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命题反思及20xx年复习建议

20##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命题反思及20##年复习建议

一、带着刘老师的7条吩咐

1.卷子要容易。

2.积累与运用为四道题:要求生活化、主题形式、与生活联系密切。第四题最好与乡土经济结合起来,既可考查乡土教材,又考了建国六十周年。

3.阅读部分:一篇小说,一篇科技作品

4.课内文言文以九下为重点,课外以小故事为主。

5.古诗词阅读以课外绝句为好。

6.作文以半命题为主,可以二选一。

7.可以把积累和运用中的一些题型用在阅读题中,这样卷子会靓起来。

根据以上七个要求我们拟定了三个坚持;坚持命题原则,坚持避开陈题熟题,坚持力求创新。上两个坚持年年讲。这里就第三个坚持谈3点:

二、坚持力求创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课外阅读重视情感熏陶

《郑板桥开仓赈济》:体现了人生的价值取向。

《那盆水仙花》:体现了善待他人,关注弱势群体。

《中华鲟》:增强保护动物、保护自然意识

2.小说重视了课本题

“许多小说往往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故事,如《孔乙己》、《斑羚飞渡》、《我的叔叔于勒》……本文也是如此,请简要分析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原题:“作者为什么要通过一个小伙计‘我’的眼光来讲述孔乙己的故事?体会一下这种写作角度与直接用第三人称描写的不同效果。” (《孔已己》)

3.重视题型变化

科技说明文第12小题:      

“仔细观察下面中华鲟的图片,用打比方或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一下中华鲟的形体特点。(20字左右)” 

三、中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1.善于挖掘教材内容

(1)结合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3分)

     初中三年的语文之旅,我们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接受着心灵的熏陶,受益匪浅;漫步苏州园林,自豪于我国园林建筑的杰出成就,走进黄土高原,惊叹于安塞腰鼓热烈奔放、震天动地的磅礴气势;登上地球之巅,                    。(08绍兴卷)

(2)许多小说往往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故事,如《孔乙己》、《斑羚飞渡》、《我的叔叔于勒》……本文也是如此,请简要分析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09金华卷)

(3)《孤独之旅》中的少年杜小康在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中锤炼了自己的身心,他被自己“长大了,坚强了”而感动。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地都曾被自己的一份成熟、一个进步、一次超越……感动。被自己感动,是美丽的起点;被自己感动,是精神的升华。

 请以“被自己感动”为题目,写一篇600至800字的文章。(09杭州卷)

2.适当研究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

(一)下面摘自中学生习作的句子都有文学常识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①宋初著名词人温庭筠对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其《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表现了一个女子的孤独心情。

错误:                    改正:                       

②最近读了茅盾的长篇小说《林家铺子》,我印象最深的是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与买办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明争暗斗。

错误:                    改正:                        

③在众多外国作家中,我特别喜欢英国作家萨缪尔·贝克特,她创作的《墙上的斑点》是其第一篇意识流小说。

错误:                    改正:                        

(二)摘自东阳巍山中学蒋运良在市中考研讨会上发言的一段内容

(三)摘自张东风老师在市中考研讨会上的一段发言

中近三年来中考文学作品阅读材料

考题梳理

1、情节梳理:3题,07、08、09各1题。

2、文学形象刻画:2题,08、09各1题。

3、品味赏析:07年2题,品词语和句子;08年1题,品句子;09年2题,品词语和写法。

4、主题、情感的挖掘:07年1题。

5、想象揣摩:08、09各1题。

6、感悟延伸:07年2题,08年1题。

情节结构梳理

07年: “有鸟语引路,我的面前打开了一片记忆的天空。”在这片记忆的天空中,作者主要写了哪三件事?

08年:文章主体部分依次写了母亲哪三方面内容?                             →③母亲对我的牵挂、依恋和爱抚 。

09年: 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方框内写出相关的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6个字)。

形象刻划与揣摩

08年: 读了这篇文章,请你说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

09年:小说主要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老头,一个是杨老师(“我”),你最欣赏哪个人物?请说明理由。

品味赏识

07年:(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的“射出”如果改为“飞出”好不好?为什么?

  初夏时节,小麦抽穗,劳作后稍事休息的牛儿正摇着尾巴,悠闲地吃着农民从麦田里扯起的燕麦或从沟垄边割来的青草,这时就有云雀从草丛中“嗖”地射出,像鸣镝,直冲云霄。

  (2)下面这个句子非常优美,富有韵味,请你作点赏析。

  云雀的叫声里,溢满了小麦灌浆的醇香。

08年:请从下面两个细节中选择一个,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1)我在翻译普希金的诗,俄文书的封面是深蓝色的硬皮,上边印着黑色的普希金侧影,她以为我把书弄脏了,便不声不响地把书拿到盥洗间去擦拭,结果把书皮擦得一塌糊涂。 

(2)她年老时即使眼睛看不清,手发抖,也很少让别人帮助她修剪脚指甲,指甲都长进缠着的小脚心里去了,她自己常常把脚抠得血淋淋的。

09年:(1)下列句子任选一句,请赏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一看,又是那老头。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

 ②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

 (2)许多小说往往用第一人称“我”来讲故事,如《孔乙己》、《斑羚飞度》、《我的叔叔于勒》……本文也是如此,请简要分析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主题情感的挖掘

07年:作者写鸟语旨在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

想象、揣摩

08年:文中说“母亲伸出枯槁的手,握住我的手,把我的手指横放在她的嘴里,用牙齿轻轻咬动。我想,母亲也许想说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说说母亲此时想对“我”说些什么。(3分)

09年:文中划线句写到杨老师帮老头捡饮料瓶,此时老头心里会想些什么?请联系语境,描写老头的心理活动。(30字左右)

感悟、拓展

0 7 年 :

      ①仿照例句写一个句子。(2分)

 例句:鸟语如歌,一只鸟就是一个歌手,一个大彻大悟的歌手。

  鸟语                    

② 阅读下列链接材料,结合上文,谈谈你的一点感悟。(4分)

【相关链接】

材料一: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诗经?小雅?伐木》

材料二:1962年,蕾切尔?卡逊在其醒世之作《寂静的春天》中指出,人类滥用化学农药、毫无节制地破坏自然环境,必将危及地球其他生物乃至人类的生存,最终会导致“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的毫无生机的寂静的春天。

             ——选自周娜 等《鸟类——农林业的绿色使者》

材料三:1986年5月,23岁的徐秀娟大学毕业后,怀着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事业的梦想,只身来到刚起步不久的盐城珍禽自然保护区,承担起丹顶鹤的繁殖与驯化工作。1987年9月16日,为了寻找前一天迷失的天鹅,她消失在滔滔的流水中                                                               ——选自《大自然?黄海湿地》    

0 8 年 :

结尾说“她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永远为我照亮前进的路”,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母亲(或父亲)在某一方面对你的影响。(3分)

3.选好用好复习资料

人文性比较浓厚的材料

比较新颖的材料

比较适宜初中生阅读的材料

4.专题复习要控制难度

夯实基础

多做基础题

多做中等难度题

5.作文复习要引导学生抒写真情实感

20##年浙江省各地市学业考试作文题:

嘉兴:不走寻常路       绍兴:你我走过的日子

杭州:被自己感动       舟山:你辛苦了!     

湖州:我的行囊           台州:取暖

温州:从那一刻开始

丽水:谢谢你,为我助跑

宁波: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                     

金华:           ,让生活更美好

义乌:那一次,我和他(她)都是好样的

根据以上题目可以预见今年作文命题会更关注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命题和半命题唱主角。

第一、题目内涵更丰富。

     20##年浙江省各地的11个作文题有10个地市采用了命题作文的形式,并且内涵极为丰富。

    作文教学过程中更要引导、帮助学生关注生活中真实的人、事、物,更要想办法去激发学生的思想和思维,这样的命题才能把作文教学引向深入、引向个性。

     嘉兴的“不走寻常路”、 湖州的“我的行囊”、 温州的“从那一刻开始”、 台州的“取暖”都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第二、题目更具诗意。

     语言是美的,诗化的语言更美,语言要更凝练,诗意更浓厚,为学生审题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既不会给学生带来审题障碍,又有一定的梯度,收到一举两得之效。

第三、题目视野更宽泛。

     《语文课程标准》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表现特征:

   1、从今年的作文题目来看,提示语更简洁,衢州、绍兴、台州、温州四地区还取消了作文的写作引言,这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也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创造,更是给予了学生充分的信任。

    2、不仅关注自我意识,也关注到了他人意识;不仅关注到个人活动,也注意到了合作意识;不仅只有静态的,更有动态的。表现为词语丰富、词性多样、句式也不同,只在看看题目中“我、你、他、一个人”、“走、走过、影响、助跑、取暖”等词语就能感受到这一点。

全国作文命题比例:

      有人统计:全国各地的94道中考作文题中作了分析,命题作文48道,占51% ,半命题作文21道,占22% ,话题作文15道,占16% ,材料作文10道,占11% 。

    命题作文为主流,其他形式并存,也是未来语文学业作文考试的一个趋势,在重视命题作文训练的同时也切不可忽视其他作文形式的训练。

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第二篇:初中语文课程与反思学习课程

拓 展 资 料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课程学习 目录

语文教学过程典型例析

一、近现代语文教学过程典型例析

二、当代语文教学过程典型例析

认识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过程

一、认识语文教学过程

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过程

走向无痕的哲学思考——《散步》教学实录与点评

一、《散步》教学实录

二、《散步》教学点评

反思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反思·反思性教学·反思型教师——我们的认识

二、观察·读书·研究·写作——我们的探索

语文教育概念术语辨析

一、国文·国语·语文

二、陈朱“正副(主次)目的”的划分

三、三维目标

四、课文的性质与作用

五、课文教学

六、语文教学的两种基本方式

拓展阅读文章推荐

1

语文教学过程典型例析

我们选取了我国近现代、当代的一些典型的语文教学过程案例,意在表明,对于语文教学过程,我国许多专家学者曾做过种种积极的、卓有成效的探索,语文教学过程有着历史的发展脉络;同时,我们也试图总结经验,继续探索语文教学过程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把握语文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

一、近现代语文教学过程典型例析

(一)黎锦熙的三段六步教学过程

1.三段六步教学过程阶段分析

19xx年,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黎锦熙提出了“自动主义的形式教段” 。

第一阶段——理解。这又分为两步。第一步是预习,内容包括指示学习目的,唤起学习动机,引导儿童预习。第二步是整理,内容包括儿童问疑,教师试问,引导儿童发表意见。

第二阶段——练习。也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比较,可以略授国语文法的要素,并概括课文要旨。第二步是应用,内容是指导学生表情朗读课文,并对课文进行实质性的谈话和辩论。第三阶段——发展。这也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创作,内容除写作外,还要注意语言的技术。第二步是活用,内容是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和研究兴味,最要紧的是养成儿童到图书馆自由参考的习惯,再进一步便要养成儿童对于文章和文学的鉴赏、批判能力。

2.三段六步教学过程的突出特点

三段六步教学过程的最突出之点,在于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鼓励学生预习、问疑、发表、应用,特别是创作和活用等,至今仍留给人们以启迪,这是很可贵的。至于每一教学阶段的设置,以及它们问的顺序安排,自然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切不可拘泥于形式而不忽视内容实际。

(二)朱自清的四步教学过程

1.四步教学过程阶段分析

19xx年,作家、语文教育家朱自清提出了如下的语文教育程序。

第一步,要求学生报告预习结果。布置全班学生共同作业,分组分工钻研,如甲组钻研难字,乙组了解作者,丙组解释成语……分头预习,然后分别报告他们的结果。第二步,要求学生分述各段大意及全篇大意,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先考查难字成语,再要求其他学生述说大意。一篇读完,要求学生思考并述说全篇大意。较浅显文字,责成学生默读,然后照上述办法进行。第三步,课文授完,要求学生研究篇中的情思与文笔。教师必使 2

学生每人均有发言的机会,对于那些不愿发言的学生,教师更应加以督促。第四步,一篇教完后,可行口问或笔试。对于短篇课文,用口问,侧重在难字成语及大意;对于长篇课文,则用笔试。

2,四步教学过程的特点

四步教学程序次序井然,环环相扣。其明显特点是:第一,理解文章内容和探究文章形式并重;第二,阅读、说话和写作练习并重;第三,实行启发和引导的教学。

(三)叶圣陶的三阶段阅读教育过程

1.叶圣陶阅读教育程序三阶段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语文教育家。在阅读训练中根据不同的任务,提出了两种指导程序,即精读指导程序和略读指导程序。精读、略读指导程序,其着眼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他主张把阅读课的训练程序大致划分为:预习——课内报告和讨论——练习这样三个阶段。

2.叶圣陶阅读教育程序的特点

从纵向看,建立了阅读训练的线性程序,为语文课堂结构的改革提供了范例;从横向看,这三个阶段主张由课内引向课外,指导学生“略读”,使学生扩大阅读的效益。这个“程序”至今仍放出夺目的光彩。

(四)中华国语学会的三步教学过程

中华国语学会在它的国语丛书《中学国语教学法》中,为“分析的阅读”设计了三个步骤

1.三步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个步骤,细看课文,拿着注意点看(同时用笔划出难解释的地方);第二个步骤,查看参考费解处;第三个步骤,认清研究所得的内容,用笔写下报告,有时候要到课堂内用口头报告讨论辩难。

2.三步教学过程的特点

中华国语学会三步教学的主旨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自学精神,同时注意到了说和写的训练。但似乎过于偏重思考,这大概有它当时的社会原因。

二、当代语文教学过程典型例析

(一) “红领巾”教学法

1.“红领巾”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3

19xx年,在凯洛夫《教育学》影响下,通过北京师范大学实习生的教学实验及其后的全国性的“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 ,逐步形成了影响巨大而又深远的语文教学的基本过程。其教学过程是五环节:题解,介绍作者,时代背景等;讲解生字生词,学生质疑问难等;分析课文,包括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分析、重点难点分析等;总结主题思想;研究写作特点。

2.“红领巾”教学法的特点

“红领巾”教学法是在一定的教育学理论指导下建构的语文教学过程,凯洛夫《教育学》主张的“五环节”教学是其理论依据;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谈话法,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强调教学中教师不要过多地讲;重视语文学科的语言、文学教育;过程结构清楚,有利于经验较少的教师迅速掌握教学常规。

(二)于漪的“教文育人”

1.于漪“教文育人”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于漪牢牢地把握着教学依据,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体现教育方针的精神和“三个面向”的要求。她的全部教学活动,贯穿着“教文育人”的红线,充分地体现着“文道统一”的精神,在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结合思想教育,恰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真可谓工具性教育与人文性教育的和谐统一。

2.于漪 “教文育人”教学过程的特点

目中有人。研究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重视对学法的研究,使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情趣盎然。教学有情趣,引发学生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能对语文学习产生情感和趣味,学生学有所得。

开启智能。站在培养开拓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高度,十分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

文学性浓。于漪的语文教学,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她的教学语言充满了优美的文学词语,感染力很强,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全局在胸。对每个学期教学工作整体安排,既要全局在胸,又要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与任务。一堂课怎么开头,选择什么作突破口以带起全局,怎样展开教学进程,怎样收尾,都有独创的整体设计。

3.于漪语文教学的主要经验

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 4

花;变换提问的角度,选择最佳入口处,激发学生的感情;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联系、扩展,增添感情浓度,形成余音缭绕。

(三)欧阳代娜的“序列化语文教学”

