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统计表》的教学反思

《复式统计表》的教学反思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理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将“统计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复式统计表》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内容,本单元内容包括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来学习简单复式统计表的,学生有一定统计知识的基础,在教学中应给予充分的运用。本节课从设想到实践,我的体会有很多,以下几点是我感受最深的:

一、创设情境,把多元化的课堂评价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我是一名长时间教小学高年级的男教师,抽到低年级的课,上课的对象变成小朋友,我平常教学的优势可能会难以发挥。再加上统计这个教学内容在统计过程中所需的时间长,容易导致课堂气氛沉闷,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这一现状,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在课堂的评价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开课时,我就以小精灵欢欢要和我们一起学习来导入,在导入的过程中用多媒体演示小精灵欢欢给大家带来礼物(智慧星),要奖励给上课专心、发言积极、表现出色的学生,男生奖红色的智慧星,女生奖黄色的智慧星。我还告诉学生下课时我们还要评比出本节课的小小智慧家,由于孩子小,他们非常看重谁得了几颗智慧星,这样调节课 1

堂的主动权就掌握在我的手里。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我又大胆的进行了尝试:让学生在获得表扬后自己把自己的智慧星贴在黑板指定的地方。这一个过程不仅使学生专心的学习、积极的思考,还让学生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

从开课时,我就利用智慧星的评比来调节课堂气氛,我就有意识分别请每个组的小朋友回答问题,对表现好的同学贴一颗智慧星,并把每个组分开,每组内又分成男女生各一列。这样的安排,既起到评价学生、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又能为课堂巩固练习做铺垫,使课堂评价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并让巩固练习具有统计的现实意义。

二、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是这样安排的:统计入学时的体重和现在的体重,并填写两个单式统计表,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出复式统计表的意义和作用,根据两个单式统计表的内容会填复式统计表,再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表后的练习。课堂练习安排的是“做一做”和练习中的第一题。

新课标指出: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它不能成为师生反复学习、研读的唯一内容。在备课时,我考虑到二年级的小朋友要记住两个体重数据容易混淆。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学过了单式统计表,知道了统计的方法和填写方法,加上在全班范围内统计两次,所需的时间比较长,在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逐步降低,加之授课班级学生人数太多,不便于让每一位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针对上述原因,我对教材做了如下的安排:我舍去了统计入学时 2

体重这一个环节,只统计现在的体重,并把它分成了男生组和女生组两个单式统计表。只需要在全班范围内统计一次,就能完成两个单式统计表,从而进如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在练习安排上,我没有使用教材中的“做一做”和练习中的题目,而是利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结果(智慧星)作为巩固练习资源,统计各小组男女生的学习表现情况,形成复式统计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潜能得到激发,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很好的完成巩固练习。充分体现了“用教材教”的理念。

三 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认知心理学认为,教材里的知识结构是客观存在的,要使这种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必须有一个建构的过程。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就是利用单式统计表引出复式统计表。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也没有带着学生做,而是先让学生填写单式统计表,分析单式统计表,发现在一张单式统计表中只能看到男生或女生体重在某一范围内有多少人,不能方便、快捷的看出同一范围内男女生的体重情况。在这样的认知冲突中如何才能方便、快捷的看出同一范围内男女生的体重情况呢?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交流,学生知道只有把男女生体重的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引出复式统计表。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合作,探究、交流的方式,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这个建构过程绝不是像复印机那样直接“复印”上去的,而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经过个体的主动参与及内心体验, 3

逐步感悟、同化新知识,并充实、完善或改组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四、存在的问题

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十分重视生成性教学,这是由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动态生成的课堂”正是我进入课改以来一直努力追求的教学境界,所以在课前我精心预设,期望着精彩的生成。可是,生成的信息并不都是精彩的、适用的。

例如:在教学由单式统计表引出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我提问:谁能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成复式统计表时。有一个女生就是说她能画,但是该同学没有画出复式统计表,而是画出了下节课才学的条形统计图,我一看不符合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就简单评述后让该同学下去。课后反思时,我觉得有些遗憾,这孩子的思路没有错,她能大胆的进行思考,把自己的思路展现给大家,这是值得肯定和表扬的。但为保证我教学的完整性,我进行的处理可能会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出现这样的结果是我备课时没有预料到的,这一课堂小插曲让我明白,在今后的备课中要更加注意分析和研究教材、教法,而且心里要始终装着学生,这样的备课才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节课上完了,我看到了自己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每个教师都是在不断磨练中成长起来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扬长避短,多实践,多反思,争取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书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走进新课程》

4

 

第二篇:复式统计表教后反思

复式统计表教后反思

唐梦梦

这是我上的一节公开课,《复式统计表》的第一课时。这节课结束后,我就觉得上的特别的不理想。其中有好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会看表、会填表。看表这部分把握的还可以,但是填表这部分有点枯燥乏味,一整节课都是在看题——填表,看题——填表,学生就会觉得不耐烦了。如果在这一环节设计一个纠错组,应该会是这节课更有吸引力些: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填表,另一组纠错,还有两组角色互换。

再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说,首先,整节课都没有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加上小组合作的活动,既可以及时的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缓解了学生解题时的疲劳。其次,课堂中的互动也比较少。还有就是,我的激励性的评价语句少些,适当的鼓励、赞扬学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这几点我没有把握好,或许是因为第一次借班上课较拘谨,没有融入进课堂中,我认为下次在这些方面我可以做的更好。

听了各位听课老师的点评,我才了解到本节课之所以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因为这堂课我的巩固作业未离开课本。所以我在课堂上的灵活性要加强,应适当增加一些离开课本,有关学生生活中常遇问题,这样学生才有激情。

有了这堂课的经验,知道了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我想下次这

节课一定会上的比这次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