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反思-进步

学习-反思-进步

研修已经进行到了磨课阶段,这两个月来,边学习边思考边反思我的课堂教学,真是发现问题不少,这两个月,是我的教学生涯中反思频率最高的两个月,感触最多的两个月,收获最多的两个月,与专家名师零距离的交流,直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各专题中名师展示的不同课型,以及专家老师们的点评,让我收获颇多。

反思一: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合理

平时上课,每次上完总觉得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时甚至会有种挫败感。现在想想其实很多时候自己教学设计缺少明确的教学目标,有时候目标定位不当,教学目标的输出不明确,学生自然达不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反思二:词汇教学脱离文本

在日常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掌握英语句子和语法,对学生们来说存在比较大的难度,因此,我的英语教学一般先处理生词,感觉学生掌握的差不多了,再进入文本。这种方法不但费时较多,而且当涉及到实际应用时,学生们无法将学到的单词很好地运用在具体的语境里。

反思三:任务的设置缺乏真实性

课堂上有时为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而忽视任务的真实性,导致课堂练习的语境往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很少,这样的任务练习,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今后我一定要注意在任务活动设计中重视主题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学生交流中的信息互补性,即应把重点放

在设法让学生运用语言去获取信息或传递信息上,要有真实的语用。教师给学生设置了信息差,对话双方都有一份对方不知道的信息,通过交谈,让他们了解事先无法预知的信息,以达到互通信息,互相了解的目的。无信息差就无法执行各种任务活动,达不到交际的目的,即不能解决交际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无法完成整堂课最终的目的。

反思才能进步,让我们一起反思吧!

 

第二篇:在实践中学习 在反思中进步

在实践中学习 在反思中进步

——高一语文组新课改工作总结

金秋时节,我们高一语文组8位教师迎来了新教材。尽管我们都曾直接或间接接受过新课改培训,上一级教师也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面对这片全新的领域,仍有些茫然:到底怎样处理教材?怎样把握课堂“收”与“放”的度?如何把课上得漂亮又能让学生考高分?应试条件下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带着种种困惑,更怀着面对挑战的激情和信心,我们投入新教改洪流。经过一年的摸索,老师们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对新教材也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把握。现将我们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理念是基础,教师的观念决定着课改的方向和性质。因此,我们语文组全体教师系统学习了新课标相关理论知识,听取专家报告,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和实施办法,理解和消化其精神实质,从而真正意识到:方法改革是重点,一要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二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教改必然是通过教师摒弃旧的教学方式来完成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新课改体现的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种传播与生成知识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突破教材本身,不以教材为目的,而是把教材看成师生对话的话题,课堂只有突破教材的讲授,使教学内容由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教学内容才会显出开放与活力。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应是:激发学生“我要学”的学习动机,挖掘鼓励学生“我愿学”的潜力和信心,允许学生有 1

个性化的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特定情境让学生在亲历和体验中学,让学生在交流与分享中学,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学。总之,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亲自参与和主动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从而提高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二、坚持集体备课,上好公开课。

课堂“放”给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彻底解放自己,相反,它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材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堂精彩纷呈的好课必然浸透着教师的心血,课堂上教师表现出的悠然自得、游刃有余也必然是教师平日苦修苦练的结果。因此,我们组全体教师一年来群策群力,研究教材,打整体战,出色地完成了高一教学任务。

一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学校的集体备课制度。每周周一、周五安排两次集体备课:周一集体备课主要由本周公开课主讲人说课,同时安排一周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周五主要反思本周教学上的成败,定下周教学计划。我们语文组八位教师教龄都在六年以上,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更有工作的热情和干劲。和谐的同事关系、共同的奋斗目标使集体备课成了一席知识盛宴。其间,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碰撞中时常闪现创新的动人火花。

同时,我们每周坚持组织一次公开课。主备人认真研究课文设计出体现新课标精神的教案,其他教师积极听课,做好听课记录。课后老师们集中点评本节课的优劣得失,在热烈讨论、切磋技艺的过程中,大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项措施提高了全组教师的教学水平,营造了一种研究型的教学氛围。

2

三、尝试“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深化教学改革的根本是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的

主阵地在课堂。在课堂上,老师不能单一地灌输知识,学生也不是一味地

机械接受;它强调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接受式与探究式

学习的结合,独立自主与合作探究的结合。这就要求我们重新认识课堂教

学。在新课堂背景下,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成为师生探究的

场所;课堂不只是训练学生的场所,更应成为教师引导学生发展能力的场

所;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独角戏的场所,更应成为师生互动的场所。因此,

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突破常规教学方法,从而改变学生常规学习方式。

“先学后教”、“自主、合作、探究”在我们的课堂上主要体现为以下

几种形式:

1.创设情境

宋代学者朱熹曾指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设计的问题启发

性要强,让学生有“柳暗花明”之感,有跃跃欲试之强烈愿望。设计的问

题,应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牵动性。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与探索,最终

“自主”解决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要编拟一些探索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在自学熟知

内容的基础上去思考本质性的问题。如教学《祝福》,可紧扣“如果祥林

嫂丧夫而不再嫁,或者阿毛未死,或者是她在‘祝福’前未碰到

3

‘我’??她的命运又会是怎样呢”等问题发问,抓准激疑的切入点,牵动全文的人物分析,带动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2.定向自读。

定向,本质意义上说是个教学目标问题。整个过程教学,就某种意义而言,教师是为实现一个个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生是为达到一个个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学。教师必须从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问题”设计,制定若干目标,让学生“自主”、“自动”地去完成。

