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 比大小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

比大小教学反思

一、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

建构主义教学论明显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着先前的经验和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习着的积极性,学习才可能只主动的。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因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这些“经验”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同时,正是通过经验,学生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将生活中有关数学现象的经验进行类比、分析、归纳,加以总结,从而逐渐建立起规范化、系统化的数学知识。我们的课堂教学需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本课中,学生于对“比较” 并不陌生,应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是他们知道哪些知识,教师不能武断估计,所以,设计“抓幸运星”的活动, 充分学生让展示了原有的认知水平,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现自己的认知个性,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基础。

二、“生活”、“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源泉。

兴趣的发生,实际上是学习成功的起点。苏霍林斯基指出,学生对课堂学习知识不感兴趣,智力情感就会贫乏,就会对新知识、新事物、丰富的思想和认识的敏感性变得迟钝,课堂学习如果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那学习就会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而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所以,我们的教学设计更应注意从生活和学生的角度去选择内容、设计图画、编写例题、设置练习,学生才会知道数学知识不是高高挂起的。

由于“比较”产生于日常生活,学生觉得自然贴切,趣味猛增,把学习“比较”看作是自身的需要,并不觉得是一种负担,就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交流等数学活动,又通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比较”的问题,体会到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乐趣。

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保障。

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造良好的情感气氛,有着重大的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

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最高水平。”实践证明:良好的课堂情感气氛能激活学生的脑细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接受新知识,并在获得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联想、综合、分析、推理等创造性的学习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师生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本课中,我与学生是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下的,处于一种找一找,说一说的大状态下,他们在学习的全过程都不感到压抑或厌烦,而是积极地成完一个又一个的学习环节,良好的心境中,学习变得更有趣了,和谐欢乐的教学气氛中,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得到体现,刺激了他们的表现欲,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其次,课堂中教师在讲解任何内容的时候都融化着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态度,而这种情感色彩会自然而然地传染给学生,这种感染作用有时比较学内容更重要,正是这种作用使学生产生了兴趣、信心、激情和毅力。而教师的公正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前提。教师必须关心每个学生,捕捉孩子的忧愁、疑惑、惊讶、不满、愤怒、欢喜、等细微的情感。在本课中用“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真努力”、“你答得真好”、“你进步了”、“表扬你”“如果你有不同意见请提出”等激励性的语言,使他们增添信心,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投入学习和思考中去。这样,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教师、学生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形成积极、健康、活跃的情感气氛,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有了保障。

尊重孩子,尊重生活,尊重数学,让孩子感受到游戏=生活=数学,让他们从玩中获益,在玩中成材。

 

第二篇:四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北师大版【小学学科网】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课后,我的感触很深,我对这节课值得反思的东西还是挺多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堂上我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整个课堂气氛比较好,师生交流和谐融洽。在本节课中,能够抓住重难点,课堂设计比较好,、教学设计很清晰,教学很顺畅,知识讲解比较到位。在探索乘法交换律的过程中,环环相扣,学生学习的激情很高,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乘法交换律”的环节中,学生的兴趣很浓厚,展现出各种各样的表示方法。同时,在总结乘法结合律后,教给孩子们一个“手指操”,加深了孩子们对乘法结合律的理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思想方法比数学知识本身更为重要。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习,为学生今后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速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学生的观察、验证、归纳、运用等学习形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由浅入深,从直观到规律,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时,我是先讲乘法交换律,再讲结合律,因为乘法交换律在学生以前的学习中都有渗透,而乘法结合律的生成也有赖于乘法交换律,所以先讲交换律可以以旧引新,为学生下一步学习结合律做好铺垫。

在这次教学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一、语言不够严谨,要简洁、精炼。在叙述乘法结合律时,要紧扣乘法结合律的定义。

二、要注意一下细节问题。在学生讨论、举例时,要求孩子验证等式是否成立时,要求叙述得不够严谨。

三、针对学生错误的回答,解释得不是很到位,需要针对孩子的回答,来着重讲解。

四、对于教材提供的主题图的体会:教材所提供的主题图是计算正方体的个数,在计算中,出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从而产生我们需要的素材。教后,发现学生能呈现的算法基本上局限在:3×4×5、3×5×4、4×5×3范围内,我们探索所需要的类似3×(4×5)的算式是较难主动再现的。因此,教学中,要通过刻意的人为的“引导”得到,其实很不自然,有些强加的感觉。也许,直接呈现乘法结合律的事例给学生会更好些。

由于经验的欠缺,对课堂的调控与把握还是做得不到位。有时候我的语言有些随意,不够正式,评价语言不够丰富,这是非常不足之处,既而需要我今后努力学习的方向。还有通过有其他老师的点评,让我明白老师的辅助作用及提问题的技巧性也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课堂的有效教学。

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向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多听课,多学习。学习优秀教师的新思想、新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和课堂效率。

2.加强同科组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易混点,上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