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中,要学生做凸透镜成像的分组实验,我按照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了这节的实验教学。

进行实验前我先用一个凸透镜和一根点燃的蜡烛模拟了一下这个实验。将蜡烛看作成像物体,当逐渐改变蜡烛离凸透镜的距离时,同学们在光屏上看到蜡烛的不同形式的像,有放大和缩小的;然后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再进行模拟实验,发现像的大小有了明显的变化。由此同学们猜想凸透镜成像可能和凸透镜的焦距有关,也可能和物体距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有关。所以我们带着这几个猜想进入实验,在进行实验时,我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先说说我在八年级3班的教学过程,在同学们得出猜想后,我先进行了一下演示实验,选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先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按顺序插好在光具座的固定件上,调整好三者的高度,使烛焰焰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处,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调节蜡烛到凸透镜的位置,当物距u分别为40㎝、30㎝、20㎝、10㎝、8㎝、5㎝、3㎝时,看看是否能够在光屏上成像,如果能成像,说明有光线到达光屏,成的是实像,观察像是正立还是倒立的,是放大还是缩小的,读出相距v的大小;如果不能成像,则从光屏这边向凸透镜看去,看凸透镜里面是否有像,如有像,又不能在光屏上面看到,证明成的是虚像,不是实像,观察像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是放大还是缩小的。做完后,我再换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保持物距u为40cm、30cm、20cm、15cm、10cm、8cm、4cm时,按照上述步骤完成实验。演示实验后,我请同学们分组完成实验,由于我已经把整个实验都模拟了一次,所以同学们都顺利地做完了整个实验,最后根据实验中所测得的数据和实验现象总结出如下成像规律: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f<v<2f;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另外还有两种特殊情况,即: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当u=f时,不成像;这个班的同学很圆满的完成了实验,圆满的得出了实验结论,但是却没有留下什么很深刻的实验印象,在后面遇到的凸透镜成像问题时候他们头脑中很多是一片空白,又要去翻书找成像规律,所以我觉得这次尝试虽然实验圆满完成,但是却不是很成功,因为学生们只是一个认识过程,没有达到认知状态。以后一切要靠做题目的过程中去重新熟悉和记忆了。 再说说我在八年级4班的教学过程中。我放开手让学生们自己去玩,只是先告诉他们应该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按顺序插好在光具座的固定件上,调整好三者的高度,使烛焰焰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处,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调节蜡烛到凸透镜的位置,当凸透镜焦距为5cm时候,物距u分别取40cm、30cm、20cm、10cm、8cm、5cm、3cm来做实验;当凸透镜焦距为10cm时,物距u分别取40cm、30cm、20cm、15cm、10cm、8cm、4cm来做实验;并记录下实验结果。实验开始后,实验室里面沸腾了,当他们做到物距小于焦距时,很多同学就来问我,为什么怎么移动光屏都见不到像。我就叫他们从光屏这边看过去,看看凸透镜里面有什么,我就问他们,这个从凸透镜里面看到的像是不是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他们马上拆除开始固定好的光屏去凸透镜后面移动,发现不管怎么移动,光屏上面还是没有像,但是我们又总能看到凸透镜里面的正立放大的像,这是怎么回事。我叫大家回忆我们学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大家触类旁通,马上有人总结说这个像是虚像。由于开始没有任何指导,全部要学生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找到成像规律,并自己得出结论,同学们经过一步步实验,综合大家的实验现象,最后得出了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结论,这节实验课虽然比八(3)班做实验的时间长一些,而且我也累一些,但是我觉得同学们脸上浮现出的是得意洋洋的笑脸,是经过探究后获得成功的满足。他们在探究中得到了知识,知识点也掌握牢靠了,这样以后在运用到这方面的知识点时,自然也轻车熟路了。

本周的教学重点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它是光学部分重点和难点,此部 分内容的同样是八年级物理的重点和难度。这个学习内容是要通过实验来完成的,这是我们第一次到实验室做大型的探究实验,所以到实验室完成实验的规则和要求,以及实验分组必须提前做好要求。

本节的任务是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我们运用实验方式能加深学生对这一内容的认识,为学生思考提供大量感性材料,减轻学生抽象思维难度。探究实验本质上是模拟的科学研究活动,科学研究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程序。物理探究性实验的目标在于:发展学生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制定计划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等。

在本节实验中发现了学生实验存在的问题,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一些学生不能按要求提前预习。学案如图虚设,很大一部分同学不知道该试验的具体内容,到实验室才开始翻看课本,临时抱佛脚。仓促之间,不能详细了解实验内容,动手操作时丢三落四。教师讲解时注意力无法集中,导致一些名词和步骤不清,严重影响实验效果。教师的指导难度大大增加。实验中不清楚应该记录的数据和现象,对看到的现象的意义。 基于这种实验时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探究教学时要严格要求实验预习效果,对实验讲解中明确要求听课态度对实验过程理解的重要性,加强实验记录的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构建,以更利于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与创新,学习知识和掌握相关的技能,并领悟科学探究的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第二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教具准备:

教师:彩粉笔、凸透镜、光具座、刻度尺、电源、电子蜡烛

学生:研究凸透镜实验器材、记录卡

一、教学引入:

师:问大家一个事儿,谁使用过照相机拍过照?我们也学习过了,照相机能成什么样的像? 生:缩小、倒立的实像。

师:很好,我自己造了一架非常先进的、多功能数码照相机,拍照快捷方便、立等可取,(拿出来,演示给学生看)现在我们利用它拍一张蜡烛的照片。

生:认真观察。

师:(拿出相片给学生看)怎么样?我这架相机还可以吧。想知道它是怎么拍照的吗?(打开箱子给学生看)我这架相机够先进吧。这还有一张相片呢。这张相片是假的(拿下来,看到在光屏上出现像),但这个装置却反映了照相机的拍照过程,这个像是真的吧。我这还有两张图片,现在请你认真观察,这两个图片上的像哪一个和光屏上的像一样的大小,你挑选出来。一定要认真观察。咱们看谁的眼力好,去选择图片时不能看像了。谁来试试。 生:选择图片。(师先让学生观察,然后顺势移动蜡烛改变像的大小)

师:让学生拿着选择的图片来和光屏上的像对比。

师:你看看,我说让你认真观察吧,到底还是观察不细致弄错了吧,重来试试。(师再移动蜡烛)。

师:他怎么两次都没找对。

生:是因为你动了。

师:原来错不在同学这。刚才和这位同学开了点小小的玩笑,不是有意捉弄了你。这位同学为我们继续学习打开了方便之门。大家用掌声表示感谢。(生鼓掌)(6分)

二、新课教学:

1、提出问题:

师:刚才其实这位同学已经找对了,只不过让我做了点手脚。我们已经知道利用凸透镜可以成像,而且成像特点可大可小、可倒可正还可虚可实。看到过凸透镜成像的变化吗?下面给大家一次看的机会。每个小组的桌上都一个凸透镜,先在纸上副一个箭头,然后拿着凸透镜由远及近观察箭头成像的变化。

生:学生实际操作。

师:好的。我们刚才的小实验也让我们看到了凸透镜成像的变化。那么同学根据刚才的小实验考虑一下: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生:和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引导学生认识到和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师: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这样说有点麻烦,我们可以简单地称为物距,用字母u来表示。那么,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和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之间(也就是物距)有什么关系呢?(板书:提出问题:像的特点与物距有什么关系呢?)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研究。

2、设计、进行实验:

师: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想法是不是正确。在实验之前我们先来明确几个问题:介绍实验器材(说明凸透镜的焦距)。

师:有了这些器材你觉得应该怎么运用这些器材进行实验呢?首先这些器材怎么先后放置呢?使用、装置安装(三者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及作用)。既然是研究成像的特点与物距的关系,那么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如何记录物距、像距、像的特点)。

明确这些问题以后,我还要说明两点要求:1各个小组成员应该分好工,明确谁记录、谁测量、谁观察并互相配合;2、要注意安全别让蜡烛烧到或是烫到。明确了吗?好,开始实验。

生:学生实验并记录。(准备记录卡)

3、分析和论证:

师:同学都完成了实验,下面请各小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在黑板上用彩粉笔标记) 生:学生汇报实验数据。

师:我们现在来分析成像的情况。成缩小、倒立的像的时候物距是多少?(如果我们以焦距为标准来说明,这是一倍焦距、二倍焦距)

生:二倍焦距以外。

师:像在什么位置呢?

生: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师:谁能说成放大、倒立像的时候物距是多秒?像距是多少?

生:物距是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是二倍焦距之外。

师:怎么没有在焦距之内的情况呢?哪个小组来说明?

生:物体在一倍焦距之内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4、结论: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谁能归纳一下?

照相机是根据哪一条成像规律制成的?投影仪、放大镜呢?

5、拓展延伸:

我们刚才分析得到了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下面我们再来分析实验数据:请大家思考:

(1) 在什么位置成实像?什么位置成虚像?实像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虚像的共同特点是

什么?

(2) 在什么位置成放大的像?什么位置成缩小的像?

师:根据学生说的教师归纳成像的口诀:一焦定虚实,二焦分大小。虚正实倒。

现在让我们重新做这个实验,把蜡烛先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靠近凸透镜,并调节光屏的位置成像保持清晰,或者先把蜡烛离凸透镜较近的位置,逐渐远离凸透镜,并调节光屏的位置使成像保持清晰。我们再一次认真观察成像的变化。

生:学生再次实验。

师:通过我们刚才的实验,你是否注意到了,当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怎么变化?像的大小怎么变化?

生:物距减小,像距增大,而且像也变大。

师:这样我们可以把这个口诀再补充一句,物近像远,像变大。(说明“变大”和“放大”的区别)。

三、巩固练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