1.“两步走”的语文教学构想

第一步,初中阶段语文能力基本过关(管用),初中毕业生基本掌握听、说、读、写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初步的社会交往能力。

第二步,在初中基础上,高中阶段继续培养学生较高的认识能力和基本的鉴赏能力,形成初步的治学能力,为日后的深造与就业打下基础。

2.“两序列”的语文教学和“两条线”的语文能力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安排出语文能力训练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两个序列;在语文能力训练中,抽绎出听读训练与说写训练两条线索。

分别编写《阅读》与《写作》两套教材。在《阅读》教材中,把语文能力与语文知识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原则,分解听读能力为48个训练点(听12个,读36个),分解语文知识39个专题(语法16个,修辞2个,逻辑2个,文体基本常识19个);在《写作》教材中,分解写说能力为47个训练点(写29个,说18个);序列分明,线索清楚,知识能力交融,读写听说配合,相互促进。特别是对听读说写训练的序列安排是比较细致而系统的,所做的探索是积极而有意义的。

3.“两强化”的语文教学措施

一是强化阅读训练与说写训练,不仅增量,而且保质;二是强化读书方法学习,给学生以自学的知识与方法上的指导,训练做读书笔记与做资料卡片等,培养自学能力。

(四)钱梦龙的语文讲读课“基本式”

1. 钱梦龙的语文讲读课的形态

自读式一教读式一作业式一复读式。

自读式:自读是在课内由教师安排、指导进行。自读训练的关键是教给学生自读的方法。基本上分认读、辨体、审题、问答、质疑、评析六步进行的。

教读式:即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与自读同步结合进行,二者相互促进。学生在自读中提出疑问,教读给予解答。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通过讨论予以解决。学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习读书方法的过程。

作业式:教师布置作业在课内完成。作业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教读后,学生对自己的自读笔记补缺改错;二是运用所学到的读写知识与方法,去指导阅读与写作的实践。 5

复读式:教师把学生读过的几篇课文组成复读单元,进而比较分析,找出异同,从中探索新的规律,获得新的知识。可以突破课本上的现成单元、不受年级、课本限制,可把不同年级不同课本的文体相同的课文组成复读单元。

2.钱梦龙教学过程的特点

显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思想:教学过程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的统一、能力训练作为主线贯彻于教学过程始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方法训练。“自读式”与“教读式”从不同方面引导学生把握读书的方法。教学过程中,讲授知识、传授方法与训练思维统一在一起。

(五)宁鸿彬的五步程序教学法

1.五步程序教学法的形态

通读—质疑—理解一概括—实践。

“通读”,要求学生自己通读课文;“质疑”,对学生阅读课文严格要求:深

入课文内里,提出疑难问题;“理解”,深刻钻研课文,解决疑难问题;“概括”,对学习内容抽象概括,概括不出规律性的知识,不能进入下一步;“实践”,运用知识去解决听、说、读、写、思的实际问题。

五步教学程序,包孕着四个环节,即:认真读书,提出问题;分析研究,解决问题;归纳总结,掌握知识;加强练习,运用实践。

2.五步程序教学法教学过程的特点

第一,强调语文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第二,注重传授读书方法,在语文训练中,适时向学生传授“语文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重视思维训练,五步教学,思维训练贯穿始终。课堂教学把“质疑”作为突破口。

(六)颜振遥的“语文自学辅导教学”

1.颜振遥“语文自学辅导教学” 的形态

“启”一“读”一“练”一“知”一“结”。

“启”,启发学生自觉学习,明确学习要求。

“读”,学生自读教材,教师巡视,对学生提出的疑问给予个别辅导,遇共同性的问题,则组织学生集体讨论解决。有时,教师做必要的自读示范。

“练”,学生按照课本的要求去练,教师辅导,让学生明确练的意义,提高练的自觉性;辅导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进行具体指导。

6

“知”,及时掌握自学反馈信息。采用“自评价”与“他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活动。由学生边练习边检测,及时确认正确的答案,改正错误的答案。

“结”,是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学习的态度、方法、效果,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注意简明扼要。

2.颜振遥“语文自学辅导教学”教学过程的特点

突出自学。提出了语文自学辅导教学的模式。要求教师辅导学生,训练学生运用评点法自学,并逐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评点法。评点法既是教师教学的方法,又是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与思、读与写结合,有利于理解与掌握,学生自学能力逐步成长。

(七)黎世法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

1.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的形态

自学课一启发课一复习课一作业课一改错课一小结课。

自学课:根据教师布置的自学提纲、思考题与参考资料,学生看资料,读课文,提疑问。教师做重点指导,要求学生对思考题做出书面的或口头的回答。

启发课:教师分析、归纳学生的质疑,选择“突破点”,对学生进行点拨,讲清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自己读书。

复习课:引导学生运用启发课上学到的东西,认真读书,解决自学课上存在的问题,而后根据本单元的文体特点,复习课文的内容与结构。

作业课:学生所做的作业,有的是基础知识,有的是字词句练习、篇章结构的分析,有的是作文。做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读书。

改错课:在教师指导下(教师只出参考答案),学生自己批改自己的作业或相互批改作业,。

小结课:教师结合课文进行或学生根据小结提纲认真读书后进行,归纳所学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更加牢固地掌握。

2.六课型单元教学法教学过程的特点:

六课型紧密相连,形成一个单元教学的系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完成各种课型中的训练任务,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的统一。采用以少带多的精读精讲教学法,提高阅读的速度与数量。兼顾了程度不一的学生,特别是对学习较差的学生,即使在自学课、启发课上没学好,也还可以通过复习课、小结课补救。

(八)张富的“四分四改四坚持”教学过程

1.“四分四改四坚持”教学过程的形态

7

自学—精讲—布置—读写—评讲。具体做法是

“四分四改” :“分程度组”,改“一刀切”现象;“分学习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大班教学、小组活动、个人钻研、个别辅导等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多渠道、多层次教学,改“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分学课和习课两种课型”,把语文课划分为学新教材课和习旧教材课,先学后习,习课多次出现,以利于记忆巩固与迁移转化,改变“煮夹生饭和边学边丢”现象;“分自学、精讲、布置、读写、评讲”五个环节,分布于两种课型上,用“学中教,教中学”的方法来改变“教学脱节,越俎代庖”的现象。

“四坚持” :坚持面向所有学生;坚持以训练为主,;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

2.“四分四改四坚持”教学过程的特点

大班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三位一体的教学组织形式,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学课侧重于知识掌握,习课侧重于知识应用。从学课到习课,五个教学环节紧扣,变教学分离为“教—学—用”的统一,促进了师生信息交流,提高教学工作的实际效率。

(九)张孝纯的“大语文教育”

1.“大语文教育”的主张

语文教育应突破语文课本与课堂教学的范围,把视线扩展到校内外的语文课外活动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语文环境。

2.“大语文教育”的总体结构

“一体两翼”:“一体”,即一个主体。包括五个环节:范文阅读教学;参读教学,通过“目读”与“耳读”,实施读和听的训练;习作教学,通过说话和写文,实施说和写的训练;语文考试考查,巩固、深化和系统化知识、能力,激励学生继续前进;学生个人广泛地、完全自由地进行听说读写思活动,形成其良好的语文能力与语文习惯。“两翼”,“左翼”系第二语文教学渠道,包括校内语文课外活动与校外语文社会活动;“右翼”系语文学习环境,内含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口头的与书面的语文环境。

3.大语文教育的主要特点

开放语文教育,把语文教学纳入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使学生不论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无论是读书、看报、看影视、听广播,还是社会交往中的听话、说话、写话,都可以有意识地学语文用语文。

强调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加强学校语文同家庭语文、社会语文的有机联系,创建三结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8

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和谐统一,突出德育的统帅地位;实现智育中知识、智力与能力的和谐统一。

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实现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配合;加强语文课读、写、听、说、思之间、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考试考查各部分之间的系统化联系;实现语文教学内容的序列化。

实现教师教学的主导性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统一;重视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因素的和谐统一。

选自蔡明,王立英,张聪慧:《语文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第四章第一节,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9

认识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过程

设计(实施)语文教学过程须认识语文教学过程的特点、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认识语文教学过程的多层次、多环节和常见的基本活动方式、组合活动方式;然后,我们从分析语文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基本组合活动方式入手,了解语文教学过程设计(实施)须注意的问题。

一、认识语文教学过程

(一)认识语文教学过程的特点

1.语文教学过程是掌握语文工具和陶冶思想感情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揭示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实用功能、文化功能,要求语文教学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揭示了语文课程的基础地位,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奠基作用。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使我们认识到:在语文的“多重功能”中,掌握语文工具和陶冶思想感情是为学生发展打基础的任务,是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

2.语文教学过程是独特体验和大量实践的过程

语文课程对学生的精神领域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要重视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和鼓励学生对语文学习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要求以有目的、有计划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语文教学的主线;教师引导要依理(符合语文课程新理念)得法(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有效地指导语文实践活动。在安排语文教学活动时,应该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关注和尊重学生及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3.语文教学过程是回归生活、情境体验的过程

要有生活的意识和眼光,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将语文教学内容、学习任务置于学习者的生活背景下,使之与生活发生联系。让学生进入到熟悉的情境中,激活学生的自我意识、内在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在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感受中体验感情、获取感受,发现自我,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积极探索,建构新的认识和理解。要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沟通课堂内外、课程内外、校内外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创造动手、动口、 10

动眼、动耳、动脑的充分的语文实践活动条件(包括时间、内容、情境等)。

4.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具有以下四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文教学过程中四要素非常活跃,不断变化。社会在发展,社会对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要求会发生变化,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任务。语文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思想品质和心理品质在发展,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具有发展性、变化性,许多因素制约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使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发生变化。从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考察,语文教学过程要素不断变化,决定着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

5.语文教学过程是开放的过程

语文教学过程是开放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3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语文学习活动的过程

语文教学过程是语文教师利用语文教学内容等课程资源在语文教学课堂上不断与学生共同建构交往互动活动的过程。静态的语文教学内容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不断地创生课程事件,才能不断转化并建构新的意义。语文教学过程是开发、创生语文教学内容的过程。教材内容、文本内容、教师教案中所预设的教学内容,只有在动态的开发和创生过程中才呈现为真实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学过程是开发和创生教学内容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一起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不断地开发和创生着语文教学内容,从而不断建构意义,这正是教学过程本质的反映。教师和学生应该能够通过多样的交往互动,互相帮助和互相促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交往能力和创新精神,引导、帮助和促进学生“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 认识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哪些方面的教学活动

1.确定方向

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明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熟练掌握语文教材,细致地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特点、基础学力、思维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了解教学的情 11

境条件,这样才能合理地拟定教学的远期和近期目标,并在教学中给学生以正确引导。

2.激发动机 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必须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保持全神贯注的、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3.组织活动

教师和学生要广泛开发和有效利用教学内容及其他课程资源,设计(实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帮助和促进学生,力求以最少的语言传输最多的信息,作深入浅出地讲解,使活动内容和形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之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发展水平。

4.示范操作

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必须实际操作。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要示范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教师通过正确的示范,对学生施加良好的影响,至于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等,要使学生具有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高尚的情操,当然也要求教师起示范作用。

5.反馈调控

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回答问题、完成练习、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等情况及情绪表现,及时吸收反馈信息,并据此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教学目标,或增减教学内容,或调节教学进度,或调整教学程序,或改进教学方法,或改进教学评价,以便有效地实施教学过程。

6.促进迁移

上述教师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探寻新旧知识和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旧的认知结构基础上掌握新的知识和经验,在原有能力的基础上发展新的能力,促进知识和经验的迁移。这样,教师就完成了一个具体教学过程,而准备向下一具体教学过程前进。

(三)认识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哪些方面的学习活动

1.明确目标

即在教师引导下,明确一门学科、一个阶段、一个学期、一册课本、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以至一堂课的学习目标,避免在学习上走弯路。

2.自我激励

学生一般具有自我提高的期望,具有求知的欲望,常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许或认可,也可采用一定的方法自己激发“内驱力”。

12

3.组织活动

学生也应该是语文课程的开发者,在教师引导下,和教师一起,设计(实施)语文实践活动。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生要感知、接受、处理教材、教师或其它信息传播源传递的信息。

4.接受影响

对教师所施加的教学影响要作出反应,要经过筛选、比较、分类、认同等不同形式的思维加工,达到理解、领会,感动。

5.评价调控

提取储存的经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过程加工处理的信息,释放经过感受、体验的情感,运用和体现在学习、生活中,通过价值判断,调整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6.完成迁移

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用旧的学习促进新的学习,并使课内外学习互相促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学习目标。

(四)认识语文教学过程的多层次、多环节

1,认识语文教学过程的不同层次

我们可以在不同领域划分语文教学过程的不同层次,例如:

语文教学过程

阅读教学过程

单元教学过程

课文教学过程

一节课的教学过程

各层次的语文教学过程以教学环节形成表现出来,教学环节将教学过程具体化。例如,我们可以把课文教学的过程划为五个环节:

认读;

了解课文大意;

划分课文内容,深入理解课文;

总结和扩展课文内容;

布置作业、练习,巩固知识和能力。

(五)认识语文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基本活动方式

1.示范

13

语文学习遵循着“直观——思维——实践”的一般认识路线。因此,自觉或不自觉地关注周围人使用的语文的内容和形式、方法,是语文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自然少不了教师和其它学生运用语文实践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示范,这种示范不可避免地成为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一个重要渠道。

2.模仿

母语的学习主要靠“习得” ,通过周围人使用语文时内容和形式的自觉或不自觉地示范,然后“套用”熟悉的结构来独立地表达。在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过程中不断地在对别人模仿并经过自己的实践学会。可见,模仿是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的一种重要方式。

3.引导

母语的书面语学习大都采用学得方式,这就要求学生从不自觉的“习得”状态转化为自觉的学习行为。所谓语文学得,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语文,形成语文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和能力优势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

4.发现

认知教学理论认为,外部环境只提供潜在刺激,这些刺激是否受到注意或被加工,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当新的经验改变了学习者现有的心理结构时,学习就发生了。而学习者现有心理结构发生改变,要求学生关注外部环境刺激,这就需要学习者自身经由示范或者引导对其进行关注,即发现。

5.涵泳

宋代陆九渊说得好:“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所谓涵泳,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的潜心专注的研究方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揣摩、琢磨、推敲关键的语言文字,“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叶圣陶语),鉴赏玩索,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趣感等,语感能力的形成也就指日可待了。

6.积累

当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认为,人类有一种难以解释清楚的“语言习得机制”,能通过接触看似杂乱无章的言语材料,抽绎出复杂的语言规律并据此去运用语言,尤其是母语的口语学习更是如此。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种优越的母语环境,广泛接触并积累言语材料,凭借记忆的检索功能形成直觉思维,在语言习得中培养良好的语感。

7.运用

在语文学习中将习得的语言材料应用于新的语境和使用习得的语言运用规律创造出新 14

的言语。

8.创造

指利用习得的语言规律根据特定的语用环境创造出新的言语。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运用语言和创造言语的能力。

(六)认识语文教学过程中常见的组合活动方式

不同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活动组合方式,我们简单的介绍几种常见的活动组合模式:示范模仿式、引导发现式、涵泳积累式。学习和掌握这些语文教学活动方式,以便在语文教学设计(实施)中运用。但是需要清晰认识的是,这些组合只是形成一个教学过程的基本框架,并不等于教学过程的全部。

1.示范模仿式

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初次接触的学习内容,我们应积极提倡示范模仿的方法进行学习,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该加以肯定。模仿是创新的基础,但不能一味地模仿,开始要求“与前人合”,其后必须“与前人离”,模仿的同时注意创新。

