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南朝诗两首》最新教案带教学反思

19 南朝诗两首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山水诗歌和诗人的基本知识。

2.能疏通字词,把握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3.能掌握诗歌中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及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我国诗人对祖国自然风光的描写,培养对祖国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重点

1.理解谢灵运《登池上楼》的思想内容及写作特点。

2.体会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写景的细腻及作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地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

四、学法点拔

反复诵读,分析鉴赏诗歌,体会借乐景写哀情的写作手法。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登池上楼》

一、导入新课

在诗歌史上,从谢氏门庭中走出的两个人,那就是谢灵运和谢朓。谢灵运和

他的“门下弟子”谢朓,叔侄俩结束了玄言诗风,开创了山水诗的先河。今天学习谢灵运的《登池上楼》。

二、介绍作者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代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移居会稽,晋车骑将军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少好学,性奢豪。曾任永嘉太守,后获罪被诛。喜爱山水,常率众肆意遨游。谢灵运的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由他开始,山水诗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流派。他的诗用富丽精工的语言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与鲍照、颜延之并称为“元嘉三大家”。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登池上楼》是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时所作的一首诗,是谢灵运的名作之一。诗题中的“池”是谢灵运居所的园池,后人称为“谢公池”。这首诗作于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时的刘宋景平元年(423)的春天。当时正是刘裕代晋后,建立南朝刘宋王朝(420)不久。谢灵运由朝官外放,郁郁不得志,但又无可奈何。诗中就是抒发了这样的感情。鲍照认为谢灵运的诗歌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谢灵运一面欣赏山水美景一面吟咏成诗。他对蕴存在山水云林中的自然美观查得十分细致,一草一木经过他的艺术渲染就形成了优美的意境。他常常把自己对自然的一往情深和被山水神秀触发的哲思都溶化在景物描写之中,从而,使其山水诗都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

三、诵读全诗,给生字词注音

听录音

虬qiú 徇xùn 怍zuò 疴kē 衾qīn 昧mèi

褰qīan 眺tiào 祁qí 豳bīn

四、背景介绍

谢灵运作为南朝门第最为华贵的士族家庭的子弟,作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爵位继承人,又自幼颖悟过人,长成后骄纵自负,在政治上自然抱有很大的雄心。而宋武帝刘裕去世后,诸子年幼,形势不稳,又使他深深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

刘裕的长子刘义符(少帝)即位后,大臣徐羡之等人把持朝政。刘裕次子刘义真(庐陵王)过去甚得父亲的欢心,颇有觊觎帝位之意。他与谢灵运关系密切,常对人说,如果他做皇帝,便用谢灵运为宰相。这情况很容易造成矛盾的激化。而谢灵运完全是诗人的性格,高傲、坦露、褊躁,不擅于政治权谋。他常对徐羡之等施以批评攻讦,引起对方的猜忌,终于在永初三年(422)被逐出京都,迁为偏僻的永嘉郡(今浙江温州)太守。这是谢灵运首次在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来永嘉后的第一个冬天,他长久卧病,至明年(景平元年)春始愈,于是登楼观景,写下《登池上楼》这一名篇,抒写郁闷之情。

五、内容分析

全诗大致分为三层,但衔接很紧密。

第一层(前八句):主要写官场失意后的不满与当时矛盾的处境。魏晋南朝时代权力斗争激烈,仕途风波险恶,因此士族文人既有进取之志,又有企羡隐逸之心,而诗人所面临的,却是两者俱无所得的困境。

第二层(自“衾枕”以下八句):写登楼所见满目春色。“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诗中最著名的诗句之一,曾引起很多人的赞赏,甚至引出一些带有神秘性的传说。钟蝾《诗品》引《谢氏家录》说:“康乐(谢灵运袭爵康乐公)每对惠连(谢惠连,灵运之从弟),辄得佳语。后在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寤寐间忽见惠连,即成‘池塘生春草’。故尝云:‘此语有神助,非我语也’。”故事的真实性如何暂且不论,这一联诗的名声,看来确是不小。但也有人提出:这二句实在很平常,有什么可夸耀的?究竟应如何看待,颇可稍加分析。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千古名句,妙在哪里?