我们认为,教学的效果不在教师传授了多少知识,而在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创造性思维是否得到培养。定向自读,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习的兴趣。“现代课程论之父”拉夫尔·泰勒曾说过:“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与冲动,让他们“自动”地探求新知。如《项脊轩志》第二课时的教学,可设计诸如“喜”和“悲”从何体现、为什么要以枇杷树亭亭如盖作结等探索性问题。对这类文字浅显的文言文,用探索性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设计这类问题,不可太呆板、太琐碎,否则似乎抓住了字、词、句,但不能推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定向自读,可促使学生产生欲望,它符合学生迫切求知的心理特征。

3.讨论质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的重要途径。 4

语文教材蕴含着作家、文人深厚的思想感情,甚至是心血和生命。教学中,我们注意鼓励学生求异探新。例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一文时,向学生设问:焦仲卿为何未能阻止焦母对兰芝的驱谴?学生自读后,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仲卿过于软弱”,有的说“焦母太专横”,有的说,原因在于兰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类争论,不能说清问题,教学目标难以完成。于此,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变寻求固定的答案为系统的联系,允许求同存异,但要突出内核,将个性的素质内化为能力。到此,教师可连续发问:兰芝是不是一个好媳妇?可焦母为何要驱遣她?她为什么无能力抗议婆婆的无理行为?仲卿对妻感情如何?可他为什么不能阻止母亲的行为?这样一问,学生就较容易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理解了作品的社会意义,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得到了培养。

4.归纳总结

“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其在对问题的探索、发展等方面的主体性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从“自读”、“质疑”等教学环节中收集到的“素材”还不等于得出结论,还需要学生继续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再创造性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的过程完成。这就是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升华过程,是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关键性一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凭自己的睿智,从占有的素材出发,“顺乎自然”、“驾驭自然”(培根语),得出结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其思辨力,从而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5

四、寻找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有机结合点,力争让学生既具备较高的语文素质又能从容应试。

语文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也是巨大的。然而,长期以来,语文学科并没得到学生应有的重视,其地位甚至已被列在主课之外,这一点在许多学校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一直致力于寻找能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较好结合的道路,在帮助学生提高考试分数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激发其语文学习的兴趣,奠定其文学素养的根基。

1、夯实基础

课文中基本的字音、字形,需要背诵的名篇名句,必须掌握的文言基础知识,也是语文基础素质的一部分;整洁美观的书写,准确无误的标点符号,没有错别字,则是对一篇好作文的基本要求 。这些东西看似不起眼,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学生将来在高考中的分数。搞课改并不是不要基础,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告诉学生,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问,打好基础,才能盖文学的高楼大厦。

2、广泛拓展,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文学修养。 在授课过程中,除了将课文讲深讲透,我们还注意拓宽延伸,广泛联系,使课本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其次,印发课文相关资料,如同一作家其它作品,引导学生课外自读;鼓励学生购买“中学生必读书目”,引导学生做读书人。

3、举办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以活动带动学生学习。

“课前交流”,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进行演讲、话题辩论、好文章推荐活动;“诗歌朗诵会”促使学生读诗、写诗、感悟诗;“读书交流会” 6

逼着不爱读书的同学也捧起了名著;“走近泰山,走进泰山”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民间传说、诗文、碑刻、泰山名人中更深地了解了泰山。

4、作文训练有“收”有“放”。

当前中学生作文水平低下,笔下无情,言之无物,空洞乏味,想象力贫乏已成为一种通病。大部分学生写作文是为了完成规定的任务,是为了交老师批改,是为了分数。学生是为了写作文而写作文,这一现象表明了我们当前作文教学上仅把写作作为一个学生学习的外在需要,没有把作文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内在需求。当学生火热的心灵和生活、世界一起跳动,当学生心中有长时间难以排解的郁闷,一旦被撩拨,必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表达需要,他们的作文就成了一种精神需要,像这样的写作状态,才是积极的和健康的,也是符合写作本性的。因此作文教学的目的首先就是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去关注生活中的碰撞,教师尽可能地触发他们生活中的内在写作需要,帮助学生通过写文章进行自我疏导,适应他们当前所有的积累。当前课堂作文教学中有大小作文之分,大作文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讲评,这种标准化倾向往往引发不了作文的兴趣,而练笔、周记等小作文最能反映学生生活中的心灵碰撞,这种自由创作恰恰就是学生最容易写得动情最愿意表达的一种心灵释放,体现了作者真实的写作需求和写作动机。因此,在高一作文训练中,我们把“随笔”放在了重要位置,鼓励学生写真性情,此为“放”。

在应试阶段,一味地“放”并不能完全保证学生考出好成绩。应试作文毕竟不等同于自由创作,它有它独特的规律,是“戴着镣铐的舞蹈”。因此我们利用两周一次的大作文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此为“收”。 7

当然,“放”与“收”也并非完全对立,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两方面的训练使学生既能写真性情又能从容应试。

以上是我们过去一年中在新课改方面的一些做法,当然我们仍然有很多问题与困惑:

一、怎样让“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落到实处?“合作”与独立思考的度该如何把握?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时,教授普通班的老师时常会碰到“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又该如何处理?

三、在学生学习科目多、时间紧、压力大的情形下,如何开展语文活动?如何真正培养学生素质?

以上问题,我们渴望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指点。谢谢!

8

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