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均分》教学案例与反思

《认识平均分》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认识平均分。

师:今天,猴妈妈上山才回来6只桃子。她说:“孩子们,你们说说,要把这6个桃子分成几堆,可以怎样分?”

师:请大家拿出6根小棒代替6个桃子来分一分。如果你分好了,那么请你再想想还可以怎样分?看谁想出的分法最多了!

(给学生一定时间分,师巡视指导)

交流:(指名回答)请你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有谁想出来还可以怎样分?

师: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种分法啊,真棒!小猴子们也想出了几种分法呢!

(课件出示第一种分法)

师:第一只小猴是这样分的,谁来说说它是怎么分的?

(下同)

师:如果要把这6个小桃分给小猴子们,你感觉那种分法比较好呢?

评价:是啊,我们都喜欢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这样每个小猴拿到的桃就一样多了,一定会感到很公平很高兴。

指出:在数学上,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及定义)

师:请你自己轻声读一下这句话。再读一遍,并且找一找,你认为那些词比较关键? 提问:怎样的分法才叫平均分呢?(指不是平均分的分法)这是平均分吗?

谈话:看来大家都明白了什么叫平均分,(出示“想想做做”)这个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二、 尝试平均分

谈话:刚才猴爸爸看到小朋友们表现得那么积极,他也来凑热闹了。猴爸爸说:“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我这里还有2个桃,现在送给你们了。”

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有几个桃啦?

师:大家都明白了分东西要平均分,要让每只小猴分得同样多。现在要把这8个桃平均分,可以怎样分呢?(课件出示8个桃)

摆一摆:小朋友拿出8根小棒代替8个桃子,请你把它们平均分一下。分好的小朋友想一想还有其他不同的平均分分法吗?

说一说:小朋友们分得真快啊!那你能照着屏幕上的这句话,说说你事怎么分的吗?(指名说)

师:挑一种你最喜欢的分法,照着这句话跟你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课件出示分法)

师:小猴子们也想出了这三种分法,谁来说说这只小猴是怎样分的?

提问:为什么这三种分法都是平均分呢?

再问:这8个桃,每只小猴分2(3、4)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呢?

小结:从小朋友们分得的结果看,把8个桃平均分有3中不同的分法,但不管分成几份,只要每份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教学反思:

“认识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的实践经验。因此,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成为本节课的重点,亦是关键所在。

一、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入课题。

学生对故事特别感兴趣,个个洗耳恭听,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积极动脑筋思考问题,从而积极涌跃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从故事中总结出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教师并强调份数和每份数的区别。

二、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认识来源于实践”,让学生动手分小棒,由分物品的具体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为以后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

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出结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平均分”的意识。

有效的数学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整堂课中,结合“平均分”知识的学习,始终注意培养学生自觉沟通“平均分”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不断联系生活实际,用平均分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我觉得汤老师这节课略有不足:紧密联系生活还不够。还应该让学生到生活中或身边的事物中,去寻找“平均分”的现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相象,说出了更多、更有趣的、身边的“平均分”的现象,这样会使学生的“平均分”意识潜移默化的得到培养。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案例与反思

片断一:

出示图片:

苹果ooo

梨 △△△△△△

师:看着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生1:苹果比梨少几个?

生2:苹果和梨一共有几个?

生3:梨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

这是教学的导入环节,虽然没有复杂的情景和繁琐的语言引导,但学生能从图中充分挖掘出数学信息。 由此可见,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知识水平。从教学反馈来看,学生的提问还是多样化的。对于解决问题的教学,我们不能只为解决某个问题(有关倍数关系的问题)而忽略了其他问题的存在,毕竟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才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应该重视学生提出的每一个有效的问题。 片断二:

师:谁能解决梨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

生l:梨的个数是苹果的2倍。

生2:苹果3个,梨6个,6÷3=2,所以是2倍。

师:都同意梨的个数是苹果的2倍吗?谁能来摆一摆图片,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梨的个数是苹果的2倍。

苹果ooo

梨 △△△△△△

师:为什么要摆成3个一堆?

生:苹果有3个。把3个苹果看成一份,梨就有这样的2份,6里面有2个3。

选择摆一摆图片或画一画图形的方式.将抽象的语言通过具体的作图来解决问题,比较符合小学生思维具体性的特点,操作简单且便于理解。再经过观察、分析、交流之后,学生能清楚地知道梨的个数是苹

果的2倍,不但理解了其中的含义,也初步掌握了此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几点反思

一、找准教学起点

教学的成效如何,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程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是建立在学生对“倍”的概念和除法意义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学习了“倍”的认识以后,学生对“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较为清楚。本节课就是要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通过这种转化的方法沟通新旧知识之问的联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这样的学情,要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关键就在于教师能否采取有效的措施沟通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正是以这样的起点作支撑,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从直观形象人手,在简单的图片信息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同题,不仅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还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因此,只有认真分析教材,找准教学的起点,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使教学活动紧凑严密,发挥出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二、丰富提问形式: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的提问更应该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于简单的问题情景,学生一眼就能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那么提问的形式自然可以直截了当一些,如“看着这幅图,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而如果是较为复杂的情景图或是只用语言表述的问题,需要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再进行解答时,教师就应适当地引导,如“你能从图中或这句话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应知道哪些条件?”、“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等等。

提问形式展现了教学的艺术特色,对教学内容的顺利实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两个类似的环节解决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后,提问:“两个问题都是求梨的个数是苹果的几倍?为什么第一个问题是2倍.第二个问题是3倍呢?,'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两个问题的比较,不但对前面知识进行了总结,同时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样一个提问的细节,无意中也能折射出教学的深度。

《认识人民币》案例与反思

片断三:模拟购物,实践运用

“谁愿意做我的第一位顾客?”

