,却也存在着漫长的封建时代。和欧洲不同的是,中国利用孔子思想,维持长治久安,国家统一,防止了中世纪神权政治的黑暗。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伏尔泰极力赞扬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学说的真正价值,认为“中国文人的宗教(指儒学)是令人钦佩的。他们没有任何迷信和荒谬的传说,也没有悔辱理性和曲解自然。”伏尔泰认为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向往中国的理性道德,推祟孔子。这表明儒学对十八世纪欧洲反封建的启蒙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也是儒学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由此也可看出,那些把孔子思想与封建统治划等号论者的荒谬。奇怪的是,不是说老百姓因孔子思想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而饱受压迫剥削吗?可是,在那封建时代里,老百姓所企盼的正是为政以德、节用爱人等孔子教化的实现。与此同时,世界各国都在经历着封建时代,唯有中国的孔子及其儒学后继者敢于作出言论批评与劝谏当时的帝王,要行仁政,不要暴政,及不迷信怪力乱神,始终强调民为邦本,提倡重民、爱民、富民、保民,提出“省刑罚”、“薄税敛”、“使民以时”、“博施济众”等主张;提倡人道主义、独立人格,把人从神权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尊崇尧、舜这样的圣君,而贬斥桀、纣那样的暴君,颂扬汤、武革命,认为汤、武诛桀、纣、只是诛一独夫,而非臣弑其君;强调’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水可载舟,也可覆舟”,“道重于君”,主张“从道不从君”,以儒学之道来约束、限制封建君主。由此可见,孔子虽生在封建时代,但他的思想自有超越时空的成份,而具有永恒的价值。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孔孟儒者是封建时代反封建暴政的革命先行者,其名言“苛政猛放虎”,正是对封建弊政的批判。又怎么可以说孔子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维护者,而背上对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压迫的罪名呢?这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和曲说。

中国是一个文明大国,有十二亿多人口,有五十六种民族。以儒学为主题的中国文化是人类古文化中唯一从未中断,延续至今的一种文化,它维系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我们要珍惜这一文化传统,用孔于思想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界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的精神纽带。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孔子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孔子提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少数民族,他说:“柔远人,则四方归之。”(《中庸》)主张以德服人,而反对用武力强加于人。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即是以文明道德来教化,而不是以武力来征服周边的少数民族,这样使得“四夷”民族悦而归之,认同华夏文明,并渐次归化融合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体现了儒家的和合人文精神,它不仅有助于批判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化解当今世界各文明之间的冲突,使之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而且其多元融合的包容性原理亦可纠正单一信仰,单一文化的专一观念的偏差,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统一于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并在不同之事物多元和合的过程中,求同存异,吸取各国事物的优长而弃其短,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由此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

动事物的发展。比如新加坡的发展吸取了儒学及西方文化等各种不同文明的价值,提倡协商共识、避免冲突、种族和谐、宗教宽容的原则,倡导种族与种族、语言与语言的和谐,体现了“和而不同”、多元互补的精神,由此保持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这种做法值得借鉴和提倡。相反,前苏联和前南斯拉夫及各东欧国家,忽视原有的传统文化信仰,忽视各民族、各宗教的特色及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以一种模式、一种思想来规范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遗弃民族传统文化,结果造成国家的解体,民族矛盾加深和战乱频繁发生。对此,我们应该引以为鉴。

中国作为历史最久的文明古国,被举世公认为礼义之邦,可是现在还大力提倡建设传统精神文明,说明在这方面还有欠缺,优秀的传统道德已有所丧失。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在发展经济,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确实应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当前提倡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实际上可以说没有一项离得开中国的传统礼义。例如:孝顺父母,尊老爱幼,见利思义,公而忘私,团结友爱,诚信忠恕,见义勇为,和睦坦荡,先人后己,礼貌待人,遵纪守法,上下有序,学无止境,普及教育,德智兼备,讲求公德,廉洁奉公,重民爱民等等,无一不是孔子的教诲,这些亦即孔教教义的内容,均须在今天大力弘扬。

 

第二篇:孔子观后感

孔子观后感

(白老师有感)

带着作文班的几位孩子去观看《孔子》这部片子。想让孩子们感受一下真正的文化,受受熏陶。但大多数孩子不太感兴趣,想看柯南、喜洋洋。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在下一代身上表现得很严重。本以为电影真像评论家、网友所评没什么可看的。但看后孩子们津津乐道,我更是觉得不虚此行,这种胜于雄辩的真实观看比什么百家讲坛的质疑、专家抨击、网友的贬评更有力。我认为再权威的评论也不会苟同,好!值得一看!回味无穷!大家都去看!

片子挺长的,足足两个小时。原来印象中冷冰冰的“孔子像”忽然变成有血有肉的“平凡人”了。转身亲切的微笑、登临高处胸怀苍生的大气、“堕三都”的坚毅、与鲁庄公比箭时的沉着、与妻子的挚爱、与众弟子相伴时的慈祥亲和,以及“给个话儿”这样鲜活现代的“子曰”,都展现出一个丰满、真实、人性化的“圣人”风采。孔子在上任短短一个月内就将鲁国都城治理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了。关于孔子的一生,从严肃的学术和历史角度来说,基本上是有可靠脉络,也有丰富材料的。学者钱穆写过《孔子传》、匡亚明写过《孔子评传》,时人何新也写过《圣》(孔子年谱),这都是比较严谨的的关于孔子生平思想研究的著作。

