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雷雨教学反思

《雷雨》是二年级下册第五组“走进大自然”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分三部分来描写这场雷雨,分别是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帮助学生图文并茂地感受雷雨前闷热,令人害怕的景象;雷雨中雨势凶猛;雷雨后空气清新,万物有生机的美景。

一、“读中感悟”而非“感悟后读”

在备课前,我花了大量时间研读教材,确定目标后,从文中的一字一句中找出教学点。 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压“,体会闷,喘不过气。在教学时,我重点抓住”压“,让学生通过做动作,理解“压”,从而体会“乌云压下来“这不束缚的感受。教学时,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快理解“压”,可是在转移到文中,用朗读表达时,“味”还是没到。我觉得自己的设计思路是正确的,在课上我还是过于着急,应该让学生在慢慢体会中多读。这本身就是一篇写景的文章,重在读中感悟,我将其倒置为感悟后读,而且读得太少。

二、学生本身知道什么?

学生本身知道什么,也就是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

第二段中。“乱摆”,我让学生进入角色当一当小树,感受风大时的“乱摆”,这一设计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缺乏繁杂的语言表达能力,但他们能用行动展示内心的想法,当言语表达还跟不上内心的感受时,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能的方式表达,效果就好很多,学生通过自演自悟,朗读比较到位。

可是第二句,文中的重点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抓住重点词“垂”,体会蜘蛛此时的心情,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我为了让学生理解“垂”字写出了当时的风大,蜘蛛心里害怕的生动景象,设计了一个换词比较,将“垂”换成“爬”,学生在还没有理解何为“垂”时,我就已将换成“爬”的句子出示,结果学生在一片模糊,也就是在教师牵引下知道“垂”是很快,至于“垂”是东西一头往下,蜘蛛是倒着下来,都不清楚,重点词的理解目标偏离,没达成。

目标确立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清楚课文是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写的。旨在让学生沥青课文脉络,这样写是很有条理性的,对学生平时的写作也是一个正确的引导,要按顺序写。在设计时,我脱离了二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把让他们稍做俩界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而且这一环节的设计,我经过几次试教改了几次,最后的设计,我更是离谱地把它作

为一个初读的问题让孩子思考。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毫无思考价值。他们的思维根本没有往这个方向"走”,问题回答不来是肯定了,而在我引导出示答案后,孩子们还是一片茫然,可见这个问题的“问题”了。

零碎的几点思考,总之这节课后,让我明白,备课前真的重在备学生,尤其是对于低段的孩子,教师拼命地深挖教材,剖析出一些根本不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思考的问题,课堂效率显然没有

 

第二篇:新课标20xx.4汉滨区赛教语文二年级下册18《雷雨》教学设及反思计

汉滨区赛教2013.4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18《雷雨》教学设计

中渡小学:李增琴

一、教材解析: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

二、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边读边想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观察生活中自然景色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蝉”的图片,问:那同学们是否认识这种动物呢?有什么特点?(喜欢在夏天叫)这是夏天的现象,我们今天来学习夏天的另一个现象。(板书:18 雷雨)

2、你知道雷雨有哪些特点吗?(生回答雷雨下的很大,又打雷又下雨,而且发生在夏季。)

(二)、引发兴趣,深入了解

1、想进一步了解雷雨的特点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出示从雷雨前、雷雨中到雷雨后这样变化的录像。)

2、(看完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好吗?(有的说:雷雨前周围的景物变化得真快。有的说:这场场雨下得可大呢!有的说:雷雨过后的景色实在迷人。)

3、有一位作者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同学们想不想看,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咱的老朋友喜洋洋给大家带来温馨小提示

1、 自由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数一数文章共几个自然段,认真想想,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前周围的

景色特点的?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中所看到的景色?哪些自然段是讲雷雨后周围的景色变化的?( 雷雨前(1—3)、雷雨中(4—6)、雷雨后(7—8)。)

3、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四)、解决问题,检查认字情况

课文读完了,谁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课文共8个自然段,1-3段写雷雨前,4-6写雷雨中,7-8写雷雨后)板书

