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实效 抓培训 全面提升教师素养

重实效 抓培训

全面提高教师素养

——黄龙镇新桥小学校本培训汇报材料

学校是造就人的场所,要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就必须造就出锐意进取、教艺精湛、底蕴深厚的优秀教师队伍,促进师生、学校共同发展是校本培训的根本目的。要促使教师素质的提升,又必须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培训有机的融为一体,促进教师主动的、持续性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求新、求实的校本培训是必由之路。近年来,我校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强校本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凸现出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势头,促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发展。下面就我校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简要汇报。

一、 加强引导,规范机制,使校本培训有章可循

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校本培训工作的前提。为此,学校成立了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学校中层干部及学科教研组长任成员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校本培训工作,并把这一工作纳入校长任期工作目标,列入校长每学期的工作日程。为保证培训工作规范有序有效进行,学校制订了有关校本培训的考核管理制度。先后出台了《校本培训考核方案》、《考勤制度》、《月绩效考核制度》,《教研组听评课制度》、《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建立健全校本培训活动记录,每周教研组活动、每周集体备课活动、校级优质课评选等都按计划务实、有效地开展,做到有记录有过程有结果。学校把校本培训工作与每年的评优和年度考核挂钩,激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同时,用于校本培训,提供培训资源等方面的经费投入就非常大。如购买

各种学习资料,为教师配备U盘,教师业余培训给予补贴等。学校同时还想方设法开发和利用校内外可以调动的技术资源,为培训提供技术上的帮助和支持。

二、 多种培训,注重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面对课程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将校本培训放置于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中加以思考和谋划,采取具体措施,多种培训,注重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校内培训与网络学习相结合。一方面是以学校的专题讲座为依托,开展培训活动,2013度,学校共举办“转变观念,打造高效课堂”、“做一名德艺双馨的人民教师”、“如何撰写教科研论文”、“小组合作在课堂中的应用”、““如何消除职业倦怠”、“教学质量提升”、“学习小学教学常规””等讲座达10余次。另一方面让骨干教师、外出培训教师现身说法,通过座谈会、研讨会、示范课、汇报课等措施把经验做法传授给每一位老师。

此外,我们还实施了基于网络的开放式的培训方式,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教育网站资源等,为教师发展导航、鼓劲、解惑、铺轨。为了及时有效的交流培训、学习、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经验与做法,我们建立了校园网站,建立了学校QQ群,所有教师都能在网站空间内备课、交流、发言,校园网站不但是我校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纽带,更是我们教师与各地同行、教育大师、教育名家心灵对话的法宝。更及时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更好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骨干引领与新老互助相结合。我校老教师和年轻教师的比例相当,为了更充分发挥新老教师的优势,我们在新课改实施中广泛开展了“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同伴互助活动,各教研组学期初制定一对一帮扶计划、实

施方案,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作用,帮助新机制教师与有困难的教师尽快提高教学能力,在互动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做到了普遍帮助与重点帮扶相结合,一般帮助与特殊帮扶相结合。即选有一定教学经验和一定教学能力的教师依据自身特点寻找适宜的四位新教师结对子。二是发现年轻教师的潜在因素,选择骨干教师帮助其迅速成长,三是对有特殊情况,特殊困难的教师选择能力强、水平高的同志有针对性的帮扶。制定好具体的帮扶计划。在实际工作中,师徒互听互评,师傅在指导中得到自我提升,同时学到了年轻人的先进思想和新鲜做法,徒弟在接受指导中各方面得到了提高。

3、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近两年,我校每年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参加省、市、区组织的教研会议、听课活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品德等】、骨干班主任培训、国家远程教育培训项目及新教材课标培训,每学期达几十人次。每次学习后,都要上交外出培训学习心得并在教师会进行交流学习,有好几位教师把培训教师的讲稿、幻灯片拷贝下来并带领全体教师一起重新学习,效果很好,一个学习,全员受益。2012春,为了学习课改先进学校,我校组织十余位教师到双沟镇小学习交流一天。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专业化水平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我校每年都请中心学校的各科教研员来学校指导业务,聘请区内名教师或课改专家到校现场做课、指导课,现身说法,传授经验,为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引领。

