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社论:小悦悦事件,你我都不是无辜者

南都社论:小悦悦事件,你我都不是无辜者

连续几天的时间里,10月13日下午发生在佛山南海的小悦悦事件让中国人心绪难宁。 这一天,先哲早已大加挞伐、今人尤有切肤之痛的“国人冷漠症”进行了最彻底的表演:面对遭面包车碾轧的两岁女童小悦悦,在长达近七分钟的时间里,18名路人居然熟视无睹、不闻不问,直至拾荒的阿姨陈贤妹将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

在见惯了老人跌倒无人搀扶等类似场景之后,按说我们对冷漠的承受力是大大提高了。但小悦悦事件还是激起了国人普遍的震惊和愤怒,对此有人从利害关系上分析,搀扶倒地者毕竟存在一定风险,而小悦悦事件中,经过的路人完全可以通过打电话报警等近乎零成本、零风险的方式进行援助。尽管如此惠而不费,那18名路人也不愿意选择,容忍的底线再低,那18名路人注定都没法通过。

这种分析言之成理。但从事件性质分析,面对倒地老人漠然置之的现象如果不是个案,其和在受伤女童面前的冷漠肯定没有质的区别,而且其中很可能存在一种因果联系。在一个社会里,当对倒地老人扶还是不扶都已成为一个纠结的问题时,可以断言,发生小悦悦事件几乎就是一个必然,而且很难保证未来的一天,中国大地上就一定不会上演比佛山一幕更让人震惊的事件。 正因为如此,我们没法同意小悦悦事件是个孤立的、偶然的事件。在残酷的现状面前,再也不能装鸵鸟,必须承认当下中国社会道德水准大幅滑坡是一个已成的冷峻现实,也必须正视连“扶老携幼”这样的基本公德都无法立足的社会基础。

谁应该为此而负责?无非有公民个体和社会两种指向,比较起来,指向社会是最容易的一种办法,也自有充足的理由。由于价值虚无、法纪不彰、道德底线失守、权势者带头不守规则,我们这个社会存在全面失范的风险,与这种风险对抗,个体的力量的确难免卑微,同流合污乃成为最便当的选项。但也正因为这种办法太过容易,不仅使许多应该遭受谴责的人逃脱了道德惩罚,而且还常常让他们心安理得,并产生传导作用,使更多的人一边诅咒道德失范一边却又主动放弃自己对社会的责任。

小悦悦事件之后,一位网友的留言很有代表性,“我们表现出的痛苦相当可疑,我们的咒骂缺乏内在的力量,我们的正义感从一开始就摇晃不已。当我们迫不及待地发表道德演说之后,我们是否真正愿意追随这种信念,为?社会道德?的改变和提升尽绵薄却尊贵的力量?”

网友的考问十分有力,更在给人信心。每一名公民个体的力量诚然渺小,但却尊贵,而汇聚这样的力量,基本公德无法立足的社会基础才可能被一寸寸撬动。一个基本的道理是,我们再对社会痛心疾首,而社会本身终究无法反思和改进,使社会趋善,这副担子实际上仍然只能由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公民个体肩荷。一个能动的主体,其对社会的责任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来论,消极的层面,是洁身自好,积极的层面,则是绝不放弃自己追求更幸福更有尊严生活的权利,与一切恶和非正义抗争。公民对社会尽这种起码的责任,很多时候常常只需要一点良知良能,就像那个心疼得赶紧抱起小悦悦的陈贤妹一样。

在佛山,当地媒体用“他们令佛山蒙羞”的大字标题考问着那18名冷漠的路人。其实这样的耻辱并非仅属于佛山。试看全国各地,相似事件哪座城市未曾发生过呢?如果说这些事件无一不是提醒我们还生活于文明线之下,我们哪个人又敢声称自己完全是无辜者?有的在公然作恶,有的在作恶的帮凶,有的在恶的面前噤若寒蝉,我们何尝不是基本公德无法立足的社会基础的一部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虽然外界的强迫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一个人的责任感,但绝不可能完全摧毁它。”公民们请行动起来,坚守良知,竭尽责任,如果你还对社会向善抱有期待。

“碾童案”——冷漠瘟疫谁之过?

