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坐井观天》及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8  坐井观天

教学目标:

   1.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能够正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理解课文的意思。

   3.初步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懂得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懂得人要开阔眼界,不能像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教学准备:

  课件、小青蛙、小鸟的图片,及头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和小鸟,它们想和大家做朋友,可以吗?

在黑板上贴青蛙与鸟的图片。(以图导课,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出示课题:(板书)坐井观天(讲解题意)

师:课文中的小青蛙和小鸟不知道在争吵什么?请同学们看看是什么事,帮忙解决一下,一起读一读课文。

三、新授

(一)听录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第1自然段。

   1、同学们,青蛙坐在什么地方?

(教师板书:井里)

请学生把剪好的青蛙图片放在画好的图上。(井底)

2、小鸟从哪儿飞来?落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是井沿?

(教师板书:井沿)并把剪好的小鸟图片贴在图中的井沿上。)

(沿,就是边。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教师指着插图中的那口井来讲解。)

    3、师问: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那么它们为了什么事情争吵起来呢?(分别让学生来说一说)

      (出世:天天到底有多大?)  青蛙说:——    小鸟说:——    

    师:现在你能不能连起来说一说?

       出示填空:

 (三)出示第2-7自然段,齐读课文。出示课文。

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青蛙和小鸟的对话,青蛙和小鸟一共有几次对话?(3次)

1、出示它们的第一次对话。(第2、3自然段)

(1)青蛙问小鸟什么了?(你从哪儿来呀!)

(2)小鸟是怎么回答的? (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渴。)

(3)小鸟说“我飞了一百多里”说明什么?

(说明小鸟飞了很远,无边无际,天很大很大。)

(4)找学生来读一读对话。

   2、出示学习第二次对话。(第4、5自然段)

    (1)齐读第4、5自然段。

  (2)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又说什么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青蛙说的话,要读出不相信的语气。)

  (3)青蛙说小鸟说“大话”,这“大话”指的是什么?

大话:说小鸟的话是吹牛的话,是不符合实际的话。

  (4)青蛙认为天有多大?认为天只有井口大。

(因为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根本没有一百多里,小鸟不可能飞那么远) 

板书:天井口那么大

(5)小鸟是怎么回答青蛙的?(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板书:天无边无际

(6)“弄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无边无际?”

弄错:是搞错的意思。

无边无际:“际”是靠边的或分界的地方,也就是边际,“无际”就是没有边际,

无边无际”。在本课是形容天很大,没有边际。)

3、出示学习第三次对话。(第6、7自然段)

(1)让学生小声自读六、七两个自然段。

  出示句子: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2)青蛙为什么笑了?这里的“笑了”是什么意思?(嘲笑)

(3)画出重点句子“我不会弄错的”。并朗读这句话。

青蛙为什么这么肯定自己不会弄错的?我们来看看青蛙有没有说错,我们来玩一玩。

  A.准备一张纸,请同学们用圆筒看天花板。

  B.你看到了什么?

C.青蛙坐在井里,它会看到什么?

D.青蛙跟你们一样,坐在井底看天,只看见了井口对上去的这块天,广阔的天空都没有看到,所以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这就是——“坐井观天“。

(4)小鸟为什么“也笑了”?小鸟这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它是怎样劝告青蛙的?

(教师指导朗读小鸟说的话,要表现出既觉得青蛙可笑,又仍然很耐心,很诚恳。)

4、拓展,展开想象。(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如果青蛙真的从井底跳出来?(教师边说边把插图上的青蛙图片从井底移到井外来。)

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课件出示拓展题)

(组织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再集体讲评。

师小结:同学们,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不然会像青蛙那样天天坐在井里,,看得事物比较少,目光狭小,又不肯接受小鸟的帮助,这是不对的。我们要学会全面看问题,要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多看看外面的事物。

5、让学生齐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

6、找学生演一演,戴上青蛙、小鸟的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 

四、课后总结。

    同学们,学习完课文,你喜欢那只小动物啊!老师希望你们多看书,学习更多的知识,多去外面看看,多接触外面的事物,可不能学井里的小青蛙呀!不要当“井底之蛙”!