三、强化教研,以研促教,全面提高教师素养

1、加强集体备课的管理,促进同伴互助,保证校本教研的有效实施。 集体备课是教师校本研修的最直接方式,是同伴互助的最有效的做法,

加强集体备课的管理是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高的有效方式。对于集体备课学校制定明确的要求并且教导主任张世华直接跟踪管理。要求集体备课做到:“三定”、“五统一”;搞好“五备”,钻透“五点”;优化“两法”,精选“两题”。三定:定单元集体备课课题,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五统一: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基本程序(教学环节)设计,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三基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五备: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 备教法、备学法。五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 教育点。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我校的集体备课是本着“个人先有思路、小组集体评议、修改形成定稿、课后深刻反思”的原则实现的。最重要的过程是集体研讨,在集体研讨过程中,既要有重点发言人,也要有大家的集思广益,在民主、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中,大家畅所欲言,重点讨论与交流教学的重难点、个人备课遇到的困惑等,进而产生思想与智慧的火花碰撞,分享集体备课的成果。

2、推门听课,促进了教师快速成长。

从20xx年春季我校就实施了推门听课制度,学校领导随时深入某一位教师的课堂听课,不须打招呼,这样便于学校掌握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对于好的课堂及时予以表扬和肯定,对于特别差的课堂,提出整改要求,继续跟踪听课,直至满意为止。还进一步督促了青年教师、新任学科教师能上达标课。听课后进行检查、反思。也更有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一举措促使教师们精心准备每一节课,课前研读教材,了解学生,制作好课件,哪怕是练习讲评,也不敢掉以轻心,也要做到“有备而来”,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3、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深入教学研究。

我们的校本教研立足于课堂教学,本着校本研修围绕教学,校本研修服务于教学的原则。在校本研修中有针对性地重点解决一些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如怎样编写导学稿,怎样引导学生自学,怎样指导学生去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怎样进行学法指导,怎样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怎样有效使用教学辅助手段等一系列问题。在20xx年,我们分别开展了“讲一节好课”和“教学大比武”活动,实行“听—评—研—改”一体化,听课当天下午活动课,教师们都会在学校校本研修室进行评课、研讨。我们每次校本教研的评课环节上是这样安排的。首先由上课教师本人介绍课前准备,教学环节设计的意图,如何体现课改要求以及课后的反思。然后听课教师从教师基本功、新课引入、新知与能力的生成、多边活动、反馈及矫正、学生情感及价值取向的变化、归纳与总结及教学效果等方面加以评议。评议遵循两个原则:(1).多泼冷水,少唱赞歌。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无论上课者还是评课者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心无芥蒂,唯一的目的是共同提高。(2).评课时按年龄由小到大顺序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年轻教师有更多的思考,更多的主见,更大的胆识,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地,切勿人云亦云。在我们评课活动中还有一个对评课者的评议的环节,评议谁提出的问题最多,最有针对性,谁的意见对大家帮助更大。这种评课方式不但帮助授课者及时找到不足,对所有听课和评课者来说同样是难得的学习和锻炼方式,让所有人在听课评课中不断自省,在教学活动中大胆实践,不断地自我完善,如今我们的评课冷水泼得没有以前多了,不是大家圆滑了,是授课者水平越来越高了。参加学校讲课成绩优秀者除了推荐上级参加比赛,在学校还有奖励,王霞和曾平老师参加的区级“讲一节好课”活动,分获一、二等奖。

四、今后的设想和工作思路。

校本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发现、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发扬成绩,继续探索实践,一如既往,继续坚持和实施“精品意识,名牌战略”,建章立制,进一步规范校本培训行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专家的引领作用,加大培训力度,科学管理,使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向深层次、高水平发展,为基础教育改革奠定扎实深厚的基础。

校本培训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在这条路途中,我们要有勇往直前、披荆斩棘的奋斗精神。相信,区继教中心的帮助下,在镇中心学校的带领下,在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下一段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工作,乃至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一定会再创新的辉煌!