这两天,大家都在讨论佛山女孩遭碾压18位路人视而不见的新闻。当地媒体《佛山日报》,也在头版的位置发文报道此事:《这一天,他们令佛山蒙羞》。

这里的“他们”,当然是指18位路人。媒体很自然地站在了“他们”之外,又很自然地代表整个佛山予以道德谴责,不知道这里的身份错位读者是否能感知:佛山是个虚体,说到底是一个个佛山人,如果媒体认为自己可以代表全体佛山人表达蒙羞的愤怒,那是不是也应该承受那18位佛山人的不堪呢?记得汶川地震时有媒体发表社论《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国外有枪击事件发生时政客立刻表态“今天,是我们全体人民共同的受难日”。这措辞的不同所体现的文明差异,颇值得玩味。

相较而言,《人民日报》的文章就要好很多,标题是《女童遭碾,我们都可能是“路人”》。把自己也列为反省的对象,这才更符合18个人这个高比率带给我们的事实真相。就像有网友说的,“18个冷漠的路人已走过去了,就别再拉回来骂了,按照第19的比例,我们都不像我们自己说的那么高尚,他们也未必就如我们说的那样卑鄙”。

说到底,这个事情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羞耻。英国历史学家Lan Kershaw说:“通往奥斯维辛的道路,为之开道的是仇恨,为之铺路的是冷漠。”温家宝总理针对“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怒斥说“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可以说,现如今出现在马路上、餐桌上、屋顶上、矿井里的一座座“奥斯维辛”,一再昭示社会冷漠与道德滑坡会有多么大的危险性和破坏力。

关于道德,社会学上有一种三元道德文化说:“罪过、羞耻、畏惧”,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道德约束,进行影响一个人的行为选择。罪感,可以来自宗教,比如上帝,也可以来自法律;羞耻,主要是周围人群所形成的舆论压力,进而影响一个人的内心;畏惧,既可以是对上帝力量的惧怕,也可以是对法律强制力的惧怕,还可以是对各种各样鬼神的惧怕。

要弄明白我们当下面临的道德危机,不妨进行一下分析:中国人基本上是不信宗教的,除了“临时抱佛脚”的功利需求,几千年来,宗教都未能完全主宰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至于法律,除了明显地违法、犯罪,比如添加违禁品瘦肉精,其他多数都属道德范畴,有人呼吁立个“见死不救罪”,带来的麻烦恐怕比没有法的时候更大。那支配中国人道德观的是什么呢?大概主要有良心、对神明的敬畏、“面子”羞耻心,以及现代公民教育带来的是非感。

看看我们周遭的世界:彭宇案一再发酵产生什么后果呢?法律不仅不会鼓励做道德之事,反而会把你陷于既不道德也不经济的境地,罪感和畏惧感朝着有悖于善的方向被激励;郭美美事件,更是极大败坏着公众的行善之心,甚至触发人们内心仇恨和报复的念头;贪腐数亿的高官、情妇无数的局长,他们促成的亚文化是,一个人说和做是完全可以分裂的,这个社会是分台上和台下的,台上的礼义廉耻只是台下贪婪无边的幌子,此类事情越多,底层被欺骗的感觉越重,于是乎,上下互动,比着败坏和邪恶……

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道德上出问题,精英和上层社会显然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美国在20世纪初经济飞速发展时,也曾出现各种社会溃败之相,比如大家都知道的纽约三角制衣厂大火和芝加哥屠宰场脏乱状况的《屠场》。美国度过那段危机,靠的是记者、知识分子、律师等等精英阶层一波又一波持之不懈的努力,比如闻名全球的记者“扒粪运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一次次洗涤矫正,才促成了制度和意识的双重进步。

今天我们面临同样的问题,精英尤其是有舆论影响力的媒体人,没有任何道德优越感斥责他人。重建信仰,营造向善的舆论氛围,打造有力度的正义的司法,让国人重新找回“罪感、羞耻之心和畏惧”,首先是精英的责任。眼下,精英们大概需要掀起一场什么是“好的社会”的讨论,真的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往下剥,从制度到技术到人心,好好找找我们的问题。

人民日报:女童遭碾 我们都可能是“路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走过小悦悦身边的“路人”,请停下来,拉她离开街心;或伸出援手,将她抱离险境。这是本分,更是底线