孩子们天生具有的热情促使他们不假思索地就举起手来。可这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一个孩子激动地站在前面不知所措,没有足够的“钱”,不知道说什么。我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可能出现的因素,应该教孩子们学会思考。

“别着急,孩子们。先想想你打算买什么东西?需要多少钱?你准备好了吗?你打算说什么?比一比谁最会买东西。”

很快我迎来了第一位小顾客。

“老师,我想买一个文具盒。”听,他叫我什么?老师?这是我在游戏中的位置吗?

“我现在不是老师了,我正在开商店,你应该叫我什么?“似真似假,我要与他们拉近距离,尽量当真吧。 孩子们又笑了。“阿姨,我想买一个文具盒。”

“那你应付我多少钱啊?”

“4元5角钱。”

“告诉大家,你给了我多少钱?”

“5元。”

“小朋友们,我该怎么办?”我把这个问题解决的权力又抛向了学生。

“找他5角钱。”

“谢谢你们帮我出主意。小朋友,请拿好文具盒。”

孩子转头就走。我马上用一种惊讶地表情看看大家,很快有的孩子反映过来:“你还应该说‘阿姨再见’”。 对了,孩子们,这正是我希望你们做到的。要知道“有礼貌的口语交际”对一个人多么重要。而这一素质的培养是需要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都应该随时注意渗透的。

现在,我要退居二线了。我将请一位小售货员代替我的位置进行一次演习,为下一步学生的小组学习作准备。

“阿姨,我要买一包方便面。”

“小阿姨”递给了他一包方便面。

“给7角钱。”我发现他用一张面值为7角的人民币付帐。这正是我预先料到可能出现的问题。该我出场了。 “同学们,我发现了一张7角钱的人民币。”

错误的东西有时候比正确的东西更有价值。因为“错误”能使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去探究他:为什么是错的?为什么会错?正确的又是什么?

听,同学们议论纷纷。“不可能,没有7角钱。” “只有2角、5角,没有7角。”

“看来,这是一张假币。我们得销毁它。”大家笑了,而这位学生也很不好意思。我可不能伤害他的积极性。“你还有钱吗?想想该怎样付钱?”

??

反思:

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主动求知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知识产生的全过程。在探究“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时,我只是有意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帮助老师”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这个情境激发了学生人人去探究、人人去发现,自己悟出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中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都是作为教师在课前应考虑到的问题。为了提高效率和缩短宝贵的时间,我先利用“小小商店”购物的情境从方法、语言等方面进行了清晰地示范,为学生后面开展小组购物实践活动作好一定的准备。“7角”面值的“假币”是意外出现的问题,但也反映出学生对人民币具体面值的种类有些模糊,这是使用真“人民币”或现成的“学具”不可能暴露的错误,而学生的学习过程正是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改正错误,在错误中学习的过程。

“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创设出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应该让学生懂得:生活就是数学学习的课堂,数学学习就在广阔的天地里,生命的成长中。

《找规律》教学案例分析

片段2:教材的呈现动态化

出示:红蓝小旗

师:下面会插什么颜色的旗?

生:可能是红旗,也可能是蓝旗。

师:你们为什么都用“可能”这个词呢?

生:不一定插红旗、蓝旗。

师:出示绿旗,下面插什么旗?能不能确定?多观察几组?能发现什么规律?

试一试中的第17、18两个连续数据的设计,教师不能直接让学生计算判断草草了事,可做如下处理: 师:17÷3=5(组)??2面

2.表示每组的第几面?

还有哪些旗是蓝色的?

生:第2面、第5面、第8面、第11面、第14面、第20面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次都增加了3面

师:怎样算来验证

生:5÷3=1(组)??2面

8÷3=2(组)??2面

11÷3=3(组)??2面

14÷3=4(组)??2面

20÷3=6(组)??2面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

如果余下的是一面,会是什么?

生:举例检验 13÷3=4(组)??1面

师:什么时候小旗是绿色的?举例说明

生:没有余数的时候,小旗是绿色的,例如第3面、第6面、第9面??

