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2度C观后感

《正负二度C》观后感

(刘晓晴 20112400133 环境科学)

今天上课的时候,老师在讲完有关环境问题及其形势的相关章节后,给我们播放了《正负二度C》这部七十分钟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是一部记录台湾气候变迁的纪录片,《正负二度C》明白指出,全球平均气温上升1度,台湾雨量将增加1倍;全球海平面上升6公尺,台湾的嘉義东石、屏东林边东港以及雲林麦寮都将沉入海底,极端的雨量不但水库无法负荷,类似莫拉克这样的强烈台风,未來不只一个。而作为学习环境专业的我们,更对地球母亲所处困境深感担忧,该纪录片无疑又一次敲响了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警钟。

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些灾害,但是我们的身边却不时地上演着纪录片里面的剧情,洪水、干旱、飓风、暴雨、沙尘暴??其实我们也逐渐的意识到,我们所处的环境正遭受着各种各样的地球对我们人类那些破坏环境所带来的惩罚。如前段时间北京严重的灰霾天气,广东异常的季节变换,越来越差的空气质量等等,地球母亲我们的环境对我们人类的行为一再忍耐,但是容忍总是有限的,终有一天将会爆发。

“末日的时钟”正滴答滴答地靠近,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海平面上升、土地荒漠化、资源的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弥漫、大气污染、水污染??而造成这些后果的竟然是我们人类自己,早些年在工业革命时期,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自身利益的追求,发展经济,建立工厂,砍伐森林,开拓矿物资源。工业革命虽然带来了物资文明的巨大进步,社会快速发展,人类生活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人类对大自然肆无忌惮的改造者,并享受着“成功”喜悦。然而,万万没想到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的大量排放,会直接导致全球性的温度升高,南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拔较低的岛屿将被淹没。

当年阿姆斯壮在登陆月球时,回头望了望地球,他说他不知地球原來这么的美丽动人。地球已有四十六亿年的历史,而人类短短的只出现了几千年,卻几乎摧毀了她的美貌。地球,是美的,但在人类文明日渐蓬勃发展的同时,她渐渐凋零了。所以,人类啊,请不要让我们的地球母亲动怒,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一个美好的地球环境吧!我们都深知环境的变化不仅仅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性的问题,当灾难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我们将无人能够幸免。所以,我们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科技,带给我们便利的生活,却带给地球无止境的伤害。我们不能批评科技的发明不好,而是要在科技和自然中寻找一個平衡点。甚至利用先进的科技技术,做出利于环境保护的事。而现在正是时候付出我们的行动应对气候变化了。正如记录片中所出现的资料数据,气温上升2℃,人类将面临生存危机。气候学家也表示,短时间內我们无法将温度控制于2℃內,但可以一步一步慢慢来,这就需要政府以及各界的全力配合了。现在的关键就是寻找替代性的新能源,借由风力、水力、地热等,不要再制造出过多的温室气体,保持气候稳定,降低暖化效率。当然其中需要极大的资金及技术,那就恳请政府及各大企业的协助了。

同时,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要抛弃那种自私的想法,不要想着我不做其他人会做,我一个人的力量也不大,少我一个没有关系。我们要明白团结就是力量,我们每一个人的一份力都很重要,一人一点点,聚起来就是几百亿点,当然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并不是纸上谈兵,这需要我们的实际行动。

 

第二篇:正负2度

「正負2度」哪裡不對勁??

「正負2度C」電影發表後引起不少討論, 部分人士建議應該當作基本教材全臺灣各學校放送; 本會仔細觀之, 發現該片除大量採用電視台的紀錄片外, 對氣候變遷問題避重就輕, 內容有不少錯誤; 僅適合茶餘飯後閒聊之用。 以下簡述發現的不對之處。

片名本身就可能引起誤會。 工業革命以來, 因為煤、石油等能源大量使用, 所排放的CO2遠超過自然的吸收速度, 迅速在大氣中累積: 溫室效應日益嚴重, 地表氣溫逐漸上升, 開始改變氣候。 多年來, 國際間氣候變遷的討論在如何減緩氣候改變至’地球生態可接受範圍’, 雖然對該如何才能達到仍有許多歧見, 至少多數國家已然同意增溫不應該超過攝氏2度。 沒有’負’的問題。

仍有機會減緩, 就應該認真面對。 20xx年底英國史登爵士「氣候變遷的經濟」指出: 不起而行的損失比現在做要高出許多; 這一、二十年不做, 穩定氣候變遷在可接受範圍的機會就喪失! 所以不僅是臺灣可能受到的影響, 還應該正視臺灣多年錯誤的能源與產業政策。 可惜該電影沒有提及。