这是一段令人揪心的视频。广东佛山一个五金城里,两岁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碾轧,接下来的几分钟,还有呼吸的悦悦孤零零地躺在路边,18个路人先后经过,但都当没看见,而其间悦悦又被一辆货车碾轧。这令人心寒的一幕,直到拾荒阿姨陈贤妹经过,将悦悦搬离街心、在高喊中惊动了悦悦妈妈,才得以终止。此刻,濒临脑死亡的小悦悦,躺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 18∶1,多么让人遍体生寒的数字!尽管有人曾因见义勇为被冤,尽管救人常不免带来某些“麻烦”,但是,见死不救甚至用冷漠来助纣为虐,是在撕裂社会的良知底线,消解公众灵魂深处的仁义善念。

是陈阿姨的出现和奋力施救,让我们被冰冻的道德感有了一丝暖意。怀揣一颗善良的心、在看到孩子躺在马路上抽动的那一刻“只想着救人”的陈贤妹,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桩个案里的悬殊比例,并不能成为社会道德的代表。陈贤妹并不孤独。我们完全可以举出另外的个案,像勇敢地徒手接住坠楼女童的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扶助摔倒老人、虽被冤枉却依然无悔的南通大巴司机殷红彬;还有合肥两位农妇以德报德的事例主动做好事让老婆婆搭“顺风车”的农妇刘士圣,不幸发生交通事故后主动担责,赔偿对方,而老婆婆的儿媳李孝香善良宽容,坚决拒收上万元补偿金。当然,更不用说汶川特大地震之后的举国相助和志愿者的驰援……在这些朴实的草根大众心中,守望相助、扶危济困,天经地义。他们是这个社会里沉默的、平凡的、但善良的大多数。 公众之所以如此关注“18∶1”的恶性事件,如此激愤于冷血路人的“旁观心态”,因为它太过异常和触目,将大众的道德神经触碰得疼痛难忍。这种疼痛感在网友们的愤怒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与陈贤妹的出手相救一样,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对善良的坚守,蛰伏在草根大众的心中,构成社会道德的主流。

孔子说,礼失求诸野。中华民族的礼义廉耻,原本植根于最质朴最底层的“草民”中间。路旁行人口似碑,不管是大是大非的价值判断,还是急公好义、古道热肠的民间道德,都是五千年文明史得以绵延不绝的重要支撑。基于此,我们一面对陈贤妹们的良知善行深深致敬,一面也必须对冷血的路人报以严厉谴责,他们对生命冷漠如斯,不仅是文明社会的耻辱,也让文明古国蒙羞。 阻止道德的滑坡、托举向善的力量,正成为今天我们这个社会必须面对的考题。这道考题不仅涉及道德的考问,也关乎文明社会的公民责任。在一些国家,见死不救甚至会构成犯罪,英国的“见死不救罪”规定:如果涉嫌“没有对涉险人士予以协助”,将面临法律的惩罚。在社会道德被严重污染的时刻,或者可以让法律来拯救道德?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走过小悦悦身边的“路人”,请停下来,拉她离开街心;或伸出援手,将她抱离险境,这是本分,更是底线……

新京报:漠视女童被碾 “18路人”都怎么了

两车先后碾轧2岁女童,10余路人见死不救。归咎于社会风气的败坏,以及法律条文或相关案例的负面作用,于事无补。请“从我做起”,让遗憾和悲剧少一点。

昨天下午,在加拿大卑诗省素里市,笔者4岁的儿子从幼儿园回家,半路见人行道被施工车辆占据,就绕走快车道,边上行驶的一辆轿车立即减慢速度在边上护送,车主更责怪跟在后面的孩子母亲“这样很危险”、“今后不能如此”。有时候,一句随口的关切,和细微处对自己的一点严格要求,就能避免一起悲惨的交通事故。

《羊城晚报》昨日报道了一则惨剧。10月13日,在佛山街头,一名两岁女童被两辆车先后3次碾轧,7分钟内10多名路人对此不闻不问。倘当事的每辆车、每个人,都有素里市街头那位不知名车主的“从自己做起”,又何至于让两岁女童至今仍无法摆脱生命垂危的状况?

