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doc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杨广英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上完这节课后我有如下反思:

一、这节课比较成功的三个方面:

1、计算教学中的知识迁移可以将整个计算知识体系中相关连的知识融会贯通。本节课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做一个知识迁移,迅速的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的算理和方法两个重难点突破,学生既容易理解掌握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大量的计算练习是学生掌握计算知识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在教学中我共设置了五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模仿练习——巩固练习——提高练习——应用练习——拓展练习。

3、为课堂教学中的和谐、高效作初步的探索。教学设计经过反复修改,知识的迁移和不同层次的反复练习,每个教学环节的不断调整只为一个目的提高有限时间内老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学开展过程中把老师与学生放在同一水平位置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大量的激励语言和适当的教师幽默为课堂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这节课不足的三个方面:

1、追求课堂的高效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知识生成环节。在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做知识迁移过程中我参与的程度太大,应该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大胆的 1

说说自己的想法(比如:⑴ 290和145分别是怎么得到的? ⑵为什么145与290不用位数位对齐?),并总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2、我的教学智慧没有得到充分展现。教学环节预设太多我放不开手,比如: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讲为主,没有完全放手让学生去说 ,那么最后的学生给我们所展示的结果将是百花齐放,学生的学习和我的教学都将提升一个层次。我放不开手,究其深层原因还是我教学智慧的贫乏。

3、所学知识的深度拓展不够。由于时间不够,“思维训练 ”环节在课堂上被临时删除,导致学生的思维训练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没有得到发挥。

三、这节课今后改进的方面

今后改进方面:

1、教学中复习铺垫要到位,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关注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联系,充分的利用已有知识学习新知,旧知迁移效果会更好。

2、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

(1)必要性。相比之下,笔算乘法比笔算除法更容易掌握一些,进位加法的口算比退位减法的口算更容易掌握。在学习时,先让学生口算几道题,特别是进位的加法,因此,在学习下一节笔算乘法时,学生遇到的困难肯定会更多。因此,必须从现在开始加强学生的口算练习。

(2)可以采取课前听算的形式,每天的题量可以少一些,但要细水长流,每天必练。

2

 

第二篇: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人教版第七册第三单元例1)教学内容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人教版第七册第三单元例1)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归纳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

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师:小朋友你们出去旅游过吗?都到过哪些地方?如果今年暑假有一个机会让你去旅游,你会选择去什么地方?为什么?你打算坐什么交通工具去?为什么?

2、欣赏北京图片

(一)创设情境,为新知铺垫

师:刚才同学们说到都想要去北京,那你们知道北京有多远吗?老师这里有几个信息我们一起看一下。

屏幕显示:如果从嘉兴乘汽车到北京,汽车每小时约行96千米,要行13小时,请大家算一算,嘉兴到北京乘汽车大约有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计算

请一生板演并介绍竖式算法

(重点讲清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及方法)

屏幕显示:嘉兴乘火车到北京大约有1350千米,火车每小时约行116千米, 行12小时能到达吗?怎样列算式?

2、学生列式:116×12 12×116 (教师板书)

大家估一估,116×12约等于多少?

指名让学生汇报,你是怎么估计的?

估算一:把116看作100,把12看作10,100×10=1000

估算二:把12看作10,116×10=1160

估算三:把116看作100 ,100×12=1200

通过估算我们知道火车行12小时是能够到达的,那是否真的能够到达,需要我们通过计算来解决,是吗?那你会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道题吗,自己试一试。

二、探索交流 获取新知

1、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2、交流算法(找做对的同学,让他板书并介绍)

(1)、先直接算的

如: 116×10=1160

116×2=232

1160+ 232= 1392

116×12

=116×10+116×2

=1160+232

=1392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笔算

1 1 6

× 1 2

2 3 2

1 1 6

1 3 9 2

师:谁来说一说,他是怎么算的?(说算理,叫3位学生)

学生再次一起说教师板书:

1 1 6

× 1 2

2 3 2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人教版第七册第三单元例1教学内容

2 ×116 的积

10 ×116的积

1 3 9 2 12 ×116的积

师:同学们都明白了吗?可老师还有点不明白,你能帮老师解决吗?

232表示什么?1160为什么要与十位对齐?1392又是怎么来的呢?

(“232”表示2个116, “116”表示10个116 两个积232和1160的和就是116×12的积)

反问:10个116是1160,怎么是116呢?

