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叫咯咯》教学反思

《母鸡叫咯咯》教学反思

本课整体教学思路是以“动物”作为主体情景和主线,让学生在听、唱、演的过程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受。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应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这种理念,在课程一开始,带领学生进入快乐农场,让孩子孩子们扮演小鸡,而我则扮演农场主人喂食给小鸡吃。在不知不觉中将孩子们带入乡村天地,给他们一种愉快轻松的感觉,即促进了师生关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课的愉快是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对于低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对小动物特有的钟情和爱意,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歌唱激情和表演欲望,本堂课的教学难点是歌曲《母鸡叫咯咯》中歌词“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的难记和拗口。为了解决音乐教学课堂难点时,我打破了原有的教条式教学模式,先让全体学生跟音乐模仿母鸡下蛋时向人们报喜的样子(伸伸脖子,拍拍翅膀,叫咯咯);再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分角色边朗读边念歌词;最后我并没急着让孩子们向往常样的跟琴填词学唱歌曲,而是边放歌曲,我和孩子们在音乐声中玩起了“接龙下蛋”的游戏,这样的设计使得孩子们在课堂上都有了表现的机会,既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望,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学会了歌曲,真可谓“一举两得” !

此种教学方式在实施中,因为施教环境和施教对象的不同,本堂课有其光彩之处,亦有一些遗憾和需不断改进的地方,如学生在模仿和学习母鸡叫时,他们更多的是模仿动物的叫声而忽略了音高,造成歌曲音高的不和谐;另外,因为教室的场地很狭小,所以课堂显得有点乱,学生的一些表演放得不够开。

我想,低年级的教材就应该多设计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内容,因为他们年龄小,特别喜欢模仿小动物或一些事物,而且他们的模仿能力也很强,学习的过程会轻松加愉快,没有任何负担,可以学中乐,乐中学。教师上课时更应该多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喜欢上课,盼着上课,教学效果怎能不好呢?今后,我会更好的研究教材、分析教材,带领学生一同唱游快乐的音乐课!

 

第二篇:母鸡叫咯咯简略教案

《母鸡叫咯咯》

课程标准中相关陈述:

领域一:感受与欣赏

1.音乐表现要素: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并对二拍子的音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

领域二:表现

3.演唱:能够用正确的姿势、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能够采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现歌曲的情绪。(带上你的笑容)

4.演奏: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声音材料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5.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够配合歌曲、乐曲用身体做动作。

6.识读乐谱: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领域三:创造

7.创作实践:能够用人声、乐器或其他声音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创1—2小结的节奏音型。

领域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8.音乐与姊妹艺术:能够用简明的表演动作表现音乐情绪。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模唱、找不同、弹指等方式,学会用轻快、跳跃的声音表演唱《母鸡叫咯咯》(符合课程标准中的:第1、2、3、5、6、8条)

2.通过在游戏中反复聆听模唱旋律、“念咒语”、“哈气”的等有趣方式 ,能够用正确姿势拿竖笛和轻声吹奏歌曲片段。(第4条)

3.通过老师的示范,学生们会用“3”“5”创编一句简单的旋律。(第6、7条)

评价设计:

1、 会唱(检测目标一)

A 用轻巧的声音带表演的唱 B 正确的声音带表演的唱 C 会唱歌曲

2、 会吹奏旋律(检测目标二)

A 会用正确的握姿轻吹旋律 B 会用正确的握姿吹奏旋律 C 会吹奏旋律

3、 会创编旋律(检测目标三)

A 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并起带头创作出旋律作用

B会参与创编4小节 C 参与创编2小节

教学设计:

找母鸡-----用魔法咒语的形式把旋律、节奏和竖笛的正确持笛姿势通通的融入到这一环节,既熟悉了主要的歌曲旋律,又练习了节奏,同时“3”“5”音符的竖笛指法也用手势表达了出来,最重要的是,这也是竖笛吹奏的旋律。(目标一、目标二、目标三)

扮母鸡-----熟悉歌曲节奏,随音乐模唱歌曲,感受力度速度的变化给音乐带来的变化、(目标一、目标二)

唱母鸡-----体验歌曲的情绪,鼓励学生创编动作,主动探索、体验歌曲难点第三乐句的歌曲情绪。继续用力度速度的变化演唱感受其不同的音乐效果(目标一、目标二)

演母鸡-----用“母鸡啄米”“母鸡散步”的动作进行比较,体验弹性、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目标一、目标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