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两岁女童在事发前已单独在车来车往的窄巷中行走多时,两边店铺林立,行人和往来车辆也不少,这些人中随便哪一位,如前面那位外国车主般提醒一句,关照一下,让女童走到安全地方,车祸隐患便能消弭于无形,后面的悲剧根本不会发生。然而,并没人这样做。 出事的道路并非主干道,且道路两侧杂物较多,人行道也被占据,在这样的道路上行驶,任何一个有公德心的人都该格外小心,低速缓行,并随时观察前方异状,从两辆车接连三次碾轧的画面不难看出,两位车主并未做到这些。可以说,在这种“人人不关心”的氛围下,交通悲剧的影子事实上一直在街头徘徊且挥之不散,没出事是偶然、侥幸,出事则是迟早的。

至于悲剧发生后的一切就更不忍多言了——或许有人会辩称“社会风气不好”、“怕被家属讹上”、“怕莫名其妙担责任”,且不说因为这些理由,就坐视一个两岁生命自生自灭,是否过于冷血和残忍,就算不敢去扶、去拉,不能打电话报个警、叫个急救,让女童早点得到救治吗? 人们往往把社会的冷漠、人与人间的互不关心,把悲剧面前人们的无动于衷,归咎于社会风气的败坏,以及法律条文和相关案例的负面作用,这些并非没有道理,但任何社会、任何风气,都是从一个个“我”开始构建的,倘若每个人面临类似情况时,都能首先要求“我”多一份热诚,多一点关心,那么即使社会风气不能就此得到根本扭转,体制弊端不能因此得到根本改变,也仍然会让遗憾和悲剧少一点。

如果在目前情况下,尚无法要求别人、要求社会都快速改变,那么从自己开始,首先要求自己在碰到类似情况时多一份关心,是每个人都做到的。这样做也许不能立即扭转什么,但至少可以避免更多悲剧的发生。这样做的人多了,更可在不经意的点滴间,让整个社会的风气改变。

 

第二篇:南都社论

南都社论:2012 创造历史,相信未来

新年是一个许愿的节点。

在过去的一年里,无论你是顺风满帆,还是命途多舛,是大起大落,还是平淡无奇,也无论你有几许辛酸,怀揣多少愤懑,都请在这个时候,许下自己对未来的祈愿。诗人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是因为他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和“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我们经受生活的各种重压还能倔强地抬头瞻望,则由于新的一年代表着一种不确定的因素,不确定恰恰才能催生梦想。

世间万物皆有妙谛,惟变动不居才是永恒的状态。如果20xx年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一个年份区分开来的话,也许只能说人们的思变、求变远不如今天这样迫切,也远不像今天这样于社会各阶层达成广泛的共识。

思变和求变,首先缘于目睹了变化的迹象。过去的一年,世界多变,环球同此凉热,而目光放到中国,则如同《人民日报》一篇文章所概括:“治理格局的变革、网络舆情的变奏、精神世界的变化,在发展的高速时代,中国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变动图景。”其次是因为弥漫于社会的焦灼和不安的情绪正在为所有人所感知,回忆一下,我们过去似乎很少会为一起交通事故而全民声讨,一个刑事判决也很难成为专业内外的议论焦点,而一个帖子一条微博招致全民围观更属不可想象。热点事件中的每一个细节仿佛都可以轻易触动我们,让人感同身受、浮想联翩,这种典型的公共焦虑已经到了必须纾解的时候了。

贴近并理解这种公共焦虑,正视并尊重社会各阶层的思变、求变之心,2012有望以“变革之年”而为人记取。这对一个以“变则通”为哲学传统的民族,对一个已经习惯从改革中获益的国家来说,当属水到渠成。

未来之变无可置疑,关键或在把握变动的方向。一百多年前,“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曾经是蕴涵多么丰富的一句感叹!蓦然回首,我们才恍然,昔日做对了一些,但也错过了许多。一个民族没有太多的百年,社会本不应该因“激进”与“保守”、“传统”与“现代”的泡沫争论而虚耗。回溯西学东渐以来的中国近代史,检讨志士仁人所投各式药方,其中失误者并非谁主“激进”谁趋“保守”,而在于为民族危机感所逼迫,欲以个体权利之暂时的牺牲而图国家之富强,反倒南辕而北辙。