1、 读准字音

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连生字宝宝也被吸引住,要出来和你们见面了,

跟他打招呼吧!(出示幻灯片;自读──(谁愿意和他们交朋友,谁还愿意读)

指名读──男女赛读{看来这样难不倒大家,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排火车

(听小火车来了,那一排能把的火车开的又快又响)出示幻灯片)

读得真好,把它放到句子里来读,你还能读好吗?谁来读?(指明读、齐读)

2、 记字形

生字宝宝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出示幻灯片)谁有好办法把它们给记住

了?(压:一间工厂把泥土给压碎了。垂:减一减,睡觉的睡减去目。乱:舌头

在嘴巴里乱摇。虹:换一换,红换走部首加虫??学生各抒已见)

同学们的方法真多,老师要考考大家,谁来挑战?(猜字谜)

(五)、感悟课文

同学们想不想欣赏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

1、 学习雷雨前部分(1――3自然段)

(1) 出示雷雨前录像: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

回答乌云、大风、闪电)

(2)出示满天乌云的照片,(你看到了什么样的乌云?)请同学们用自己

的话来形容一下现在云的样子。(有的说:无数的乌云,有的说:很厚的乌云,

有的说:黑沉沉的乌云,还有的说:云很低??)咱来看看课文中怎么说?(出

示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同学们这么多这么厚的乌云压过来,你知道什么是压吗?谁能做个压的动

作?(哦,很使劲的往下按,是吧)如果换成了满天的乌云向你压过来,你又会

觉得怎么样呢?(很闷很热)同学们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闷热的特点呢?(个人

读---评议—齐读)

(3)你还能从哪里找到很闷很热的感觉呢?(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

声也不叫。)对比句子:a、叶子不动,蝉不叫。b、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

叫。比一比,给你们的感觉一样吗?通过对比,我想大家一定知道哪个句子程度

更深些?(第二个句子程度更深,更能感受到闷热)怎样才能更好地读出闷热的

感觉?谁来读?(指名读)

为什么天气那么闷热呢?(因为叶子一动不动,说明一点儿风也没有。)

(4)咦,同学们听听,什么来了?(出示大风录音)它是怎样来的? 忽然

一阵大风,树枝会怎样呢?(出示句子指出乱摆) 什么是乱摆?谁来做做树

枝乱摆的样子?那平时春风吹过时,树枝是怎么样的呢?(跳舞)可是现在

树枝不再跳舞,而是乱摆,这说明什么?(说明这是一场狂风啊!)(小组

内个人读----评议----小组齐读)读出他的凶猛

练习说话:忽然一阵大风,吹得__________ 。

(5)大风惊动了一个小精灵,他是谁?(蜘蛛)这一阵大风刮得蜘蛛怎么

样了呢?点出句子。你为什么要逃呢?师说:你为什么不呆在树上了?(风实在

太大了)观察图片,蜘蛛是怎样逃走的?(垂下来)你们知道怎样是垂吗? ( 做

小实验,亲身体验“垂”。)请同学们分小组,用一根绳子绑住一件小物品,做

快速下垂的工作,模仿蜘蛛在生死关头时垂下就逃走的匆忙情景。小蜘蛛雷雨快

要来了,你的心情怎样?(害怕)谁来读一读(蜘蛛的害怕)

(6)雷雨就要来了,看,闪电一次比一次亮,听,雷声一声比一声响,(播

放录像雷雨前)课文用了两个词语形容雷电,哪两个?

积累词语:越来越亮 越来越响 越来越__

小结:同学们,夏天的雷雨前,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忽然间又狂风大作,

天气的变化太快了,看着闪电越来越亮,听着雷声越来越响,让我们感觉到一场

大雨顷刻将至,让我们一起再来边读边想象吧!(再次读)

2、学习雷雨中(4--6)

(1)雷雨终于来了,播放雷雨由小到大的动画

这场雨下得怎样?(板书:大、急)从哪里看出来?(指名说)(“哗,哗,

哗,”“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如何读好“哗,哗,哗,”呢?(有的认为“哗哗哗”三个字应该读得快一

点,表现雨下得很急;有的认为应该读得慢一点,把“哗”字拖长一点来读,表

示雨声很大;还有的认为“哗哗哗”三个字应当由慢到快,以体现雨下得越来越

大??)

