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风筝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重点:

一.领会作者对兄弟的那份深沉的感情。

二.深刻把握造成“精神的虐杀”的社会根源。

教学难点:

深刻把握造成“精神的虐杀”的社会根源。

课时安排:2课时

步骤设计:

设计原则:

1.激趣的原则2.先整体再局部的原则。3.以独立解决到合作解决再到引导解决为设计框架。3.实事求是,为学生的自主探究铺好路,搭好桥。

第一课时

主要目标:

一.重温往日或平日游戏的快乐,感受作者对于“精神的虐杀”的深深忏悔之意。

二.多角度探究文章的主旨。

主要方法:多媒体激趣,自读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一、多种手段,引导入境。

背景音乐:播放歌曲《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

齐诵唐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互谈感受:前后左右自由互谈放风筝或玩其它游戏的感受。

引入正课:风筝或其它游戏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如果有人剥夺你游戏的权利,你会有什么感受呢?先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吧。

二.整体把握

(一)独立阅读(默读),初步感受文章内容。

概括故事。要求从时间、人物、事件、情感等角度用一句话概括:“这是一个______的故事”。

(二)教师范读,学生合作探究文章要点。(每4人小组只需选定下列问题中的一个,深入探讨后,推荐一位代表上讲台阐述。)

1.本文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表现作者的忏悔之情,请讨论明白作者忏悔的原因,忏悔的内容,忏悔的诚意。(提示:“忏悔的诚意”应从作者对错误的认识深度和态度两点去分析。)

(设计目的:全面而不是支离破碎地感受作者对二十年前“精神的虐杀”一事的深深忏悔之意。)

2.本文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写弟弟对受害而不自知,使作者无从摆脱痛苦陷入更深的悲哀之中。请讨论明白弟弟曾对风筝是怎样的喜爱,受到哥哥怎样的伤害,二十年后对自己曾受到的伤害又是怎样的感觉。

(设计目的:全面而非支离破碎地感受弟弟所受到的短期和远期的伤害。) 对同学们的探讨结果通过板书给以直观显示:

(三)浏览阅读,独立探究文章主旨:

点拨:文学作品是一种形象性的语言,包容性很强,往往不只一个主题,同学们

可以大胆地从自己体会最深的角度来说出自己的理解,不必局限于课文前面方框里的提示。以“读了本文,我感受到 ”的句式概括。(提示:可以紧扣文章的两个内容要点去深入思考。)

对同学们的探求给予充分肯定,并通过板书的方式加以直观显示:

三.配套作业:

(一)完成本文的基础知识作业与能独立完成的理解题。

(二)质疑难以理解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主要目标:

一.解决疑点问题。

二.联系生活讨论并发表读后的感受。

主要方法:诵读,讨论,练习。

步骤设计:

一.整理质疑的问题。

二.诵读中品味,品味中诵读,解决核心问题。

1.弟弟受到的最大伤害是什么?

反复诵读:“弟弟痴爱风筝的文字”“弟弟被我惩罚时的可怜状”“写弟弟全然忘却的文字”。

深切感受:(1)弟弟二十年前曾受到“我”的恐吓式的教育。(2)“我”的教育使弟弟丧失的是一颗追求快乐的童心;弟弟“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可见“我”和社会的观念一起将弟弟改变得何等彻底。这就是作者所说的“精神的虐杀”,因虐杀得如此彻底,令作者更加悲哀!

2. 本文中的“我”是不是受害者?

反复诵读:“作者回顾故乡春二月风筝时节的文字”“设想与弟弟一起放风筝的文字”“写作者寻求宽恕而不得心情更加沉重的文字”。

深刻领会:(1)“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是令作者怀念的,因为那是美好的;但又是不堪回首的,因为受社会观念的影响,自己的童年在那样美好的春天里是单调灰色的,二十年后虽有与弟弟一同放风筝的设想,但因都有胡子了而不能放,失去的童年是再也找不回来的了。(2)弟弟本该拥有的美好的童年却在那美好的春天里被“我”扼杀了。因为“我”的年长(封建伦理:年幼要听年长的),力气,还有“我”的“思想”(以为风筝是没出息孩子的玩意儿),弟弟完全失败,从此大概不再“呆看着空中出神”,不再惊呼,也不再“高兴得跳跃”了吧,弟弟后来“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可见弟弟早就彻底认同了“我”对他的“教育”,被“我”改变得何等彻底!以至于二十年后“我”无法求得弟弟的宽恕。“我”的罪过是彻底杀死了弟弟的童心,由此而生的悲哀永不能消失。

三.当堂完成同学们质疑的问题与重点段的品味。

四.自由感悟:(小组任选一个角度作深入探讨,注意联系现实。)

