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911观后感

我一直觉得政治纪录片是比较沉闷的,但是《华氏911》这部片子却让我有耐心和兴趣一直看下去,毕竟本人对美国政府也不怎么有好感,看一部一直在用各种方式去骂总统布什,揭露美国政府黑暗内幕的片子,感觉挺爽的。

这部记述伊拉克战争前后美国情势的纪录片,它回答了这么几个问题:美国因何成为恐怖分子的袭击目标?为何乐于卷入战争?乔治布什的政策与911事件的爆发有何联系?而他和本拉登之间关系怎样演变至宿敌?当然这些问题的解答都是用迈克尔摩尔自己的观点,纪录的方式。

其实看完之后,我并没有立刻就清楚了以上的这些问题,我不是很懂政治,也不敢去评论政治。只是知道,在这部片子中,充满了讽刺。讽刺美国政客,讽刺小布什,讽刺布兰妮等等,这些讽刺,在导演的剪辑之中变得非常明显。除了讽刺,我还觉得美国人其实也挺可怜,在这么一个连向着谁都不知道的政府的统治下生存,没有什么保障。说真的,911事件的发生,并不是毫无缘由的,但是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也不知道,纪录片说的也只是猜测。不去评论911事件的孰是孰非,单单是在这场事件中死去的人们,就足够可悲的了,我觉得他们死得很冤,连为什么死都不清不楚的。美国一直是一个恐怖事件发生频繁的国家,除了大集团的恐怖袭击之外,还有国家内部成员的袭击行为。我一直觉得美国很不安全,有时候走在街上也会飞来横祸,就此别过。所以美国真的很不安全。美国军队也够忙的了,经常要出动打仗,死伤无数,更要受无数人的唾弃,这是为什么?我想,其实他们也不想受众人谩骂的吧。追根到底,还是政府的决策,政府要他们去打仗,他们能不服从命令吗?而至于美国政府为什么要攻打伊拉克,这就只有政府决策者才知道了。

跟同学讨论了很多,我们的意见也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导演导得好,把美国政府、小布什骂个痛快,大快人心;有的觉得这种揭黑题材的片子很有价值,值得一看;有的对片子内容的真实性保持怀疑态度,不认为这是真实的??老实说,我对政治没兴趣,也不想对它产生兴趣。“在这个不可理喻的世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由于地域、历史、文化习染和语言的隔膜,真相对我来说,并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相信布什或者相信导演摩尔,都不见得高明,我只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判断力。

最后想谈谈的是,这部纪录片获得了很多奖,除了嘎纳电影节上的大奖外,还有一个让我哭笑不得的金酸梅奖。这个金酸梅奖的获奖者有最差男主角:乔治·W·布什、最差女配角:布兰妮、最差搭档:小布什和赖斯或者和他的宠物山羊等。这些讽刺意味极强的信息都让我不得不佩服美国人的敢作敢为,这个相当“反政府”题材的片子都能上映并能在国际影节上获奖,可见美国的言论自由的确比我国高很多。要是在我国有这样的片子出现,不要说一早就被列为禁片连上映都成问题了,甚至连幕后的制作人估计也会受到打压吧。不管怎样,这种勇于挑战权贵的精神还是值得嘉奖的。

 

第二篇:华氏911

《华氏911》观后感

许炜(11中队2班) 1105020420 这部纪录片反映了这届美国政府的某些侧面,试图说明为什么美国会成为仇恨与恐怖活动的目标,为什么美国总是很容易就卷入到战争之中,指出了911后对石油的贪婪在疯狂的反恐战争中起着绝对的作用,也分析了布什家族与本·拉登之间所谓的关系是如何导致他们成为势不两立的敌人。影片不但直接指向布什家族与富裕的沙特人包括皇室、沙特驻华盛顿大使和本·拉登家族在社会与经济上的联系,也表现了在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和伊拉克普通人的种种真实的状况,其中尤为关注与战争相关的平凡人,像在战争中受到伤害的伊拉克民众;像莱拉·利普斯科姆这样因在战争中失去儿子而转变对布什政府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的看法的平凡母亲;像进入巴格达普通家庭逮捕无辜市民的美军;像厌恶伊拉克战争的美军大兵;像那些成为美国新兵源的密歇根州的贫困的非裔美国黑人。

开片是布什与戈尔竞选总统期间戈尔在几个州获胜的镜头。那时媒体纷纷预测戈尔将获胜。CBS甚至断言“戈尔,又一个美国总统的诞生”。然后是戏剧性的佛罗里达选票结果使戈尔以微弱票数失去总统坐席,布什成为美国新一任总统。制作人兼导演迈克·摩尔自己配的旁白说,“布什偷去了这届总统职务”。接着,镜头出现了人们从未看到过的画面:布什的车队在首都华盛顿遇到的不是欢迎和庆祝的人群,而是阵容庞大的抗议示威者。鸡蛋投向总统的坐车——布什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从后门溜进白宫上任的总统。