一方面,语文教学中的示范模仿是指教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课文作为听说读写的示例,通过认识文章中所蕴涵的听说读写的模式以及语言、文学知识,进行听说读写活动的模仿实践,从而达到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的目的。另一方面,语文教学中的示范模仿是指教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学习过程作为呈现听说读写方法的示例,通过学习选文,模仿学习本篇选文所用的读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的目的。

示例作用的发挥主要包括阅读示例、写作示例。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了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谈语文教本》,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xx年。)这就是从选文的阅读示例角度入手,来看待选文的。

而一篇篇选文,又以其活生生的状态告诉学生,如何选择材料、如何运思布局、如何遣词造句甚至如何修改成文,因此,选文同时具有写作示例作用。这时学生学习选文的目的,可能不是为了掌握它的内容,而是为了通过对选文的学习,了解同类文章的阅读或者写作规律、规则。

2.引导发现式

当前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从理论探讨到应用研究,都在不断走向深入,取得了不少 15

成果。但从总体上看,发展也不平衡,尤其象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费时多而收效少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究其原因,除教学的思想观念显得陈旧落后外,还在于我们的教学未能摆脱因循守旧、相因沿袭形成的“呈现——接受”教学过程。这种僵化的教学过程,教师以呈现相关的知识为目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由初读课文、教学字词——逐段讲解、内容分析——总结巩固、练习作业构成的“三段式”课堂结构,导致教师“重内容分析、轻语言训练,表面问答多、启发思考少”,学生“重知识结论、轻形成过程,被动应答多、主动参与少”。这显然与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要求大相径庭,亟需变革。

“引导——发现”语文教学教学过程,大胆破除了“呈现——接受”的教学过程,追求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技能的全面发展。以教师的“引导”为手段,以学生的“发现”为目的。

教师“引导”的要义在于目标诱导、过程疏导和评价指导,发挥其教学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更科学,更有效。学生要发挥学习主体作用,发挥主动精神,发掘个体潜能,发展整体素质。

3.涵泳积累式

涵泳是“沉浸”的意思。就是把书当作水,学生投入其中,如鱼得水,如水浇注自己的心花、滋润自己的心田。要求学生注意感受文词的优美,体味语句的内涵,“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索,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领悟文章的旨趣。

在语文教学中,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比较、咀嚼,品味其语气神韵,涵泳感悟,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将言语作品中的知情意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情感结构,形成敏锐的语感,从而获得深刻的理性知识和语言运用的感性经验,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

语文积累,包括语言文字的积累、语文知识的积累、文化的积淀。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大都依赖于读书。将一些脍炙人口的好文章背诵下来,将优美的词句记忆在心里,则总觉得满腹经纶怎么都好办;如果肚子里没有几篇好文章,则胸无点墨怎么都不好办。语文积累必须从一篇篇的文章中得来,必须依靠教师和学生对选文的感受、理解、记忆来实现。在选文中,分布着大量的语文知识,包括语言和修辞知识、作家作品常识以及听说读写的方法,负载着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而语文知识、文章结构以及文化的熏陶感染,只有在对选文的涵泳品味、亲密接触中才能实现。当然,涵泳只是完成积累的一种方式,还有其它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语言积累的学习方式,但不能否认,涵泳是完成语言积累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七)认识语文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1.对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思考

16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影响着语文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影响着语文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教育能力、学习能力,也同样影响着语文学习的目标和语文学习内容。

信息技术不仅为教师提供直观、形象、高效率的教学手段,也同样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智力培养、素质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径,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2.信息技术运用的原则

必需性原则。信息技术虽然能给我们带来诸多好处,但不能替代教师应有的创造性工作,不能因运用信息技术而丧失语文课程应该实现的功能。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只有在有利于达到目标、安排内容、运用方法、优化过程的情况下,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而语文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一定要强化(绝不能弱化)语文教师的创造性和语文课程的功能。

适当性原则。即信息技术的使用应该适时适量。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思考的时候,在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时候,选择恰当的时刻,运用恰当的方式,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

优越性原则。信息技术就是对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式处理,其检索方便、有利交流的优越性是不可替代的。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交互性优势,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的交流平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打破时间、地点的限制进行交流。

3.避开信息技术运用的误区

不能用信息技术取代黑板。可以板书的,不必非要用信息技术来显示。信息技术运用绝不是黑板的电子化。

不要用信息技术取代教师。设计再完美的信息技术课件也无法取代教师的个人魅力,信息技术的运用决不能取代教师。

不可用信息技术取代文本。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本始终是不能忽略的存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师生之间的对话、生生之间的对话,必须是围绕文本进行而且文本应该处于原始资料的地位,所有的交流都应该是基于文本的交流,当然也会出现超越文本的情况,即使是超越,也应该是基于文本的超越。如果忽略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一味地以直观形象的视觉感受(图片、影视片段往往是课件的主要组成部分)代替文本阅读,必然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甚至造成学生思维水平的停滞不前。

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过程

17

(一)语文教学过程设计(实施)例析

1.示范模仿式例析

引入知识,形象讲解

——《岳阳楼记》艺术鉴赏案例

(前面两节课时主要介绍写作背景、疏通文字、熟悉内容、诵读课文,这是第三课时,主要任务是欣赏文章的艺术特色。)

师:这堂课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古人在鉴赏文章的时候经常用到,就是“文气”。什么是文气呢?讲得浅显、形象一点,它就是文章的气脉,好象人的血脉一样,只要仔细辨认,一篇文章总是有那么一股“气”在流动。古人认为这股气是与作者紧密相连的,它其实就是作者的才性、气质、道德。我们说“气有清浊”,实际上是指人的道德境界有高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我们说某某人有“才气”,某某人有“霸气”,某某人又“流里流气”,就是这个道理。由于这个“气”就是这个“人”,因此,我们既可以知人论世,也可以以文知人。许多人都说曹植的诗歌“骨气奇高”,其实等于说曹植这个人在生活中清高傲物。

今天这堂课我们来解读范仲淹的“气”,先来把把《岳阳楼记》的气脉。我看到许多同学眼睛瞪得老大,直想喊“老师,我找不来。”你别急,老师告诉你一个方法:若找不到文气,那你就反过来,找那些没有文气的地方,或者准确地说,是那些文气较弱、将“息”的地方。你看那些写着写着范仲淹好象是写不下去了、话说没了似的,不得不重起“炉灶”的地方就是。

生1:是“前人之述备矣。然则……”这里。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岳阳楼之大观”前人写滥了,作者觉得没必要再写了。所以,他就“然则”——另起了一个话题——“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其他同学信服地点头)

师:讲得真好!我们先一起把写“岳阳楼之大观”的内容诵读一遍。

生(齐诵)“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师:这么壮观的气象,作者却不能写了,因为普通人通常都是这样写的。那么范仲淹下文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不是就真的是他要写的?文气是不是就贯通到底了?

生2:是的,下文都是写“览物之情”的。

18

生3:也不完全是。“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只是接下来的两段,就是“霪雨霏霏”的时候“悲”,“春和景明”时候的“喜”。作者真正要写的是“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才是作者真正要表明自己思想情感的地方。

生4:是的。当作者洋洋洒洒地写了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的时候,他又发现写不下去了,因为这也不是他要写的,于是,来了个“嗟夫”,意思上来了个转折,才又荡开一笔,拓出了一个新天地。

师:讲得非常好!同学们先把“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段落诵读一下。(生齐读三、四两段)对,尽管这两段写得非常好,但这也不是作者真正要写的,因为这只是一般人的普遍感情。他所要明志的地方是下面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现在,我们讨论的问题是:作者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直奔主题,而要在前面先“迂回”两下?

生5:作者是应滕子京之约写岳阳楼的,有关岳阳楼的,譬如,眼前之景等,他总不能什么都不写吧。(师点头表示有所认同)

生6:若是直接写,文章就写不长,没几个字了。

生7:是啊,更何况他是在“看图作文”(他没有去过岳阳楼),他写不来了,因此,只能先写写普通人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

师(笑着反问):你是说他写着写着灵感来了,才升华到文章结尾的主题处?你说他的灵感是怎样来的呢?

生1:我看这是作者的有意安排,起了铺垫的作用。只有把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写了,才可以突出“古仁人”,也就是作者自己的思想境界。

师:说得非常好!你已经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审美原理了。范仲淹能够把这篇文章写下去,借助的完全是他的道德境界!但是他为什么不直奔主题呢?古人认为“深于文者,必敛气而蓄势”,哪怕你“气”(信念、情感、道德)再盛,也不可以长驱直入,一泄无余,《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气”是很盛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彪炳千古!这是文章当中气最“盛”的地方。但是作者没有一吐为快,而是先“敛气”,从普通人的视觉——人家写滥了的“岳阳楼之大观”入笔,有意走进死胡同,借此第一次“蓄势”。此路不通,踅回来再转入普通人的情感,这一次可谓洋洋洒洒了,我们都以为这一次肯定要登堂入室了,然而又戛然而止,借此第二次蓄势。于是,终于来了一个“嗟夫”,笔锋一转,洞天别开,尽破前题,这下子终于造成悬河奔泻之势,冲荡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叫做“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

19

古人论画:“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流则远矣。”(幻灯片展示,师形象讲解,略)如果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道德的珠穆朗玛峰,那么前面普通人的所见、所感不过是山腰上的几朵云霞罢了!(师边画山峰与云霞)

同学们,下面我们把这一段读一遍。(生齐读)。哪位同学现在来谈谈范仲淹,谈谈他是怎样实践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的?(课前布置的预习题)

生8:范仲淹是宋代名臣,他在朝廷中以“犯颜直谏”最为有名……庆历新政时范仲淹罢黜了许多不称职的地方官。

生9:范仲淹在江淮一带救灾,每到一地就开仓赈济灾民,免除了灾区部分赋税,还把饥民吃的野草带回去献给仁宗,并请仁宗转给嫔妃贵戚们看看,劝戒皇室不要奢侈。

生10:今江苏泰州有“范公堤”,是范仲淹在泰州任盐官时,历时四年修建的捍海堤,长150里,解除了当地的水患。灾区中心现兴化市的人很多以范为姓。

周选杰、郑友霄:《语文学习》,20xx年第5期,第27-29页。引录时略有删改。

本课例通过介绍古代文论中的“文气”概念和“敛气蓄势”的原理,向学生展示《岳阳楼记》阅读鉴赏的方法,使学生对这一经典作品的艺术成就和作者的思想境界有了深入的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作为特殊的读者,利用自己成熟的体验,通过形象的讲解,向学生示范了有效的读书,不但引领学生掌握同类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而且深入地理解作品,形成鉴赏能力。

事实说明:学生深入地理解作品、形成鉴赏能力,需要具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以及教师的示范指导,古代的文学批评理论为语文教学的范文分析提供了工具。如何利用古代文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以认真考虑的。怎样将读书的策略恰当地向学生进行示范,还需要教师做更多的理性思考和精心设计。

为学生搭建作诗的舞台

师:我很想为大家提供一个诗歌写作的舞台,大家愿意尝试一下吗?

生:愿意!

师:请大家把艾青的这首短诗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生:(诵读《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师:请大家揣摩揣摩,这首咏物诗的主题是什么,它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0

生:这首诗通过描写浪对礁石猛烈、凶狠的扑打,反衬出礁石乐观、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生:这首诗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浪和礁石既可以理解为写实,也可以理解为隐喻,浪就是困难或者强大的对手,而礁石则是作者和千百万不怕磨难的勇敢者的化身,这首诗是人的生存状态乃至万事万物存在方式的艺术概括。

师:分析得太精辟了,我们给他一些掌声。我想,同学们对这首诗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来模仿《礁石》写一首咏物诗或者抒情诗,展示一下我们的创造力,怎么样?

(在教师的激发下,学生写作热情高涨,大约5分钟后,就有学生写好了。)

师:陶渊明说“奇文共欣赏……”(教师故意停下,学生接答下句——“疑义相与析”)现在,我们请卢江波同学把他仿写的诗读一遍,其它同学边听边思考。

卢江波:《苍蝇》:“一只拍,一只拍∕无休止地打过来∕每一个拍都在它背上∕被沾上血浆,染红……∥它的脸上和身上∕像车碾过一样∕但它依然振动翅膀∕奏着音乐,看着肉丝……”

(其它同学边听边笑)

师:感谢卢江波同学给大家带来了欢乐,但这首诗有些美中不足,谁愿意给它把把脉? 生:这首诗比较搞笑。它所表达的主题究竟是赞美还是批判,读起来让人感觉很模糊。 生:我觉得这首诗的主要问题在于,老师要求我们写仿写一首咏物诗或者抒情诗,而他吟咏的对象却是苍蝇,苍蝇本来是人人喊打的害虫,用它来抒发情感不太恰当。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意见很有道理。我认为,诗歌是一种优美的文学样式,而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我们在写作诗歌时,应该特别注意选择意象,一般而言,意象要富有情趣、具有美感(板书),而苍蝇则不具有这些特点。好,哪一位同学接着读?(有同学推荐潘鹏)

潘鹏:《猎枪》:“一只鸟,一只鸟∕无休止地飞过来∕每一个鸟都在它前方∕被炸成碎沫,掉下……∥它的心里和嘴上∕像火烧过一样∕但它依然紧躺在手中∕装满子弹,对准天空……”

师:我们还是请潘鹏同组的同学来评价,好吗?

生:从形式上看,这首诗仿得还挺像,但内容值得推敲,血腥味太重,有明显的暴力倾向。

生:我也觉得这首诗不够优美,象征手法在这里好像完全变味了。

师:说得好。这首诗的主题的确还需要作者仔细斟酌,但它也给我们一点启示,那就 21

是诗歌的立意应该健康积极,追求高雅(板书)。好,哪一位同学接着读?

生:《老牛》:“一个人,一个人∕无休止地打过来∕每一道鞭都在它背上∕被轻轻弹回,抛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剑刺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土地……”

师:有何感想?

生:诗中所塑造的老牛形象好像有点别扭,牛本来应该应该劳动耕作,但它受到了鞭打却“依然站在哪里”,还“含着微笑,看着土地”,这究竟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

师:除此之外,老师还想提点意见,“一个人,一个人”是否可以改成“一道鞭,一道鞭”,这样一改,就同“每一道鞭都在它背上”相照应,读起来感觉更为顺畅。

上面这几首诗虽然都存在一些小毛病,但它们都从反面为我们提供了经验。让人欣慰的是,在巡视的过程中,老师也发现了不少优秀的诗,例如下面几首。

章熠同学的《蜡烛》:“一滴泪,一滴泪∕无休止地淌下来∕每一滴泪都在它脚下∕被烧成灰烬,凝结……∥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刮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照亮四方……”

张蓓同学的《防护林》:“一阵风,一阵风∕无休止地刮过来∕每一阵风都在它的枝叶间∕被分成丝缕,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剑劈过一样∕但它依然挺立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陈万勇、谭青峰:《为学生搭建作诗的舞台》,《语文建设》,20xx年第6期,第19-22页。引录时略有删改。

本课例从展示《礁石》入手,引导学生认识诗歌的写作特点,用象征手法写咏物诗或者抒情诗,并相互交流、评价、指正。在交流评价的过程中,继续总结现代诗写作应该注意的问题:“意象要富有情趣、具有美感;主题要健康积极、追求高雅;语言凝练、流畅优美。”并对学生文章中的字词句问题提出改正意见。尽管学生的仿作大多数还停留在形式的模仿方面,但还是有同学写出了立意健康、思路连贯、语言通顺的“好诗”,这是模仿的初级阶段,随着学生语言技巧运用的纯熟,必然会收放自如,写出准确表情达意、具备真情实感的好诗来。

这节课给我们展示了教师是如何运用文本,进行写作示范,引导学生确立诗歌主题、选择意象、斟酌语言的。作为文质兼美的范文,很多课文可以用来进行写作技巧的示范和教学,这是教师运用文本的一种方式。

2. 引导发现式例析

22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师用幻灯片打出《归去来兮辞》全文。上课后,先让学生回顾《归去来兮辞》全文,反复朗读,读出情感,明确它是将“归”之作,表达的是激动、兴奋、憧憬之情。再读《归园田居》(其一),由学生自己参照注释默读。)

师:陶渊明的诗很平易,似乎人人都能读懂。上节课我们将《归园田居》(其一)与《归园田居》(其三)作了大致的比较,这节课我们再来细细赏读这篇课文。大家觉得这首诗好不好?

