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教学设计与反思

《浮力》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②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②经历探索浮力大小过程;

③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在实验过程中勇于创新精神。

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浮力》这章一直以来都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如何在教学中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需要从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入手。如果学生从实验探究中认识到浮力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等无关,就不难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了。所以本章的重点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也就可以突破难点理解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而本节所教授知识浮力的概念又贯穿全章,“称重法”测浮力又是本章各节的探究基础,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和“称重法”测浮力为本节重点。而本节的探究浮力影响因素比较多,开放性较强,因此为本节的难点。

教学对象分析

浮力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根据生活中的现象得到的一些结论是片面的。针对学生的一些错误观点,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寻找真理。当然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物理规律的能力总体来说比较差。因此,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实验探究活动,运用反馈信息及时调控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本节课从观看录像引出学生生活中能感受到的浮力现象入手,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重现浮力的存在。然后在老师指导下的进行了一系列学生实验进行有关浮力存在和浮力大小决定因素的实验,为随后学习科学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做必要的知识铺垫。

2.进行科学探究:每4人一组,用教材中所展示的操作为主辅以发挥学生富有创意性的实验设想进行实验。本环节完成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确定测量的物理量、具体进行实验操作,得出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评估、交流等七个环节。其中教师需要在设计实验中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学生一起确定要测量的物理量,共同形成统一的探究步骤。

3.采用形象具体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水到渠成的理论讲解保持学生的兴趣,进行适当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起到巩固作用。

4.最后师生共同做一个简短的小结。

5.教学方法采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式教学。

教具学具

乒乓球、大量筒、弹簧测力计、细线、石块、铝块、铜块、橡皮泥、烧杯、水、酒精、浓盐水。

教学媒体设计

1. 利用网上资源录像,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2. 利用课件展示教学板书结论小结等环节。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

1、观看录像:鸭子、轮船漂在水面上;潜水艇在水中自由地上升和下潜;热气球载着重物飞上高空。想一想,为什么?

2、演示:把石块、木块投入盛水的水槽中,石块下沉木块上浮那么石块受到浮力吗?

(板书:第五节 浮力

二、实验探究过程

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分组交流、讨论:1.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2.漂浮的物体受到浮力,那么下沉物体是否受浮力?3.浮力大小等于什么?

4.浮力大小与什么有关?等。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板书。下面我们先探究:什么是浮力,有无方向,方向向哪?

探究一:什么是浮力,它有方向吗

学生体验:利用桌面上的学具,将乒乓球放入水中并逐渐压入水底,然后放手。一是体会:手的感觉;二是观察:乒乓球最终的情况。尝试得出结论。 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板书:一、什么是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二、浮力大小的测量

演示:在弹簧测计的下面悬挂一个石块,把石块浸入水中,比较前后两次测力计的读数。这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

(1)明确探究的目的,制定探究计划,明确以下问题:

(2)明确探究所需的材料用具,如弹簧测力计、烧杯 等。

(3)明确如何测定浮力的大小。

(4)确定整个实验是否设置对照组及设置方法,是否需要重复及次数。

(5)选择实验记录表格。

结论: 浮力的大小 F浮=(G-F)

三、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学生体验:将饮料瓶慢慢压入水桶,体会浮力的变化,观察水位变化情况,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变化情况。从中获得启示,进一步想象:浮力的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可能猜想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的重力、物体的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形状、深度等因素有关系。

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测,并引导学生合并归类,引导各小组认领实验课题。按下列要求设计实验报告: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步骤。 学生分组探究:

(1)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物体的密度的关系;

(2)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

(3)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液体的密度的关系;

(4)利用测力计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5)利用测力计、橡皮泥探究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

各小组根据要探究的课题,设计实验。设计完毕,投影各小组设计的实验步骤,进一步修正完善。根据修正的步骤探究课题,设计记录实验数据表格并交流,然后进行探究实验。

学生汇报实验过程与结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即: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密度、质量、体积、物体的形状等无关。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结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得出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有关,最终推出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

(板书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

总结本节所学知识,并说明自己的收获和可能存在的在疑问:物体的浮沉与什么有关?

四、板书设计:

第五节 浮力

一、什么是浮力

1.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这个向上的托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二、浮力大小的测量

F浮=(G-F)

三、探究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即F浮=G排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贯穿整节课,从而对浮力有了最直接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活动总结和教师的引导演示将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浮力的定义、以及影响浮力的大小的因素。在浮力的影响因素的猜想上有学生很多分歧,但采用合并归类的方法保证了大部分学

生的猜想都有所体现,所以得意保证大部分同学都积极的参与进入。合作性的操作进行顺利得当,并且对数据能有效快速进行分析的论证,得出了浮力的两个影响因素,对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都有了亲身良好的体验,自我感觉是一堂较成功的新授课,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掌握本节知识良好。

 

第二篇:浮力应用教学设计

新华学校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总第 课时

第十四章 第6节 浮力的应用

设计:欧阳 审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调节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关系,可以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②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探究,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上的,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②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提高学生应用浮力知识解释有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轮船的发展史、潜水艇、飞艇原理,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增强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浮沉条件和浮力应用。

三、教学难点: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四、教学准备:

自制孔明灯、长圆柱形容器、潜水艇模型、密度计、橡皮泥、水槽、烧杯、注射器、食盐水、带刻度的塑料小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新课:

先请学生观看图片:泰坦尼克号游轮、竹排、帆船、潜水艇、热气球、孔明灯、飞艇、龙舟、航空母舰等。观察生活中与浮力有关的现象,从而联想到浮力的应用,激发学生思考“轮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气球是如何升空的?潜水艇是怎样实现上浮和下沉的?”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与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心。

(二)新课:

一复习引人

1.温故知新

引导学生复习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只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

当F浮<G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就下沉.

