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绘画教学的反思与再认识

对幼儿园绘画教学的

——反思与再认识

作者姓名: 孟繁敬

单位名称: 太谷县直机关第一幼儿园 联系电话: 3524928

对幼儿园绘画教学的反思与再认识

内容摘要:幼儿借助绘画舒展内心的喜好和兴趣,表达着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而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其作用应该主要体现在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其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并且绘画自由创作空间的扩大,可有效提高幼儿绘画积极性,促进孩子们手脑并用,随心所欲,大胆表现,较大限度地发掘幼儿内在创造力和表现力。

【关键词】美育、创作快乐、想象、把握生活 、评价 在一次绘画活动课上,开始幼儿能通过语言准确的描述出自己父母的发型。知道美发师为我们剪出了漂亮的发型,他们是为我们服务的。在练习各种线条画法是个难点,幼儿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幼儿初次接触这些线条的画法觉得很新奇,画着很有耐心。不时会问问:老师我画的对吗?得到肯定的回答他们很高兴。继续很认真的画着,看着他们认真的样子我心里特高兴。新奇的事物对幼儿永远有吸引力。他们在图画本上练习了一阵子之后就开始自己的发型设计了。有的说我画妈妈的头发,有的说我画爸爸的头发,有的说我画姐姐的......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我注意指导,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握笔姿势。有了练习的基础幼儿在美术书上画的很好,很快。幼儿画完了,我让他们把自己的作品放在桌子上展示。幼儿下座位看其他人的画,

幼儿评论作品找到最好的,评出“发型设计师”。我奖励给幼儿一个贴纸,看着幼儿高兴的样子,我以后不会再吝啬我的奖励和微笑。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绘画作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形式,在幼儿园深受幼儿喜爱。幼儿借助绘画舒展内心的喜好和兴趣,表达着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而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其作用应该主要体现在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其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那么,如何在绘画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把绘画变成幼儿自由想象、大胆创作、体验快乐的活动,则是教师必须在绘画教学中首要注重的问题。然而,在目前的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意之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固守教材,教学方法单一。目前的幼儿园绘画教学中,一般都是先看教材,然后从中找出教学目标,教材要求画什么就画什么。而且方法多是先出示范画进行讲解,再分步教画,手空练习,教师画一笔,幼儿跟着画一笔,随后再让幼儿参照范画作画,模仿比较好的还可以再添画一些小花、小草、小鸟、太阳等,以丰富画面。幼儿在学习中亦步亦趋,画面大同小异,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比较呆板。

二、是讲评范围狭小,模式固定。讲评作业时,教师似判断是非的法官,对幼儿模仿比较像的、画面添加内容多的、画面干净整洁的作品往往大加赞赏,甚至用小红花、五角星来作为奖赏。而对画面单调、模仿不像、作业散乱的幼儿作品则不予肯定,有的甚至批评、指责幼儿没有认真作画。有时为了维护孩子的自尊,对质量不高的作品干脆不作讲评。而对绘画天生敏感的幼儿毕竟少数,这少数的幼儿往

往成为教师固定的讲评对象,不利于激发更多幼儿的绘画热情。

三、是绘画空间局限,忽视环境布置、区角等在幼儿园绘画教学中的作用。幼儿园每年或每学期一次的室内外环境布置,是教师们非常看重的。为了保持墙面的美丽整洁,画面布置一般都设计在幼儿可望不可及的高处,而能让幼儿伸手可及的墙面、地面,则必须保持整洁无瑕,不让乱涂乱画,幼儿只能在纸上或作业本上进行作业。如有违反,往往受到以抹布擦洗的处罚。幼儿随意发挥的自由创作空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幼儿园绘画教学是教师与幼儿整体互动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和灵感,才能相得益彰,才称得上是成功的教学。上述问题不利于幼儿拓展绘画思维,发挥创意,其弊端十分明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为如何把握幼儿绘画教学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教师应在激发幼儿自由表达和个性创造方面多作研究和努力,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实施中,要注意把握以下 “四个结合”:

1、预成教材和生成教材相结合。

有目的、有计划的预成教材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经验积累,以某一种教材为蓝本制定出来的,它便于教师的讲授准备和材料准备,但教师备课时往往忽略了活动的主体——幼儿。知识更新、信息多变的今天,幼儿的认知经验已今非昔比,他们更喜欢接受新奇、从现实