生:好

师:请具体说说。

生:我觉得好,但具体我也说不上来。(其它学生笑)

师:记得《隋唐演义》里有这样一段,说程咬金和秦琼一同出去闲逛,见景致极佳,秦琼啧啧赞叹并朗声吟咏;而程咬金也赞不绝口道:“美,真美!啊——真美!就是美啊就是美!”(全班大笑)程咬金是个粗人,见到美景只会说一个“好”字“美”字。大家觉得陶渊明的这首诗很好,那么具体好在哪里呢?希望同学们能从诗歌本身入手,切入意象,体会其意境之美、情感之美。

师:谁来先说说?大家看这首诗,教材编写者把它分成几节?

生:三节。

师:其实古诗一般是不分节的,课文这样编排是为了方便我们的理解。大家能不能看着编排的意图?

生:第二节写景。

师:那么一、三节呢?

生:抒情。

师:对,一、三节是较为直接的抒情。好,现在我们继续赏析这首诗,请大家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我觉得第二节像放电影一样,不同的镜头一个接一个地放过去。

师:说得很好啊,你觉得画面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感觉?

生:好像是很平静的。

师:平静?大家觉得应该是——(略停顿,与学生一起说)“宁静”。

生:我想谈一谈“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师:(有些意外)哦?可以呀。

23

生:“虚室”“余闲”写出了诗人生活的清贫,而“无尘杂”体现了诗人安贫乐道、一尘不染的性格,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师:这位同学是从诗人的性情方面来谈的,谈得不错。

生:(不太自信)我觉得——陶渊明诗里——字里行间透露出朴素的感情——似乎——就是那种——归隐生活的宁静安闲的体现。

师:(点头表示肯定)唔,请坐。

生:我感觉到文章字字句句都与作者的心情联系起来了。

师:比如说——

生:比如第二节的写景,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那种身处佳境,在一种幽静的环境中的欣慰喜悦。再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冲破枷锁获得自由的愉悦感。

师:很好。已经在试着去接近作者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当时的心情了。

生:我觉得陶渊明在写这首诗时,并没有真正开始他的田园生活。

师:哦?怎么说?

生:我觉得这首诗是在他脱离官场后,展望田园生活的一种心境的体现。像第二节中他所构造的田园生活,都是相当自然、宁静、和谐的,很有一种诗意的美丽,根本没有农人的那些艰苦与辛酸。

师:(频频点头)讲得有道理。

生:还有。我觉得《归园田居》(其三)确实应该是在《归园田居》(其一)之后写的。《归园田居》(其一)中对田园生活还保持在想象阶段,比较虚,如“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二句;而《归园田居》(其三)中已尝到田园生活的真实味道,如“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可以说是很忙碌了。那么应该也做不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了。

师:能结合《归园田居》(其三)来分析《归园田居》(其一),有独到见解!

生:老师,我对刚才那位同学的观点不甚理解。他说第二节是画面一个一个地切换。我觉得这里应该是画面的缓缓移动,犹如拍摄山水景象。如果是画面切换,显得动感太强,反映不出生活的宁静。我还认为在这画面出现之前一直没有声音,接着是鸡鸣,这样才有以动写静的味道。

师:讲得很好,体会很细微。不过鸡鸣而更显宁静,这似乎不是以动写静,而应该是——

生:以声写静。

24

师:对,是以声写静,以声衬静。说到“以声衬静”,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两句著名的诗——

生: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师:同样是写“静”,《归园田居》(其一)所构造的意境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

(事先我并没有想好要让学生做这样的比较。只是当学生提出“以声衬静”时,顺势带出这样一个问题,目的是进一步促进学生品味诗的意境,因为刚才学生把注意力都集中在诗人的思想情感上了。)

生:我喜欢陶渊明的。因为“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蝉噪鸟鸣的声音清脆、清晰,十分实在、真实。而“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中,“深巷中”表明声音是由远处传来的,鸡鸣的声音也显得深远,因此声音不是那么实。且第二节本身的意境就有虚幻、朦胧之感,因此,这里的声音也比较模糊,不那么清脆。总之,给人一种很虚的感觉,这样就显得更静了。

生:我有不同看法。我觉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描写自然的幽静,没有人的参与;“狗吠深巷中”是写村落的宁静,是人迹烟火的宁静。我觉得两者是不可相比的。而且人的心境不同,对这两句的喜好也会不同。

师:有道理有道理。心境不同喜好也会不同。我们不一定要厚此薄彼。

(其实原来我心里存着的答案是:《归园田居》的意境更胜一筹。想不到学生会有如此高见。)

生:两首诗写景都突出一个“静”字,但我认为,仅从写作手法上分析,陶渊明的更胜一筹。

师:哦,从技法上分析比较。

(这个学生跳出了我给出的讨论范畴,不去讨论意境而来讨论写作手法了。可见宽松自由的教学空间,有助于活跃思维。)

生:陶渊明是用描写田园生活的笔调无声地描写“静”,这个“静”是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是读者自己感受到的。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静”字便是大大的败笔。因为它无疑像是在故意提醒读者:看,蝉噪,林多静啊!

师:讲得真好!从技法上分析,显然“蝉噪”两句过于直露,相比之下,《归园田居》(其一)同样写静,却不露声色,含蓄极了,它通篇没有一个“静”字,你却处处可以感到“静”。这就是所谓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节课同学们是凭自己的能力欣赏诗歌,我 25

觉得大家的水平都很高。看来我以后应该多放手让大家自己来学。

沈明理、阮玲、刘占泉:《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语文建设》,20xx年第5期,第24-29页。(有删节)

在本课例的教学后记中,这位教师指出:“在赏读《归园田居》(其一)的过程中,我发现《归园田居》(其一)与《归去来兮辞》有可比性。《归去来兮辞》是诗人刚归隐时所作,是归隐宣言,是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美丽憧憬。诗人想象田园生活是‘有酒’、‘有暇’的,甚至连农事也是‘有趣’的。这是一种审美的描绘,而不是客观的写实。《归园田居》(其一)描写的则是真实的田园生活,弥漫着人间的烟火、生气,作者已化身其中矣。”因此,决定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两首诗歌进行比较。

很明显,课堂伊始,学生不知如何下手,只是说“我觉得好,但具体我也说不上来。”教师开始利用“程咬金”的故事来引导学生“从诗歌本身入手,从其意境、情感”方面来进行比较。学生也开始从“画面——性情——作者的内心世界”逐步开始体会到作者在写《归去来兮辞》时并没有真正开始他的田园生活,只是他“展望田园生活的一种心境的体现”,“很有一种诗意的美丽,根本没有农人的那些艰苦与辛酸。”同时也开始认识到《归园田居》(其一)与《归园田居》(其三)的区别,指出:“《归园田居》(其一)还出在想象阶段,比较虚;而《归园田居》(其三)中已尝到田园生活的真实味道了。学生除了在思想内容方面的比较,还将目光投向了作品的写作方法方面,对“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进行探究。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从刚入手时的“故事”,到提出“分节”的问题化解难度,再到学生叙述体验过程中教师的即时评点,都蕴涵着教师的引导。刚开始,学生无所适从,教师加以提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就具体语句来谈,教师及时总结出学生比较的层面:“画面”、“性情”、“作者的内心世界”、“写作手法”并加以提示,使得本节课的学习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基础上融合了教师的指引,学生的“发现”也由此提高了一个层次。这是一节课堂教学过程中较为成功地运用“引导—发现”结构要素的课例。当然,有些地方教师的指引与评价还有所欠缺,比如,有的学生提出:“《归园田居》(其一)中对田园生活还保持在想象阶段,比较虚,如‘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二句;而《归园田居》(其三)中已尝到田园生活的真实味道,如‘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可以说是很忙碌了。那么应该也做不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了。”这些揣测之语,根据是不是充足?对这组诗歌标题“归园田居”的理解是不是到位?对诗中“尘杂”、“余闲”这两个词语的内涵是不是真的读懂了?对此,教师还需要进行深入思索,并尽可能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最大程度 26

地使学生避免因为占有资料太少,相关经验不足而误入歧途

3.涵泳积累式例析

《雨说》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

师:我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花、鸟、虫、鱼等万事万物均可入诗。而春天,最让诗人动心,有很多关于春天的诗句脍炙人口、流传千古。下面,我想请同学们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古诗词。

生: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生: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生: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师:看来同学们都记得很牢。春雨一旦进入诗中,便有了新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在你的印象中,春雨有什么含义?

生:代表着温柔。

生:代表着希望。

生:代表着美好的时光。

生:有时,它也是烦恼的象征。

生:但是,大多代表着快乐。

师:对春雨常常和温柔、亲切、喜悦、轻松联系在一起。但不同的诗人,会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手法表现春雨。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雨说》就写得别具一格。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喜悦、轻松的心情,来聆听《雨说》,去感受春雨的美。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朗读《雨说》,初步体会一下这首诗的感情。

(生读)

生:诗歌表现了一种快乐的感情,第5节和第7节最为明显。

生:我觉得有一种亲切感,第2、3、4节就是如此。

师:这首诗的确使人感到快乐和亲切。下面请同学们听一听老师的配乐朗诵,听完了请大家对老师的朗读做一下评价。

(播放萨克斯曲《春风》,师范读)

生:老师的语调是轻柔的。

生:还带着喜悦。

27

生:还很亲切,诗中的雨就像母亲,是善良的、温柔的。

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好,那咱们就带着这些感觉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读得很有感情。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对哪些句子印象特别深刻。

生: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生: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

生: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

师:这些句子,我们读起来有什么感觉?

生(齐):慈祥、温馨。

师:还有别的句子让你感觉很特别吗?

生:第一样事儿,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生: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生: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师:这些让我们有什么感受?

生:快乐。

生:自由自在。

生:我觉得最后一节特别使人感动。

师:那就请你把这一节朗读一遍,说说你为什么感动。

(生有表情地朗读)

生:我觉得春雨具有奉献精神。

师:看来同学们对这首诗已有了总体上的了解。下面让我们来分组讨论诗歌的语言,更深入地品味这首诗。

(生展开热烈讨论)

师:诗歌的语言生动、凝练,需要我们仔细品味。下面,我们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他们小组关于语言的讨论。

生:我们主要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1.柳条儿是笑弯了腰吗?小燕子的翅膀是笑斜的吗?2.爱心像丝缕吗?3.“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怎么理解?(生讨论)

师:根据这些句子出现的先后,先讨论第2个问题。

生:“丝缕”是线状的、条状的,雨也是线条状,“丝缕”形容雨很恰当。 28

生:“丝缕”还很轻柔,春雨也是如此。

生:爱心也是轻柔的,像丝线一样织进人们的心田。

师:朱自清先生的《春》是怎么描写春雨的?

生(齐):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师:看来,“丝缕”一词正写出了春雨的特征。因此,春雨的爱心成了丝缕,弥漫了整个天空。

生:雷电不喧嚷,是说雷电声音不大吗?

师:听到过春天的雷声吗?

生:听过。

师:跟夏雷相比有什么特点?

生:夏雷轰隆隆,一声接一声,声音大,次数多。

师:是多吗?

生:是急。

师:用一个词形容。

生:喧闹。

生:喧嚷。

师:你看春雷呢?

生:下雨时,不打雷,打雷的次数也少。

师:也写出了春雷的特点呀。谁来说说“风也不拥挤”的含义?

生:这句同样也写出了春风的特征——柔和,(众生点头表示赞同)似有似无。 师:谁还记得朱自清的《春》是怎么写春风的?

生(齐):“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师:你看,一个普通的词,却能引起我们丰富的联想,得到美的享受,这就是诗的语言,就是诗的魅力呀!现在,来讨论第3个问题,为什么说“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生:柳条儿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摆动,在作者看来,那是一种快乐的舞蹈,似乎是笑弯了腰。(众生鼓掌)

师:用自己的感受去体会,很好。

生:小燕子飞翔的时候,是斜着翅膀的,非常快。

师:用一个词形容!

29

生:轻快!所以作者感觉是快乐的,就说“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师:这就是诗。在中华诗歌的艺术宝库里,还有许多这样优美感人的诗歌。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作诗歌的知音吧,共同感受诗歌的艺术之美,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诗意地生活在美好的新时代。

曹双英、黄玲:《〈雨说〉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语文建设》,20xx年第4期,第27-29页。引用时略有删改。

在本课例当中,老师在教学之始以春雨为引子,首先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自然引发学生感受,通过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师生齐读、配乐诵读等多种方式的读,使动听的读书声荡漾于课堂,在诵读中品味诗歌情感,揣摩和理解诗歌语言,与学生一起进入诗歌语言进行“涵泳”,饶有兴味地咬文嚼字。最为突出的是,大量的、多种多样的美读,使得品味诗歌语言和积累诗歌语言有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持手段,学生轻松地读懂了文字深处的内涵,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在和诗歌的亲密接触中,完成了语文积累,是一堂比较成功地运用“涵泳”、完成“积累”的语文课。

(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注意的问题

1.要明确语文教学的任务

要丰富语文材料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记忆、思维、想象、运用检索工具搜集和处理信息等语文一般能力,要发展学生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语文应用能力,要发展审美能力和研究能力,要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构建和应用必要的语文知识。

2.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需要教”须学生获得了自学能力。学生有了自学能力,就能不断发展自己。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生疑、质疑、释疑的能力。要培养学生认读、理解、鉴赏、评价、速读、吸收运用、查阅资料整理资料和使用工具书的能力。要把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探索和总结适合自己特点的合理的学习方法。

3.要设计(实施)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构成了语文教学过程,设计(实施)语文教学过程就是组织安排语文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要广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有效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共同设计(实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进入自己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 要努力做到语文教学过程结构的优化

要努力提高教师、学生的素质水平,安排充实而恰当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而多教学 30

语言的优化样教学方法,做到教学过程各要素的优化。

要努力做到各环节都达到最佳的质量要求标准,各环节之间的联系顺畅。优化语文教学过程的各环节。

要努力优化教学语言,优化教学实物,优化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方法结构,做到学方法优化。

要求我们从总体上、在动态中把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二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等问题。把教学过程看作是教学活动中建构学生学习主体的实践过程,做到师生关系优化。

5.反思调整语文教学基本活动方式

对示范的反思调整主要包括内容是否正确,示范呈示是否及时、是否必需、是否有效。对模仿的反思调整主要关注模仿有没有从形式上的模仿转化为学生的内在语文能力。对于引导的反思调整看引导是否及时,引导时所使用的语言是否得当、指向是否明确,引导所设置的难易梯度是否合适。对于发现的反思调整,