五、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

2、演一演,写一写。

(演一演对话,拓展写一写,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写写句子)。

13  坐井观天

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坐井观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的内容。本节课是第二课时,课文是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要高,才能看得全面。

教学目标

1.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能够正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对话。理解课文的意思。

   3.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懂得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

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懂得人要开阔眼界,不要做井底之蛙,目光短浅。

创新点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1)图文结合,学生模仿动作,帮助理解词意,读懂课文。

(2)做实验,体验“观天”。让学生用纸圈成筒,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揭示课题。

(3)设计“跳出井口”,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二、教学准备

   课件    青蛙、小鸟图片,头饰

三、说教法

   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清明理。再有,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演示表演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运用了谈话法、对比法、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说学法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学本课时,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wéi)(rào)教学目标,体现以读为本,以读促学的教学方法,注重看、听、说、读、练的教学思想。下面具体说一下本课时的教学步骤: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从学生实际出发,认识新朋友,出示实物图,引入课题。

(二)图文结合,借助图片动画理解“落”、“井沿”的意思,在简笔画中贴图找出青蛙与小鸟的位置。

(三)指导朗读,启发想象。

(四)突出重点,解决难点。(1)通过动作表演理解课文;(2)通过卷纸筒“观天”,懂得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大”的原因。

(五)角色表演,假设情境,拓展练习,青蛙跳出井口的情境,总结道理。

  (六)归纳总结,结合学生实际,鼓励多学知识。  

六、说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利用简笔画和图片相结合,来吸引学生,理解课文,板书如下:       

坐井观天

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

 

 

第二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

《坐井观天》

广东省顺德区齐杏小学 伍结女

通讯地址:广东省顺德区杏坛镇河东路53号齐杏小学

邮编:528325 电话:135xxxxxxxx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13 坐井观天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一课时

4、课前准备

学生:先预习课文

教师:小鸟、青蛙图片各1个

课件。

二、教学课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13课《坐井观天》。

1、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帮助学生理解青蛙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之所以错误的原因并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2)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通顺流利地读课文。

2、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青蛙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之所以错误的原因并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三、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

四、教学方法:

《坐井观天》位于本单元四篇课文中的第三篇,上承《捞月亮》、《狐狸和乌鸦》下跟《小马过河》。它处于由知识的学习向知识的运用转化的过渡位置,因此,它是本单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中的一步棋子,是从掌握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拟定以下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引题

1、 学生读课题。(先个别读,后全班读)

2、 老师介绍《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不光读起来有趣,而且告诉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坐井观天》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复习字词

检查课文字词。(打开课件字词检查,运用个别读和全班读)

三、学习课文

1、翻开书本60页听读课文后自由朗读。然后找7个学生分段读。

2、老师提问:这篇课文讲了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呢?(学生回答)老师边在黑板贴上小鸟和青蛙图片,那他们干什么呢?(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出:小鸟和青蛙在争论天的大小。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 青蛙认为:天井口大。

3、提问学生说出不懂的地方。(关键解决“井沿”“无边无际”“大话”

其他的问题让学生互相帮助解答)老师给出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提出了不懂的词语或问题该怎么办呢?1、看图理解2、联系上下文3、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读一遍后,老师稍微解释一下。(学生利用以上方法观察课文)

4、老师提出井沿是什么意思?(老师在黑板画出一口井)把课文带有“井沿”两个字的那句话读出来。(提问个别学生)让学生到黑板前指出井沿是哪里?(那井沿指的是什么?井口的边缘)然后要求学生把小鸟和青蛙贴在井合适的位置。(词语延伸:桌沿、床沿)我们理解了井沿,接着继续理解“无边无际”。读出课文带有“无边无际”的话。(提问个别学生)从课文里边,找找小鸟还有那句话说明“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学生回答:“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路,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你还知道哪些地方是无边无际的?(海、沙漠??)出示图片海、沙漠、草原、天空。天是这么大这么美的。谁来读读它的大呢?(注意语气,点几个学生,并配上动作,然后让全班学生跟着读。天是无边无际,大得很啦,可是青蛙却说是大话。那大话是什么意思?(提问学生说出吹牛)你看,我们(1、看图理解

(2、联系上下文(3、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解决了所有问题。那现在我们看看小鸟和青蛙到底是怎么争论的?先全班自由朗读。然后(分角色读文)只读两者说话的段落。先在位置读,后选人出来读。小鸟和青蛙争论起来了,究竟谁说得对哪?先把小鸟说的话读一读,再找出理由来,看谁的理由最充分?谁认为小鸟谁得对。说理由。小鸟飞过很多地方,见识很广。http://www.eku.cc