影片随即转入黑场。没有图像,只有声音。那些熟悉的在过去被媒体频繁播放的声音:9·11爆炸的声音。伴随着声音,每个观众都在脑子里“看到”了第一架飞机撞入世贸中心,伴随而来的混乱和不知所措的曼哈顿;接着是第二架飞机撞进大楼??当镜头再次出现时,声音没有了。你看见了震惊和悲痛中的街头的人们,他们难以置信的眼神,张大的哭泣的嘴,悲痛地垂下的头。所有一切都没有声音,只剩悲痛。

待声音和画面再次融入一体时,出现的是度假中的布什。旁白告诉你,上任8个月里,布什40%的时间是在度假;而9月11日这一天,总统在佛罗里达的一所小学给小学生们念书并拍照。这是一组第一次向公众披露的镜头,它让所有美国人永远难忘——他们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总统在9月11日恐怖分子袭击美国的那一刻的真实反应。"就在布什刚要上前给孩子们开始念书时,助手走过来对他耳语了一句。后来公开的资料表明,这个助手告诉布什:“美国受到了攻击。”镜头中的布什一脸的茫然不知所措。迈克·摩尔的旁白变得刻薄,“没有助手告诉他该怎么做,没有保卫人员前后簇拥,布什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决定继续给孩子们念‘我的宠物山羊'。”镜头就这样停在布什惶惑的不知所措的眼神上??

一直以来,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因为美国这超级强国在世界所形成的影响而将之覆上一层高深莫测的面纱,对于其“民主共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不免心驰神往,然而事实是否真正如此,当摩尔将这样一幕幕真实又可笑的片断剪辑在一起时,“民主”的概念就大大打个折扣了。民主的背后是什么?美国是世界民主的楷模,照理应该是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然而在《华氏911》中,摩尔毫不犹豫地列举了这样一个事实:20xx年大选,很多非洲裔选民被剥夺了选举的权利,代表非裔选民的众议员纷纷抗议,但是没有一个参议员签名,只能无效——他们尽可以抗议,尽可以大肆宣扬政府的不公,但是仅此而已。

如果这还不能说明什么,还有一个普通的故事:有一个普通的母亲,她对国家的爱深沉而长久,她的爷爷,父亲,孩子都在军中服过役,她把国旗保护得干干净净,她对反战的人不屑一顾并说那是不懂战争的表现,她支持政府的每一个决定并以此为荣。然而她得到了什么呢,当儿子牺牲的消息传来,她才明白活着的儿子比自己一直以来相信的谎言重要得多。 但是最大的谎言并不是她相信的政府所作出的承诺,在影片中我们无可奈何地看到,在战争期间,布什总统决定减少33%的作战资金,减少60%的给军人家属的补助,反对为退役

人员增加补贴和建立医院;绝对自由的新闻媒体被控制报导美国阵亡士兵的情况——甚至在影片的最后,摩尔现身采访议员的孩子参军的情况,但大多数人对此含糊其辞。美国有多少位议员?答案是535位,不包括总统本人,那么事实卻怎么样呢?只有一名议员的孩子在战场上!看到这,所有人不禁要问,所谓的民主在哪里?所谓的绝对自由在哪里?美国人口的93%-96%都有宗教信仰,而历任的总统无一例外是基督教徒,那么作为上帝的子民,所谓的诚实仁爱又在哪里呢?

战争对我们这年代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遥远,战争在我们的印象中只有教科书上和电影上侵略他国的景象,还有恐怖的大屠杀等等。虽然战争是人类发展的产物,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只有和平才是永恒。小布什为了石油而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同时也是为了某些集团的利益,不惜让两国的年青人在战场上相互残杀。虽然布什政府说他们的死是国家的光荣,但是却没有一个国会议员愿意把他们的孩子送到伊拉克战火硝烟的战场上!难道死难者的家属愿意把他们的孩子送进军队,让他们参加这场非正义的战争吗?通过一个在伊拉克战死的士兵的母亲来说明战争的残酷,通过已死的士兵的信来说明布什是绝对错误的。当一张张哭泣、悲愤、甚至绝望的脸庞出现在镜头前的时候,我们为侵略者的行为感到气愤、感到可耻!他们正在进行一场人类最无耻的行径!美国政府尤其是以布什总统为首的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在群众面前表现出正义,但是私底下却进行着不顾美国民众的肮脏交易,不惜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去达到自己的经济目的。

《华氏911》承担的东西很多,摩尔用犀利的现实风格证明了真实才是最有力的,我认为它给了迷信美国及憧憬美国的人们当头一棒,虽然这未必是绝对公允的,但是,它至少提供了一个非凡的视角,使一些存在的假象在它面前不攻自破,可以让大家从内心感叹一句:“原来美国政府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