不仅要关注发现的结果,更要注重发现的过程是否正确,反思发现的结果是怎样来的。对于涵泳的反思调整主要关注内容是否需要涵泳,涵泳的时机是否恰当,涵泳的过程是否有效等问题。对于积累的反思调整,主要关注积累的形式、对于积累的评价等问题。熟读是积累,背诵是积累,模仿运用也可以是积累。

6.反思调整语文教学活动的组合方式

一定语文教学活动的排列组合形成了特定的语文教学活动组合模式,但这些活动组合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语文课堂,根据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教学情境,教师可能需要增加、删减某些教学环节或者调整原有教学环节排列的顺序。

增加某些教学环节。一位教师在《背影》教学时,查阅了多份优秀教案,仔细领会了“教学建议”,设计了一份较为满意的备课,可在教学过程中,范读时,这位教师突然想:原教案是教师先介绍写作的背景资料(家庭背景、写作背景);但如果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实际,更容易进入文章中的情境。当范读结束后,这位教师便说:“朱自清先生写了父亲难忘的背影。从小到大,你与父亲一定也有不少交往交流,把你最难忘的和大家交流,并说说它为什么让你难忘?”一语既出,教室一片喧腾,同学们交流得很投入,在交流中真切地再次感受了父爱,然后教师适时地介绍背景资料,学生再进行讨论,兴趣很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便是及时增加了“联系自身生活实际”的教学环节。

删减某些教学环节。一位教师在教学《论美》一文时,设置了七个教学环节: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2.自读课文,感知文章。3.研读课文,探寻美的真谛。4.听读课文,提出问 31

题。5. 齐读课文,铭记“美文”。 6.联系生活,发现“美”。7.结合阅读,写出“美”。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研读和听读环节中,提出了比较有探讨价值的问题,由于时间关系,教师果断地删除了第六和第七个教学环节,而将第三和第四个教学环节延长,对课文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使学生对课文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调整原有教学环节排列的顺序。一位教师在《芦花荡》的教学中,认为这篇课文故事性强,八年级学生应能较好地复述故事情节。因而,上课时在预习基础上,听录音导读一遍以后,便要求学生复述故事情节,随即抽了3名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复述,磨蹭了半天,结果3人都复述得不好,复述时不时看课文,有时索性照着念课文,拖延了时间。这样一来,复述故事情节后,一节课只剩下十多分钟,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只进行了一小半。课后这位教师认真地总结了自己的不足,认为在学生不能较为顺利地进行课文故事情节复述的情况下,应该及时地调整原有教学顺序,把复述环节推到 对课文内容熟悉之后。虽然这节课上得不太理想,但在以后的教学中,碰到类似的情况,就能够处理得得心应手了。

选自蔡明,王立英,张聪慧:《语文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第四章第二节,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32

走向无痕的哲学思考——《散步》教学实录与点评

一、《散步》教学实录

执教者: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实验中学 李凤

(学生进阶梯教室时,大屏幕显示:散步 莫怀戚。萨克斯曲《春风》的旋律在教室轻扬。)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互行鞠躬礼)

师:请坐下!

师:刚才,有同学问我,为什么要选择上散文《散步》。现在,我告诉大家。人到中年我对两句古语特别有感慨。(大屏幕出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同学们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吗?

(有学生摇头,有学生说不太懂。)

师:不太懂,表示有些懂。懂什么,不妨说说。

生:我知道“树欲静而风不止”,说的是树想静下来不动,可是风儿可劲地吹着,不让树停止摇晃。

师:说得很好!后面一句呢?

生:不敢说。

师:别担心,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生:你想培养但是又不亲自接待。

生:(举手)子,指儿子,孩子。养,应该理解为赡养。

师:你真棒!现在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后一句是说,子女想要赡养父母的时候,父母却等不到这一天了。 师:真聪明!

师:节假日回到老家,看到爸爸妈妈一天天老了,又听说邻居大伯大婶忽然间就不在了,心里不由得酸楚,于是我和我爱人近年来总是互相提醒:要及时尽孝,尽量多抽时间陪伴父母。

今年“五一”,我爱人策划了“亲情一日游”活动,邀请在南通的兄弟姐妹及他们的子女一 33

行十六人陪同双方父母在南通狼山、江滨公园玩了一整天。今年“五一”,同学们怎么过的? 生:我哪里也没去,在家做作业。

师:你辛苦了!

生:我和妈妈去姨妈家玩了。

生:今年“五一”是我太太80岁生日,我们一大家子给她祝寿了。

师:我想和你握握手!(师生握手)巧的是“五一”这天,是我爸爸65岁生日,今年我公公也是80岁。(大屏幕出示全家福)

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我们一家子。海拔最高的是我读人大二年级的儿子,他右边的就是我80岁的公公,前面这位是我祖籍四川的婆婆,这位大家一定看出来是谁了吧?(生:是你!)对!另一位就是我先生了。这张合影是去年“五一”在我们如东海滨散步时留下的。 师:同学们想想,散步时心情如何?

生:轻松,愉快。

师:和家人一起散步呢?

生:更是自由、温馨、幸福……

师:让我们带着幸福上路,阅读《散步》。

(大屏幕出示:第一步——幸福阅读。)

师:课前读过文章了吗?

生:读过了。

师:那好,我想请两位同学范读一下课文,向大家展示一下我们新海实验中学初二19班同学的朗读风采。谁来?

(同学举手。)

师:请这位女生读1~4节,这位男生读5~8节。

(生范读课文。)

师:两位同学读的水平都很高,字正腔圆,轻重缓急拿捏得较准,女生很有幸福感,深情,富有感染力;男生含蓄些,但挺有责任感。如果放松些,幸福感就出来了。要不,我试试?

生:好!

(师范读最后一节。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表扬、鼓励,让我感受到更多的幸福。

师:莫怀戚为何要带母亲出来散步?

34

生:“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带母亲散步,想锻炼母亲的身体。 生:“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我”希望母亲健康长寿。

师:你们真会读书,找到了课文里相关的句子,并且加上了自己的解读。还有一个背景,同学们或许不知道:文章写于19xx年。这年清明前,莫怀戚的父亲刚去世。照料了父亲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给抽掉了生活的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莫怀戚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说,母亲处在丧偶综合征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于是就有了初春暖阳下,南方田野上,一家四口、祖孙三代的散步。《散步》,写的是一件寻常事,没有游名胜古迹,没有吃豪华大餐,却能拨动我们的心弦。请同学们自由品读,找出其中的妙词佳句,以及表达有情趣、有深意的段落,先自己品读,再一起分享。 (大屏幕展示:第二步——自由品读 妙词 佳句 情趣 意蕴。)

(生读,师巡视。)

师:可以开始交流了吗?

生:可以。

生:我觉得第三节“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这里“太迟,太迟了”用了反复修辞,与“总算”照应,表达了“我”盼望冬天快点过去,春天早些到来的急切心情,说明“我”很担心母亲的健康。

生:“挺”“熬”“酷”三个词很有表现力,母亲身体状况的糟糕、冬日的严寒、儿子为母亲的担忧跃然纸上。

师:讲得很到位。

生:“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很有意思,小家伙瞬间的发现和归纳,表明他的聪明机灵;“我们都笑了”,是对孩子的褒奖,表现出亲情的温馨。

生:文章中像这样对称的句子还有:“有的浓,有的淡。”“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师:这样的句式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生:形式整齐匀称,和谐流畅,强调了表达的内容。

师:对!我们一起读读看,体会句式、韵律的美,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我读前一句,你 35

们读后一句。

(师生读。)

生:我认为最后一句话含义深刻,写出了中年人的责任感:“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生:我和他一样欣赏这一句。“慢慢地,稳稳地”“很仔细”,因为“我们”在散步,而且走的是小路,背上还背着“我们”最亲爱的人,所以责任重大,每一步都很小心、很稳当,“我们”都想让他们好好享受初春的美景。

师:真是个细心的孩子。请问你是如何理解“整个世界”的?

生:母亲是老人,是上一代,儿子是下一代,“我”和妻子是中年人,“我们”三代人,就是这个家的全部。世界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所以家庭就是中年人要顾及的整个世界。 师:是啊,母亲代表老去的生命,孩子代表新生的生命,“我们”中年人代表成熟的生命。中年人承前启后,背着老人、孩子,既关爱老去的生命,又呵护新生的生命,责任重大。(板书:责任感)

师:当“我”和妻子背着母亲、儿子的时候,除了责任感,“我们”一家人还会有什么体验吗?

生:我认为还有幸福感,还有亲情的美好。

师:设想一下,站在不同的人物的角度。比如,站在母亲的角度想想。

生:(思考,举手。模拟老奶奶的口吻)这孩子,他小的时候我没少背他。现在,我老了,他这么孝顺,我这个儿子没有白养啊!

师:这位老奶奶,母慈儿孝顺,您老有福啊!

(众大笑。)

师:谁能用描述性语言来说说感受?

生:贴着儿子厚厚的背,听他一步一步前行时的呼吸,甚至可以感受到儿子有力的心跳,母亲心里热热的,甜甜的。伏在儿子背上,才感觉到自己曾经年轻过的生命仍然在延续,于是生命有了从来没有过的实实在在的踏实的感觉。

师:太棒了!从亲情与生命的角度阐发感悟。(板书:亲情美、生命美)

师:我提议,我们带着责任感,带着对亲情和生命的感悟把这一句朗诵一遍。 (师生齐朗诵。)

生:“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作者用比喻修辞形象地体现了自己的责任感。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的选择决定民族的危亡,我在走大路还是走 36

小路时的选择会影响家人的和睦、亲情的和谐,我孝敬老人,也尊重孩子,所以两难。 师:很有眼力!“我”最终选择走大路,选择正确吗?

生:正确。“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生:这次本来就是陪母亲的。

生:儿子没有吵闹,他一定理解父亲。

师:培根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明之举。”只有人类才不但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用爱心担起生命的重任,是亲情人伦的美好,是温馨和谐的幸福。

(众点头会意。)

生:我最喜欢这一段:“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一个细节“摸”,写出了奶奶对儿子的体谅、对孙子的爱。在我家里,奶奶也总是依着我的。

母亲提出走不过去的地方让“我”背,说明母子关系非常亲密。

生:我注意到“她的眼随小路望去”,这表明母亲不是一味地迁就孙子,而是发现小路真的很有意思。

师:很有意思的发现哦!愿闻其详。

生:金色的菜花,色彩美;整齐的桑树,行列美;水波粼粼的鱼塘,活力美。

师:的确有意思,三美。厉害,出口成章!这是文章写到的美,同学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南方初春的田野,除了金灿灿的菜花,还有——生:桃红、梨白、杏粉……

生:还有绿油油的麦苗,小草……

师:野花遍地是……

生:(齐)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师:那鱼塘大吗?

生:不大。“一口”就是证明。

师:真灵!初春时间,池塘——生:(三三两两)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师:是。除了鱼儿,初春的池塘里还可能有——

生:摇着小尾巴的蝌蚪。

师:半亩方塘——生:(齐)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37

师:你们看,小路怎样?

生:有意思——有美景,有生机,有活力。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这一段,其他同学好好享受。

(一女生动情朗读,众鼓掌。)

师:有人喜欢这段文字吗?

(屏幕显示)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生:我喜欢。

生:我也喜欢。

师:为何喜欢呢?

生:“新绿”“嫩芽”扣住了初春特有的景物特征,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生:它有声有色——深深浅浅的绿,“咕咕地起着水泡”的春水,都是生命复苏的象征。 生:它不仅写大自然一年伊始,万象更新的景象,而且写出了“我”希望母亲像大自然那样重新获得生命活力,能够健康长寿的良好愿望。

生:“我”希望母亲通过散步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

师:很好!最是一年春好处,春日暖阳朗照,杨柳风轻拂。淡妆浓抹的新绿、质地鲜嫩的芽儿、咕咕起着水泡的冬水……这一切都显示出不可遏制的生命活力。这是生命的气息,是“我”

祈望母亲健康长寿的一片爱心。下面大家齐读这段文字。

(师生齐读。)

师:读《散步》,我们感受到什么?

生:生命、责任。

生:亲情、人性。

师:(屏幕展示)

尊老爱幼的亲情美 温暖和谐的人性美

阳光活力的生命美 含蓄深沉的责任感

师:散文《散步》,精致淡雅,意蕴丰厚。漫步其中,亲情的芬芳、生命的葱茏、人性的秀美、责任的韵致,沁人心脾。让我们在《春风》柔美的旋律中再次美读其中最美的片段。 (大屏幕展示:第三步——配乐美读。)

38

(一女生读第3小节,女生齐读第4小节,男生齐读第6小节,全班齐读第7小节。) (第四步——拓展阅读。)

师:(出示国际家庭日徽号)有谁知道这是什么徽号吗?

(众摇头。)

师:这是国际家庭日徽号。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个徽号,说说它的含义。

生:底色是橄榄绿,那是生命、和平的象征。上面的橘黄色图案像是屋顶,代表家。 生:家里有心的图案。

师:几颗心的图案?

生:有两颗相互包容的心的图案,说明一家人互相理解、爱护,彼此温暖,就像《散步》中的一家人那样。

生:还说明心对心的接纳、包容。

生:象征着家庭的和谐、温暖、快乐、幸福。

生:我觉得像嫩芽,表示新生命在这里诞生,并得到呵护。

师:几位同学解读得很有质量。同学们,五月有很多节日,你们知道哪些? 生: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

生:五月十二日,护士节;我妈妈是护士。

生:还有母亲节。

生:还有父亲节。

师: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每年的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今年的国际家庭日,你有什么创意?请用简短的语言说出你的策划及这样设计的原因。设计不一定轰轰烈烈,就像散步那样自然、亲切,可以增加家庭幸福指数的就行。

生:我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

生:我下厨烧菜,请爸爸妈妈品尝我烧的好菜。

师:你的拿手菜是什么?

生:西红柿炒鸡蛋。

师:方便快捷,黄红搭档,配以青葱,色香味俱全,创意不错。(众笑。)

生:我爸爸妈妈最希望我成绩优秀,到时候,我给他们几份高分试卷。

师:这是你能做到的,很好!生:今年5月23号是我爸爸妈妈结婚二十年纪念日,我想在5月15日国际家庭日这天就送给他们一份礼物,给他们意外的惊喜。

39

生:我要爸爸妈妈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接到家里来,我要为他们表演节目,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

师:多有孝心的孩子!

生:我可能要上学,没有时间去看94岁的太太,但我会给她打电话,祝她长寿。 师:很好!只要我们有爱心,每天都是家庭日。

(教室后排站起一位二十多岁的男青年。)

男青年:老师,我也要发言。

师:请问,您是——男青年:我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老师。李老师,听了这一课,我太激动了,谢谢你点醒了我。(接过我递上的话筒)妈妈特别喜欢吃元宵,今年家庭日我要为母亲做一顿元宵。

师:你做元宵的技术怎样?

男青年:虽然我技术一般,但这是我第一次给妈妈做她爱吃的食品,我一定尽力做好。 师:不管你做元宵的技术怎样,我相信,揉进孝敬和感恩的元宵,一定是世间最甜美可口的,也是你妈妈此生吃过的幸福含量最高的元宵。我代表妈妈们谢谢你的这份心意! (全场鼓掌。萨克斯曲《春风》音乐再次响起。随后,大屏幕显示,师陈述——) 师:《散步》,一首亲情、人性、责任的生命交响,阅读《散步》,一次心灵漫步! 师:感谢同学们,感谢在座的领导、老师!下课!