(本来是1160,是那个0省略不写了)

重点强调:6要写在十位上,这个116表示10个116。

3、理解各种计算方法间的联系

师:(把几种方法编上序号)比较这几种计算方法,它们有什么异同呢? ① 1 1 6

× 1 2

2 3 2

1 1 6

1 3 9 2

② 116×10=1160

116×2= 232

1160 + 232= 1392

③ 116×12

=116×10+116×2

=1160+232

=1392

(①②③的计算思路是一样的,都是先求出116乘2的积,116乘10的积,在把两个积加起来。)

4、那这个算式12×116的积是多少呢?

生:与116×12的积相同。

师:你怎么知道的?是不是像这位同学说的那样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学生列竖式计算。

反馈: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列竖式的。

生:我列的竖式和他们一样,也是116乘12。

生:我列的竖式是:12乘116。

师:比较这两题的竖式引导学生发现用116乘12比较容易。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验证发现把两个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列竖式,他们的积是不变的。

师:今后同学们再遇到两位数乘三位数,我们就可以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列竖式。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笔算得出了比较精确的得数,来,一起把我们解决问题的结果大声的说出来:火车行驶12小时能到达北京吗?为什么?

1392千米>1350千米,能。

5、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师板书)

6、试一试

师:大家对笔算的过程都明白了吗?那好,请同学们笔算一道。

课件出示: 134

× 21

在草稿纸上自己试一试。

学生独立笔算

师:谁来说说笔算的过程和结果?

随学生口述,点击课件,展示笔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练一练

师:看来同学们都了解了笔算的方法。那我们看看谁能在下面的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课件出示4道题)

176×47 28×235 125×36 15×423

请大家从4题中任选2题,笔算出结果。

巡视,请做的正确的同学到黑板上板演。核对后选2题请自己做的学生讲解一下。

2、数学小医生

我们来看看这几位同学做的情况。

在投影上展示学生做的题,集体订正

3、师:同学们真能干,不仅帮这几位同学找出了错误,而且改正了错误。

请想一想,笔算乘法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生: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对准数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

生:做题时要认真细心,以免计算错误。

师:同学们考虑的很全面,老师相信你们在做题时一定能够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

四、拓展、提升练习

老师这里还有4道题目想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这样我们分分工,第一组算第一题,第二组计算第二题,依次类推,比比哪组计算的又对又快。

击课件,呈现练习题

34×256= 68×128= 136×64= 272×32=

小组反馈,依次将答案点击出来。

师:观察这4道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生:4道题目的答案都等于8704。

师:为什么4道不同的算式答案都是8704呢?仔细观察一下并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得出: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就缩小2倍,积不变。

师:一个因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另一个因数就要同时缩小相应的倍数,他们的积不变,这就是积不变规律。

师:真不愧是向阳小学的同学,真聪明!掌声鼓励一下自己。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呢? 师:这节课,同学们不仅探索出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而且还能用他解决问题。收获真不少。

四、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1 1 6

× 1 2

2 3 2 2 ×116 的积

10 ×116的积

1 3 9 2 12 ×116的积

1392千米>1350千米,能。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说课材料

秦山小学 金银峰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这个内容被安排在人教版第七册“三位数乘两位数”这个单元内,是在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都将直接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来,因此,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关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的体会,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因此本节课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

1、创设问题情境揭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单一的算理、算法及技能训练,学生深感计算枯燥,错误百出。计算本身是有很强的抽象性,但其反映的内容常常是现实的,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请大家算一算,从嘉兴到北京乘汽车大约有多少千米?目的是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从中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然后抛出:“ 如果乘火车,火车每小时行116千米,行12小时能到达吗?” 这一问题切入,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给予学生的思考时间,并且允许同桌间可以互相讨论。在课前,我先预设了几种答案,如116×10+116×2(可能是分步式),116×3×4或116×2×6,列竖式。而且估计学生大多会选择列竖式。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变成了三位。我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将旧知迁移到新知。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说,只要学生说的是对的,不管是复杂还是简单,教师到给予肯定,这也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而正如课前所料,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列竖式计算,

因此重点选了几位做对的同学,让其说说思考过程,重复的叫学生说,毕竟列竖式计算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也是算法多样化以后的优化。

3、教师设疑,让学生答疑

由于重复的说,学生有点不耐烦,因此,我通过一句“同学们都会了,但老师还有几点不明白的,谁能帮老师来解答”,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且自然的引入到算理的教学,并同时初步的强调了需要注意的地方。

4、初步检验学生新知的掌握情况

在巩固练习设计中,让学生任选两题,先让四位做对的学生板演,并让其说说方法,而教师事先先选出一些错误的答案,待大家认同黑板上的答案后,出示事先准备好的错误答案,让学生通过改错,再次的强调了需要注意的地方。

5、拓展、提升练习

这个环节共有4道题目,首先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其次通过学生的计算发现答案都是相同的,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积不变的规律,便于以后更喜欢数学,更好的学习数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