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影评分析 题目与手段

题目1:从手机的奴仆到手机的叛逃者

——评《手机》人物形象严守一

题目2:数字时代的欲望空间与情感距离

——浅谈《手机》视听语言

题目3:“近,太近了,近得喘不过气了”

——评《手机》情节

题目4:手机夺走了他们什么?

——评《手机》的细节

题目5:手机作为角色,手机作为文本

——浅谈《手机》的文本属性

开头:“牛三斤,牛三斤,你的媳妇叫吕桂花,吕桂花让问一问,最近你还回来吗???”,影片开篇时响起的这段悠扬的插曲,萦绕于俯视视角的冷色调大远景,以复现式蒙太奇的形式在影片结尾再次响起。至此,我们终于明白了这段与严守一后来故事无甚紧要关联的插曲的弦外之音:岁月流离转徙,倏忽飘逝,彼时的乡间青年早经青涩不再,转眼已成热门节目的主持人,一个身被外遇之累的情场老手,而人们再也不必在寒冷的天气里排起长队焦急地等待打电话。但步入数码时代的人们所享受的种种前所未有的便利,这叫人无以释手不能自拔的手机,却使得近在眼前的人之间也充斥着深深的隔膜与猜忌,带不来旧时哪怕一丝的遥远的温情与亲密。导演冯小刚的《手机》,自入微处发,敏锐抓住手机这一当代流行的信息传播媒介,对处于新时代的都市人的情感关系困局作了群像式的深刻探讨。

提纲

1、开头[剧情概括,主题总结]

2、人物形象:例如,以严守一为主要分析对象,辅之其他角色,形成群像式的分析模式

3、视听语言:1、复现式蒙太奇(如开头带有隐喻及象征色彩的插曲和远景在结尾复现

2、影调(1、男暗调女亮调:对立 2、男女同为亮调:和解3、男女同为暗调:展现角色间情感关系,批判性,隐喻主题等等[可据各人理解作合理解释]

3、色调(1、暖色调:暧昧的,激起性欲的、暗示性的2、冷色调:制约节奏的

4、旁白(交代剧情信息,调整节奏,提醒式的,间离感

5、对白(喜剧性的,寓意的,关键词式的[对白作为影片亮点可作单独的,更长篇幅的分析]

6、配乐(1、抒情性的2、悬疑的,制造紧张气氛的3、中国古典音乐的运用:暧昧的,讽刺意味的4、鼓点:节奏性强的,有利于展开戏剧张力的

7、环境音(多用于外景

8、画外音(空间感

9、特写(手机,人物肢体

10、景深镜头(突出前景或后景:注意力集中于面部表情,展现人物内心情感

12、特效摄影(视觉刺激,与手机的数位属性相切合

11、转场(声转场、渐隐渐显转场

13、表演造型(1、表情刻画2、肢体动作刻画[表现人物内心情感,有时是深层次的情感,一景单人表演的情况最为明显]3、原型说(将人物形象作为社会学样本进行批评分析

注意:视听语言分析应与情节,细节的分析结合叙述

4、情节

5、细节

6、手机的文本属性(1、传播属性2、私密属性3、欺骗属性[特殊的切入点,并有情节细节支撑,有新颖性,运用得当利于展现独到见解

7、比较分析

2-7依侧重主题不同有所取舍

8、总结

 

