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口语交际课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课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小学生在入学之前已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口语交际教学要在学生已有的听说能力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口头语文,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途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口语交际课上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二是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如,阅读教学中的讨论、交流)有意识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三是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下面举几个例子: 1. 在口语交际课上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如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怎么过‘六一’儿童节”这个交际话题,我重点在讨论班级“六一”方案上下功夫,让学生小组讨论,谁想的办法好,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上他们的好主意,并聘请他当“六一”节目组的小导演。让学生自己安排布置自己的节日,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愿意去想、说、做,讨论得很热烈,为后面的交际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分小组合作商讨这一话题,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交际的实用功能,一举两得。结果学生们讨论交流后的方案有: 文艺活动:唱歌、舞蹈、器乐、小品、小魔术 体育活动:跑步、拔河比赛、接力赛、足球赛 游戏活动:猜灯谜、摸字组词、脑筋急转弯、舀乒乓球、背筐接球、吹气球、钓鱼、套圈。 2. 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在一次阅读课上,我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可是课文内容只有三个角色。在角色的分配上,有几个小组就争执起来,不知道怎么合理分配角色了。看这

种情形,我趁机开展了一次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说说刚才为什么争执,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如果遇到5个角色或更多角色,又应该怎么办等展开了讨论交流,交际效果非常好。以后再遇到朗读课文分角色的事情,学生就能自己处理了。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的能力。一次,班里一个学生丢了一支自动笔,被另一个学生捡到了,捡到笔的学生就自己用了,把笔当成了自己的文具。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随即举行了“捡到别人的东西应不应该还?”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辩论,气氛活跃,兴趣很高。这说明口语交际机会无处不在,关键看我们教师是不是有心人。 从上面学生的表现可以看出,老师创设的交际氛围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比较自然,消除了不敢说的障碍,学生自然进入了良好的交际状态,特别是各个节目的具体编排,如舀乒乓球、背筐接球等玩法,学生向大家介绍得清清楚楚,还有的学生把要准备什么奖品都想到了,交际效果很好。 关于口语交际课,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新教材口语交际的话题,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话题,而是联系每个单元的专题,围绕专题安排的。这样一来,使得阅读课文及相应的搜集资料、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成为口语交际的重要知识背景,口语交际是阅读的自然延伸,加强了各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所以口语交际课的学习一定要提前布置学生做准备,不要等到上口语交际课了才提出交际的话题,如果这样,就很没有训练价值。这也是教材按单元编排的设计意图:上哪个单元首先 单元统筹备课,整体把握,再实施课时备课,做到心中有数。比如,第一单元中的口语交际是“说说春天在哪里,并画一幅春天的画”,

本单元《识字1》的课后练习中,就提出了“找春天、画春天”的要求。我们在学习这一单元时,就安排了许多实践活动,如学习了《识字1》,我布置学生课外搜集春天的词句:学习了《柳树醒了》,我让学生按照课文格式,仿写儿歌;学习了《春雨的色彩》,我和学生一起学唱歌曲《小雨沙沙》;学习了《邓小平爷爷植树》,我带领学生去给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浇水;学习了《古诗两首》,我带着同学们去博物馆广场放风筝,回来的路上看到柳树发芽,我们唱起了《柳树姑娘》等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得学生们在口语交际课上表现格外精彩。 总之,要上“活”口语交际课,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其次要创设交际情境,使学生进入情境,宛如在生活之中,能自然而然地进行交际;再次要体现互动,要围绕话题精心设计多个回合、多个情境,在多个回合、多个情境中,生与生、师与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口语交流,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互动的交际的过程。

 

第二篇:13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课的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课标》指出:“开展合作学习,要给学生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人分担的任务合理地群体分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为了激励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我在教学实践中也做过一些探索,在这里,我谈谈其中一次较为成功的合作学习。 案例描述

我班的学生手特别巧,能折出各种各样漂亮的东西,美术课时做的头饰、面具新颖别致令美术老师赞不绝口。孩子们这么喜欢折纸,动手能力那么强,当然是件好事,但是,教室里因此经常彩纸满地,被扣掉了许多卫生的分数,甚至有个别学生不爱惜书本,随意的撕下课本折东西。还有的学生互相教劲谁折的多,谁折的好竟连上课时也折纸,不专心听讲,影响自己和旁边同学的学习。但屡次教育都不见成效,为了扬长避短,我决定以此为教学内容进行一次口语交际课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前我告诉学生,要举行一次折纸比赛,不过,不是一个人比,而是跟好朋友合作,折出的东西要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并给作品取一个名字,最后还要派代表上台展示,编一个有趣的故事。我给孩子们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但是有两个条件:上课偷偷折纸和乱扔纸屑、乱撕课本的学生取消比赛资格。这一招真灵,上课折纸的现象没了,地上的纸屑也少了。有的孩子还一直问我比赛什么时候进

行,说已经准备好了。

一个星期后,比赛在口语交际课上如期举行。我先宣布了比赛规则:要求学生推选出一名总设计师,一名垃圾清理员,一名解说员,全班要评出“最佳合作奖”、“最佳设计奖”、“最佳解说员”“最佳小老师”。我一声令下,教室顿时热闹开了。孩子们纷纷离开座位,寻找合作伙伴。我在孩子们中间穿梭,发现了不少“新大陆”:一些平时吵得很的男孩子,折起纸来竟然心灵手巧,设计的作品富有创意。男生邵文涛和方家盛争着要做余思婷的小老师,只好竞争“上岗”:看谁一分钟内折的小青蛙又多又好。最后,方家盛胜出,这个学习上懒惰的小调皮今天做起了“三好生” 余思婷的小老师,那个得意劲儿就别提了!我坐下来向他们请教,陈婕教我折小船,何奔教我折小青蛙。这时,教室里不分老师和学生,不分“优生”和“差生”,不分男生和女生,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笑容。不知不觉,一节课结束了,一件件作品在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诞生了,教室里也干干净净。有的孩子嘴里还嚷嚷:“老师下次还要上这样有趣的劳技课。”第二节课我让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他们不但编出了一个个生动离奇的故事,还讲述了折纸过程中一些有趣的小插曲。我问孩子们还想干什么?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写下来!”张磊大声嚷嚷:“饶老师,可不可以几个人一起写?”我一愣,转而笑了:“当然可以!”因为我相信这肯定是一篇佳作。学生们尝到了合作的乐趣,萌发了合作的愿望,这不正是我所期盼的吗?

教学反思:

1、“三人行,必有我师”,发挥了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这次口语交际活动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平时学习成绩好的一些学生此时看到别人的优点,一些不被老师和同学们器重的学生此时大显身手,在合作过程中,孩子们懂得了自身的价值,他们更明白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

2、讲究合作学习的技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其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师生互动、同桌交流、全班讨论等都是合作学习。

3、有效进行学科整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为这次口语交际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我明白合作学习不等于简单的小组学习,所以并没有让学生们拘泥于固定的座位,而是放手让他们在教室里自由组合,我自己也融入其中,做学生们的“学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活动前,我给他们“约法三章”,明确合作的学习目标。我还进行了学科的整合,把劳动技术、口语交际课、美术课结合在一起上,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发挥和段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评价的主人,他们自己评自己的作品,欣赏自己的作品,以促进每个孩子追求卓越,健康发展。因此活动后,他们才会开心地写出一篇篇妙趣横生的好文章。

通过教学,我对有效的课程整合和合作学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让孩子们在合作中创造更多的奇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