痛定思痛,回到个体的本位,不但契合国家之起源,因为“国家因人而设,人非为国家而生”,而且实系现实之要务,过去一年里“举牌哥”、“拇指妹”等踊跃登场无一不在提醒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看重个体价值的新生代公民将不可抗拒地占据舞台的中心。

回到个体的本位,这意味着承认没有个体的幸福,就没有国家的强大,没有个体的尊严,就没有国家的体面。一旦国家都以公民个人拥有的尊严为荣,在

个体权利面前尚且退避三舍,还有谁敢以拙劣的借口来侵犯、剥夺这种尊严和权利,又有谁会轻视这样的国家呢?

回到个体的本位,这将改变权力的姿态,公民个人的责任感也必将由此而生。没有享受权利、不懂权利为何物的人,他的责任感虚无缥缈,无法信赖。权力和权利各归其位良好互动,在这样的价值共同体内,国民的道德自省才不会流为空谈。

回到个体的本位,这预示需要重新设计权力结构。“人是目的”,不能随时预备牺牲;“人是万物的尺度”,不能反为物所役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理应以此出发构建公共空间。

为了今天的变革,我们早已做好了准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变革的物质基础,顶层设计的理念给人以变革的信心。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我们变革,更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我们朝自己看好的那个方向变革。不分在朝和在野,无论精英和草根,我们都在创造历史,留下一个怎样的20xx年供后人评说,这是每一个具备历史自觉的中国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请珍惜万众思变而形成的合力,请珍视创造历史的机遇。我们和诗人一样,“相信未来”。

南都社论:从老酸奶疑云到皮革胶囊 公众安全交托何处?

又见废旧皮革与工业明胶!据昨日央视《每周质检报告》报道,在浙江省新昌县“全国有名的胶囊之乡”,皮革下脚料提炼出的劣质工业明胶被用于药用胶囊,包括吉林海外制药、四川蜀中制药、修正药业等知名企业被指涉嫌使用该种工业明胶原料制作的胶囊,其多种药物经检验重金属铬含量严重超标,超标最多

的达90多倍。(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随着媒体调查的镜头,公众所见令人震惊。各种皮革的琐碎下脚料,经过生石灰浸渍膨胀、工业强酸强碱中和脱色、多次清洗等一系列工序,以其为原料所熬制出的工业明胶,被厂商信誓旦旦地保证“完全能够用来生产药用胶囊”,大肆销售。而为其行为背书的,则是诸多胶囊制造厂、制药厂,明知不可为却悄然为之,不经任何必要检测就让这样的胶囊药物流向市场。经检测发现,诸多涉案药物重金属铬严重超标,原本寄望于治病的药物,却俨然成了致命的“大杀

器”,如此“公开的秘密”实在骇人听闻。(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在此之前,则是另一场至今未见完全消散的“老酸奶涉嫌添加工业明胶”风波,尽管有多家行业协会出面表态,言辞间甚至不乏赌咒发愿,但个中疑窦依然让公众心有余悸。而今,围绕工业明胶被指大面积用于胶囊制造,是否还可用一句“不足虑”轻松带过呢?眼观“业内非常普遍”的用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的

乱象,在同等戒备状态的食用领域,是否还能确信真的安全无虞?

面对如此岌岌可危的安全困局,各方仓促的表态已无法消弭公众的诸种疑虑。而回到此前“老酸奶涉嫌添加工业明胶”传闻的风波,至今无法完全消散的

焦虑,让公众的信任无以托付。惟有的脆弱反抗,只剩下“因噎废食”这一项看似荒诞的选择。因为在“不必惊慌”的安定人心之外,最应当细细展开进行证据呈现的爆料者,采取了欲言又止的作态继续他的“不细说”。争相上场的商家表态,除了缺乏信赖度的笼统誓言,依旧无法让人看到哪怕一份权威的检测报告,职责部门至今不出面回应,倘若没有此次“皮革胶囊”的及时接力,工业明胶与老酸奶之间的暧昧关联,是否还会有机会继续追问?(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彼时所谓业内人士从成本角度曾有计算,用“如果用工业明胶,一吨酸奶也就省几十块钱”来推导“用工业明胶不划算”的结论。此类说法亦曾屡屡出现在诸如三聚氰胺、地沟油等公共安全事件的早期辟谣中。如20xx年8月份,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声称:“‘地沟油’味道很大,如果处理到没有异味,那么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所以回到餐桌是不可能的。”这已为全国各地破获多起地沟油案所证伪。事实证明,造假或者使用劣质原料的高成本,并未阻挡不法企业(甚至不少知名企业)的冒险脚步。且只要是稍微成熟的黑色利益链,在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方面,总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已经查处的案例已屡次给予

