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兴趣

新学期又开始了,这学期由我任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开学的前两周,上课时,我发现学生们上品社课无精打采,学习的气氛远不如语文、数学,就连老师提出的问题都不是太感兴趣,尽管我努力的引导他们读文字、看图片、列举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的事例来调动学生积极性,但是课堂仍然是平平淡淡,冷冷清情。正在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时,第三周上课更令我大吃一惊:课堂上有的同学偷偷写语文、数学作业;有的同学居然把崭新的课本撕破了,更有甚者拿钢笔、彩笔在书上乱涂乱画,把书上画的一些著名人物“改头换面”。

看到此现象,我又惊又气又难受,五年级学生竟然这样不重视品社课,难受的是我们的品德教育竟如此失败。我努力地咽下胸中的气愤,静下心来与学生们交谈。在交谈中我了解到学生们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副课,没必要认真学习,再说课文中的许多知识他们也听不懂,还不如腾出时间学语文数学呢。听了学生们的话,我连续几天陷入沉思,《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很好的学科,为什么会陷入如此困境?怎样才能使学生喜欢这门课程?经过思考与查阅资料,我认为《品德与社会》学科陷入困境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品德与社会》学科不受重视。素质教育已经提出了多年,但在应试教育模式没有真正改变的情况下,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 1

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而使它微乎其微。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流于形式,成为所谓的副科,学生认为是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

二、学生的作业多,负担重。教师们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加班加点加作业,学生的作业不按时交会受到批评,他们课余时间写不完,只能在所谓的副科上偷着写,而比起音乐、美术、体育课来说《品德与社会》课又是他们最不感兴趣的课程,于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成为他们偷写语数作业的最佳选择。

三、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有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他们认为太简单,他们在生活中就已经会了。而有些内容比如有关抗战历史、祖国建设历史、科技发展等,农村学生们平日阅读量小,听的少,见得更少,这些知识离他们又太遥远。因此,他们对《品德与社会》学科不感兴趣。

四、教师的身教作用发挥不好。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不尊重学生人格,降低了思品教育的效果;小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身心辅导,其生理、心理健康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课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课要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2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应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可采用自主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合作表演法等。

四、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学生背着沉重的作业包袱怎么能快乐健康的学习?把玩耍的时间留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想品德良性意识,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第二篇:未来出版社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未来出版社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五):

在《各族人民一家亲》这一单元的教学中,主要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构成了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通过对我国民族情况的了解,更加热爱祖国,增进民族团结。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我国民族基本情况,然后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民族风情进行学习,开展活动,最后在宏观上向学生介绍我国的民族政策,使学生增进民族大团结的观念。在开展活动时,要求学生通过上网和访问了解并搜集我省少数民族(回族、土族和藏族)的风情习俗,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在交流中回族学生说出了回族的禁忌饮食习惯以及一些风俗习惯。这单元的教学效果良好。

教学反思(四):

《登上世界屋脊》这一课的教学中,本人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感性素材。我们的学生就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对青藏高原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比较熟悉,本人充分调动和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分析了人们生产、生活与当地环境的关系,教学效果比较好。

另外,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本人以主题方式呈现,组织学生分小组探究学习,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交流自己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分别研究了四个有代表性的地区,了解了黄土高坡,世界屋脊、东北黑土地、热带地区的环境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懂得尊重少数民族。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教学反思(三):

在《我们的“母亲河”》和《祖国名山知多少》两课的教学中,使学生了解了自古以来炎黄子孙就懂得则水而居,知道长江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祖国名山的自然风光和其承载的历史文化,理解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懂得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壮丽的山河。教学过程中鼓励并引导学生分组收集相关祖国名山大川的资料、图片、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歌曲和诗歌,在班里进行交流,利用班会时间召开一次图片展,或组织一次诗歌联唱会,或搞一次以祖国为内容的知识竞赛。通过学生的汇报,了解到了学生分组进行的图片展、诗歌联唱会,以祖国为内容的知识竞赛都比较成功。这种方法既拓展了文本内容,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又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协作精神。

《香港和澳门》和《宝岛台湾》两课的教学中,本人继续运用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教学方法,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默读训练,再提问并及时给予表扬和批评,这种训练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另外,在这几课的教学中,本人试着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让学生自己或分组收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如,让学生收集相关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文字图片资料,整理好后在课堂上展示给大家。课堂上,虽然收集到资料的学生不多,但他们收集了课本以外的

相关香港、澳门和台湾的资料,展示给了大家,让大家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本人在今后的课堂上,打算继续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祖国有多大》和《首都北京》等前几课的教学中,本人在课堂上注重培养了学生的看图读文的能力。

首先,学生在看图时,让学生记住了顺口溜“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并在课本的扉页上做了笔记。此做法比较有效果,学生阅读地图时就比较得心应手了,找的位置比较准确而又快速。另外,在学生阅读时,发现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本人针对这一现象,运用分段设计问题进行阅读。在学生阅读时,限定阅读的段或页数,说清楚阅读的目的,给学生设计恰当的问题之后,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默读,边默读边思考问题。学生阅读完之后,再进行提问。提问时及时适当地给予表扬和批评,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坚持了几节课的训练,学生的阅读习惯有了好转,大多数学生能够在限定的时间内注意力比较集中地完成规定的阅读内容。

在《自然灾害与帮助》本单元的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要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为此,本人从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入手,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搜集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南方冰冻灾害和洪水灾害的相关文字图片资料,了解了各种类型的自然灾害,继而了解救护的必要,了解简单的自救常识,感受互助的精神可贵。在小组内通过搜集的资料报道使学生充分了解了远在国外发生的灾害,也从许多报道中从学校的活动中从大人组织和参与的救灾工作中了解到国际人道主义援助。

通过这种收集资料和互相交流的方式方法,使学生比较有效地了解了一些自然灾害的危害和在自然灾害中简单的自救自护方法。

教学反思(七):

《珍爱自己的生命》本单元要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能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在教学中,本人让学生收集并整理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拿到小组里相互交流,欣赏并发现自己和同学的变化,感受生命的可爱。学生通过欣赏同学的照片,谈了许多感受,从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可爱。另外,本人还布置学生和爸爸妈妈谈心,了解自己在爸爸妈妈心目中的地位,让爸爸妈妈说说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留给爸爸妈妈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想象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最有趣的事情或印象深刻的事情。在小组里交流,感受大家成长过程中的乐事和幸福。通过这种访谈和交流,学生对生命有了更新的认识,也体验到了生命的价值。 教学反思(八):

《快乐地生活》这一课的教学中,本人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快乐的认识,学生对快乐的认识很肤浅,把快乐认识为简单的高兴。然后针对这一现象,开始了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如,自己生病了的感受,想一想自己最高兴的事和最伤心的事,和同学相处中高兴和伤心的事,和老师家长相处时高兴伤心的事。通过这些事例的分析,同学们很快总结出了让

人快乐的一些因素。懂得没有健康就没有高质量的生活,多和伙伴们一起游戏、和同学们共同研究问题、和家人谈心、和老师交朋友会让人感到无比快乐,勇敢地挑战生活中的种种坎坷,在无数次挑战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做“红领巾志愿者”,学会默默奉献,同样快乐等。

让学生发言后,总结整理,写出了自己准备怎样高质量地生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到了快乐生活的含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