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教材因其受到文本形式的限制,不可能动态呈现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只能是蕴含知识的素材和思维的结果。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改变教材的呈现,让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学生在猜测——验证——总结的过程中,体验规律的存在与作用,同

进使学生思维从众多信息聚焦到规律本身。观察也是一种重要的获取数学信息方式之一。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主动获取新知。引导学生的观察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展开,这种有序的动态教学不仅向学生教授了观察方法,同时也教授了思维方式。

反思:

1.转变学习方式,强调合作与交流。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找规律内容具活动性和探究性,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趣味性,“找规律”的内容不能用“对或错”来简单的判断其正确与否,而是要听学生介绍“找的规律”有无道理,这样就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充分与同学展开交流活动,注意倾听同学讲的有无道理,联系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做出判断,不断地及时地优化自已的数学知识,在合作交流中获得了发展。

2.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有规律的排列原来包含有数学问题,有利于产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动机;还有在学生掌握初步的规律之后,从自己的身边着手,寻找生活中的规律现象,让学生在举例中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和无所不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并让学生体会到可以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美和作用,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需要,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数学。

 

第二篇: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记得有位家长跟我说过这么一件事:你们前些天教的都是100以内的数,现在马上跳跃到万

以内的数,这中间有多少数呀!我的孩子根本不知道10000为何物,1000是多少,他只知

道10000比1000大。但具体事物给他,让他估计,或让他比划比划,他根本不会。从家长

的一番话中,我深深地感触到,在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的往往是数位、计数单位

等概念,以及读、写数的方法,却忽视了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和应用,以至于学生对数的感觉

非常迟钝,大数的概念基本没有,在学生眼中只有死的数字,而无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数感的培养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并且也把它付诸于日常教

学中。最近我有幸听到著名特级教师丁杭缨老师的一节课——《100以内数的认识》,或许

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片断一:

师:今天我们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有多少人认识100,请举手。

全班小朋友齐刷刷地举手。

师:既然你们大家都知道,那现在请你们猜一猜桌子上的小棒有几根?

生:100根。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今天学100吗?

师:既然你们猜100,我也不知道对不对,就请同桌合作数一数。

学生数后发现小棒实际的根数比100多。

??

师:现在请猜一猜这盒铅笔大概几支?

生:100支。

生:99支。

生:50支。

学生猜了很多数。

师:怎么办呢?

生:数一数。

学生齐数。

师:只有数过、验证过才知道正确的数,是吗?

感触一:

数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事物,尤其是大数感的建立,由于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

距离,建立它的表象就尤为困难。在这一片断中,教师通过猜想——操作——验证三个环节,

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100”,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同时,教师通过让学

生先猜,再动手验证的方法,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锻炼提高了学生的估计意识和

能力。

片断二: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抱着100根铅笔的小朋友,你看他抱得怎么样?

生:比较吃力。

生:快抱不住了。

师:现在你拿一下桌子上的100根小棒,感觉怎么样?

生:很容易拿。

师:这是为什么?

生:??

师:因为铅笔的体积大,小棒的体积小,它们的体积不一样,所以一个抱不动,一个拿得动。

(师出示100粒米)师:这是什么?

生:米。

师:猜猜有多少?

生:40。

生:60。

生:10。

生:??

师:告诉你们这儿有100粒米。

生齐:哇!

师:感觉怎么样?

生:很少。

然后请一个学生掂一掂这100粒米。

师:感觉怎么样?

生:很轻。

师:如果现在老师请你到办公室拿两样东西:100张纸和100本书。请你用动作来表示一下怎样拿这两样东西,好吗?

全班齐表演。然后请两名学生上台表演。

师:(指着上台表演的学生问)这是拿100张纸的还是拿100本书的?

生:拿书的。

生:拿纸的。

师:(转向表演的学生问)你是拿什么的?

生:拿100张纸。

师:老师这儿就有100张纸,看一下,怎么拿。

师再请一名学生上台表演。

师:这是拿什么的?

生:拿书的。

师:100本书为什么这样拿?

生:因为比较重,所以要用两只手。

感触二:

丁老师这一环节的设计,给人以全新的感觉,其实她对数感的建立已进一步扩展到视觉、触觉和空间的范围,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物体的大小、形状不一样时,即使数量相同,它们的质量与感觉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理解了数字本身,同时也对数的实际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反思:

《标准》对数的概念的建立在第一、二学段提出的具体目标有: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在片断一这一环节,教师在讲课时首先出示一捆小棒,让学生猜一猜,然后让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发觉原先的猜测不准确,这捆小棒其实是100根多。可以看出,教师将数感的培养建立在学生对实物的感知上,注重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悟,通过学生自己错误的猜测从而促进学生数的概念的建立。同时,这里教师也渗透着只有自己动手数一数才能验证自己的猜测的准确性,教育学生不管什么事情只有自己动手才能

验证猜测准确性。

建立数感可以理解为“数学地”思考。在片断二这一环节,教师通过100根铅笔、100根小棒、100粒米、100张纸、100本书等,将数“100”与不同物体联系起来,促使学生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切实感受到此“100”与彼“100”的不一样,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可感知的材料,从而使学生明确地建立数字“100”的概念,其中教师让学生表演拿100张纸和100本书的动作,使学生在反复比较中深刻感悟“100”,而此时教师已将数概念的建立从视觉、触觉扩展到空间范围。

通过这样的游戏,使学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调动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对估计或猜测的合理性用数量之间的大小干系作出合理的解释,这样的训练无疑强化了学生的数感。

数感是一种心灵的感受,是一种意识的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学生数感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有关内容和情境,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