(课件小鸟飞过草原、河流、城市、海边、)根据课件进行句型训练:小鸟飞啊飞,飞过 ,飞过 ,还没有看到天的边。小鸟飞过那么多的地方,还没有飞到天的边,所以说它的话是对的。继续读青蛙的话,看看青蛙为什么会错了?齐读: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说说它错的原因。你觉得这是怎样的青蛙?(无知,自以为是)总结道理。那以后我们遇到一些无知、自以为是的人就可以说它“井底之蛙”了。 教学总结:

青蛙有什么办法纠正错误呢?(跳出井口)解决课文的最后一个问题: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课后延伸:

我们把今天学到的寓言故事讲给父母听,平时也多看看寓言故事吧。 时间允许的话,看课外阅读《狐狸分肉》。

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六、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以下是我的几点反思。

(一) 关于本文解析,我主要从重点词语入手。

在把握教材时我将“无边无际”、“大话”、“笑”三个词作为文章理解的关键。通过这三个词来了解课文,穿针引线。首先,在引导学生了解“无边无际”时,我设计了动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什么是无边无际?通过让学生欣赏(无边无际)的沙漠、(无边无际)的海洋、(无边无际)的草原、(无边无际)的天空,等等,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营造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无边无际的内涵。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实现对第一次对话的理解。

小鸟和青蛙的第二次对话中,我主要抓“大话”,这个关键词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大话”这个词,来把握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时的心情。顺带指出说大话是指:说夸张,不切实际的话。但是在具体教学时,我又在思考:怎样让学生了解说大话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与说谎话的区别。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最后我想:如果举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是否效果更好呢?所以在教学中,我举了两个实例让学生来感受什么是说大话。这两个例子,一个是:我能一

口气吞下一头牛,我能用手推动火车。学生从老师的语气和自己的经历中了解,这些就是夸张,不切实际的,就是说大话。我发现学生在学的时候,兴趣很浓,并且能够很好的理解这个词以及青蛙当时的心情了。

通过第三个关键词“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对话。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现两次,这两次的笑是有区别的。文中两个笑。青蛙为什么笑,小鸟为什么笑?一个“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听不进小鸟的劝告,自以为是。另一个小折射出了小鸟的虔诚,真诚相劝。通过对“笑”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是导致青蛙错误的原因。这在为学生最终了解文章寓言作铺垫。

(二)关于寓意达成的反思

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实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还是老师给学生的。语文教学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简单的知识传授,还在于他的教学育人作用。所以在课文教学的最后环节,需要适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意识到:不要作井底之蛙,要勇于接受新事物,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让学生自愿选择作在外面飞翔的小鸟。怎样达到这个效果呢?所以我设计了一个环节,用多媒体课件,配上动听的音乐,展示小鸟见过的缤纷世界:飞过广阔的海洋,飞过无边的沙漠,飞过茂密的森林,飞过灿烂的田野,飞过清澈的小溪,也没有看到天的边,而这时的青蛙仍然坐在井底,一抬头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此时小鸟的广博见识和井底之蛙的孤陋寡闻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学生顺理成章

的感受到:外面的世界缤纷多彩,而青蛙的生活是多么的枯燥乏味。这样潜移默化让学生在学中有所收获。

可以这样说本课的教学突破点是重点词汇,而最终目的是理解寓意。我从无边无际,大话,笑,着手进入对文本的分析。进入文本后,我的教学重点是从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中,分析二者的特点,实现本文寓意的理解。在课文中我着重让小鸟和青蛙,从语言,生活习性等各方面进行了对比。主要抓以下几个方面。

1、抓青蛙说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这句话。

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天天”“一抬头”让学生理解青蛙的自负,和小鸟的谦虚。得出结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他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导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错了。

2、抓青蛙的神态和表情。

文中两个笑。一个“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自以为是。另一个小折射出了小鸟的虔诚,真诚相劝。通过分析青蛙的表情让学生自己明辨是非。

3、通过对小鸟和青蛙正确错误原因的分析,学生自己悟出了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观天”这则寓言,让学生各抒己见,用学到的道理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活。

4、角色体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训练学生感情朗读,以致达到表演读的程度。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朗读,不光学生潜在的朗读才能得到开发,还能使学生读中更透彻的理解文章的寓意。

(三)课堂不足之处

我在教学时的板书,文字的笔顺出现了问题,我要在这方面努力改正一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