人们这样挫败感十足的体验。

食用抑或药用,工业明胶均在国家严格禁止的行列,同样都有堪称严苛的准入与监管制度,此厢工业明胶侵入制药的同时,工业明胶与食用产品绝缘的信心,是否真的还充足?因为那些严苛的准入与监管制度,亦曾经在刚刚过去的时间,被信誓旦旦地用来论证老酸奶与工业明胶之间的“不可能”。有媒体曾刊文称,明胶的生产供应有着极为严格的分级,“食品级、工业级和药用级有分别的生产许可”,普遍性采用工业明胶可能性不大。而现在看来,起码在药用领域,这种“严格的分级”与生产许可并未禁绝工业明胶的横行。即便是在严格监管的状态下,“不可能普遍使用”所给予消费者的,恐怕也并非一份安全,而是更不可捉摸的恐慌——— 那被轻松忽略的“个别使用”,将殃及人们对整个行业的信任。 在社会陷入普遍性不安之时,有必要追问的,不仅是在这条肮脏的利益链条上的诸多环节企业和被形同虚设的制度管理,还有在千里之外的媒体调查出炉之前,“灯下黑”的各地执法监察部门———对猖獗违法的长期无视,是真不知情,还是已成为那条利益链不可或缺的一端?据昨日央视报道,媒体报道中的涉事企业,当地执法部门赶去执法时,厂房却突然起火,票据和电脑被烧毁。个中玄机,

究竟何解?

丑闻既出,调查结果和辩白总会应声出炉,但如何真正给公众以交待与信心,却显然没那么简单。媒体的调查绝非问题的全部,只能作为冰山一角的引子。拥有更广泛调查能量的政府部门,需要检讨事发前的失职(各项常规抽检何以检不出如此严重的问题),必须迅速启动彻查程序。需要彻查的,不仅是出现在媒体报道中的几家企业、几个地方,必须涉及乱象频出的整个行业,以及很可能同样

失陷的相关行业领域。

地铁故障,莫因细小而忽之

去年多个城市的地铁电梯事故给公众造成的阴影尚未完全消失,最近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又在微博上透露,近一个月来,广州地铁发生包括信号障碍、自动停车、不能折返等至少10起故障。媒体报道之后,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关注。对此,广州地铁于2月21日凌晨在官方微博上坦承,最近一个月可以算是“广州地铁线网有史以来故障最频密时段之一”,而导致故障的原因,他们也给出了说明,称除了检查不到位、部分设备接近寿命之外,相当一部分系偶发故障。结论

是,随着广州地铁“加大维保力度”

南都社论

,“进一步完善检测手段”,公众不必担心,因为“地铁运营系统是安全的,近期发生的故障是由个别部件造成的,不会影响整体行车安全”。

从形式上看,广州地铁费心给出、期待公众欢欣接受的这一结论,有点像食品监管部门那个多年不变的承诺:食品总体是安全的。可由于地铁本身的高技术性,多数人也只能姑妄信之。

遗憾的是,广州地铁下达结论仅仅两天,23日早晨广州地铁一号线再次出现问题,列车在广州东站不能折返,11分钟后才排除故障,列车延误持续至少1小时,时值早高峰聚集大量乘客。虽然广州地铁向乘客表示了歉意,但却经不住一个简单的质疑:经历了“地铁线网有史以来故障最频密时段之一”之后,广州地铁不是声称提高了检修标准、加大了维保力度吗?为什么故障还在不断发生?

