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韩熙载夜宴图有感

《欣赏韩熙载夜宴图有感》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也是一副相当有故事的名画。他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乃国画之粹,稀世珍宝,被历代帝王珍藏。。作者顾闳中,五代南唐画家。江南人。元宗、后主时任画院待诏。那他为什么回去绘画韩熙载家夜宴的情况呢?这就是一个关于古代间谍画师的故事了。

韩熙载何许人也?他原为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出身官宦名门,南投南唐后屡献国策却不被信用,面临北宋大兵压境,苟延残喘的后主李煜想任命他为宰相帮助自己治理国家,但自知回天无力的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天天欢宴,夜夜声色,藉此表示对于政治了无兴趣。李后主闻听后为探听实情,派出画家顾闳中夜入韩府了解。顾闳中夜宴归家后就以韩熙载夜宴的场景默画成图,创造了这副名垂千古的巨作《韩熙载夜宴图》。李后主看后,唏嘘之余,也只有发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慨叹了。

《韩熙载夜宴图》不仅仅是一幅描写私人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的风情腐败奢靡等等等。由于作者的细微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韩熙载生活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画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貌都栩栩如生。在这幅巨作中,画有四十多个神态各异的人物,并且都是跟韩熙载密切相关的真实人物,宾客中有当年的新科状元郎粲、太常博士陈雍、紫薇郎朱铣等官员和教坊副使李嘉明,此外就是当时一些走红的歌女和舞女。夜宴的气氛异常热烈,宾主觥筹交错,大有一醉方休之势。夜宴进行当中,还有歌女唱歌、奏乐和舞女跳舞助兴。宾客们一个个陶醉于欢乐之中。他们如蒙太奇一样地不断重复出现,每个人都性格迥异,相貌逼真,神情描绘自然惟妙惟

肖。《韩熙载夜宴图》从一个生活的侧面,画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众多的人物和令人眼花缭乱的歌舞场景,组成了一副完整的夜宴行乐图,用惊人的观察力,和对主人公命运与思想的深刻理解以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生活场面。

这幅画以时间为序,分为五段,间以屏风床榻等巧妙的分隔,既相互独立又情景相连。

第一段是“听乐”,描绘了韩熙载与宾客们正在聆听一位娉婷女子弹奏琵琶的情景,画家着重地表现演奏刚开始,全场气氛凝固的一刹那。画上每一个人物的精神和视线,都集中到了琵琶女的手上。这女子的美貌更有诗为证:“峨眉粉颈圆圆润润,窈窕淑女妩媚娇艳,纤纤细指轻弹琵琶,余音绕梁三日忘忧”。从这弹奏琵琶的手上,似乎传出了美妙清脆的音符,而这音符震动着观众的耳膜,勾摄了他们的内心情感。连高冠长髯的韩熙载也作于塌边垂首注目若有所思。画家对于不同的人物,根据他们不同的身份和年龄,刻划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姿态、性格和表情,显示出作者不同凡响的画艺。

第二段是“观舞”,小巧玲珑的名妓王屋山在节奏鲜明的鼓点中翩翩起舞,韩熙载连饮几杯兴致塌来。手持鼓槌挽起袖子,亲自上前为其击鼓。宾客们拥着身边的美人,喝着美酒,气氛达到高潮。在这场面中有一个和尚拱手伸着手指,似乎是刚刚鼓完掌,眼神正在注视着韩熙载击鼓的动作而没有看舞伎,露出一种尴尬的神态,完全符合这个特定人物的特定神情。

第三段是“休息”,描绘的是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韩熙载大概是击鼓累了,在侍女们的簇拥下躺在内室的卧榻上,一边洗手,一边和侍女们交谈休息着,也是整个画卷所表现的夜宴情节的一个间歇。

第四段是“清吹”,描绘了女伎们吹奏管乐的情景。休整完毕的韩熙载换了便

服盘膝坐在椅子上,正跟一个侍女说话。奏乐的女伎们排成一列,参差婀娜,各有不同的动态,统一之中显出变化,似乎画面中迷漫着清澈悦耳的音乐。而众宾客休整过后都显得神清气爽的。整段都是一副夜宴重开歌舞升平的样子。

第五段是“送别”,画面描绘宴会结束,宾客们有的离去,有的依依不舍地与女伎们谈心调笑的情状,结束了整个画面。完整的一幅画卷交织着热烈而冷清、缠绵又沉郁的氛围,在醉生梦死的及时行乐中,隐含着韩熙载对生活政治生涯甚至国家的失望,而这种心情,反过来又加强了对生活的执着和向往。画面中屏风和床榻等家具的使用,具有一种特殊的作用,一方面起到了分隔画面,使每段画面可以独立成章。另一方面又把各段画面连系起来,使整个画卷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画面,有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

此画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在过去的岁月中此画几度流转的故事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其中著名国画家张大干也弃房买画的壮举更是被世人传为佳话。

世人识张大千,多缘于绘画,因其画名太大,其实他在收藏、鉴定古字画方面的卓然成就更甚,张大千曾自谓其鉴定胜于绘画。

抗战胜利后,张大千曾一度借居在北京颐和园内,北京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氛围令他心驰神往。他原打算在北京定居,那时正巧有一清王府房屋出售,张大千看房后很是满意,便与房主谈妥了价钱,交付了定金,约定房价500两黄金。

