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反思

《泊船瓜洲》教学反思 《泊船瓜洲》是小学三年级下册中的古诗两首中的一首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收获是有的,而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试梳理如下,作今后教学之鉴。

一、学生带给我的两处意外,令我欣喜

一处是讲到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时,我本打算饶有兴趣地讲诗人贾岛“推敲炼字”的故事,尔后,再给同学们讲了当年王安石是如何经过三番五次的修改才最终决定用“绿”字的,使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当我问到“你认为哪个字用得最好”,原以为学生会费一番周折才会答出,谁知刚点第一个学生就一口答到“绿”,而且,给我们说了理由,把学生带人花红柳绿的春景中,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纷纷站起来补充了同学描绘的景色,后来竟然有学生提议要画出这幅美景,怎么办呢?就让他们现场画吧。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

第二处就是对诗所表达的感情的体会:

学生通过“钟山只隔数重山”中“数重山”看出路途比较远,特别是交通不发达的古代,要回到家应该不近,但却说“只隔”说明很近,看起来是矛盾的,却不矛盾,因为诗人心早飞回家了,再远也不觉得远,这里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想家呀。此时,我再通过图画示意、音乐与图片的渲染、教师的语言描绘,创设多种场景,让学生感受诗人创作的情境,从而更深刻地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诗人此时可能站在哪里?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耳边会听到哪些声音?

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就住在钟山附近,又正值春天,把我们所见到的春景告诉想家的诗人吧!

如此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促使学生想象,让他们的情绪在情境中与诗人产生共鸣,更能体悟作品蕴含的情感。

二、困惑和遗憾

“读中求解,读中求悟”,顾名思义,读是解与悟的方法和前提。为迎合这次活动的主题,在教学设计上,我安排了很多的读,但仍然无法实现读中求解、求悟,只能从解悟入手促读。貌似指导学生“如何读”以促解悟,而细想,确实有些牵强。这也是我在古诗教学中存在的困惑:短短数十字,学生在不解的情况下如何读?这样的读又如何促解促悟?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反思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为我们叙述了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时的所见所闻,文字简练优美。精美隽永的短文不难理解,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了解德国人种花的与众不同---花种在临街的窗户外 让别人看,感受他们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主要有以下的三点收获:

一是准确、深入地理解课文,首先要感动自己。

第一次初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没什么感觉,觉得很失望。第二次细读的时候,发现其中的优美词句,读起来会让你心动;其中的美好境界,同样了令人向往,于是开始认真备课。当我找到了季羡林老师的方方面面的资料的时候,特别是20xx年, 95岁高龄的季羡林老先生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年度十大人物时,季羡林老先生说:我没有做什么令人感动的事,真的是有的话,只有“勤奋”两字。那是,

二是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

文章感动了自己,未必能感动学生。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文本有较大的差距,怎样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

(1)通过朗读感悟和录像图片的渲染,感受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

(2)通过自由朗读,默读课文,抓重点句;小组合作,朗读感悟;熟读成诵,领略德国的奇丽景色和感受德国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3)通过音乐渲染,学生写话,体会季羡林老先生的人格魅力。

三是灵活创新地实施教学策略,力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凸显教学的实效性。最主要的特色在以下两点:

1、对关键词语的处理可谓别具一格、独具匠心,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

首先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理解,采用教师范读,学生发现,引导想象、体会朗读借助画面,再次渲染的方法。这种由“形”到“意”再到“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和积累,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

其次,对“应接不暇”的理解,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想其意思,借以指导学生运用;第三,通过反复诵读,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熟读成诵,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背诵优美的词句,凸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紧扣文中的主题,反复吟诵,升华主题,使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更加和谐地统一。

 

第二篇:《泊船瓜洲》中“绿”字的反思

《泊船瓜洲》中对“绿”字的反思

在五年级小语(上)第二组的课文古诗三首中,《泊船瓜洲》是最具嚼味的一首诗歌。而里边又属“绿”字可以令人回味无穷。料想经过王安石数十次修改的字眼,必定具有很深的内涵,此可谓“诗眼”。从中可以窥见诗人的情感之窗。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除了参考教参里面提及的“表明作者离乡的季节”和“形象表明作者的愁思像春草一样蔓延、滋生”外。根据本单元的“缠绵乡愁”主题,和整首诗歌给我们第一阅读感觉,我们可以读到王安石在经过瓜洲这个地方时候的愁闷心情。正是这样的苦闷、挠心的思乡之情,让我们从这“绿”字中形象的看到早春小草萌发的勃勃生机。也正是教参里说到的会滋长和蔓延的乡愁。此乃“绿”字的第一功效。让学生去联想春草萌发的生机勃勃,就能体验出作者那种破土而张的愁绪了。而再将整片的绿色用多媒体以“渐变覆盖”屏幕的形式,就更加形象的表现出愁思那种滋长的状态。使得学生更容易明白“愁思滋长、蔓延”之写法功效。

其次,“绿”字除了给予学生一个简单的提示“诗人触春景伤思乡情”外,我认为还可以从下面的角度去解读。首先我们要根据课文的插图与诗句的提示去构建一幅阳光明媚、草长莺飞的美满春光图。再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美好的景色自然会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可是作者去无心恋景,没有将早春的江南美景收尽心底,反倒是触景伤情,仰天问月“何时照我还?”。这就构成了一种反差,视觉美景以及内心冷淡的对比。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原因之所在:思乡的愁绪过于浓重,对美景已是熟视无睹。再美的江南早春在作者的眼里也只是过眼云烟。这种“美景于我于浮云”的境界,也是作者乡愁的境界。唯有家乡于心的愁绪程度正好在这种美景中反衬了出来。

再次,“绿”字确实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鲜活感。学生不难想象到绿色所具有的催发生命的作用。他们也可以从绿中想象着一种鲜活感。把作者年复一年的思乡之情给复活,使之更加的鲜活,活灵活现的现在读者的眼前。

此“绿”字,确是诗眼。透过这个眼睛,我们或许还可以窥见更多的心灵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