二、《散步》教学点评

刘占泉点评:幸福与“无痕”

欣赏李凤老师执教《散步》的实录,心中漾满了幸福感。这样教书,仿佛引领着孩子们到文字深处漫步,并经由作品的桥梁去和作者进行心灵会晤,教师与学生都是带着幸福上路,载着幸福归来,乃至于观课的人也受到感染。

冷静下来,不禁掩卷反思:幸福的源头在哪里呢?

课文作者莫怀戚先生的父亲在19xx年清明节前不幸辞世,这时候,母亲最需要子女陪伴,于是便有了那一次初春田野上一家三代人的“散步”。作家用简洁的文字描述散步的情形,给读者奉献出那种背负起“整个世界”的责任感和幸福感。阅读教学研究课的执教者李凤老师恰好也于五月初,与家中老人一同漫步于故乡的山野江滨,亲历“尽孝”的人生体验。这样,教师与所教课文便具有了深层的对话。然后,她将这种真实的体验和对话引入阅读教学,辐射出情感的热度,感化了学生的心灵。整堂课,孩子们被教师与课文双重的真挚情怀感染着,激发着,在美好的阅读氛围里幸福地漫步,体验真善美的人生真谛和文学风采。 40

这个教学案例还带给我一份惊喜,那便是执教者对“无痕”的教学境界的追求。我理解,所谓“无痕”与“有痕”,其分野主要在于是不是顺从教学规律。具体讲,涉及教学设计的合理、和谐等特性,概括地说便是追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这堂课仅仅是一个标本,对此李凤老师作出阐释,归纳出宝贵的经验:师生的真情交流至于“无痕”,学生的率真描绘和情感内化至于“无痕”,预设与生成力求“无痕”。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注意把握好几个限度,如:有范围但不束缚,有引导但不硬拉,有发挥但不替代。教师不是把预设的内容生硬地亮出来,作为对话的一员,教师较多的时候是一个倾听者,而学生所言触及预设点时,教师接过话题发表意见。这些经验融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几个教学步骤前后联结从容推进,表现出专业演练与情趣激发的适度结合,为我们提供了新鲜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操作方式。

这堂课,第二个教学板块相当精彩,集中体现了“无痕”的特色。其主题是由学生“自由品读”,要求提取“妙词佳句”,体会“情趣”和“意蕴”。教师随机点拨,引导,或者组织演练活动,教与学双方配合得自然和谐,洋溢着“无痕语文”的魅力。出于对操作方式的理性辨认,我暂且归纳一下李凤老师的具体操作细节。

1.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心得加以肯定,用语简练,褒扬鲜明。

比如,学生体会到,作者说“太迟,太迟了”,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与“总算”照应,表达“我”希望春天早些到来的迫切心情,表现出“我”很担心母亲的健康;提取出“挺”“熬”“酷”这三个字眼品味含义。李凤老师称赞他俩“讲得很到位”。这次师生对话发生在“自由品读” 之初,李老师有意先不多说什么,只是用简短的评语鼓励大家畅所欲言。类似的短评穿插在师生对话交流过程中,如:“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厉害,出口成章!”她善于运用鼓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见解,让课堂上保持潜心品读的教学温度。

2.教师主动点拨、引领,相机安排美读,让语言品读不断深化、细化,追求体味与积淀的最佳效果。

这一条很突出,也很出色。有个学生注意到前一个同学所举的语句具有对称的特色(“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便指出这一点,并接着摘取实例,如“有的浓,有的淡”等。李凤老师随即追问:“这样的句式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形式整齐匀称,和谐流畅,强调了表达的内容。”李老师紧跟着加以指点,组织美读,让学生们更深更细地含英咀华:“对!

我们一起读读看,体会句式、韵律的美,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我读前一句,你们读后一句。”这样上课多有意思!

学生和教师交替着引领课文局部语句的品读逐渐走向深入,教与学相随相伴,其乐融融。 41

3.在内容理解的关键处,重锤敲击。

做法主要包括:拎出凝聚着要义的词语(如“整个世界”)重点探究,提出重要的问题引发思考,安排饶有趣味的演练小项加深体验,借助美读来进一步体会作者抒写的情感。请看这个片段——

师:设想一下,站在不同的人物的角度。比如,站在母亲的角度想想。

生:(思考,举手。模拟老奶奶的口吻)这孩子,他小的时候我没少背他。现在,我老了,他这么孝顺,我这个儿子没有白养啊!

师:这位老奶奶,母慈儿孝顺,您老有福啊!

(众大笑。)

师:谁能用描述性语言来说说感受?

生:贴着儿子厚厚的背,听他一步一步前行时的呼吸,甚至可以感受到儿子有力的心跳,母亲心里热热的,甜甜的。伏在儿子背上,才感觉到自己曾经年轻过的生命仍然在延续,于是生命有了从来没有过的实实在在的踏实的感觉。

师:太棒了!从亲情与生命的角度阐发感悟。(板书:亲情美、生命美)

师:我提议,我们带着责任感,带着对亲情和生命的感悟把这一句朗诵一遍。 (师生齐朗诵。)

4.教师主动提出学生尚未关注的描述细节,与他们已经关注到的相关内容进行对应、勾连,扫除阅读的盲区。

有个学生发现,课文里写的那位老母亲不是一味地迁就孙子,“她的眼随小路望去”,可能看出小路真的很有意思。李凤老师赞叹道:“很有意思的发现哦!”并表示“愿闻其详”。该学生“出口成章”:“金色的菜花,色彩美;整齐的桑树,行列美;水波粼粼的鱼塘,活力美。”李老师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想一想南方初春的田野上、水塘里还有什么。孩子们联想到桃红、梨白、杏粉,绿油油的麦苗和小草,草丛中像眼睛眨呀眨的野花,还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孩子们充分体验着早春的鲜美色彩和蓬勃活力。

李老师顺势一转,把课文里前后两处写景的文字联系起来(前一处被学生忽略了),形成比照,学生由此获得新的感悟:“新绿”“嫩芽”扣住了初春的特有的景物特征,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深深浅浅的绿,“咕咕地起着水泡”的春水,都是生命复苏的象征;借描写万象更新的景物,表达作者希望母亲重新获得生命活力的心愿。此时,教师加以收束便水到渠成了:“这一切都显示出不可遏制的生命活力。这是生命的气息,是‘我’祈望 42

母亲健康长寿的一片爱心。”

以上,归纳出四种方法。凭借这些方法,李凤老师把这个咀嚼语言、涵泳意蕴的教学过程调理得有声有色,点染得妙趣横生。我一边阅读实录,一边想象、还原教学实况,分享着教与学双方沉浸其中的教学情境。那一段氤氲着温暖情怀的幸福的阅读经历,真是令人神往,令人难忘。我想,所谓“无痕”,也就是在仿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吧,使教与学趋于和谐境界,各项教学演练活动配合衔接得自然紧密,于是学生便产生了“仰沾时雨之化,如坐春风之中”的信任感和幸福感。实质上,这就是在追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由此,我受到两方面的启发。

头一个,需要反思“方法”与“无痕”的关系。基本的教学方法并不那么复杂迷乱,它们是有限的,也是比较容易掌握的。然而将这些方法组合到最佳程度,运用起来能够做到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恰到好处,又是极难的,因为所面对的情况千差万别,变化的灵活度非常大。李凤老师作为语文特级教师,追求教学“无痕”,乃是给自己提出一种极具挑战性的教学高标,同时也为语文教学研究提供了新鲜的思路和经验。

我受到的第二个启发,富有一定哲学意味——教与学双方感到幸福与否,这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把尺子,也是检测教学“生态”状况的一条标准。只有教师率先具有对于教育幸福感的追求,学生才有可能从教学过程中,真切感受到他们自己被尊重、被启发、被引领、被当做学习主人并投入有效的实践活动,所谓“无痕”的教学境界,应该也只能诞生在这样的饱含着幸福感的教育境界之中。

这与教育的本质有关,也与教师的教育理想有关。追求“诗意地生存”,就不能不深入思考教与学双方幸福与否的问题。

选自《语文建设》20xx年第5期。

43

反思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没有反思的经验,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累积,能够不断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

第一部分 反思·反思性教学·反思型教师 ——我们的认识

反思

反思,原为唯心主义哲学概念,指对思想本身进行反复思索,它是一种文明程度和个体成熟的标志。对于反思的理解我归纳成以下几种说法:

一个日常反思概念,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的理解或描述,简单的说就是“反省”。

一种思维的形式,是一个人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执著的沉思,是一种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

一种问题解决的特殊形式,反思解决的是现实问题,是认识真理的比较高级的方式,是以活动的过程、结果为思维对象。

我认为: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思考,即把自己当作研究对象,揣摩、体验、品味着自己的日常生活。它是一个人成熟与理智的标志。

反思产生于遗憾之中,有了遗憾才有了反思的必要和可能。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育需要反思。孔子《学记》中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不知道遗憾和不懂得在遗憾中反思的教师,实际上是一个不成熟的教师、一个缺乏理智与创新发展的教师。

反思性教学

什么是反思性教学?其定义有很多种。华师大熊川武教授在《反思性教学》一书中做了比较权威的定义。我的理解是反思性教学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标;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学行为。

美国学者布鲁巴赫把反思性教学分为三类:一是实践中反思;二是对实践反思;三是为实践反思。实践中反思就是课中反思;对实践反思就是课后反思;为实践反思就是课前反思。 教师的反思过程本质上是螺旋上升的过程。

44

可见,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其目的不仅是回顾过去,不仅是对过去的教学过程进行质疑,更重要的是为了指导未来的教学行动。

反思型教师

反思型教师通俗地说就是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天平凡工作的教师,就是通过思考、解剖自己日常教育实践而不断超越和提升自己教育境界的教师。

从人格维度来说,反思型教师积极进取,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对教学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从心理维度来说,他们重视反思,勤于反思,善于反思,对教学有成功的愉悦感。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没有反思的经验,只能是狭隘、片面、肤浅的经验;不会反思的教师,他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至多只是经验的累积,能够不断反思的教师,他的教育智慧就会随之不断增长。

在反思这条路上,苏霍姆林斯基走了32年,成为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成了世界著名教育家,他说: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要写教育日记。

当代基础教育界知名的教育改革家李镇西也是一位在反思过程中成长起来。李镇西是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的博士生,现任成都市一所中学的校长。自走上教师的岗位后,坚持写教育日记,一学期达六十万字。在北京举行的“纪念苏霍姆林斯基80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基?卡娅称赞他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育家”。

“一个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其中,思考贯穿于教育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是任何一个教师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精神素养和职业品质。” 从这些实例中可以看出,惟有反思性实践才可以成就教师!

反思型教师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有较高的人生追求,善于规划,是一个事业成功者。 二、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勤于反思,是一个自觉反思者。三、有较强的探索意识,勇于批判,是一个行动研究者。

反思是出于内心,缘于思考的,是内需性的,应是教师的自觉行为。学校对于教师的自我反思应发挥其引领与推动作用。我校积极探索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方法,为教师搭建平台、提供舞台,营造反思的氛围,激发教师追求人生价值的内在需求。

第二部分 观察·读书·研究·写作——我们的探索

45

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了“五用五看”的方法。

用理想的眼光看现实的教学;

用发展的眼光看过去的情况;?

用遗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结果;?

用辩证的眼光看失误的问题;

用陌生的眼光看熟悉的经验。?

我们主要从以下五个途径对反思性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1、写教学反思——让写作成为教师反思的阶梯

什么是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反省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作出理性判断和选择的,一种特殊的自我批判性思维活动。

我想:大多数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会有一些隐性的反思,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写下来了?

我认为写作会帮助我们梳理教学思路,使思路更加清晰;写作会帮助我们整理零碎的肤浅的思维碎片;写作会使我们更加用心捕捉教学中的细节;写作能帮助我们积累自己的教学智慧,教学得失,学生的思维亮点,同时,能满足教师的成就感。

写哪些方面

主要写课堂教学中教学行为的得与失,如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是否达到?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否科学?教师自己在教学中出现了哪些教学灵感和顿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哪些意想不到的障碍和“闪光点”?这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和失败之处在哪里?这堂课 今后在备课和教学时应在哪些地方作改进和创新?

我校自去年起在青年教师中推行了“三写一考”,要求青年教师每月撰写2篇教学反思,以写促思,以思促教。从教师们上交的教学反思中挑选优秀的,编印在《相约课堂——教学反思集》中,每月一期,发给青年教师,交流学习,现已出6期,共收集了一百多篇优秀教学反思。学期结束,将编印一本《优秀教学反思集》。

下面摘录几段我校青年教师的教学反思片段:

个性化作文,只能引而导之,只能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不能操之过急。天长日久,学生作文自有特色,为人自有个性。——蒋虹《浅谈个性化作文》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首先,要把我的语言进行提炼,做到字字珠玑,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要很明确,要很有针对性,而且要适合学生。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现状,了 46

解学生的能力,要充分的相信学生,一些不必要过多停留的地方,就不需要耗费太多时间。 ——朱凌《二次函数的应用》一节教学反思

幽默的限度很重要,怎么把握幽默限度关键在于课前的备课,老师备课时就应该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情况,不要在课堂上突然的想到的幽默就在课堂上就说了出来,可能效果老师就无法想到。

——黄贵强《幽默课堂要有限度》

作为一个体育教师,特别是一位新教师,更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对任何学生存在偏见,因此要关注沉默者,多给她们鼓励与机会,逐渐增强她们对体育课的兴趣,能让她们尽情地投入到各种练习和游戏中,敢于展示自己。我认为,那样才是一个体育老师最大的成功!