1. 从手足之情的角度:

2. 从游戏的意义这一角度:,

3. 从儿童教育的角度:

4. 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的角度:

5. 从兄弟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一角度:

6.从封建思想与伦理道德的危害这一角度:

7.其他角度:

五.配套作业:语言运用。

1. 概括故事。要求从时间、人物、事件、情感等角度用一句话概括:“这是一个______的故事”。

2. 文中小弟弟说:“有过这样的事吗?”弟弟似乎全然忘却了,毫无怨恨。那么,如果弟弟没有忘,请你想象一下当哥哥有此行为后,弟弟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注意揣摩人物的心理。

教后反思

一.“自主”不能架空。

首先必须要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其次要能给学生铺设一条通向探究的道路,而不能任由学生无目的低效地求索。

二.合作应有意义。

“没有自主就没有合作”,“合作不能淹没个人的独立思考”,“合作需要一定的切磋与磨合的时间”,所以不能搞超短时间内的纯形式化的讨论(往往是一人解答几人听讲),不搞一问一答肢解式的师生合作,应强调先自主后合作,合作探究的题目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使每位同学都有思考的时间,都有思考后有所发现的可能。

三.探究应重视过程。

探究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与精神,所以探究题目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不求学生探究的结果如何令人满意,而在于培养学生勤于积累并善于调动积累,勇于提出自己的设想,发表创建性的意见的习惯与精神。

《风筝》一文的教学设计,正是基于以上的思考完成的。在实际的教学中也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只是在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过程中应给予的适时引导和帮助,因为自身的语言素养的欠缺,还不十分理想。本人还应在语言的启发性和感染性上下功夫,力求语言更加的简明、味浓,成为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和推进剂。

1.课文反思

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本文时,对于文章的主题,我始终定位在 “亲情”这一层面,并进而升华到对鲁迅思想家情感的探析,而对鲁迅的自省精神的思考,对小兄弟虽身受“虐杀”却毫无怨恨这种思想根源的挖掘,对封建思想扼杀儿童天性的批判……教学时,只是稍稍触及。好在这些问题,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有所感悟,暂时还不必要求学生知全知透。

2.教法反思

教学中我始终坚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有机会去挑战自己感兴趣的新目标。所谓教学相长,掌握了学习主动权的学生,很多时候会给教师带来惊喜。

教师也要做好引导工作。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还要先有“师傅领进门”。教师的引导是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保障。如上例中,整体感知阶段一系列点拨式疑问,就能把学生迅速引入课文中去。如果当讨论不再沿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发展时,教师要快速准确地判断讨论的目标指向。如果是对教学目标的背离,要果断巧妙的纠正和引导,既维护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教学导向深入;如果是对教学目标的深化和拓展,那么,即使会影响预设的教学安排,也应当积极地予以引导。

另外,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的设置应该是动态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难免会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中心,把教师的主导性放在第一位,直击难点或考点,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担心一旦放飞学生的思想,这只风筝就难以控制!因此,“教”与“学”之间总有一定的差距。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调整。当然,教师更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并充分备课,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第二篇:风筝 教学设计(三年级)

小学语文教案三年级上册

――《风筝》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要求掌握的词语。

2、读懂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

二、教学重点

体会孩子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四、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放风筝的片断,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制作风筝的有关材料。

五、新授:

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唤起情感: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出示课题,带着情感朗读课文

第一段。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注意正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自己读一读这些句子。

4.交流找到的句子,反复朗读。

5.引导发现、生疑:读后有什么发现,产生什么疑问,与大家交流交流。 (交流要点:一是读中发现:“我们”的心情在做风筝是挺高兴的,放风筝的非常高兴,找风筝时很难受。二是读中生疑:我们的心情为什么会起这样大的变化?) 细读深究,体悟情感

1.学习第2自然段。

a、读一读:激励学生多人次地读这一段。

b、说一说:读了这一段,你知道写了些什么吗?

c、想一想:角色转换,想象:如果是你在做着风筝,你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d、找一找:同学们所想象的可以用这段内容中的哪几个词语来表示或代替。 e、结一结:(师)原来做风筝的快乐就在于它充满着憧憬和希望。

f、赏一赏: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悦)朗读全段。

2.学习第3自然段。

a、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b、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放风筝画面。

c、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d、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e、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f、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六、拓展想象

思考“我们”找到“幸福鸟”了吗?(学生反应良好,能积极主动思考问题)

七、作业

1、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八、教学反思

学生表演时没有道具,凭空想象,加上也没有对话描写,只能通过动作、表情等来表达,因此,学生做起来困难。并不是所有课文都能通过表演来增加学生的空间,要因文而异,设计不同的活动方式,以便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