与上一次的信心满满相比,这一次广州地铁自己似乎也有点信心不足,面对媒体的追问,他们的回答是“无法给出解释”。

地铁运行不论出现何种异常,其背后肯定都有原因,原因不找到不进行消除,就没法指望其恢复正常。而现在,专业人员居然表示他们也不知道原因究竟在哪里,这样的回答公众听来真是哭笑不得。连专业人员都一片茫然,又怎么希冀公众对地铁安全充满信心?

据说因为韩志鹏在微博上追问地铁故障,有疑似广州地铁工作人员的网友认为韩志鹏是吹毛求疵,因为近期地铁发生的仅为“故障”,完全没有达到“事故”的程度。是的,正由于目前发生的还只是故障,所以我们还能坐在这里从容地讨论地铁安全。但是从故障到事故,真的有很远的距离吗?地铁电梯一次莫名其妙的失灵,当然不过是一起故障,但一旦这个故障没有引起重视,电梯就可能在下一次卷走一条生命,到那时,谁还会说这不过是故障而已呢?血的教训告诉我们,从故障到事故,很多时候可能连一步的距离都没有。

地铁为公众出行所不可或缺,没人愿意对其经营维护者吹毛求疵,但地铁不能出事故,一出就是天大的事,这个弦必须时刻绷紧。唯因为故障和事故的距离并不遥远,所以哪怕再轻微的故障,也不能以其细小而忽之。

绷紧了这根弦,广州地铁接下来该如何做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街谈]台湾景区的门票为何不涨价?

5月是个旅游的季节,估计有不少人已经收拾起行囊,意气风发地准备访名山、吊古迹、吃美食。

不过请注意,最近全国各景区的门票可是在上涨啊。扬州瘦西湖门票要上涨

60%,为此还曾开了个听证会,据说连一声“反对”都没有。其他有名的景区,要不早已涨得够高,要不正悄悄地涨,再不就在申请涨。总之,想看价廉物美的景致是没指望了。

这真叫人徒唤无奈。的确,在国内旅游,真是件让人为难的事:看古人畅游留下的诗篇笔记,加以某些旅游材料的宣传,很多人是不禁心动,即使做不了徐霞客,也想效仿李太白“一生好入名山游”———起码用假期可以做到吧;但是等你亲临其境,才知道文字图片描述和现实的差距是多么可怕。自然景观固然不错,但人文环境却让人揪心,买东西怕上当,下馆子怕挨宰,遇上货不对板的服务,想理论还怕挨打。这些窝囊事小心一点还能避免,但这门票是免不了的。看到各地门票,你只能替徐霞客李太白庆幸,庆幸他们没有生在今天的中国,否则,什么名山什么古刹,光是门票估计就耗尽他们的盘缠,还有什么心情勤记笔记喝酒写诗?不和我们诸多游客一样破口大骂就是好事了。

所以我们这里赶集式的旅游,虽然都冲着名山名胜而去,但好多人以看人头受鸟气收场,直呼“花钱买罪受”。触景生情,有些人不免有牢骚,说中国人没救,甚至说根子还在于历史和文化。

不过,这样说也不对。因为同为炎黄子孙,同为华夏文明的台湾地区,就和我们大不一样。《北京晚报》就有报道说,在台湾,没有一个寺庙收费。因为“寺庙等历史景点是老祖先留下来的,不应该收高费用”(西方国家那些著名的教堂也都是免费参观)。至于自然景区收取高门票费,在台湾是“闻所未闻”,更别说门票一涨再涨。比如日月潭这样驰名神州的景点,也不收一分钱的门票费。台湾的博物馆倒是收费的,不过那也只是象征性的。

当然,这不是说台湾人就不想赚钱,台湾景区维护就不耗费,但他们的路子是这样的:不收门票,当地零售业、餐饮业、旅馆业和交通业都因为游客的到来而得到发展,政府每年的税收也因此增加。税收的增加让台湾观光机构的预算费用每年递增,最后这些费用返还到景区用于维护和运营。

另外,据说台湾景区门票便宜,但要涨价却不容易,有一套严格的程序。“票价先要经过审核,审核通过后,还要经过立法机构,如果有一位民意代表有意见,相关的主管就要去说明为什么要涨,需要提供一大堆数据。立法机构要经过协商,如果觉得合理,就可以涨,如果觉得不合理,可能就不敢涨。”

这样一对比就非常清楚。台湾那里的风景区,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门票管理则有严格的制度。而我们大陆的诸多景区,则是能捞则捞能抢则抢,即使不杀鸡取卵,也是急功近利得走火入魔。所以我感觉,如果李白徐霞客生在今天,他们肯定也要渡过海峡,到祖国宝岛一游,至于大陆的景区,估计他们是受不了的。

当然,对于我们这些市民来说,受不了也没办法。只是不知那些旅游部门管理公司是怎么想的?