当F浮=G时,合力为零,即二力平衡此时物体将悬浮.

当F浮>G时,合力方向竖直向上,物体就上浮.

1

物体漂浮时,F浮=G.

2.引导学生理论探究物体浮沉的密度条件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结合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 g V排和物体重力变形公式

G=ρ物 g V物推得得出物体浮沉的密度条件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

? 当ρ 液< ρ物时,必有F浮<G物,物体在液体中下沉.

? 当ρ液= ρ物时,必有F浮=G物,物体可以悬浮在液体中.

? 当ρ液> ρ物时,必有F浮>G物,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3.学生探究活动:如何让密度比水大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给定材料:金属片、橡皮泥)

下面同学们就通过实验,让金属片、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

学生动手实验:把金属片、橡皮泥做成空心,放在水面上。

分析得结论:(学生试着说明自己办法的理由)

教师小结:上述实验告诉我们:

(1)、采用“空心”的办法,不仅可以增大漂浮物体可利用的浮力,还可以使下沉的物体变得上浮或漂浮。

(2)、物体的浮沉取决于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调节物体受到的浮力或重力大小可以调节物体的浮沉。

(通过这个探究活动来挖掘教材的深度,使学生理解为实现物体的浮沉所采取的措施,为下面应用实例的学习埋下伏笔。)

其实,人类从远古时代就开始利用浮力了,最初可能抱住或骑在一段树干上顺水漂流,这是人类最早的航行,利用了木材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能漂浮在水面的性质。后来人们发现,把树干挖空成为独木舟,不但乘坐舒适,还能承载更多的人和物。然后相继产生了较先进的木船、现代化的轮船。

二.浮力的应用

观看浮力的应用视频资料:轮船---观看后总结:

1、轮船:

①原理:采用“空心”办法(或增大体积的方法),来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②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吨”。

排水量=m船+m货

学生探究活动:轮船从河里驶往海里,船会上浮些还是下沉些?

提出问题:轮船从河里驶往海里,船会上浮些,还是下沉一些?

猜想与假设:上浮些;

2

设计实验:把带有刻度的塑料小桶放入水中,记下水面所在的刻度,然后再放入盐水中,记下这时水面所在的刻度,进行比较。

演示实验

实验现象:会上浮些。

师生理论分析:

两次都是漂浮状态,重力=浮力,由G物=F浮=ρ液gV排和ρ

开海水体积减小了。

结论:轮船从河里驶往海里上浮些。 海水>ρ水,得排

2、密度计

引导:受刚才实验现象的影响你能否找到一种测液体密度的方法

师生共同讨论

(1)、密度计是测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是根据物体漂浮在液面时F浮_____G物的原理制成的。

(2)、使用密度计时必须使其______,才能正确测出液体的密度。

(3)、密度计在各种不同的液体中所受浮力是______(相同、不同)的,在密度_____ (大、小)的液体中露出液面的体积较大,故密度计的刻度是上_____下______(大、小)。

3、潜水艇

过度语:人类要探求大海的奥密就必须潜入海底,有没有能潜入水中的舰艇呢?请看视频。观看浮力的应用视频资料:(潜水艇部分)

那么潜水艇是如何实现它的上浮和下潜的呢?

演示:用潜水艇模型进一步演示其上浮和下潜过程。

观看后总结:

工作原理: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下潜的。

潜水艇自重的改变取决于水舱内充水或放水的多少。

4、气球和飞艇

过渡语:人类要实现飞天的梦想,就要想法升入高空。怎样实现这个梦想呢?请看视频。观看浮力的应用视频资料:气球、飞艇部分

提出问题:气球和飞艇是如何升空的呢?

演示:用嘴吹的气球放手后会落地。

讨论:

①为什么吹的气球落地?

②升到空中的气球、飞艇中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还是小?

3

热气球为什么也会上升?

③要使充了氦气升到空中的气球降回地面,可以采用什么办法?由于热气球里充的是热空气,又可用什么办法?

总结板书:

(1) 气球和飞艇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氢气、氦气、热空气等。

(2)原理:利用空气的浮力,通过改变自身体积来实现上升和下降的。

三、当堂训练

1、轮船总是漂浮在水面上, 一艘轮船从河里驶向大海,它受到的重力大小 (变大、变小、不变);它受到的浮力 大小 (变大、变小、不变);它排开水的体积 (变大、变小、不变);轮船是下沉些还是上浮些?

2.、排水量为1000t的轮船在河水中航行,满载时船及所装货物共重N。受到河水的浮力是 N。如果河水密度为1.0×103kg/m3,船排开的河水的体积是 m3。(g=10N/kg)

3、有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入A;B两种液体中,静止时,

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A 的密度 B的密度。此

密度计在液体A中受到的浮力 在液体B中受到

的浮力。(填等于;大于;小于)

4、完全潜入水中的潜水艇,再继续下潜,这时它受到的浮

力和压强将( )

A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B压强变大,浮力变小。

C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D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四、课堂小结:

本节学习的内容:轮船、密度计、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五、布置作业:完成节节清练习

六、板书设计

浮力的应用

1、 轮船

①原理:采用“空心”办法(或增大体积的方法),来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②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吨”。

排水量=m船+m货

2、密度计

浮力应用教学设计

浮力应用教学设计

4

(1)、密度计是测液体密度的仪器,它是根据物体漂浮在液面时F浮_____G物的原理制成的。

(2)、密度计在各种不同的液体中所受浮力相同,在密度大的液体中露出液面的体积较大,故密度计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3、潜水艇

工作原理: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下潜的。

4、气球和飞艇

(1) 气球和飞艇内充有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氢气、氦气、热空气等。

(2)原理:利用空气的浮力,通过改变自身体积来实现上升和下降的。

七、课后反思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