中随机派生的事物,这就要求教师能随时贴近和把握幼儿生活,从既定的教材中走出来,寻找易为幼儿接受的题材。孙悟空、猪八戒已不是名著中的想象人物,而是幼儿能直接从电视里看得见的活生生的形象。“红的墙、绿的窗、金色的屋顶亮堂堂”也不再是幼儿感兴趣的房子的模样,他们可能对结构复杂的高楼大厦更为投入。再如,大炮、坦克是幼儿喜欢可又比较难画的武器,可最近的伊拉克战争,美国的高新武器却让孩子们大饱眼福,坦克、大炮、飞机、航母、导弹??,孩子们竟能画得栩栩如生。可见,教师如果能根据幼儿生活实际和兴趣,留心发现那些贴近幼儿生活、幼儿熟悉并喜欢的事物,在预成教材的基础上,适时生成新教材,则不仅能丰富和发展预定目标,更能开拓新的教材教法,促进幼儿更为愉快、成功地作画。

2、示范法与观察法、谈话法相结合,并灵活运用。

示范法可以帮助幼儿掌握绘画的简单技巧,提高短期内作画水平,但如果示范法过前、过全,则容易束缚幼儿小手和大脑,阻碍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应与观察法、谈话法等相结合,并灵活运用方能提高教学效果。观察法是幼儿学习绘画的重要方法,在教材确定之后,课前或课堂上有目的的观察,引导幼儿注意物体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特点,体验活动的感受,欣赏美好的事物,把绘画内容变成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感受深的东西,幼儿就“有物可画”;谈话法在幼儿绘画中起着重要作用,为幼儿创设宽松开放的谈话环境,将绘画构思先表达出来,将绘画情景描述出来,不仅能提高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提高绘画兴趣,而且能使幼儿相互学习和借

鉴,资源共享,更有利于教师及时捕捉幼儿闪光点,发现并纠正谈话中的不足,从而使幼儿“有物想画”。

以上多种方法都有其具体的运用环境,需要教师灵活把握。幼儿绘画能力千差万别,对于在观察法、谈话法基础上还无从下笔的幼儿,教师应及时进行个别示范,帮助其树立信心,勇敢地拿起画笔。对于绘画操作过程中遇到暂时困难的幼儿,教师应成为引导者与合作者。如一次绘画“迷宫”时,一位小朋友马上就要成功了,可迷宫被一个笔误变成了死胡同,面对一筹莫展的幼儿,我适时引导他说:“将关键的一条竖线怎样改变就会成为通道呢?”,稍加指点,小朋友茅塞顿开,将竖线改成一扇门,“死道”变“通途”,幼儿思维被激活了。可见,示范法的应用应和观察、谈话等方法相结合,因人、因情施教,这样才能既帮助弱者,又不限制强者,才能保证不同水平的幼儿“有胆敢画”。

3、教师评价与幼儿评价相结合。

评价作品的过程,也是幼儿再学习的过程。教师对幼儿作品的评价只有和幼儿评价相结合,才能防止片面和偏颇,起到尊重幼儿创作成果,全面教育幼儿的作用。一幅作品完成后,幼儿往往会根据题材内容和创作经验,迫不急待地将作品中的一笔一画绘色绘色地讲出来,语言被分配在图画中的每一个角落。幼儿的自我表述,激发了大胆表现的欲望,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孩子们的许多奇思妙想也会让你叹为观止。如:之所以有“绿色太阳”是因为“天热了,绿色太阳比红色太阳要凉爽”;爸爸的唾液有“黄豆一般大”是因为“爸

爸生气时太怕人,说话声音很大,喷出的唾液砸到我脸上很疼”??可见,孩子们已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汇到创作中去了,而这一切,单靠老师的眼睛是不可能全部评价出来的。在了解幼儿作品内容、情感的基础上,教师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进一步评价尤为重要。幼儿喜欢把对生活的感受用绘画的形式表达或渲泄出来,把心理期待与直觉观察融为一体,借物象表达心象,抒发自己率直的感情。这样的作品也许线条不够流畅,结合比例不合常规,色彩深浅不合实际,但仍不失为一幅有创意的好作品。因此,在评价幼儿作品时,要时刻注意保护幼儿的创意,尊重幼儿的情感处理,每一幅画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不同幼儿表现水平之别。只要作品有独到的创造个性,能表达作者的天性和对生活的感受,哪怕只是其中一点,教师都要及时捕捉并给予赞赏和鼓励,要让鼓励的语言“普洒”每个孩子身上。

