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一片树叶》的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一片树叶》的教学反思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师:周**

20xx年3月17日

二年级语文《一片树叶》的教学反思

《一片树叶》通过童话故事,要学生了解人类与树木之间共生共息的密切关系;明白应该爱护树木,“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在本课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始终贯彻以读为本,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形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平等交流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行使着提问的权利、选择的权利、创新的权利、体验成功的权利,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 有效的情感体验,自然入情入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我在入课后请同学们想象:如果你是一片树叶,故事刚开始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故事结束时又是什么心情?接下来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引得学生不由得笑出声来,看来是被老师的真感情打动了。然后,老师问:“小叶子们,谁愿意说说自己的心情?”一下子把学生引入了本文的情境之中,学生已经开始在体验着小椿树由“欢快着抖动”到“一片叶子也不剩了”伤心和无奈。 在课中,老师称呼自由选择了课文角色的同学为“小黄牛”“小兔子”“小猴子”等,称他们的组是小动物们的家;问“各家的小动物”你们爱小椿树吗?请同学们用朗读来表现自己扮演的小动物真是在爱小椿树。通过教师引导:“小黄牛”要对大家说什么话和反问“小

椿树爱你们吗?”学生发现了前所未有的观点思路,发现了对他来说是新的东西。到此时,学生理解课文的真正含义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得轻松、学得快活、学得主动、学得扎实。

二、 有效的合作学习,自主结合小组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利于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的培养。

以往的学习小组主要是由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差异指定的。我在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自己选择不同的角色,以小动物找家的方式当堂重新分组。尽管课上出现了短暂的混乱,但是这是有必要的混乱,学生真正行动起来,组建有自己目标的任务完成小组。在自己选择的学习小组里,小组成员都是“志同道合”的学习伙伴,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老师出示了明确的“学习项目”后,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自由讨论。读课文时,学生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中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随后小组之间的汇报交流,更能吸引其他组同学的注意力。

我强调小组目标达成及小组总体成绩评估和奖励,给最快“找到家”的小组、写字姿势最标准的小组奖励花朵。当然在“小动物们”以朗读表现自己爱小椿树时,还可以加大奖励小组的力度。

三、 有效的发散想象,自由议论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一般的课件都是老师备课时准备好的,授课时随教案一步步出示。而我的教具是开放性的。学生在读全文过程中发现问题后,不仅在书上作了标记,而且我用了树叶生字卡片,学习接近尾声重新将生字卡片贴上黑板,巩固生字。

当小椿树叶子掉光以后,小家伙们又来到这个地方,会对小树说写什么?我激发学生的想象,先想一想,再小组合作把对课文的思考写在树叶上。这样既能强化正面教育,又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让学生自由地写,然后再读读,发现问题时让其他的同学帮忙,或者是师生一起解决。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创造新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总结全课时老师说到“不要揪树叶,在植树的季节里也去植树”,我感觉“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没有点透。如能在同学们向小椿树道歉时,再引导学生近一步将“不好的事再小也不能做”的意思表达出来会更有深度。此外在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读课文时,由于时间的关系,有些仓促。当然,这只是个人意见,提出来供各位专家、老师批评。

 

第二篇:多彩的树叶

《多彩的树叶》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野孩子

课题:蚯蚓的日记

授课教师:白泉 授课班级:二(1)班 教学目标:

1、知道树叶的颜色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着的。

2、初步感受树叶变化带来的美。

重点:知道树叶变化是有规律的。(同一棵树的树叶变化规律,不同的树有不同的规律,一年四季的变化也有规律) 难点:了解规律发生的原因。(是大树生长的需要) 活动过程:

一、原有的经验回顾

通过看资料(第一组),师生共同回忆散步观察中的发现。 提问:树叶是怎么变化的?

小结:看到的树叶变化的规律是:秋天到了,天气凉了,树叶变黄了,秋风起了,叶子慢慢落下来了。

二、经验的提升(一):

提问1:所有的树叶都会落下来吗?

观赏第二组照片(落叶树与常绿树)。

1

提问2:怎样的树才需要落叶?

