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0504 像焦裕禄一样坚持“三严三实”

像焦裕禄一样坚持“三严三实”

对广大基层干部尤其是县区委书记而言,焦裕禄同志是一面永远的镜子。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第二期培训班不久前组织学员前往河南兰考,重温焦裕禄同志事迹,践行“三严三实”要求,让我们受益颇多。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为什么兰考人民讲起焦裕禄的故事时眼里常含泪水?为什么焦裕禄精神能够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为什么改革发展新时期人民群众热切呼唤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从“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到“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再到“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严与实构成了焦裕禄同志一生最为厚重的底色。我们说焦裕禄精神与“三严三实”的要求高度统一,就在于自我要求上的从严与从实。领导干部坚持严的标准、筑牢实的根基,才能立身以正、兴业以勤、为政以廉,成为受百姓拥戴的好干部。

严是标准和保障。严以养德、严是爱护、严出公道,从严是涵养情操的依靠,是秉公用权的堤坝,是清白做人的根本。焦裕禄同志坚守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的信条,不仅自己在党纪党规面前不越雷池半步,也不允许家人利用自己的职权谋取任何好处。他不让儿子看“白戏”,亲自起草《干部十不准》,从严立规矩、定制度。始终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明的纪律修身用权律己,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权、慎独、慎微、慎初,方能保持共 产 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实是根基和前提。大兴崇尚实干、务求实效之风,既是做人做官的准则,也是谋事创业的方法论。“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焦裕禄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查风向、

探水流,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治理“三害”的办法;他带领干部访贫问苦,为群众争取救济粮款,把保障民生做到了百姓心中。始终把做人做事的基石建立在实干实行上,把干事创业的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求实绩不慕虚功,办实事而不图虚名,方能创造让群众满意的实实在在的业绩。

与焦裕禄时代相比,今天的工作环境、条件和任务都发生了变化。物质条件更优越了,但物欲诱惑也更剧烈了;工作环境改善了,但舒适座椅和轿车也更容易让人腿无力、心无主了。纾解经济新常态下的速度焦虑、转型困难,应对改革攻坚中的利益纠葛、中梗阻力,难度和风险一点不比当初筚路蓝缕时少。正因这样,焦裕禄的那种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更需要传承好、弘扬好;也正因为这样,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更需要以“三严三实”为遵循,自觉接过焦裕禄同志的精神火把,让信仰之光烛照事业前程。

“推动改革发展事业,关键在党,关键在广大党员干部要有优良的工作作风。”好作风的动力源在哪里?领导干部自身的觉悟和践行是重要方面。把焦裕禄同志作为一面镜子,见贤思齐,营造风清气正的新生态,涵养奋力躬行的新状态,我们才能不负人民的呼唤,不愧时代的重望。

 

第二篇:《焦裕禄》观后感20xx.5

光辉的形象 学习的榜样

——影片《焦裕禄》观后感 怀着深切的缅怀和钦敬之情,我观看了电影《焦裕禄》,焦裕禄书记那高大的形象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19xx年,年仅40岁的共 产 党员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县委书记。

焦裕禄是艰苦朴素的典范,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自己。

黄沙吓不走他,洪水挡不住他,盐碱难不住他,焦裕禄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对人民事业高度的忠诚,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治理“三害”;他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麦子的长势、群众的生活;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电影《焦裕禄》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一个共 产 党人的崇高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在兰考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后来病情严重恶化,变成肝癌,然而他依然以顽强的意志忍受着剧痛,在狂风、大雨、激流里奔波,他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关心人民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不搞特殊,严于律已;公而忘私,抱病工作,以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等。几十年来,党和人民群众始终不忘焦裕禄同志,怀念焦裕禄同志,学习焦裕禄同志,继承和发扬了焦裕禄同志的精神,对促进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在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重大的作用。焦裕禄同志

的精神永远放光芒。

倾听历史,我会被这样的一段话所吸引:“我相信历史会做出正确的评价。”

翻开历史,我会被这样的一段文字所震撼,所表达的思想感动千年,所描绘出的一座丰碑静静地耸立在天地之间。

阅读历史,慢慢感受着逝去的岁月中,浮现出的一个个悲壮的镜头,牵动人心的一幕幕。

走进历史,踩着前人留下的脚印,走进一个贫苦的部落——兰考,一片荒凉中,我看到了一位平凡的人物——焦裕禄。

融入历史,融入滚滚的长河,融入一个真实的故事,融入一首优秀的共 产 党员的唯美赞歌。

感受历史,感受一张愈见亲切的面容,感受着阳光般的灿烂,感受着一双大手抚摩着这块令人牵挂的地方。

片中,患有严重肝病的焦裕禄凭着一个共 产 党员坚定的信念,一心为偏僻穷苦的山区兰考,为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的工作。忘记了妻子、儿女,更忘记了自己。——吴县长派人分给他二斤大米,这在当时来说相当的珍贵,可以让家里人吃上几顿香喷喷的饭。可他却一点也没动,让家人原物奉还。