——丁翠平《关注沉默者》

我校积极引导教师从习以为常的、司空见惯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有价值的原生态素材,捕捉闪光点,这样反思促进了写作的深入,写作推动了反思的升华。

2、观摩教学录像——让录像成为教师反思的镜子

观摩教学录像就是把教学录像作为镜子,让教师观看自己的“表演”,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这样,不仅能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且能激发自主培训自我提高的内在需求。

本学期我校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青年教师中有23人面向全校教师开设了“名师课堂示范课”,全程录像。我们要求青年教师参加听课,撰写听课体会,同时,将录像刻成光盘,赠送给上课教师,要求他们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找到教学中的自我形象,找到自己意识不到的一些不规范的语言和习惯,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下面摘录几段我校名师观看自已的教学录像后的反思片段:

张鹏丽《绝版的周庄》的教学反思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不够活跃,究其原因是教师设计的问题局限了学生的思维。” “课堂上质疑环节名存实亡,学生不会质疑,要么提不出问题,要么只会抓些鸡毛蒜皮的事情绕来绕去。结果,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有自己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看来平时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质疑的意识和能力。”

赵光辉的《一节试卷讲评课的反思》

“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没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有很多地方都有“填鸭式”的教学痕迹。”

“教师的语言不够精炼,语言仍有很大的随意性,很多地方应该推敲和精炼。” 47

3、同伴观察——让同伴成为教师反思的眼睛

同伴观察是邀请同伴听课,并通过与同伴研讨交流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进而提高自已教学监控能力的方法。

因为同伴是知音,只有同伴之间才具有真正专业上的对话;同伴是眼睛,他们清楚,也最了解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同伴是益友,无论合作程度怎样,你都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对你有价值的东西。

我校实行备课组“推磨听课”和“三个一”的评课制度。每周每个备课组至少一位教师开研讨课,同组教师观摩听课。课后,备课组集中议课、评课,每位听课教师为上课教师发现一个亮点、提出一个问题、给出一个建议。研讨后,要求上课教师撰写课后反思。

4、小课题研究——让研究成为教师反思的杠杆

小课题研究就是针对教学实践中某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运用观察、谈话、测验、调查问卷等多种手段,分析并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设计一个研究方案,以求得问题解决的方法。 我校很多教师结合学科课堂教学的问题进行个人小课题研究,将课题研究与日常的课堂教学相结合,以研究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我们认为:小课题研究是反思的高级形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反思性实践能力,而且可以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实现了:“问题即课题,行为即研究,教学即科研,成长即成果”研究理念。

5、读书学习——让阅读成为教师反思的源泉

反思本身需要理论支撑,需要思想源泉。实践的困惑和迷茫反映出教师对理论理解的浅陋和偏离,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剖析,才能探寻到根源,使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水平得到提升和拓展。

我校倡导教师读书,积极构建书香校园。我们倡导的读书理念是:读书很辛苦,但是在走上坡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终点;可以丰富、完善和充实自己,可以感受到精神的丰满和意义的充盈。

我们倡导在读书中反思,在反思中读书。因为在反思中读书,读书才会充实;在读书中反思,反思才会深刻。

学校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读1本教育专著,撰写读书笔记,每年举办3届读书报告,会交流读书体会,分享读书的快乐。

这些是在读书报告会上交流读书体会的部分教师。

在第一届读书报告会上,我做了题为《现代学校文化视角下的教师文化解读》的发言, 48

目的是带个头,起个引领作用。在第二届、第三届报告会上,侯书记、朱书记也作了专题发言。

近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将不断改进、创新,探索更有效的反思性教学的途径。第三部分 教师的成长?学校的发展

——我们的收获

教师的成长

我们欣喜地看到,持续不断的反思、写作,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教师们的人生态度: ——不少教师善于观察了。他们会留意每天直接面对的每一个教育教学细节。

——不少教师善于思考了。他们在深度阅读中思考,在教学实践中思考,在自我批判中思考。 ——不少教师善于教学了。他们热情而理性地面对每一个教育对象、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每一个教学细节,着力把自己的“学会教学”和学生的“学会学习”统一起来。

——不少教师善于写作了。写作与教学相伴的习惯悄然引导教师们摈弃浮躁,甘于寂寞,走进探索教育智慧的精神家园。

学校的“教师第一”的管理思路,让我们青年教师充分享受到学校的关爱与期待,增长了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了我们教育生命的境界。我们青年教师也必将成为学校和谐发展的强大内驱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深刻的反思就没有明显的进步;没有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就没有持续的进步。在雨花区创建教育现代化区的今天,如果我们墨守成规,一切从经验和本能出发,就不能适应雨花教育的快速发展。只有在每一个教师每一个管理者自觉反思的基础上,专业业务才能不断进化、管理水平才能不断提升、教师职业才能可持续性发展。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专业成长和发展的空间是无限的,反思是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专业无限成长和发展的最佳途径。

以上是我校对反思性教学的一点肤浅认识及初步探索。其实我们这些做法很平实,但只要勇于探索和实践,反思性教学就会在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中越来越显现出它的价值所在。

穆耕森:反思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基础教育参考.2007(4).(有删节)

49

语文教育概念术语辨析

国文·国语·语文

“国文”、“国语”、“语文”是中国现代教育发展中,语文课程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名称。

“国文”是现代中国语文课程的第一个正式名称。19-20世纪之交,在社会改革和教 育改革的猛烈撞击下,语文教育从综合教育中分离,裂变为词章、字课、习字、作文、读经讲经、中国文字、中国文学等多门课程。各门课程虽仍然是学习文言文,却专注于语文教育的某一方面,显现出分列的、专项型的语文课程雏形。19xx年,蔡元培等人创办爱国学社,多门语文课程聚变为一,其名称最初统称为“国文”。19xx年,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最新国文教科书》;19xx年,清政府学部审定国文教科书;19xx年,清政府学部第一次组织编纂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19xx年前后,梁启超创办长沙女子学堂开设“国文”课;在发展过程中,“国文”名称得到了普遍认可。 19xx年临时政府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中小学一律开设“国文”课,“国文”名称正式确立。 “国文”做什么用? 19xx年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学校令施行细则》第三条说:“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其智德。”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10卷,16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国语”是中国语文课程中正式进入白话文后的名称。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白话文运动持续发展,汇入“五四”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国语运动潮流之中,推动着语文课程的前进。19xx年2月,“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成立,蔡元培、张一麟为正副会长,提出“国民学校之教科书,必改用白话文体”的建议。(政学会主办《中华新报》,3月9日,13日, 1917。)1918 年5月,教育部训令北京、武昌、沈阳、南京、广东、成都等高等师范学校附设国语讲习科。19xx年4月,教育部成立国语统一筹备会,刘复、周作人、胡适、朱希祖、钱玄同、马裕藻等提出《国语统一进行方法》的议案,主张“把《国文读本》改作《国语读本》”。(朱元善主编《教育杂志》第10卷8期,第11卷11期,商务印书馆,1918。)

同年10月,全国教育联合会《推行国语以期言文一致案》中,对于国文教科书的意见与上述相同;另有推行国语的具体办法,如师范学校增加国语科、设立国语传习所培训小学校教员等。(朱元善主编《教育杂志》第10卷8期,第11卷11期,商务印书馆,1918。)经过各方面的努力,19xx年,北洋政府通令全国,国民学校一、二年级,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教育部又令修正相关教育法规,将其中的“国文”改为“国语”,其要旨 50

不变。在中国教育史上,现代白话文进入语文课程,取得了合法地位,既丰富了语文课程的基本内容,又推动了“国语”教育的兴起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这次改革意义重大。黎锦熙在《改学校国文科为国语科》一文中引用胡适的话说:“这个命令是几十年来第一件大事。他的影响和结果,我们现在很难计算。但我们可以说:这一道命令,把中国教育的革新,至少提早了二十年。” (张鸿苓主编《黎锦熙论语文教育》,20页,河南教育出版社出1990。) “语文”是中国语文课程中正式进入口头语言后的名称。在语文课程发展过程中,口语和口语教学不断进入人们的视野。20世纪初,庾冰《言文教授论》和潘树声《论教授国文当以语言为标准》等论文即已提倡口语教学,(朱元善主编《教育杂志》第4卷3期、8期,商务印书馆,1912。)强调国文教育中说话和听话训练的重要性。19xx年,黎锦熙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新著国语教学法》,提出通过教学达到能读、能听、能说、能作、能写等五项具体目标。19xx年、19xx年,吴研因与舒新城、周明三与冯顺伯在商务印书馆分别出版《小学国语教学法概要》、《中学国语教学法》,进一步推动了口语教学的研究和施行。口语和口语教学的地位与价值逐渐被认识。19xx年,教育部颁发经过修订的《小学国语科课程标准》,不仅强调了口语及其教学的功能,而且有了对口语文化功用的关注、提出了口语教学的要求。19xx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接受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等人的建议,决定取消“国语”和“国文”这两个名称,统称“语文”。 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说明:“‘语文’一名,始用于19xx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730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名实相符,在“国文”→“国语”→“语文”的名称变化过程中,现代语文课程同时发生着实际变化。其显性变化主要是扩大了语文课程的对象领域:“国文”是教学文言文的语文课程,“国语”则扩大为教学文言文与教学白话文的语文课程;“国文”、“国语”是教学书面语言的语文课程,“语文”则扩大为教学书面语言与教学口头语言的语文课程。其隐性变化主要是改革着语文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努力地改变着传统语文教育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实际的倾向,不断地纠正着传统语文教育忽视科学知识教育、忽视民主精神教育的偏向。

陈朱“正副(主次)目的”的划分

语文课程具有多方面的功用,它能在实施过程中训练方法、传授知识、开发能力、启迪心智、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多样的方法、广博的知识、综合的能力、复杂的心智、丰富的 51

情感态度价值观,被人们看作是语文课程的多元性目的。

可是,“语文课程目的具有多元性”这个命题却常常被滥用。我们常常看到,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具有不同经验和不同知识的人,基于不同的立场,对语文课程提出不同的要求,让语文课程完成不同的任务,达成不同的目的。于是,多元性目的必然会被片面强调,语文课程的目的方向就会迷失、丢失、缺失,关于语文课程目的的辩论不可避免地发生。

20世纪前期,关于语文课程目的辩论的问题是“实用与教育”。

19xx年,早期著名语文教育家、教科书编辑沈颐在《论小学校之教授国文》中提出:“宜以实用为归而不必蹈词章之习”,“授以布帛粟菽之文字而不必语以清庙明堂,则真国民教育之旨也。” (陆费逵主编《教育杂志》第1卷1期,商务印书馆,1909。) 即已强调语文课程的“实用”,否定“语以清庙明堂”的“教育”。

然而,语文课程与思想意识融为一体。国家要求语文课程实现教化功能;有识之士也重视语文课程强大的“教育”作用,把语文课程目的同民族精神、国家存亡联系在一起。19xx年,蔡元培履任北大校长后致信汪兆铭说:“在弟观察,吾人苟切实从教育着手,未尝不可使吾国转危为安。”他还劝汪兆铭到北大来担任国文类教学,“以真正之国粹,唤起青年之精神。”19xx年,当国语教育兴起时,蔡元培《在国语讲习所演说词》中强调语文课程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教育”作用:“为什么要有国语?一是对于国外的防御,一是求国内的统一。” (高平叔主编《蔡元培全集》第3卷,26页,426页,中华书局,1984。)

客观地看,强调语文课程的“实用”或“教育”均无不当。但是,语文课程中“实用与教育”的畸轻畸重时有发生也是客观事实。究竟怎样才能解决问题?

所谓的“轻教育重实用”(或“轻内容重形式”、“轻道重文”等)的批评或反批评当然不起作用,因为以上判断中的“轻重”根本就无法衡量。再说,“实用与教育”也不是坐在跷跷板的两端:一端上去了,另一端一定要下来!

语文教育者研究并企图建设“实用与教育”的统一关系。19xx年,现代教育家陈启天在《中学国文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中学国文的要旨”应有“正”“副”之别。“正目的”为: ①要能说普通言语;②要能看现代应用文和略解粗浅美术文;③要能做现代应用文。“副目的”为:①启发思想,锻炼心力;②要了解和应付人生和自然。(李大钊主编《少年中国》第1卷12期, 1920。)19xx年,现代著名文学家、语文教育家朱自清在《中等学校国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一文中作了更明确的界定:“我认为中学国文教学的目的只须这样说明:①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能力;②‘发展思想,涵育情感’。这后一条原是穆(济波)先生所举出的;但他所要发展的思想,所要涵育的情感,我觉可以不必,只大体说明好了。这两个 52

目的之中,后者是与他科相共的,前者才是国文科所特有的;而从分科的原则上说,前者是主要的;换句话说,我们在实施时,这两个目的是不应分离的,且不应分轻重。但在论理上,我们须以前者为主要的。”(李石岑主编《教育杂志》第17卷7期,商务印书馆,1925。)

陈朱 “正副(主次)目的”的划分,对语文课程“实用与教育”的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对当时和以后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陈朱 “正副(主次)目的”的划分,在语文课程发展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0世纪中后期11份中学语文(包括汉语、文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任务、要求)表述, 均可以看到陈朱“正副(主次)目的”划分的印记。(张鸿苓、陈金明、张定远、苏立康主编《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大典》第二卷,321-322页,324页,333-334页,377-378页,402-403页,420-421页,433页,445-446页,456-457页,466-467页,473页,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陈朱 “正副(主次)目的”的划分,仍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解决语文课程的目的问题。19xx年,叶圣陶先生在《国文教学·序》中,还在批评语文教学中的两种偏向。批评“轻教育”的:“教材中的一些文章,偏重于教学的技术方面,精神方面谈到的很少。”批评“轻实用”的:“五四以来国文科的教学,特别在中学里,专重精神或思想一面,忽略了技术的训练,使一般学生了解文字和运用文字的能力没有得到适量的发展,未免失掉了平衡。”(《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 11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0世纪中后期直至当下,关于语文课程目的的争论也依然没有停歇。

其实,“语文学科功用”是“语文学科性质”的具体体现,“语文学科性质”是“语文学科功用”的抽象概括。但是,“语文学科性质”和“语文学科功用”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语文学科功用”也不等同于“语文课程目的”。语文教学须根据语文学科性质让其发挥某些“语文学科功用”,实现“语文课程目的”。19xx年,语文教育专家张传宗先生在《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其他任务》中,发展了“陈朱目的划分”的主张。明确了学科性质与学科目的任务之间的联系。提出“学科具有怎样的性质,就具有怎样的目的任务”。他用“基本任务”和“其他任务”替代“正副(主次)目的”,提出“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决定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语文学科的其他性质决定语文教学的其他任务”等看法,(张传宗《中学语文教育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激活了我们认识语文课程目的任务的思维。

21世纪以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提供了认识语文课程目的任务的理论工具。关于语文课程目的任务的认识继续深入。

三 维 目 标

基础教育各门课程均从三个维度厘定应该达到的目标,因此,任何课程目标都应该是“三维目标”。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中华人 53

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3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

“三维目标”的设计是针对着“社会和人的单向度发展”拿出的对策。

早在20世纪6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美籍德国哲学家马尔库赛在其《工业社会和新左派》、《单向度的人》等著作中,通过对政治、生活、思想、文化、语言等领域的分析,提出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和人的单向度发展问题。(参见任厚奎等编著《西方哲学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xx年版。)今天,我们仍然面对这个问题。我们的教育实际上是工业经济时代的现代教育,与生产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学校课程追求的最高目标,构成了人的“发展”的全部内涵,窒息了人的自由精神,扼杀了人的创新性。我们正视这个问题而拿出了对策:基础教育新课程强调课程的“三维目标”,就是要改变社会和人的单向度发展,实现社会和人的多向度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三维目标” 给我们提供了认识语文课程目标任务的理论工具。

百余年来,语文教育界内外从未停止过对于语文课程性质和目标任务的探索。探索中,我们收获了丰硕成果,也发现存在着的问题。问题产生的思想根源是:我们始终在“对立互伤说”或“统一结合说”的指导下认识语文课程的目标任务。

所谓的语文课程 “实用与教育”(或“文与道”、“工具与思想”、“工具与人文”等)的“对立互伤”或“统一结合”,是因人而异的主观认识,缺乏客观性;是无条理的局部认识,缺乏整体性;是可以随背景条件变化的认识,缺乏确定性和稳定性。在语文课程实施中,讲“对立互伤”却不易衡量,很容易破坏语文课程的平衡,导致片面强调目标任务的某一方面;讲“统一结合”却无法把握,在主流意识形态或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力作用下,甚至会指鹿为马、是非不分,把语文课程当作“阶级斗争的工具、反修防修的武器”。这些都造成语文课程实施的错误和低效。“对立互伤说”或“统一结合说”无法解决语文课程理论和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应该改变“对立互伤说”或“统一结合说”所造成的思维定势,在“三维目标”指导下,重新认识语文课程的目的任务。

加强课程的目标意识,是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我们必须加强课程的“三维目标”意识。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很容易被“多元目标”替代并丢失在语文课程的“多元目标”认识之中。其实,“三维目标”指的是“目标”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一体化,“多元目标”指的是语文课程具有多项目标。

必须明白“三维目标”概念。“三维目标”是一个目标的多方面,而不是三个目标;语文课程目标的确定必须是多维度。

维度,数学上指“在一定前提下描述(定位)一个数学对象所需的参数个数”; 54

物理和哲学上指“判断、说明、评价和确定一个事物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视角”。我们容易理解“用‘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视角’认识语文课程目标”,但不容易理解 “‘三维目标’是一个目标的多方面,而不是三个目标”。用数学维度可以说明。在点上描述(定位)一个点就是点本身,不需要参数;在直线上描述(定位)一个点,需要1个参数(数轴值);在平面上描述(定位)一个点,需要2个参数(平面坐标值);在空间中描述(定位)一个点,需要3个参数(立体坐标值)。语文课程目标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确定其目标定位,必须是多个参数即多维度。

所有的语文教学目标,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都应该是“三维目标”的一体化,而不是单维度目标,也不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简单相加。例如,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这句话的课堂教学:

师:春天到了,小草长出来了。小草怎么长出来的呢?作者用了“偷偷地”这个词。“偷偷地”,就是说小草趁人家不注意,让人毫无察觉的,无声无息地从土里长出来了。但是没有用“长”,而是说从土里(老师用右手食指做了一个向上的手势)——

学生齐声:钻出来了。

师:用“钻”这个词,写出小草的生长是很不容易的。它要穿过厚厚的土层,有时还会碰到石头瓦块,碰到石头瓦块就要顶翻它们,然后茁壮地生长出来。可见,一个“钻”字,就写出了春草虽小,但是它们的生命力却是极顽强、极旺盛的。大家看,“偷偷地”和“钻”这些词用得多么好呵!