某日,张大千从一位古玩商的口中得知,南唐顾闳中所作的中国人物画珍品《韩熙载夜宴图》在北京琉璃厂出现,且掌柜的开出了天价500两黄金,一口价,不还价。张大千闻讯后坐立不安,急切地想见到和买下这张名画。与朋友略微商量后就跑到琉璃厂去找掌柜的看画去了,不看还好,一看忘不了啊。张大千醉心与此画非卖不可啊。可是钱哪里来呢?张大千与朋友商量再三,决定暂缓买

王府的房子,先买下《夜宴图》。张大千感慨地对朋友说:“房子以后还有,而此图一纵即失,永不再返。”张大千放弃了买房,次日筹足了500两黄金,交付玉池山房。

张大千于19xx年在北平,以欲购宅屋的500两黄金购得此图之后,可谓钟情于心,魂梦相倚,视其为生命般陪伴着走遍名山大川、异国他邦,从未分离。他专为《夜宴图》刻了一枚印章,文曰“东南西北,只有相随无别离”。加盖在图卷上。

张大千一生都视收藏的古字画为珍宝,无论中国人或外国人,给多少钱他也不卖。但19xx年,张大千却在香港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出售《韩熙载夜宴图》。而且,他不卖给外国人和香港古字画商人,只以最低的价格转让给他的一位朋友。其价格甚至低于香港市场一般的古字画。《韩熙载夜宴图》只开价2万美元!张大千的这一举动使很多人感到震惊和迷惑。这都是为什么呢?他为什么舍得低价割爱呢?这个谜底直到张大千逝世后才被披露出来。原来,张大千是怕自己寓居海外,万一国宝流失将成千古罪人,于是他决定将画留在大陆。他采取了一个特殊的方式,先以最低的价格转让给一位朋友,不久,在周恩来的指示下,当时任国家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局局长的郑振铎赶赴香港,从张大千那位朋友手中原价购回了这连同《韩熙载夜宴图》在内的三幅国宝。至此,这幅国宝就永久的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中了。

《韩熙载夜宴图》是一副承载了太多的画,不论是在画技,历史,内涵,还是背景下,都是一副值的人们去铭记的画。南唐实在是一个值的悲哀的朝代,而后者李煜更是历史上少见的悲情皇帝,诗书才华实为上乘,可偏偏做了皇帝,不然一定是个逍遥的浪荡子,生活的自在纵情于诗书声乐,说不定又是另外一个唐

伯虎。可是命运总是不随人愿,李后主只能在晚年被敌国囚禁发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慨叹了。

韩熙载,也许也是这个时代一个有能力却无能为力的渺小官员吧。纵使有再大的才能也只能每天纵情与那些声色犬马的夜宴,以求自保吧。顾闳中心里明白,韩熙载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力求自保,想借此来表明自己对权力没有兴趣,以达到避免受皇帝怀疑和迫害的目的。谁也不能说,韩熙载是个糜烂的人吧,他,只是对这个时代的大潮流无力抗拒而已。

顾闳中是这个时代的看客吧,记录着吧。也许,历史就是一出时刻上演着的盛宴吧,人物走上走下,场景变来变去,但月亮还是那轮月亮,江山还是那个江山。韩熙载远去了,李煜也远去了,人在历史的长河里是渺小的,不管你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但《韩熙载夜宴图》留了下来,文化和历史的流传总是潺湲有序的。也许我们都应该感谢顾闳中,他用细润而圆劲的线条、浓淡适宜的敷色刻画出的人物,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历史的画卷,让我们开卷有益,闭卷沉思。

 

第二篇:《韩熙载夜宴图》

选取一件你最熟悉的作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赏析。时代背景、表现内容、艺术特色、整体评价,字数在600—800字左右。

《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闳中唯一的传世作品,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画卷不仅仅是一幅描写私人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的风情。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全卷分为五段,第一段是“听乐”,描绘了韩熙载与宾客们正在聆听弹奏琵琶的情景,。第二段是“观舞”,描绘了韩熙载亲自为舞伎击鼓,。第三段是“休息”,描绘的是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韩熙载在侍女们的簇拥下躺在内室的卧榻上,一边洗手,一边和侍女们交谈着,也是整个画卷所表现的夜宴情节的一个间歇。第四段是“清吹”,描绘了女伎们吹奏管乐的情景,韩熙载换了便服盘膝坐在椅子上,正跟一个侍女说话。第五段是“送别”,画面描绘宴会结束,宾客们有的离去,有的依依不舍地与女伎们谈心调笑的情状,结束了整个画面。

全卷构思精密,特别是表现了节奏美,巧妙地以画屏为掩饰,使五段画面既分又连,一气呵成;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转换合成一体。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更凸显画家卓绝的功底,特别是主要人物韩熙载,分别在五个画面之中出现,但每个场景的服饰、动作、表情都不尽相同,但他的形态与性格却都表现的前后一致。《韩熙载夜宴图》在用笔设色等方面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韩熙载面部的胡须、眉毛勾染的非常到位,蓬松的须发好似从肌肤中生出一般。人物的衣纹组织的既严整又简练,非常利落洒脱,勾勒的用线犹如屈铁盘丝,柔中有刚。敷色上也独有匠心,在绚丽的色彩中,间隔以大块的黑白,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人物服装的颜色用的大胆,红绿相互穿插,有对比又有呼应,用色不多,但却显得丰富而统一。如果仔细观察,可以看出服装上织绣的花纹细如毫发,极其工细。 《韩熙载夜宴图》在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的主要艺术成就就是通过具体的生活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