在他生命终止的一刻,他还想着党交给的任务没有完成,兰考的灾情还挂在他的心上。他让女儿采来一束麦穗放到他的枕边,让他一直闻着麦香离去。这就是一位坚强的共 产 党员临终前的遗言,把最后的寄托,最后的遗愿都融入所走过的每一寸土地上,留给世人悲壮的一幕。

我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时期,那样的环境下是如何造就了象焦裕禄这样的悲壮人物,那些平民百姓是如何爱戴他的。但我从影片中确实感受到了时时在在存在的历史,没有歌声便没有生命,尤如没有太阳便没有生命一样。焦裕禄正是用他平凡而有伟大的一生谱写了一曲生命的精彩华章。他的光辉形象就象太阳一样照耀着大地,经久不灭 焦裕禄同志说:“群众满意才是检验工作好坏的标准!”,“我是您的

儿子,代表毛主席来看您了!”这些朴实的话让人铭刻心骨。电影中焦裕禄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他那高大全的形象,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同志爱、天伦乐、夫妻情一个个镜头让人感动,让人落泪。焦裕禄在兰考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也许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没有多大的政绩,可是琐碎集成求是,平凡造就伟大。焦裕禄,一个以忠诚、爱民、科学、创造、实干、奉献的化身,是我们共 产 党人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财富。

通过观看《焦裕禄》,我深深地感受到其对我的影响之大,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给予我很大的帮助,是对我思想的一次洗礼。入党,意味着要比群众多吃亏,争取入党就是要为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怕吃亏;入党,意味着比群众多挑重担,多做贡献;入党,意味着比群众多做牺牲,争取入党就要富于革命的自我牺牲精神。 通过观看《焦裕禄》使我感悟到:

一、学习焦裕禄精神,提高党性、道德修养

焦裕禄同志是人民的好公仆、党培养的优秀干部,作为一个父母官,他没有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有着一颗爱民的仁厚情怀,深入百姓,体察民情,访寒问暖。他前往兰考县委报到,衣着简朴,轻车简从,一路步行,当他看到一群饥饿的孩子时,他拿出了自己携带的全部干粮;当他第一次参加县委会议时,他提议与会同志先到兰考火车站看一看,当看到鹅毛大雪中静静等待的饥民无奈的眼神、当看到火车来临时饥民争先恐后逃离家园的决绝,众人被深深震撼;当他听说政府的救济粮没有及时发放时,他震怒了;当得知养牛老人被牛角撞伤,生命垂危,想见他一面时,他不顾自己已经十分羸弱的身躯,深夜冒雨前去探望;在一家老小尚未温饱的情况下,他还用自己本不富裕的收入资助更需要帮助的贫苦百姓。面对双目失明的老人,焦裕禄同志深情地说出“我是你们的儿子”,这是怎样的一种人民情怀!这是多么崇高的人格力量!

二、学习焦裕禄精神,立足本职,建功立业

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上实事求是、身先士卒,顶风冒雨,明察暗访,不顾病痛,用科学发展观描绘出了兰考的新篇章。为锁住肆虐兰考的风沙,他带领通讯员,推着自行车,亲自调查风沙的起因,在黄河故道的沙丘上,剧烈的病痛让他滑下了沙丘,但他没有退缩,忍痛坚持工作;当得知泡桐树可以在当地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对改善气候环境有巨大作用时,他亲自到苗圃了解情况,部署植树防沙工程,并亲手在沙丘上种下一株泡桐;当得知在苗圃工作的唯一的大学生要离开兰考返城时,他抓起一把兰考的泥土,忍着肝癌的折磨,跌跌撞撞跑到火车站为他送行,没有责怪,没有批评,只是交待大学生回城后不要忘记曾经生活过的这片土地,把兰考的泥土做一下化验分析,为改变兰考的自然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为解决夏季水患,又是他在洪水季节,带领干部群众,顶风冒雨,查看水情,在看到村干部面对灾情一筹莫展,垂头丧气时,又是他一句“吃别人嚼过的馒头不香”的朴实思想,振聋发聩,激起了大家战天斗地的豪情。

三、学习焦裕禄精神,培养正直无私、清正廉洁、勇于承担责任的工作作风

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是三严三实体现,我从焦裕禄同志的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启发,去学习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责任,学习他大公无私、一心为公的精神,赢得了党和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学习他一切为了人民群众,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按照“三严三实”的具体要求,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深入服务对象中,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工作努力,提高认识,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本领,升华心灵,从群众中取得不竭的力量源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定不移的走群众路线,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