表现了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独具匠心的表达能力。他抓住了由冬到春的变化,写的真切动人。前二句专注人们对温度的感觉来写,新旧相对比,流露出送旧迎新的欢欣;后两句抓住春草园柳鸣禽的色彩、声音的特点来写,突出了新生事物的一种活力。“变”字很传神,对鸣禽做了一种动态的观照,突出了昔时冷落而非热闹的特色。写景中很明显渗透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新事物的情感,情景交融。

第三层(最后六句):开头两句由登楼观春联想到古代描写春景的诗,借用典故表示自己的感慨,情绪又转向感伤。

最后六句为第三层.开头两句由登楼观春联想到古代描写春景的诗,借用典故表示自己的感慨,情绪又转向感伤。“祁祁伤豳歌”的“豳歌”,指《诗经·豳风·七月》一篇,诗中有“采蘩祁祁”等描写春景之句。“伤豳歌”,按照《毛诗序》、《诗谱》等传统的解释,《七月》是周公在遭受流言、出居东都以避谗害时作的,谢灵运用此典故,带有暗喻的意思。“萋萋感楚吟”的“楚吟”,指《楚辞·招隐士》一篇,其中有“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所谓“感楚吟”,是说有感于隐士的生活。这两句回复到第一层的内容,但并非单纯的重复,而是表示要从困窘的处境中摆脱出来,决心走隐居的道路。接着“索居”、“离群”两句,写隐居生活令人难以接受的一面,意思是:离群索居的生活,使人容易感到岁月漫长,枯索无味,难以安心。这两句从诗意上说,是指一般人的想法,并非说自己。但在潜在心理上,这种被否定的想法,也隐约透露了他自己的某种疑虑。谢灵运出身华胄,为世人所重,且骄纵自负,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对于他确非易事。但不管怎祥,他归隐的决心已下。全诗结束两句说:“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无闷”语出《周易·乾卦》,意谓大德之人,避世而无所烦忧。这两句意思是:坚持节操岂止古人能够做到,《周易》所谓“遁世无闷”在今人身上同样可以得到征验!这样,诗的情绪便从进退维谷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以高亢的声调收结全篇。也就在这大约半年之后,谢灵运终于称疾辞职,归隐到始宁的祖居。

全诗开头两句以用典起始,借王粲、潘岳之典抒发愁思。中间六句大写江天美景,然后层层抒情。以乐景衬愁情,更见其愁。

六、主题

《登池上楼》是写诗人久病初起登楼远眺时的所见所感。抒发官场失意的牢骚,表达了怀人思归的情绪。

本诗以登池上楼为中心,抒发了种种复杂的情绪。这里有孤芳自赏的情调,政治失意的牢骚,进退不得的苦闷,对政敌含而不露的怨愤,归隐的志趣??,虽然语言颇觉隐晦,却是真实地表现了内心活动的过程。诗中写景部分与抒情结合得相当密切,并且成为诗中情绪变化的枢纽。对景物的描绘,也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敏感,而这正是他能够开创山水诗一派的条件。只是,语言过于深

奥、句式缺少变化,因求对仗而造成某些重复,也是显著的弱点。这些都有待于诗歌的发展来纠正。

七、问题探究

《登池上楼》这首诗描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什么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景物:潜虬、飞鸿、浮云、空林等这些景物构成了悲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悲伤。

景物:波澜、春草、鸣禽等这些景物呈现了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旧去新来的生机勃勃的春景,表达了诗人对春景的喜爱与赞叹。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一、介绍作者

谢朓(464-499),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与谢灵运同族,前后齐名,与谢灵运并称为“大小谢”。他曾任宣城太守等职,因此被人称为“谢宣城”。他当时生活在黑暗的现实环境中,目睹仕途险恶,常常流露出忧生之叹。后来受诬陷,下狱而死,年仅36岁。

他是南朝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诗风清新、秀丽。他的写景诗吸收了谢灵运作品中那种细致观察与逼真描写的优点,避免了谢灵运诗作中的晦涩之弊,成就很高。有《谢宣城集》。

谢朓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是发展了山水诗。晋宋以后,山水文学产生了,但多少还受玄言诗的影响,总带点玄理。谢朓的山水诗把描写景物和抒发感情自然地结合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这是谢朓诗歌的重要特点,也是他对于诗歌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

二、诵读全诗,给生字词注音

霰xiàn 飞甍méng 鬒zhěn

三、背景介绍

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诗是诗人于春晚登上三山(在今南京市西南,上有三峰,南北相接)回首眺望京城金陵(即今南京)所作。描写了诗人即将离开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傍晚,登上三山回望京城的情景,抒发了眷恋京城之情。诗题的八个字,点明了时间、地点和望的对象。三山,在今南京西南,因有三座山峰相连而得名。还望,回头望。京邑,指京城建康。

五、内容分析

全诗14句,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开头的两句):“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这两句化用古人诗句,以喻今日自己的心态。“望”是贯穿全篇的线索。