第二篇:手机经典影评

生活的伤疤

——分析《手机》的现实价值

“与所有手机持有者共免”,这是电影《手机》电影海报的宣传用语。很有意思的是这个“免”字的用法,只有当你看完整部影片时才知道那不是一个 错别字,这里面其实包含着一种劝勉式的说教。与之相对应,这部电影只用了相当有限的叙事(尽管冯导说它叙事圆满)、剪辑和摄影技巧,服装和美工也 相当“克制”,甚至为大众所熟知的“冯氏调侃”也十分节省,那么对它的探究似乎只能停留在有关我们目前社会的思想意义上,即它的现实价值。 脱离开影片的目标观众来谈影片的现实价值是没有意义的,所以首先要弄清的就是这部影片的目标观众是谁。手机,这一现代社会科技与文明的产物,现在在城镇几乎是人手一部,而影片的宣传中也提到了“所有手机持有者”,那么就出现了一种几率很小的情况,就是影片自身的逻辑和现实世界的逻辑几乎要等同起来。由此可见,导演的野心何其之大,竟然要把全社会都当做他的目标观众。可以理解,影片借用费墨之口指出:你们的手机里藏满了秘密;而在现实世界里,谁的手机里没有收藏些许秘密?导演在这一点上艰难地与最广大的观众达成了一种默契(观众是不愿意有这样的默契的),从而也真的把他。的目标观众锁定了在全社会上。 因而,这部电影的价值就变得非常富有现实一性,甚至逼得人喘不过气来,影片还是借用费墨之口说出,“近,太近了”。所以这是一部主题相当沉重的影片,甚至可以说压抑。那么这部影片所指涉的瑗实价值究竟是什么?以笔者看来,主要是隐私与谎言。 隐私这一主题何以看出?影片先是交代严守一的前史,然后是字幕,字幕之后的第一个场景就是拨给严守一的手机信号瞬间穿越广阔空间传递到严守一的手机上——描述体现到摄影机的运动上之后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宏伟的升降镜头,这体现了对隐私权的粗暴侵犯——从稍后的场景中我们听到:还是带在身上踏实。所以,手机对严守一来说就是他个人隐私的一个载体。同样摄影机的运动在影片将近结束的时候又重复使用了一次,这次跟随的是严守一惊惶不安的表情,由此可以看出对他个人隐私权的侵犯给他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心理创伤。影片中还有为数不少的细节体现着这一主题,比如严守一时刻不忘删除他认为隐私的通话和短信记录,打电话也要躲在厕所里,不止一次地反对沈雪整理他的手提包,甚至前妻和儿子的照片也需要费墨代为收管等等,但总体来说手机仍然是个人隐私的主要保留地。这一主题也是大多数人在现实世界里无法回避的一个主题。 “隐私”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 “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隐私可以是生活中具体的行为,也可以是个人的思想状况等等。隐私权是公民以个人生活自由为内容禁止他人干涉的人格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个人隐私却屡屡遭遇到尴尬场景。尽管片中主人公的所谓个人隐私应该受到道德上的谴责,但不可否认,那仍然是隐私,仍然带有“隐私权”所具有的对抗性——一方要隐私,另一方却想方设法地窥私——正是因为这种对抗,才出现了一幕幕婚姻悲剧,也正是因为这种对抗,才出现了影片的另一主题:谎言。

严守一在影片中说道:要想说真话,恐怕就得返回到肢体语言时代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肢体语言时代我们是回不去了。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三段论:在当今这个社会里,我们就没法讲真话了。这可能真的是严守一一种习惯性的思维逻辑,他可是一个善于编织语言、撒谎成为习惯的人——当严守一在于文芳的产房里接到沈雪电话的时候,他竟然毫不犹豫地说“在开会呢”。这是很有含义的一个场景,比他在策划会上接到武月的那个电话的场景更富有含义:一方面我们很清楚地看到,撒谎已经成为严守一的一种习惯,三至可以不顾已经成为前妻的于文芳的鄙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撒谎谎乃是出于一种保护个人隐私的本能,他不希望沈雪知道他与自己的前妻还'保持着联系。在这里,我们就看到了隐私与谎言的内在关系——隐私是谎言的由头,谎言包裹了隐私。还不止如此,谎言不仅包裹了隐私,还纵容了隐私.一三而夸大了隐私,让隐私成为一根在喉的鲠,提醒着当事人

时刻不忘自己的隐私私,于是,就产生了更多的谎言……谎言,在我们这个时代里已经占据了语言:日产量的相当比重。既然已经成为一种现象,那就不能再去一味地谴责,而不得不去加以正视了。影片对这一现象的提出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更重要的是去认识表面之下的生活。如何认识?影片中出现过这么一段唱词:牛三斤,牛三斤,你的媳妇叫吕桂花,吕桂花叫问一问,最近你还回家吗?这段唱词在影。片开始的时候出现了一次,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出现了一次,这样就构成了一种环形结构,或者说是轮回。唱词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可以说是在交代严守一的前一史,但当第二次出现的时候,就已经是严守一的一个心理轮回了,它告诉我们:在人类社会里,科技的进步不一定带来人性的发展。

“我还是想一如既往地深挖生活,甚至揭生活的伤疤。”冯小刚这样说道。也确实如此,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能如此强烈地和现实生活产生互动的影片。不论生活最终的结局如何,这样的影片我还是希望越多越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