社论]承续五四精神:从“建设国家”到“建设社会”

又到“五四”青年节,这通常是宣扬爱国主义观念的一次绝佳机会。的确,近代中国在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时,由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缘故,“国家意识”的构建成为百年来政治文化意义上最为重要的一项任务。然而,时至今日,如果我们在近两年来迅速崛起的微博上搜索“五四”两字,所看到的结果却大多是“五四节是不是要放假”、“会有半天假吗”这样一些和国家,也和科学、民主毫无关系的发言。

在距离19xx年5月4日已然过去93个春秋的今天,中国与世界都已经发生了难以形容的剧烈变化。曾经的年轻人所普遍持有的“救国情怀”、“革命意志”,在数十年市场大潮的冲刷之下,已经演变成为当下所盛行的“个人前途”与“消费欲望”。在这个日趋多元的时代,诸如革命救国这样的宏大叙事早已与年轻人渐行渐远,反之,市场的力量开始统治我们的观念,这一代年轻人更关心的是房子、车子或事业。

从19xx年开始,青年一代的力量就在中国历史的演变轨迹上留下了他们深刻的烙印,但是,30多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逐步收窄了国家干涉的范畴,并释放、培育了一个越来越广袤的市场领域。“国家叙事”的退潮使得上世纪80年代的年轻人开始陷入迷惘,一个名叫潘晓的23岁女孩“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的感慨引发了那一代年轻人的共鸣。接下来的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法定地位被确认,年轻一代也开始向“市场”索要人生的意义,当时所兴起的一轮又一轮“下海潮”,正是那一代年轻人状态的直接写照。

20xx年,中国正式加入W TO,这也意味着13亿人口正式汇入全球经济大家庭。此后,市场力量披荆斩棘,个体主义、消费主义观念深入人心,成长于此一时期的80、90后,在探寻青春的意义或者生命的意义时获得了怎样的结果,成为大家所关注的命题。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是,当国家开始步入常规化运作,年轻人注定只能成为其中的一个螺丝钉,而无法获得出彩的个体意义;当然,当市场缺乏法治保障,且公务员群体福利优厚之时,“考公热”成了年轻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甚至,因为社会竞争缺乏规则的保护,年轻人也只能用“拼爹”来表达自己的无奈,用“高帅富”和“屌丝”作为年轻人群体分裂的指代。

因而,面对当代的年轻人,我们有理由去同情他们,但是,我们也同样有理由去指责他们。作为一群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应当明白人生的意义显然不仅仅在于获得一份安稳的工作,青春的色彩更不应该仅仅用欲望的满足来涂抹。要知道,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前提下,物质仅能作为一个基本保障,而只有真正的精神才是人类的终极追求。正是在这一层意义上,我们需要回眸五四,重温那一代人所拥有的有理想、有行动、敢突破的状态。

今天的年轻人,过早的世故,也过早的“成熟”,很大一部分人把游走于庞大的官僚体系作为毕生追求,把浸淫于消费市场当做人生意义。如果说80年代的年轻人因为“国家价值”的式微而感到困惑,那么今天年轻人则由于沉迷消费干脆停止了反思。这的确是一个多元时代,但无论什么时代,年轻人都应该富有朝气,充满阳光,社会结构的制约不应成为年轻人屈服稳定、丧失开拓精神的理由。相反,在新的时代,“社会建设”的浪潮已经开始掀起,大到参与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小到扶老人、做义工,环保、公益、慈善、教育等种种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世界紧密相关的领域,都需要年轻人的加入。从曾经的“建设国家”,到现在的“建设社会”,我们希望,新一代的年轻人能够承续五四精神,并从中探索人生的真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