4、课内空间与课外空间相结合。

每周两节的美术集体活动满足不了幼儿更多的绘画需求,应给予幼儿以更大的自由创作空间。常常发现不少孩子取出水彩笔在桌上、椅上、墙上、地上,甚至手上、脸上,随心所欲地涂画着。如果教师充分利用活动室周围环境,善于寻找拓展幼儿绘画的空间,则不仅可以改变幼儿不良习惯,还可以培养幼儿绘画兴趣,提高绘画技能。班级的美术区角放上纸和笔,便于幼儿随画随取;六个平面的长方体食品箱贴上白纸,更是幼儿作画的好地方,一层一层地画,一层一层再贴,画好的五彩缤纷纸箱还可以用来做游戏,幼儿乐此不彼;平净明亮的玻璃固然卫生,但贴上幼儿撕纸作品,把它布置成窗花,更富有

童趣;选择部分贴上瓷砖的洁白墙面作为幼儿绘画场所,幼儿会大胆装饰,欢喜无比,因为美丽的教室里不只是高高在上的教师作品,更有触手可及、举目可见的幼儿自创作品,幼儿又怎能不体会到美术活动带来的成功感和喜悦感!

总之,自由创作空间的扩大,可有效提高幼儿绘画积极性,促进孩子们手脑并用,随心所欲,大胆表现,较大限度地发掘幼儿内在创造力和表现力。也只有创作空间的不断拓展,孩子们手中的五彩笔才能画出更加富于创意的、五彩缤纷的神奇画卷!

 

第二篇:幼儿园绘画的教学

谈谈幼儿园如何开展绘画教学

如今是一个知识日益更新、教育飞速向前发展的时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也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这也就预示着幼儿园绘画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改革,在丰富孩子业余生活同时为其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上,使其教育作用得到积极的发挥。涂涂画画,是每个孩子喜欢的一项工作,在纸上留下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色块,都可以说是他们内心情感的表达。因此,绘画便成了幼儿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有效方式。“新纲要”中也指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我认为要想使孩子在绘画活动中获得收获,那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把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放在首要位置。以下我就来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认识与总结。

一、环境和区域活动对绘画兴趣的培养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它给人以美的享受。美术的直观性,形象生动性,会幼儿产生很大的感染力,从而有了幼儿从好奇到兴趣的过程体验,因此我们把幼儿园的外墙饰、活动室都用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各种绘画作品作为装饰,当幼儿置身于其中时,这些美术作品首先对孩子产生视觉的冲击,让他们有的幼儿发出了赞美,有的发出的是惊叹,这一切都较好的激发了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孩子们首先产生了绘画的愿望。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了区域活动的作用,美工活动区是孩子们他们喜欢参与的的活动之一,我们把瓷砖墙的一部分布置成孩子展示自己作品的的天地,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向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也可以讨论、评价伙伴的作品,每天孩子们讨论与评价中提高。

二、绘画活动与幼儿语言活动的相结合

我认为绘画美活动是一种充满自身感情的艺术活动,对幼儿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在绘画活动中,幼儿常常会把自己的喜悦、快乐、悲伤、烦恼这些内在的情感在画纸上体现出来,使之成为他们自己内心世界的告白,在绘画活动时他们时而自言自语,时而和旁边小朋友简单的交流,表述欲望非常强烈,因此,我想到把绘画活动与幼儿的语言有机结合在一起,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观察实物并谈话

要想画出、画好一种事物,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认识熟悉这种事物,我正是抱着这种心里在孩子们中间开展绘画活动的。开展绘画活动的基础就是观察活动,在绘画活动中,作 1