我們的責任, 不能推給下一代! 19xx年討論出的京都議定書直到20xx年才生效,因為大家都希望別人做, 自己不做。 除了史登爵士的報告外, 20xx年跨政府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指出: 要穩定氣候在可接受範圍, 全球CO2排放應該在20xx年前達最高峰, 以後必需持續下降。 氣候變遷的影響逐漸在各地出現, 緩和氣候變遷需要規劃、準備, 非一僦可及, 所有有能力的人都該設法、實踐; 是我們的責任, 不是「你們」或下一代(第五段, 4:50-5:14(註1) ; 第八段,6:04(註2) )的責任!

不當的誇耀「學術性」。 該片學者顧問Stephen Schneider, 擔任IPCC三個工作小組中第二個小組(WGII, 衝擊、適應與脆弱性)的主要撰寫人, 並非工作小組召集人。 20xx年諾貝爾和平獎由高爾與IPCC這單位共同獲得(http://nobelprize.org), 由印度籍主席RajendraPachauri代表IPCC領獎。 Schneider教授有其學術地位, 但非該片製作所述的諾貝爾獎得主(第七段, 5:30)。 片中數度提及IPCC於20xx年哥本哈根會議出版報告; 去年IPCC並未出任何報告(http://www.ipcc.ch), 應該指的是IPCC於20xx年初的報告。

錯誤的「真相」。「臺灣人口密度世界第二高」是該片所提臺灣必需面對的幾大真相之一, 查國際人口資料就知並非如此(), 20xx年中人口密度排名在臺灣前面的依序為: 摩納哥, 澳門, 新加坡, 香港, 巴林, 馬爾他, 孟加拉, 馬爾地夫, Channel Islands, 巴貝多, 巴勒斯坦等十一地; 超過一百萬人口的也有新加坡, 香港, 巴林, 孟加拉, 巴勒斯坦不只一處呀。 「臺灣土地侵蝕率每年2%」

是該片所提另一真相; 依此推論, 五十年不到臺灣就會侵蝕殆盡, 那四百年歷史, 原住民更可追溯兩三千年又是怎麼回事?

科學上的錯誤: 第五段5:49, ‘如果北極冰融, 海平面上升…?, 應該是南極冰融非北極, 北極海的冰消失會影響太陽入射光由反射變吸收(註3) , 海平面高度不會改變 – 違反阿基米得原理。 第三段(4:10)述說氣候變遷的成因時, 二氧化碳、甲烷與氧化亞氮以相同尺度表示(0-1800ppb); 實際上三個氣體20xx年大氣濃度分別為379ppm, 1.77ppm及319ppb, 只有甲烷的表示正確, 其他兩項錯誤。 該片若是教材, 老師該怎麼教?

重要訴求缺乏根據。 近兩年中央氣象局都因為預測降雨不準受高層責難; 氣象預報是根據過去的觀測、瞭解的理論來推測未來可能情境; 但無法像物理、化學等科學可以重複實驗以修正理論; 影響天氣變化的氣象參數太多: 氣壓、溫度、溼度、地形、海溫、風速、風向… 降水已經是最後的結果。 預測氣候改變如何影響降雨更加困難, 目前全球各國氣候模式尚無法正確估計可能的改變, 該片所述?臺灣氣溫上升攝氏一度, 降雨增加100%?, 實在過於武斷。(註4)

註1:「你們的未來, 你們的挑戰, 你們的使命, 你們在創造歷史?(check exact wording again)」

註2:「你們拿回生命的主導權」

註3:section 4; 4:09 ?北極冰由反射變吸收, 一出一入相差200倍??

註4:Other things not certain: 全球暖化難民排名梯次? 地質脆弱度全球前十名? 總結:這部「正負2度C」電影終究只是再次的張揚環保議題,適合的對象無法擴及到高知識人士,更有可能誤導觀眾某些知識。這是多數學者不願意見到的現象。企業資助製片是行銷環保議題,實質上許多能源替代和政策面仍然無法看見改進,在永續發展的學術觀點許多永續政策的實行是需要深度分析和經濟並存才有實現機會,然而大多數倡導環保都是呼籲人類如同需要修行般放棄進步放棄慾望。經常被倡導的個人環保行動若是無法擴及社會層面,這樣的實質效應也是枉然,台電之前的省電獎勵是難得政策面積極的例子。要改變世界是需要思考的這才是我們必須倡導的首要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