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反思

相约课堂,共同成长——集体备课反思

20xx年4月9日,在东坝中心小学会议室举行了语文组的集体备课活动,我有幸能够参与其中,在与老教师的交流讨论中,认识到自己在备课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受益良多。

会议的开始,许平峰老师主持了本次活动,明确了活动的目的和流程。接下来,在葛玉兰有关中低年级如何备课的微型讲座中,我认识到了自己在备课方面的很多不足。葛玉兰老师指出,在备课方面最重要的便是考虑问题要周全。不仅要考虑到教材解读,以及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到年级特点。在教材解读方面,需要教师先自行解读文本,抓住重难点,再去看教参。而在日常的备课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我通常会直接看教参,了解重难点,就进行备课。这样的做法,虽然省了很多时间,但是对于我自身解读文本的能力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在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方面,我觉得这一点我是有考虑到的。我带的两个班中,一(1)班的基础较为差些,所以给他们的字词教学时间相对多些,一(2)班的基础较为扎实,所以给他们的朗读时间较为多些。对于年级特点方面,作为低年级老师,一直以字词教学为基础。

在分组备课《沉香救母(二)》中,每组老师在备课中都有其闪光点。有的老师注重文章的细节教学,通过对比,让孩子的感受更为深切。有的老师注重学生的写字教学,让随文识字成为教学的闪光点,教学生字的同时还能剖析汉字的字理结构,让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不再是死板板的汉字教学。在学习南京天妃宫小学史春妍老师的教学实录时便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史老师的课堂,重点明确,

紧扣“救母心切”展开教学,让整个课堂环环相扣,线索明确,连贯始终,形成整体,随文识字也成为了最大的亮点。

不管是葛玉兰老师的讲座还是史春妍老师的实录,都让我看到了一位好教师的谈吐气质和课堂魅力,心向往之!

 

第二篇:关于“集体备课”的反思

关于“集体备课”的反思

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因而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实践到课堂教学中来,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往我们的教学中,很多情况下的集体备课流于形式,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该如何真正的备上一堂好课,如何在集体备课中,发挥集体的智慧,真正解决三维目标要求下的新问题呢?我想该解决以下问题。

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以往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因而备课的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习得,技能的训练上。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

总之,要从学生的发展着眼,真正在备课的每一环节都想着学生的发展,想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在真情的涌动下,回归教育的真实,回归生命发展的自然。

二、解读并超越教材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这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角色,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上出新意和深意。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必然僵化,学生必然厌学。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既然是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教师要摈弃那种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代发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总之,教师在备课时,既要钻进教材之中仰视解读,更要高居教材之上审视并超越教材。只有这样,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程。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并不是说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僵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有教学方案的设计,还要在教学方案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教师可以设定教学目标,但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认知,还应该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其他维度;目标要有弹性,要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教学设计重全程关联式策划,重从何处开始,如何推进,怎样转折等。这样的设计,较以往精细的提问、预定的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的每一句话,计算好教学过程每一环节所需时间的教学方案来说,留下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才使教学贴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使师生积极互动,发挥出创造性来。 当然,我的观点仅代表个人见解,希望教师们指正批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