(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81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xx年版。)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与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是“三维目标”的一体化,语文课程目标设计与实施要做到“三维目标”的一体化。

课文的性质与作用

兼说“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说起“课文的性质与作用”,让我们联系到“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两个同“性质与作用”密切相关的命题。“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理论辨析曾经在“语文教学内容”论域里展开。研究者根据课程理论,把“内容”按“课程”、“教材”、“教学”三个层面划分。“课程内容”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它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材内容”是“为了有效传递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 55

字与非文字材料”,它解决“用什么去教”的问题;“教学内容”从教的方面说,指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它解决“实际教什么”的问题。(参阅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理论辨析很有意义,可以拓宽语文教学研究的视野。在研究中,需要继续关注两个问题:其一,“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问题;其二,一般课程理论如何在语文学科教实学践中具体化的问题。

在以往的“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研究中,研究者更多地关注“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而分析“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不同,得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结论;但是,却忽略其联系研究,这就容易导致模糊认识或认识不到位,从而使教学实施方向不定甚至偏离目标。

宏观的“课程内容”、中观的“教材内容”、微观的“教学内容”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由“课程内容”到“教材内容”再到“教学内容”,是课程目标和内容的逐层传递:课程目标和内容应该在课程标准中规定,教材编辑者应该依据课程标准编制教材,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依托教材、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中教学。由于课程标准研制者、教材编辑者、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学情境具有不同认识,课程目标和内容在各层次会出

现变异,或增加,或减少。于是,形成了“课程内容”、

初中语文课程与反思学习课程

内容”、“教学内容”的交叉关系。容”和“教学内容”,但不全是“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不全是“教材内容”,但有

“教材内容”。(如图所示)可见,“用教材教” 是正确的,

而“不是教教材”的判断却不够准确。“用教材教”通过教

材,走进教学、走进课程、走进生活。“不是教教材”是二元对立思维惯性作用下的产物。“教材内容”是过去的生活、课程、教学经验的升华和积淀,是“用教材教”的起点、路标和线索,“教教材”是无法否定的。其实,“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并不是“不是……而是”的选择关系,从远期目的看是递进关系:“不仅‘教教材’,更要‘用教材教’”;从近期目标看是并列关系,“或者‘教教材’,或者 ‘用教材教’”。

对课程问题的认识,有助于理解语文教学的本质,拓宽语文教学研究的视野。但是,一般课程理论不易直接作用于语文教学实际操作。例如“课文的性质与作用”问题,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面对一篇篇具体的课文,它们各自“是什么”或“做什么”?“教课文”?“用课文教”?需要学科教学应用理论在基础理论和教学操作之间搭起桥梁,认识才 56

能到位,才能具体指导和解决这样的教学实践问题,

我们已对“课文的作用”有一些概括认识,例如“课文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课文是选入教科书中的文章”、“课文教学的实质是利用课文材料组织和实施语文学习活动”等。但是,这些概括认识不能直接解决实际操作问题。要解决实际操作问题,需要明白课文材料组织和实施了怎样的语文学习活动,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课文“是什么”或“做什么”,

“是什么”或“做什么”具有一定的统一性。“我们也可以这么说:物体的本质是由它的功用而定的;它做什么用,它就是什么。”( 雷·韦勒克等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18页,三联书店,1984。)据此,实践中利用课文材料组织和实施的语文学习活动可以划分为四种:模仿活动、积累活动、拓展活动、练习活动。

模仿活动中课文做模仿的范例。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了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82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社,1980。)这虽然说的是学习阅读,但同理可以说明,课文也可以是学习识字与写字、写作、、口语交际的模仿范例。

积累活动中课文是积累的材料。课文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包括语言文字材料及其结构方式;分布着语言知识、文学常识、听说读写的方法,负载着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语文学习就是“涵泳”其中,感受文词的优美,体味语句的内涵,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同时积累语言文字、语文知识和积淀文化。

拓展活动是由课文引发出的课文以外的、但与课文相关的读写听说训练实践活动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此时,课文起引发作用。练习活动是将语文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语言文字理解与运用能力的练习活动,此时,课文起凭借作用。

总而言之,课文可以做模仿的范例,可以是积累的材料,可以引发拓展活动,可以充当练习凭借。课文在学习活动中具体“是什么”或“做什么”,要求我们使用课文时有不同的侧重:或“用课文教”,或“教课文”,或“用课文引”,或“用课文练”。

课文教学

从语文教学实践看,课文教学的实质是:利用课文材料组织和实施语文学习活动。根据活动组织者或实施者划分,利用课文材料组织和实施的学习活动可以有三类:一般读者利用课文材料实施的语文学习活动,教科书编辑者利用课文材料预设的语文学 57

习活动,语文教师利用课文材料设计与实施的语文学习活动。

一般读者实施的课文学习活动多种多样。具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经验背景的读者,在课文学习活动中各有所需,或开阔视野,或体验情感,或随意浏览,或品味鉴赏……其课文学习活动也各有侧重,或字词句篇,或语修逻文,或段落结构,或情操思想,……可是,在课堂教学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不可能学完课文包含的所有内容,为了保证教学的可行性和效率,语文教学只开展符合教学目标要求的课文学习活动。

教科书编辑者预设的课文学习活动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编辑者在课文后的作业、课文前的提示、单元说明、教科书说明中,基于自己对语文课程目标和课文的理解,说明编辑思路,预设课文学习活动,希望学生能在课文学习活动中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现实中,许多语文教师依赖语文教科书和参考书的“指示”,组织学生开展课文学习活动。

语文学习情境是非常复杂的,教科书编辑者设计的课文学习活动,不可能完全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的目标要求,也不可能完全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课文教学的成功,最终取决于语文教师成功地设计与实施课文学习活动。

为了成功地设计与实施课文学习活动,语文教师须努力开发并利用好课文资源,完成课文的三步解读:用一般读者的眼光解读课文,了解课文原有的学习价值;用教科书编辑者的眼光解读课文。明白教科书编辑者的编辑意图;用学生的眼光解读课文,了解学生的阅读状态和阅读需要。没有认真的三步解读,不在三步解读的基础上设计与实施课文学习活动,就容易导致语文学习目标的虚化、语文学习内容的泛化或窄化,语文学习主体的表象化,语文教学过程的程式化,语文教学方法的表演化。

课文内涵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定性,尽管学习者可以据此展开自己的感发与联想,但必须在课文客观内涵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不能云天雾地;课文有其原有的教学价值,尽管学习者有其自身需求和个性化学习目标,但课文原有的主要的学习价值应该是符合目标要求的,不能弃之不顾。如果《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本文涉及的课文均见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的解读忽略印象深刻的童年学习生活以及无忧无虑的游戏,却解读出“封建教育摧残儿童的身心健康”;如果《斑羚飞渡》的解读忽略表现智慧和勇气的震撼人心的“飞渡”和殒身不恤的崇高精神,却解读出“动物保护”…… 那么,这些解读就不是一般读者视野中的课文解读,而是“心下先有一个意思了,却将他人说话来说自家意思;其有不合者,则硬穿凿之使合”。(《朱子语类》,185页,中华书局,1986。)于是,偏离了课文原意,架空了学习目标,增加了无用的内容却丢掉了应有的学习内容。如果《老王》的解读 58

不仅让我们知道,“老王”是个处于底层的苦人和善人,大家应该平等地对待各层次的人;而且,还能够解读出课文通过穷苦卑微、凄凉艰难的具体事件表现了“老王”的苦,通过老实厚道、心地善良、知恩图报的具体事件表现了“老王”的善,从而写出了“老王”;这样的学习活动才没有丢掉目标和内容。

语文教师设计与实施课文学习活动,其依托是课文,其依据是课程标准,其前提条件是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其参考是教科书编辑者预设的课文学习活动。语文教师对教科书(甚至还有参考书)是很信赖的,但一定不要依赖;而要在课程标准的观照下,分别解读教科书编辑者和学生视野中的课文,从而产生正确的设计与实施。

课文《散步》写了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走到了一个岔道口,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新奇。“我”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只好委屈儿子。但母亲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到了母亲走不过的地方,“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如果用一般读者的眼光解读课文,我们可能会有很多的体验与感受:家庭的幸福和谐,母子、父子、祖孙、夫妻之间的浓浓亲情,互相关爱,生命延续,爱的传承,尊老爱幼,中年人的责任等等。教科书编辑者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教学化处理,课文前的提示中说明:“一家人一起散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浓浓的亲情。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在这里,教科书编辑者预设的学习目标偏重于让学生体验文中的亲情。课文后的作业中第二题是教科书编辑者设计的课文学习活动:“‘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散步》课文后作业,见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这项活动偏重于让学生体验课文所体现的“中年人的责任”,显然偏离课文前的提示中预设的学习目标,也不符合学生实际。为避免语文学习主体的表象化、教学过程的程式化,教学方法的表演化,语文教师如果重新设计与实施课文学习活动:“针对岔道口发生的分歧,说说你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这样的处理显然更符合课文教学实际。

语文教学的两种基本方式

“示范模仿式”和“涵泳积累式”是语文教学的两种基本方式。它们普遍地运用于语文教学之中,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它们深深地植根于中国语文教育的传统之中,新时期又 59

有新的发展。

“模仿”是学习和运用语文的起点。学听说,学读写,最初都要“模仿” 。学习者一般遵循着“直观-思维-实践”的认识路线,自觉或不自觉地关注他人使用的语文内容、形式、方法,接受其刺激和影响,获得他人的语文经验。并“利用”他人使用的语文内容、形式、方法来理解和表达;然后经过自己的实践,独立地理解和表达。

“模仿” 有范可依,有例可循,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容易评价学习的效果。但是,语文学习不是随意“模仿” ,更不能一味“模仿” 。语文学习的“模仿”是发现和创新的起点,开始要求“入格遵法” ,其后必须“出格求变” 。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新的经验改变了学习者原有的心理结构时,学习才能发生。而心理结构的改变,要求学习者关注外部的刺激和影响,即要求发现,(参阅艾森克著,高定国等译《认知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这就需要学习者接受示范或引导,以保障“入格遵法”和“出格求变” 。于是,“示范模仿式”成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基本方式。

“示范模仿式”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将课文作为范例,认识课文,并“模仿”课文的内容、形式、方法听说读写,从而达到学习和运用语文的目的;也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将各自的听说读写呈现出来作为范例,互相认识,互相交流,互相模仿;“示范模仿式”还要求开放性的语文教学,教师和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接触更多的语文范例,获得更多的语文经验,接受更多的语文影响。

“示范模仿式”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模仿” 既有“习得”状态,又有“学得”状态。只有把不自觉的“习得”状态转化为自觉的“学得”状态,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语文“学得”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语文和掌握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促进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积累” 是学习和运用语文的奠基。语文积累,包括语言文字的积累、篇章结构的认识、学习方法的把握、文化的积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等,不仅为学习和运用语文打下了知识的底子,也打下了能力和精神的底子;不仅为学习和运用语文打下了基础,也为其他各门功课的学习、为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 “积累” 。在“基本理念”中要求“丰富语言的积累” ,在“总目标”中要求“有较丰富的积累” ,在“教学建议”中要求“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在“评价建议”中要求“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 60

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 ,在“阶段目标”中对不同阶段提出了不同的积累要求,在“附录”中提出了“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从以上对于“积累”的要求中还可以看到,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是诵读,“涵泳”于佳句名篇之中。可见,语文教学重视“涵泳积累式” 。

“涵泳”是“沉浸在其中,细细体会”的意思。“涵泳”欣赏文词的美妙,品味语句的神韵,感悟作品的内涵,赞叹作者的独具匠心。语文教学运用“涵泳积累式” ,要求将脍炙人口的好文章、优美的词句背诵下来,将作品中的知情意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情感结构,形成敏锐的语感,获得运用语言的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深刻的理性认识。“涵泳积累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

优秀教师探索和总结着语文教学运用“涵泳积累式”的许多途径。例如:在反复诵读中指导涵泳,把“综合”作为认识的起点和归宿,整体把握与分析认识相结合,避免人为分割所造成的认识局限;在口语交际中诱导涵泳,在课文的特定语境中,强化口语交际活动,达到涵泳于课文的效果;在变式训练中开导涵泳,运用课文的语言材料作改变方向或形式的训练,引导学生对语言作多角度地琢磨和品味,从而获得多方面的体验和积极的感悟;在专题研读中教导涵泳,引导学生围绕课文的一二个专题作研究性阅读,学生沉浸于课文的语言之中,研究专题的过程也就成了熟读精思和虚心涵泳的过程;在拓展课文中倡导涵泳,引导学生在课文中体验并浮想联翩,倡导学生在课文的语义场中发展创新,续编改编课文。(参阅周一贯《浅论“涵泳”》,《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xx年6期。)

“涵泳积累”不仅限于语言材料。苏联作家康·巴乌托夫斯基的《金蔷薇》中,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清洁工收集首饰作坊里的垃圾,从中筛簸出星星点点的金屑,日积月累,终于制成金蔷薇。《金蔷薇》告诉我们:“每一个刹那,每一个偶然投来的字眼和流盼,每一个深邃的或者戏谑的思想,人类心灵的每一个细微的跳动,同样,还有白杨的飞絮,或映在静夜水塘中的一点星光——都是金粉的微粒。”(康·巴乌斯托夫斯基著,李时译《金蔷薇》,11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蔡明:《语文教育概念术语辨析》,选自湖北大学《中学语文》。

拓展阅读文章推荐

1.试析反思性教学 /熊川武 //教育研究.—2000(2)

2.反思性教学:教师在职发展的必要途径 /赵蒙成 // 中国成人教育.—2000(10) 61

3.浅谈反思性教学的环节、变量与功能 / 陈向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4.反思性教学的五种传统/卢真金//比较教育研究.—2002(1)

5.反思性教学及其历史发展/卢真金//全球教育展望.—2001(2)

6.中学课堂教学反思 /杨学刚 //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5)

7.注重教学反思 加速自身成长 /许勇//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7)

8.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张立昌//教育研究.—2001(12)

9.自我实践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张立昌//教育实践与研究.

6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