相对叶形比较大的、比较薄的树叶需要落叶;而叶形比较小的、比较厚实的不落叶,不落叶的树称为常绿树。

4、 听故事:落叶树和常绿树

5、 小结:秋天,并不是所有的树都变黄落叶的,有些树一年四季常绿,这些树叫常绿树。而到秋天就枯黄落叶的树叫落叶树。落叶树除悬铃木、枫树、银杏外,还有水杉、乌桕、槐树、榆树、杨、柳等许多种。

三、经验提升(二)

提问1:只有秋天的时候树叶才有变化吗?(学生自由回答) 观赏第三组照片(四季变化之照片)

提问2:冬、春、夏、秋的树叶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小结:冬天,大树要休息了,要为来年的成长养足精神; 春天,树叶渐渐的发芽了,芽儿宝宝泛着嫩嫩的绿色;

夏天,树叶长大了,茂盛的树叶象一把遮阳伞,为大家送去一片荫凉。

四、经验提升(三)

提问1:为什么树叶会有变化呢?

这是大树生长的需要,就象我们小朋友一样,需要活动、需要吃饭、需要睡觉(加入个别教育:),否则我们就长不好,长不大。

五、纵述延伸:

2

提问1:这些美丽的大树、树叶,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如何可以发现它们?

大树是多变的,树叶是多彩的,只要我们瞪大眼睛用心地发现,一定会发现很多的美丽。下次,你若看到我们校园有什么地方有特别美丽的树,来告诉我们大家哦!

附:

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故事

秋天来了,梧桐树妈妈悄悄地给她的树叶孩子换上了黄颜色的衣服。终于有一天,一阵风吹来,梧桐叶子离开了树妈妈的怀抱,忽悠忽悠地飘到了地上。

在地面上它见到了另外的树叶,有枫树、柳树、水杉??它们都是刚离开树妈妈飞到地上的。几个伙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原来他们都穿着绿衣裳,现在都不约而同地换上了红衣裳、黄衣裳,真漂亮!

梧桐叶子说:“咱们一起到那里去玩玩好吗?”这时,正好刮来一阵风,把它们吹到一棵大树跟前,大家抬头一看,原来是广玉兰。“广玉兰姐姐,你快下来跟我们一起去玩吧。”广玉兰树叶说:“不行啊,我不能离开妈妈。”梧桐树叶觉得奇怪:“听妈妈说,我们每年这个时候都要落到地面上,这样树妈妈才能度过寒冷的冬天,为什么你们不离开大树妈妈呀?”其他几个伙伴也弄不明白,它们决定去问问那边的松树公公。

一阵风把它们带到松树下,大家七嘴八舌地提出了问题。松树公公笑呵呵地说:“广玉兰和你们不一样,她是常绿树,你们是落叶树。 3

落叶树的叶子宽大,叶面毛糙,上面有很多小气孔,容易散发水分,落叶可以使大树保持水分;而常绿树的叶子很厚,叶面光滑,还有蜡质包着,水分不容易蒸发,用不着落叶过冬。”

听到这里,水杉轻轻地问:“松树公公,您也是常绿树吗?”松树公公说:“是的,你们瞧,我的树叶像针,上面气孔少,水分不容易蒸发,也用不着落叶。你们看,那边的柏树、冬青、桂花树、珊瑚树等都是常绿树。其实,常绿树也是要落叶的,只是我们要等新叶长出,老叶才一批批换掉,所以看上去是一年四季常青的。”

一阵风吹来,落叶们告别了松树公公向远处飘去。一路上它们见到了许多的常绿树和落叶树。最后玩累了,它们就在泥土里睡起觉来,等到明年春天,就变成肥料,帮助树妈妈长出绿绿的新叶来

梦想课程《身边的大自然》

——《多彩的树叶》教学反思

通关小学 白 泉

作为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叶子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事物之一,是现实的,触手可及的。但对他们来说,叶子又是陌生的。因此我决定让孩子们走进神奇的叶子世界。由于探究的内容学生触手可及,在采集叶子、观察叶子的过程中,学生兴致很高,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参与其中,他们在活动中了解叶子的颜色、形状、大小,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叶子的用途,有了许多新奇的发现,最后能动手做一做 4

叶贴画,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首先,由于选取了贴近生活的课题,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源于学生身边,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维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选取学习课题时,我们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在这次的自主性活动课,孩子们的兴趣一直很浓。在活动中真正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主动的探索、自由表达、互相合作交流、敢于大胆尝试。孩子们在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锻炼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树立了在众人面前大胆讲述的信心。

通过此次教学活动,自己也有很大的收获,在活动中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收集资料,提高了自己的认识,看到了自己在哪个方面的环节还有不足,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对孩子的认识,看到了孩子们的潜力,为自己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帮助。

总之,《多彩的树叶》一堂教学活动课,让我真正领会到了“梦想课程”的核心理念: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信任比帮助更重要。我要用爱的力量来帮助孩子们自信、从容、有尊严的成长,让他们生活在多彩的世界里。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