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心》教学反思

追寻语文的本真

——《父母的心》教学反思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这句话说得真好,走出了教学的课堂,我又走进了思考与学习的大课堂。

关于文本解读的深度,邢春校长在评课环节中指出:作为一篇经典的小说,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矛盾,可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很难构成小说或者很难构成精彩的小说。在文本解读的人文价值、教学方向确定的基础上,其实完全可以在情节的矛盾处进行处理、设计,从而实现自己教学的目的,而这一点我自己在解读文本为力求整体、集中、连贯的理念下,的确忽略了小说情节安排上的矛盾处对主题的深入和突显价值,其实两者完全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比如:对于贵妇人的分析,没有子女的她最后也完全被穷人的父母之心所感动了,不仅把孩子还给了他们,且送给他们一百元作为教给她懂得父母之心的酬谢。这不正是证明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价值和力量,让人感动,使人激荡,令人震撼,所有天下人都应理解懂得这可怜的父母之心,这不就是一个文本本身强有力的佐证吗?而自己在课堂设计上将教材进行整合、取舍过程中的确没有深思熟虑,达到对于教材的充分挖掘和合理运用,不能不说这是对于自己文本分析能力、解读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的很好的提示。文本细读,就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这是对教师言语智慧和精神境界的一种砥砺和修炼,在细读中发现自己,估价自己,解构自己又升华自己的进程。自己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决定着细读的方向,所以,必

须不断修炼自己。

另外,从本次课堂实践中,让我感慨最深的是自己的课堂教学的经验不足,这种经验已不是简简单单所言的紧张、应对、灵活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一种教学习惯。任何偶然都是一种必然。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在引导学生体会父母为什么送时,对于父亲语言描写的反复诵读用时过长,还是本来已经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的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谈自己对于父母矛盾、两难、痛苦的心的理解,却由于时间调控不足而现场删除等,归根结底都是自己和学生间的课堂没有形成一种生命的“场”,而这种生命的“场”的形成在主题设计上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对于父母的浅层含糊的爱的理解提升为父母心那真切、痛苦、矛盾的具体的理解,从而由文本到生活,完成一种生命的升腾和精神的洗礼,这本应是一种生命盛宴。但为什么学生没有真正地走入文本,走进父母那颗敏感而又痛苦的心。我认为,是自己形成的一种习惯的教学语言没有能清晰明了地引导学生走进生命之场,而在引导评价时的语言没有形成一种真正的教学对话,简单地问答不等同于生命的对话,没有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何谈生成,何谈生命课堂,何谈诗意语文。亚斯贝尔斯所言: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传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而在我这节课的课堂上,几乎没有形成“灵肉交流”活动。语文本身所承载的就是一种言语生命,一句言语就是一种生命状态。这种教学语言的习惯也极大地影响了我与学生生命的交流状态,

从而使课堂或节奏拖沓,或时间窘促,教师难以与学生共鸣,从而紧张无序,使原本清晰的课堂结构变得有些紊乱。从另一角度看,学生由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生命状态”的原因,与文本主题间存在着“熟悉而陌生”的隔离感,这也是在课堂上没有出现形象的真正的“生命场”的原因之一。

应该说,这次课堂实践是自己语文教学实践中很重要的一次体验过程,使自己更明晰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和自身课堂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让自己在语文教学路上继续探索实践。人生就是过程,经历不可省略。我会执著向前,努力前行。

李 芬

 

第二篇:《父母的心》教学案

《父母的心》 教学案

父母的心教学案

1

2

父母的心教学案

3

父母的心教学案

4

父母的心教学案

5

父母的心教学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