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听课反思

听《泊船瓜洲》有感

新华路小学 五年级 敬艳敏

在“领雁高飞”校际交流展示课中,我听了沈老师的《泊船瓜洲》这节课,感受很深,收获也很多!古诗作为语文课程内容之一,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古诗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沈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融入古诗蕴含的文化意境之中,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不仅能深入体会诗的意境,而且在课堂上注重教会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真正贯彻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我主要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兴趣导入

沈老师在上课伊始,就以古诗擂台赛导入,老师出示上半句,学生接下半句的接龙大赛让学生一下就被吸引住了!沈老师出示的诗句都是与本课思乡主题相关的,最后直接引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沈老师的导入不得不说是煞费苦心啊!接着,在学习《泊船瓜洲》之前,沈老师先和学生讨论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总结了“一读二议三背四默”的方法!并且在整堂课中贯彻了这种学习方法!

二、 读中欣赏

古诗中的每一个字都包含着诗人的感情。教学中,沈老师耐心教学生读题目,并启发学生从题目中发现了什么?让学生注意“泊”字是一个多音字!接着是读整首诗。首先是正字音,在这一环节中,沈老

师在教学课件中直接出示了诗中的多音字,并让学生自主学习读出正确的读音。先是读通,再读对全诗。特别是第一句,有同学回答“间”字读第一声,沈老师并没有否定,而是很好的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与好奇心,思考“间”在这里到底读第几声呢?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留下了悬念,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沈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非常高超,也体现了她平等、和谐的课堂模式!对于这一点我的感触非常的深!

三、 议中领会

古诗言简意赅,富有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图画将古诗词语形体化,这样便于学生清晰地理解诗意,深刻地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沈老师就是运用简笔画的形式一次性将诗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变成了直观的画面,并利用画面理解瓜洲,京口,钟山之间的地理位置,也为了下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础。。沈老师在教学时,首先是解题:泊船瓜洲,船停在什么地方?学生理解了瓜洲,沈老师就把瓜洲这个地方用圆圈表现出来画在黑板上。接着,让学生读前两句诗,“水指什么?”学生通过读,明白了水指的是长江,沈老师就在瓜洲的下面画了一条长江,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京口在哪里;这样,我们就一眼明了的知道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长江,同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间”在这里念 jiàn,沈老师的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接着让学生读第二句,理解数重山是什么意思?“就是几座山?”那钟山在什么地方啊?原来钟山和京口只隔着几座山啊!学生就一看图就知道了前两句诗的诗

意了。直观的绘图不仅让学生能更清晰明了的理解诗意,而且也颇具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授之以渔

新课标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古诗诵读课也应如此。沈老师在教学中,转变了以往“老师教,学生学记”的局面,在引导学生学习了前两句诗之后,让学生自主学习后两句诗,真正实现了“由扶到放”的教学模式,这是沈老师有意识地让学生掌握理解古诗的方法。沈老师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学,让学生在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大胆质疑,共同释疑,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逐步积累探究经验,提高探究能力。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并通过交流增进对古诗的蒙胧理解。而在教授“绿”字的用法时,引导学生大胆想象江南两岸的奇丽景色,并自己用语言形容出来,使学生在透析过程中体会到一个“绿”字让人倍感满目春色,早春的气息扑鼻而来。这个环节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的表达能力!

沈老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语感,发展了能力,提高了文化素养。在沈老师的课堂中,读中欣赏、议中领会、品中创造,使古诗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第二篇:《泊船瓜洲》中“绿”字的反思

《泊船瓜洲》中对“绿”字的反思

在五年级小语(上)第二组的课文古诗三首中,《泊船瓜洲》是最具嚼味的一首诗歌。而里边又属“绿”字可以令人回味无穷。料想经过王安石数十次修改的字眼,必定具有很深的内涵,此可谓“诗眼”。从中可以窥见诗人的情感之窗。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除了参考教参里面提及的“表明作者离乡的季节”和“形象表明作者的愁思像春草一样蔓延、滋生”外。根据本单元的“缠绵乡愁”主题,和整首诗歌给我们第一阅读感觉,我们可以读到王安石在经过瓜洲这个地方时候的愁闷心情。正是这样的苦闷、挠心的思乡之情,让我们从这“绿”字中形象的看到早春小草萌发的勃勃生机。也正是教参里说到的会滋长和蔓延的乡愁。此乃“绿”字的第一功效。让学生去联想春草萌发的生机勃勃,就能体验出作者那种破土而张的愁绪了。而再将整片的绿色用多媒体以“渐变覆盖”屏幕的形式,就更加形象的表现出愁思那种滋长的状态。使得学生更容易明白“愁思滋长、蔓延”之写法功效。

其次,“绿”字除了给予学生一个简单的提示“诗人触春景伤思乡情”外,我认为还可以从下面的角度去解读。首先我们要根据课文的插图与诗句的提示去构建一幅阳光明媚、草长莺飞的美满春光图。再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美好的景色自然会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可是作者去无心恋景,没有将早春的江南美景收尽心底,反倒是触景伤情,仰天问月“何时照我还?”。这就构成了一种反差,视觉美景以及内心冷淡的对比。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原因之所在:思乡的愁绪过于浓重,对美景已是熟视无睹。再美的江南早春在作者的眼里也只是过眼云烟。这种“美景于我于浮云”的境界,也是作者乡愁的境界。唯有家乡于心的愁绪程度正好在这种美景中反衬了出来。

再次,“绿”字确实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鲜活感。学生不难想象到绿色所具有的催发生命的作用。他们也可以从绿中想象着一种鲜活感。把作者年复一年的思乡之情给复活,使之更加的鲜活,活灵活现的现在读者的眼前。

此“绿”字,确是诗眼。透过这个眼睛,我们或许还可以窥见更多的心灵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