第二层:(以下的六句):紧扣“望”字,描绘了“登三山望京邑”所见的壮丽景象。这一层的六句,描写了一幅明艳壮阔的春晴晚景图。良辰美景陈现眼前,令人陶醉和留恋。 第二层是全诗最精彩的部份。诗人在病榻上度过了一个冬天,现在已是初春时节了。他凭窗而坐,倾耳细听远处波涛拍岸之声;举目远望群山起伏之影。而近处所见的景致则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诗人从冬去春回的众多景象中选择了一个细小而典型的镜头:不知不觉间楼外枯草瑟瑟的池塘里竟然春草繁生了;小园垂柳丛中禽鸟鸣声也已变换。正是从池塘小园的变化中,久病的诗人突然意识到,外面已是一派浓郁的春意。这里写景,有声有色,远近交错,充满了蓬勃生气。“池塘”二句为历来诗论家交口赞赏。它的妙处就在于自然清新,不假绳削。

第三层:(从“去矣方滞淫”到“谁能鬒不变”):这一层融景人情,抒发诗人登山临江望京邑所引起的怀乡愁绪。。“去矣”、“怀哉”用虚词对仗,造成散文式的感叹语气,增强了声情摇曳的节奏感。

六、主题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描写了诗人即将离开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傍晚,登上三山回望京城的情景,抒发了眷恋京城之情。

七、问题探究

1.“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此处用典,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此处使用了借指的手法,以灞涘、河阳比三山,以长安、洛阳比京邑,用古人的望京师借指自己对京师的依恋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诗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两句是千古名句,请说说这两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将霞光比喻成彩绮,将澄江比喻成白练, 这两句诗技巧高超,色彩和谐搭配。形象生动地展现晚霞之红艳、澄江之碧透,交相辉映;令人感到美不胜收。

对比,色彩的对比,动静的对比,都突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

对偶,使诗歌句式 整齐,具有音乐美。

3.解读“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有鬒不变 ”

作者直抒胸臆。“我”此去将在外久久地淹留,是多么怀念那不能参加的亲友的欢宴,直言不讳的道出了“我”对故乡的依恋。同时用泪下如霰、鬓发变白的夸张描写,突出抒发了离开京邑的伤感。

八、对比

对比:这两首诗在抒情写景上有什么异同?

? 登池上楼》融情于景,把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完全融到对初春万物复苏的美景之中。如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便是很好的力证。而谢眺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则是以美景写哀情,他眼中的景色越是美好,那么,他心中的眷恋就会越是炽热,他也就越是悲伤。

1.《登池上楼》参考译文

沉潜的龙,姿态是多么的幽闲多么的美妙啊!高飞的鸿鸟,声音是多么的响亮多么

的传远啊!我想要停留在天空(仕进功名),却愧对天上的飞鸿;我想要栖息川谷(隐退沉潜),却惭对深渊的潜龙。我仕进修德,却智慧拙劣;我退隐耕田,却又力量无法胜任。为了追求俸禄,我来到这偏远的海边做官,兼又卧病在床,面对著光秃秃的树林。(每天)蒙著被子,睡著枕头,浑不知季节气候的变化。偶然间揭开窗帷,暂且登楼眺望。倾耳细听有那流水波动的声音,举目眺望有那巍峨高峻的山岭。初春的阳光已经代替了残余的冬风,新来的阳气也更替了去冬的阴冷。(不知不觉)池塘已经长满了春草,园中柳条上的鸣禽也变了种类、换了声音。想起《出车》这首豳诗,真使我伤悲,想到《春草生兮萋萋》这首楚歌,更是让我感慨。唉!独居的生活真容易让人觉得时间难捱、特别长久,而离开群体的处境也真是让人难以安心。坚持节操那里仅仅是古人才做得到呢?所谓的“遯世无闷”今天在我的身上已经验证、实践了。2.《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参考译文

我就像王粲在灞陵上眺望长安,又像潘岳在河阳回顾洛阳那样登上三山回望京城。

夕阳使飞耸的屋脊色彩明丽,京城内的屋宇高低不齐,历历在目。 残余的晚霞铺展开来就像彩锦,澄清的江水平静得如同白练。

喧闹的群鸟覆盖了春天的小洲,各种花朵开满了芳香的郊野。

我将远离京城在他乡久留,真怀念那些已停办的欢乐宴会。

回乡的日期在何时,我惆怅不已泪落如雪珠。

有感情的人都知道思念家乡,谁的黑头发能不改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