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 6的乘法口诀 》课堂教学反思

江山路第二小学

任超

2012.9.7

《6的乘法口诀》课堂教学反思 20xx年10月8日,我执教了《6的乘法口诀》一课,现结合实际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以下课堂教学反思:

一、《 6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动手操作,编制口诀,加深学生对于6的口诀的认识,有助于记忆。

二、课堂教学成功之处

1、在教学设计中,尽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比如用小棒摆你最喜欢的图案、自己选一个数学问题解决等环节都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生成的,是不能被预设的。况且开放的课堂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学生的创造性言行、质疑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发生。教师事先备好的教学过程被打乱,教学进度或加快或减慢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2、设计多层的练习,为让学生熟练地掌握6的乘法口诀,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通过对口令,小袋鼠跳远,小组游戏等练习,将几种记忆方法进行归纳与表演,以求更好的掌握,同时,通过让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三、课堂教学需要改进之处

教学的放与收做得不理想。学生摆小棒并列出许多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后,我没有及时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共同点,从而总结出相同加数,导致在后面讲两个因数的意义时很少学生回答准确,也不能准确列出乘法算式。就是在放开之后没有及时作一个小结,把知识收笼到重点难点上来。从这节课上使我认识到:放与收都应有个度,开放是一种形式,而不是我们追求的目的,放得太开不利于学生的探索,收得太紧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放与收之间,教师应恰当起好主导作用。

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重组与激活教学内容、设计弹性化的教学结构、组织动态化的教学过程、实施激励性的教学评价旨在打破以“课堂中心”的封闭性的教学时空,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开放性;旨在打破以“教师中心”的灌输式,进行沟通与对话,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就是当今教师所必须做到的。

 

第二篇:6的乘法口诀案例与反思

6的乘法口诀教学案例及反思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缝沙包——6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的乘法口诀。

2、利用已有的经验来编制6的乘法口诀,经历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理推理的能力。

3、能正确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编制6的乘法口诀。

教具准备:课件、6的乘法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提出问题。

世界各国的小朋友都知道中国儿童的手工制作非常棒,请看(多媒体出示情景图)外国的小朋友凯蒂正跟小朋友们学做什么?

师:细心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生:缝一个沙包要用6块布一共要逢6个沙包。

生:有2串千纸鹤,每串6个有4摞纸杯,每摞6个。

师: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缝6个沙包用了多少块布?

生:茶几上一共有多少个纸杯?

生:墙上一共挂着多少只千纸鹤?

二、  利用迁移,自编口诀。

(一)解决“缝6个沙包用了多少块布?”

1、运用旧知,填上表格。

师:每个沙包由几块布组成?

生:6块。

师:2各沙包用多少块布?3个呢?4个、5个、6个呢?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填写表格(让学生拿出教师事先发的表格)

学生填写完后,进行反馈。师填写在黑板上的表中。

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个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生1:包个数越多,块数就越多。

生2:1个沙包6块,就是1个6,2个沙包12块,就是2个6,…………

生3:沙包的个数一个比一个增加1,用布的块数一个比一个增加6。

师:竖着观察呢?

生:1个沙包6块布就是1个6:2个沙包2个6,12块步,3个6是18……..

师:6个沙包36块布,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1:在30上加1个6得到的。

生2:用连加算出来的:6+6+6+6+6+6=36。

生3:用乘法算出来的:6X6=36。

师:这节课就来学习6的乘法口诀,相信同学们能自己编出6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2.运用迁移,自编口诀。

师:请你根据表格自己来编一编6的乘法口诀。生编口诀。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编出来的。

生:我是根据表格来编出来的。1个6是6,编出一六得六;2个6是12,二六十二;………..

生2:我知道一六得六,再加一个六就是十二了,编出了二六十二,再加1个6是18,我编出了三六十八;……….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编出了6的乘法口诀。那我们就一起来编一编6的乘法口诀。

生读口诀。

(反思: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念,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让学生独立编出了6的乘法口诀,体现了将新的教学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为,从而实现了教学的突破。)

三、多种形式,背诵口诀。

1、顺着背口诀。

师:些口诀要记住了,我们算乘法就会算得快。下面就自己试着记一记6的乘法口诀。(学生独立记乘法口诀)

(1)师:哪个同学记住了?(抽生背口诀)

(2)同桌互相背一背。

(3)全班一起背。

(4)开火车背口诀。

2、倒着背口诀。

3、打乱背口诀。

师:要是我们突然忘了三六得多少怎么办?

生:我想二六得十二,加上一个六就是十八了,或者四六二十四,减去一个六,就是十八了。

4、在游戏中背口诀。

同学们背得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好吗?

(1)师:我说一句口诀,你能说出和它相邻的两句口诀吗?五六三十。

生:四六二十四,六六三十六

(2)猜口诀

师从6的乘法口诀的全部卡片中随便拿一张,让学生猜是哪一句口诀。生猜对了就帖在黑板上。最后黑板上呈现的就是6的6句口诀。

(反思:设计顺着背、倒着背、打乱背、游戏中背等层层递进的背诵活动,使学生始终在积极的兴趣中背口诀,并在背口诀中不断接受新的挑战,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也是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二)、解决“茶几上放了多少个纸杯?”

(1)生独立尝试解答。

(2)学生做完后,进行反馈,师写在黑板上

三、  练习拓展,应用口诀。

师:6的乘法口诀我们已经记得非常熟了,下面我们就来做做练习。

1、完成课本第32页第2题。

2、用口诀算一算第32页第3题。

3、送礼物。

师:小矮人(6人)带来了许多礼物要给白雪公主。看看,他们每次送给了白雪公主多少个礼物?在本子上列竖式计算。(课件出示)                                               (1)我们每人送给你2个苹果,一共送了多少苹果?

生:2×6=12(个)

(2)另一个小矮人说:“我们每人送5颗糖,一共送了多少块糖?

生:5×6=30(颗)

(3)、有一个小矮人跳出来说:“我送你4本书” 另一个小矮人说:“我送你6本书”,他们一共送了几本书?

生:4×6=24(本)

其他学生:不对,不对。

师:再想想。

生:7+4=11(本)

师:这就对了,要用加法。

(反思:设计了新颖的送白雪公主礼物的练习,使学生在情景中理解了加法和乘法的区别,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同时让学生进一步领会了乘法口诀的应用价值,增加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学会了6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计算。

反思:

1、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围绕“6”创设情景,开课时通过凯蒂学缝沙包,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每个沙包都是由6块布组成的,通过数沙包用布的块数,,让学生经历了探求几个6相加是多少的过程;用儿童熟悉的白雪公主和6个小矮人的故事贯穿在练习中,通过小矮人送礼物等环节巩固了6的乘法口诀。学生喜闻乐见,兴趣盎然,同时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生活中处处隐藏着数学知识。

2、准确地把握了编口诀的过程。

本节课是学生已经学习了编1——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来学习编6的乘法口诀。教师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这一认知基础,充分应用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让学生独立编写了口诀,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的新理念。

3、  创设活动,背诵口诀。

设计了让学生顺背倒背打乱背乘法口诀,还设计了找相邻口诀、猜口诀等多种活动,既富有童趣,又具有挑战性。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了6的乘法口诀的编排特点,让学生探索了6的乘法口诀的多种记忆方法,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

3、  习设计既重知识,又重发展。

联系设计既完成了书上的基本练习,同时又在练习中理解了加法和乘法的区别。

整节课各个环节的转换与连接显得十分自然,浑然一体,前后呼应,师生沉浸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