为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所绘对象的形象结构、颜色等一系列特征,并且用语言进行表达。所以我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经常利用观察这一环节,让幼儿在观察的同时练习说话,这样不但提高了孩子们的语言能力,而且说得过程也是孩子把观察结果再次巩固的过程。如:在教幼儿用棉签画小蜜蜂时,我先选择一个春暖花开的好天气,带孩子们到户外观察飞来飞去忙着采花蜜的小蜜蜂,让幼儿观察小蜜蜂的的外形特征,观察它们飞的样子,并让他们用语言讲给老师、小朋友听。当孩子们看到在花丛中忙碌的小蜜蜂时,他们的小嘴就不停的说起没完: “小蜜蜂的眼睛好大呀,它的翅膀是透明的,飞起来的时候它的翅膀是张开的”,“蜜蜂身上有漂亮的花纹”。......这样的活动幼儿很感兴趣,从而就有可能产生一种把它们画出来的冲动,这时老师的指导就会得到孩子们积极主动地配合。

(二)、共享作品中的说话

幼儿在绘画活动中,通过动手动脑,创作出自己每幅作品的同时头脑中也会产生一个个的小故事,每个孩子都想把自己的小故事和别人分享。这时我就抓住孩子们的想表达的欲望,设置了“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里,大多孩子们都争着介绍自己的种种想法,我惊奇的发现了在我们成人眼里看不到的童真的内心世界,我给了孩子一个机会,孩子们回报给我一个世界。例如在一次画小雪人的活动中,我没有给孩子规定具体的姿态, 幼儿们画了笑的、哭的、跳舞的;有的甚至画了小雪人幼儿园,里面有很多小雪人朋友.....。看到这些我心里特别的高兴,我像往常一样鼓励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 的作品,结果大家都编出了有趣的故事,有的还给小雪人娃娃起了好听的名字。由于画的内容是孩子们内心的感受,是他们内心想法的体现,因此孩子们在表达时就比较自然、流畅。霍斯母林斯基在《给教师们的100个建议》一书中就提到“孩子们在图画里编故事,童话。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在通过一系列活动后,孩子们的绘画、表达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在谈起自己画的画画是也是兴趣十足,这时在他们脸上常常会露出自豪的表情。

幼儿园的绘画活动更好的为幼儿提供了说话的机会,孩子们在每次的活动中都有要说的、想说的,正是绘画活动让他们时时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并体验快乐。

三、让游戏充满绘画活动全过程

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是和游戏联系在一起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孩子年龄越小就越离不开游戏,孩子们通过参与游戏游戏从而获得知识、经验的提高,所以我在组织绘画活动时也同游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绘画融入游戏中,在绘画时幼儿感到是在做游戏,孩子们的兴趣就提高了,也不会感到害怕了,这样才能真正把幼儿的创造潜力挖掘出来, 2

才能真正体现对幼儿的尊重。

(一)、设置游戏情景,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

幼儿的好奇心较强,而且行动易受自己情绪的影响,因此在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让幼儿以主角的身份参与活动,即给孩子们设定特定的游戏情景,让幼儿与游戏产生互动,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例如在画“漂亮的小屋”时,我没有直接教幼儿画三角形、正方形,而是先给他们讲了一个小故事:“前些日子的大地震是许多小朋友失去了家,他们特别的伤心、难过,今天我们小朋友就要做一回建筑设计大师,为灾区的小朋友设计一栋漂亮的房子。”故事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并引起了幼儿的同情心,大家都纷纷表示要为灾区小朋友设计最好的、最漂亮的“小屋”。这样教师通过激发幼儿的同情心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为下来的活动顺利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二)、用带有情趣的语言指导幼儿的绘画活动

幼儿在活动中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因而是想到哪画到哪,也有可能会发生画几笔就不愿意继续了,这时,教师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以让活动能继续进行下去。例如直线练习“小篱笆”活动时,达达小朋友画了几笔就觉得没意思不愿意继续下去,对此我没有用生硬的语气强迫他继续,而是对他说:“达达,你看你的篱笆这样稀少,小动物会钻进去把种的的菜给踩坏的,快把篱笆排紧密点,别让小动物踩到我们的菜。”达达听完之后赶紧又认真画起来了。有趣的情景游戏,自主的进行绘画活动,幼儿会对绘画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幼儿绘画活动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所提供的一切活动设计都是为幼儿服务的,我们要把绘画活动同幼儿的其它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让幼儿的各方面同时发展,共同发展。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