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

爱在身边

——观《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感

今天学校组织全体学生观看《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节目,令我深有感触,因为它让我感受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更令我深知——爱在身边。

随着一曲慷慨激昂的曲子节目拉开了帷幕,荧屏上显示着十年来历代的感动中国人物。首先登场的是志愿者夫妇胡忠,谢晓君。从前,他们拥有着城市里快乐的生活,他们也在大城市中当教师。可是现在的他们,来到了海拔3800米甘孜州的福利学校,他们不是去旅游,也不是去探亲,而是去支教,去当志愿者。他们如同那些孩子的父母,细心而又严格。他们夫妻在不同的山区工作,很少见面。正像推选委员所说“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是的,他们是平凡的人,但他们却是大写的“人”。

此外,还有“上帝之手”吴孟超,他是医学泰斗,把无数病人从生死关头挽救回来;两弹一星元勋 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朱光亚,他与邓稼先一样为祖国付出,他虽然已离开人世,但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看完这节目后,同学们都深有感触,这也给我们上了一节十分有意义的课,这让我想到更多的人,他们都做了那些感动你我

的事,如:在雨中为乞丐遮雨的美丽女孩、抱母亲的孝顺儿子、为灾区筹款的退休老人等等。

其实,在这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有许许多多感动你我的人和事,他们并不伟大,但平凡中彰显不同,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人都该继承、发扬。生活中处处有情:亲情、友情、陌生人之间的情谊。它是由万千颗心组成,强大,不可摧毁,这些感动汇聚成爱,虽丰富但朴素,也只有这些爱才能让中国更强大!

 

第二篇:信仰 观后感

我观看了《信仰》这部历史文献纪录片,感触极深。这部片子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和时代先锋行。这是共 产 党发展的三个阶段中不同的信仰表现,随着时代改变而展现不同的共 产 党员的精神。

在中国动荡不安,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年代,共 产 党的信仰便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复兴中华民族而奉献终身甚至付出生命。彭湃、方志敏、陈树湘、于蓝、张思德、刘胡兰等一位又一位的心怀信仰的共 产 党人坚定不移地扑向抗争中,为了信仰而奋斗,为了未来而奋斗,不顾一切的向着目标而挺进。他们是万千共 产 党人中的一员,但是他们都有着共同的信仰,做着共同的努力。正因如此,在中国近代史上,怀抱各种主义和信仰的政党,似乎都相信自己拥有未来,为什么恰恰是中国共 产 党掌握了未来呢?因为,在信仰的碰撞和交锋中,共 产 党人信仰的不仅是真理,还在于他们能够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地去实践自己的信仰。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刚刚从艰苦的战争中走来,百废待兴,中国共 产 党的考验并未结束,任重而道远。此时共 产 党的信仰便是全面普及社会主义价值观,让劳动放射出灿烂的光华。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带来尊严,劳动是一种美德,劳动是连接现实和未来的桥梁,劳动更是共 产 党员信仰最朴实的现实形式。雷锋、王进喜、钱学森、邓稼先、焦裕禄这些共 产 党员的名姓家喻户晓,群众都从心中敬佩歌颂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这里借用雷锋同志的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生活的岗位?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理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美丽的理想?”这便是那个年代所以共 产 党人的真实写照,他们竭尽所能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

走进新时期,共 产 党人信仰的本质便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践共同富裕的理想。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来享用?这是中国共 产 党在新时期一开始就鲜明提出的重大课题,而且答案始终是两个字,那就是“人民”。共 产 党人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就是要给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带领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共 产 党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斗的重要体现和保证。华西村便是一个十分成功的例子。而在新时期,中国面临的一次又一次的天灾,共 产 党员和人民群众众志成城,一起面对,共 产 党人更是前往前线保护人民利益。汶川地震、98洪水、抗非典这些事件恍如就在眼前,一个个奉献的身影挥之不去,永留人民心中。

不同时期不同的信仰表现不是共 产 党的不坚定,而是共 产 党随着国情而不断地成长。我为我们的共 产 党而骄傲,为着这光辉的信仰而激动。让我们与时代同行,让信仰为我们导航,让更多更传奇的先锋故事,成为共 产 党人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

12010014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