整场下来,我哭了至少四五次,最让人感动的还是颜回。之前也曾几度读过历家对这两处的记载,虽然影片没有能够如实记录“孔子哭颜回”的经典,但是,师生之情同样让人感动。在外人看来,孔子三千弟子中,出身寒门的颜回看上去头脑迂钝、不善言辞。但在孔子心中,只有颜回最得自己“仁”的真传。那场凄美感人的冰河救书大戏,颜回不仅仅是在抢救老师的书简,更是在抢救孔子的精神和文化传承,那是义无反顾坦然赴死的慷慨。颜回始终伴随孔子左右,无论是孔子朗朗书生

的学堂之上,“夹谷之会”、“堕三都”等危机四伏的政治斗争中,冰天雪地里孔子周游列国的缓慢车队当中,或是孔子失意后的病榻前……忠诚无二的颜回俨然成为孔子的异姓子嗣,与孔圣人的师徒情、父子意更为亲切感人。颜回的英年早逝显然给孔圣人的打击非常大,孔子连续4个小时抱着颜回冰冷的尸体悲痛万分垂泪痛哭,这一幕谁人看后不流泪?

有一段演得情真意切,十分动人。孔子结束周游列国,自卫返鲁,跪拜在鲁都曲阜的城门前,一声:“鲁国,我的父母之邦”,老泪纵横、百感交集。当初孔子作为一个周游列国十四年的游子终于回到阔别的故乡,这种感情是真挚的、可以想见的,看到这一幕我这个观众是流下眼泪的。周润发回眸的那一刻,鹤发童颜中颇有哲人风范,透露着智慧和沧桑。我看见那个孔子正在慢慢的老去,时间和生命倒退到51岁开始,那个时候的空子正值壮年,当他走到了鲁国的宫殿前,他的那一跪,和别人的嘲笑混杂在一起。那个时候的孔子,心怀天下,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主张。只是这一拜不知道日后的辛酸是多么的无尽和苍茫? 从意气风发的一带圣人到最后穷困潦倒的一介丧家人。孔子从曾经的用几百人就夺回来汶上三城到后来穷得连一碗汤都要分吃--我似乎开始走近这个引导了中华人民前年文化的巨大生命文化精神象征。 正如孔子所说的;"前面没有富贵的生活,没有路是平坦的,是一片茫茫的平野。"

我被这部电影折服不是因为电影本身,而是因此联想到了我自己。 为什么每个革新的年代,都要这样的人用生命去实践自己的理想呢? 我自己仰望苍穹的时候,叹息,一个人落寞,是不是正是因为思考得太多才必须承担如此之多的悲伤? 所以,当我看见孔子,以那个半跪着的姿势,从目光中透露出坚定的眼神中我知道,即便这条路也是如此的苍茫和渺茫。 顺着他的脚步,我和他一起来了一场心灵的放逐和流浪。 我不知道自己追求的东西是否还有实现的那一天? 只是,我们都太过

渺小。路只有靠自己走。我们可以选择走,也可以选择不走。现在的我,决定坚持自己的梦想走下去,只要选择了,就要无悔的走下去。 与其说孔子是一个思想上的名师,不如说是我心里的一盏灯,摇曳的心灵的深处用一种中华渊博灵魂的感官熏陶着我。

片子里所诠释的是一种很中国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让人感到亲切的。包括季氏对孔子的排挤、卫公对南子的言听计从、鲁国大难临头对孔子势力的怀念、齐国君臣面对鲁国虚假部队到来而不得已的唱双簧,都把中国人的人性弱点和价值缺失表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贯穿前半部的三桓勾结,把中国官场勾结与利用、信任和背叛的精髓表现的极其到位!最后的孔子死去的安详而又从容,如同童话中的一个仙人,代表了一种中国最古老而又最高的人生境界。那种唯美而又玄妙的境界,恐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了!周润发饰演的孔子是影片的主线和灵魂。不管在何境地,自始至终坚定淡定的眼神,礼义娓娓道来的神韵,仿佛孔子转世。

我知道孔子是个好学的人,孔子的《论语》《春秋》被后人奉为经典,我也深受裨益,我感到研读孔子的思想能提升自己的境界,净化自己的身心,也能启迪智慧,很是受教,对我观世、正己、待人、处事都有很大启发。电影《孔子》中,我感觉孔子见老子那段宛如仙境的镜头里,老子的话就对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很交代说明,使我对孔子的理解也就更近了一步。春秋时代孔子经历很多磨难和考验,看尽世间的野蛮和杀戮,对那时君不君,臣不臣,礼不礼深恶痛绝,激发他内心的仁爱和推广自己仁爱思想的决心。电影中子见南子,南子说得好:“世人能看到孔夫子的痛苦,却看不出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

体会并非领悟之境界。当孔子主张隳三都失败遭鲁国君臣冷落而颠沛流离周游列国时,我们可以体会到其与弟子们的艰难处境,但要领悟孔子渴望实现理想、传授仁义道法之境界就难了。人与人之间难的就是领悟啊!

坚持为善者必识大体。孔子尽管遭误解冷落而被迫周游列国,历经磨难,但最后鲁国迎请他回国时,他还是非常乐意地带弟子们回国传授正道,仅提出不要以政扰他,他只想教书育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识大体是由内而外散发的,是由他坚持为善的积淀造就的。现在有些人受点小委屈、吃点小苦就怨天尤人甚至恶言相向,更有“扔纱帽”的荒唐之举。实乃狭隘。乐观可以战胜暂时的困难。孔子奔波在春秋列国,生活堪为艰辛。特别是当他们到达陈蔡交界处时,已无丁点粮食,弟子饥饿难忍,孔子抚琴鼓气,展现了一个乐观坚毅的孔子,渴望用内心战胜一切的孔子。

孔子——我们中国人几千年的精神家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