(2)夏天的雨来得猛来的急,同样也退得快,不一会雨声小了,雷声也小

了。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形容雨的变化,哪一个?(渐渐地)

该如何读好两个“渐渐”呢?现在老师有两种读法,看你觉得哪一种更合理?

(一种声音从大到小,另一种声音从小到大。)为什么?因为现在雷声雨声都是

从原来的大声到现在的声音小了,所以两个“渐渐”也应该从大到小声来读。

小结:夏天的雨像个爱变脸的娃娃,他变化多端,时而大哭,时而欢笑。让

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告诉大家雨是怎样变化的?学生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3、 学习雷雨后部分(7―8自然段)

(1)历经暴雨的洗礼,大地又展现出了怎样的景象呢?同学们去读读课文

的7、8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哪儿让你觉得最美? (2)学生交流:(一条彩虹挂在天空,你的挂字读得真好,同学们觉得彩

虹像什么呢?读好了挂字,让我看到了那条彩虹就像五颜六色的丝带。哦,小青

蛙,在叫什么呢?蜘蛛坐在网上干啥呢?)

(3)雷雨过后,空气变得特别的——我们的心情也是特别的——(欣赏图

片)瞧,花儿草儿喝足了水,也开心的笑了,叶子上仿佛有晶莹的水珠在太阳公

公的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呢,这雨后的美景谁还想来读?(个别读、男女生读)嗯,

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就置身在这个雨后的美丽景色中一样。

4、总结:

多么真实的雷雨啊!作者运用简单的语言,形象地把一幅夏日雷雨图描绘出

来。雷雨是夏天常有的自然现象,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真实的文章来呢?(因

为他能仔细地观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实地写了下来。)(板书:仔细

观察)

(六)、拓展

1.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感受到了它

们不同的特点,相信这神奇的大自然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雨这么神奇,

春雨、秋雨、冬雨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

2.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

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不过,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

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去观察,把观察到的天气变化记录下

来,写成观察日记吧。

汉滨区赛教2012.4人教版二年级语文

《雷雨》教学反思

中渡小学;;李增琴

新课标第四册《雷雨》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炎热的夏日,骄阳如火,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本节课,我通过钻研教材,设计了符合我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多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描摹景物时用词、造句的生动、形象。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为了使学生整体感知全文,我设计如下的情境教学环节:学生读课文前,欣赏多媒体课件,显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变化。轰隆隆的雷声和哗啦啦的下雨声,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具体感受到了雷雨前、雷雨中自然界的景象变化。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也促发了形象思维活动的展开,从而,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

二、生字学习,结合词句

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用横线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并允许学生提出本课尚不要求或被遗忘的字,在文中画出来。再对照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让学生在朗读中试拼。然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及个人独特的识记方法进行生字识记。由于本课的生字只有四个,在课堂上的教学,就采用了检查生字:逐个出示生字,生字组成的词语,最后通过组词成句,回到课文,体会生字出现的环境,了解用法习惯。

三、自主学习,感悟语言。

实施自主学习,是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下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我在教学本课时,留出大量时间给学生朗读,让学生找一找:读完了课文,你有自己喜欢的词

语和句子吗?请你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你喜欢的词语或者句子。然后四人小组说说喜欢的理由,最后带领学生品字赏句,重点领悟“压、乱、垂”。 四、训练语言,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把欣赏雨前、雨中、雨后美景的感受表达出来,是语言训练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指导朗读描写雷雨前的语言片段时,了解雨很大,雨是由大到小慢慢停下来。再引导学生理解“哗,哗,哗”的声音,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要读得声音重一点,停顿短一点。“渐渐地、渐渐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而描写雨过天晴的自然景色的语言片段非常美,我让学生仔细看雨后初晴的画面,把画面中描绘的雨后美景找出来,在寻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欲望。

2012..4.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