 

第二篇:培训要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培训要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新课程实施以来,一线教师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但是,在一年多的督导听课中发现,我们的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技术和艺术方面的问题,如教学规范、课堂设计、作业设计和处理等,这些都是教师的教学素养欠缺的表现。这让我就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对教师的培训有了更深的思考。

一是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的认识有偏差、误解,对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的整体把握不准确、不到位。比如说,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认识和运用上,有的教师,一有公开教学就必用所谓“合作”——见了问题就分小组。其结果是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小组中少数“学科精英”显露才华的平台,两极分化由此逐渐产生。教师再不注意组织教学,小组学习也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找了“玩伴”。实际上,没有“自主”学习、个体的独立学习作前提,多数的合作学习都将成为中看不中用的“过场”。

针对类似这样的现象,我们有必要把新课程理念作为教师培训的内容,特别是对新教师的培训。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专家的领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保证,他们对新课程理论和实施方法把握准确,他们的研究、解决的是十分重要的理论导向问题。但这一切对广大一线教师是农村中小学老师常常无缘涉及。他们接受的是最基层的培训,其效果也是一般化。应该努力创造条件,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让一线教师有机会接受形式多样,水平较高的培训。

二是表现在课堂教学教学中的问题。首先是教学的设计能力明显不足。根据大量的听课,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教师独立设计教学的能力有明显退化倾向。依据教学参考书,照搬名师的教案,全选全用教辅用书中的练习,已经成为现实课堂教学的一道景观。有的中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程序、教学语言、教学内容安排,学生几乎了如指掌。因为学生手中也有教师用书;其次是教师课堂应变能力不足。如,课堂预设使用的多媒体设备出了问题,教师不是灵活采取其他方法来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而是急得在几十名学生面前抓耳挠腮地跺脚

这些现象让我看到了校本培训的重要性。校本培训,时间灵活、形式多样、而且实用,它可以包括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同时在新课程背景下,只有教师间的合作与互助,才有形成改革的力量,才能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在校本培训活动中,骨干教师的组织、带动、示范、指导能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这样的校本教研活动,不但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学素养,还可以解决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弥补培训工作的缺失。

三是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方面有明显缺陷,教师在调控课堂、组织真实活动、解决“生成”问题的能力方面有不足。课堂教学实施的规范、科学、有效甚至高效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关键。所以有专家说,课改问题的关键是课堂,课堂的关键是教师。课堂问题当然一方面是教学设计问题,另一方面则是实践能力尤其是教学机智问题。今天的现实是,无论是在公开教学还是平常教学的课堂上,能够充分展现教师的满腔激情和创造精神的场面,能够表现教师的生成智慧的场面,已经不那

么容易看到。在有的学校有的教师仍然是一支粉笔、几道习题、一言堂到底,机械刻板牵强地使用甚或误用多媒体的课堂也时有所见,民主平等、动态生成的课堂,还没有成为常态。

这些问题,提醒我们,在我们的培训一定要重视实践指导。这是因为: 第一,在培训过程中,教师接受了许多理论知识,学到了许多教学方法,但到了教学实践中,仍然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如果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实践指导,进行教学演示,将会在教师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自主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学习和管理自我的学习。通过培训,教师对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教学指导的具体步骤有了系统的了解,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中可能出现机械的、程序化、模式化的势态。如果在培训过程中设置具体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让接受培训的教师领略到活学活用,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科学开发自主学习指导若干不同变式,那么就会使广大教师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指导,看到自主学习的生机与活力,为今后的教学实践和反思奠定成功的基础。

第二,在培训过程中,大多是以学理论,听经验介绍,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而接受培训的教师往往缺少尝试练习。我们要在培训中,根据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知识,让教师设计课型,轮流展示,然后大家讨论,提出改进意见,让培训过程能为一个互动提高的过程。

第三,要对接受培训教师的教学跟踪指导。经过培训后,教师学到了理论,掌握了方法,进行了尝试,必将给新课程改革,给教学工作带来蓬勃生机。但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里的一项重要实践,在不断深化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所以培训工作要建立长效机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

跟踪指导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通过巡回指导,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培训人员和教师要建立联系机制,让专家引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在教育发展日益注重的内涵和质量的今天,教师问题已成为教育的根源问题,教师问题的关键是课堂上的教学素养问题。新课程的逐渐普及和深化,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对教师教学素养的培训,使培训工作逐步走向专业化和科学化。

培训要注重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陈 文 艳

2011.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