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电学教学反思

初三物理电学教学反思

秦伟

一、两条主线

1.在电流I相等时,电压(U=IR)、电功(W=I2Rt)、电功率(P=UI)、电热(Q= I2Rt)均跟电阻R成正比。

意义:两只电阻串联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两导体串联时,电阻大的导体的电功率大于电阻小的;输电线路中如果有一个地方接触不良,该处的接触电阻较大,该处容易发热,甚至于有可能导致火灾的出现;如果电路中某处断开,则该处的电压较大,基本上等于电源电压。

2.在电压相等时,电流(I=U/R)、电功(W=U2/Rt)、电功率(W=U2/R)、电热(Q=U2/Rt)均跟电阻R成反比。

意义:两导体(或用电器)并联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阻越小电流越大(短路时因电阻很小电流很大);两导体并联时,电阻小的电功率大,100W的白炽灯泡的灯丝电阻比40W的小,灯丝粗。

二、基本规律

1.欧姆定律:I=U/R

该定律是电学的一个基本规律,虽简单但应用广泛。只是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时需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必须做到同一,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导体(用电器、电路)的,比如A、B两个导体串联或并联时,不可以电阻用A的,电流(或电压)用B的;三个物理量必须是同一条件下的,比如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时,电流也必定随之而变化,不可以电流用变化前的而电压用改变后的,等等。二是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电路或用电器(利用欧姆定律对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等的公式变形后得到的计算式只能适用于满足Q=W时)。

2.功的计算公式:W=UIt;电功率的公式:P=W/t=UI;焦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Q=I2Rt。(这些公式适用于所有的电路和用电器)

三、基本物理量

1.电流、电压、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2.电功、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四、基本测量工具

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工具,其电阻很小,对电流基本上没有阻碍作用,使用时跟被测电路串联)、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工具,电压很大,跟导体并联时通过电压表的电流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使用时跟被测电路并联)

五、过程与方法

1.伏安法测电阻

原理:欧姆定律。利用电压表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利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导体的电流,然后用欧姆定律计算出导体的电阻。

注意点:为避免连接电路时出现短路现象,开关必须断开;为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必须最大(其他实验同)。

2.测量电功和电功率

测量电功率按P=W/t和P=UI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伏安法分别测出电压和电流然后得到电功率;二是利用电能表测量电功,用秒表测量消耗这些电能(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电流做多少功就消耗多少电能)所用的时间,再计算得到电功率。

上述学习研究过程和方法有一个共同之处:根据原理(公式)明确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然后设计出测量这些物理量所用的方法及选择测量所用的工具,再设计好电路(或测量方法),得到数据后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研究

在这儿所用的探究方法是:先根据以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然后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研究。

在这些探究活动中,除测量电功率的方法中的用电能表测出电功、少表测出时间后再进行计算外,其余的虽然表面上看都不相同,但所用的实验电路基本上相同(当然具体的细节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4.简单电路的设计与计算

只有一只电压表或只有一只电流表测导体电阻的问题:为了保证得到两个不同的数据,可利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阻值最大和最小来得到或用一只并关的通断来得到,在计算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利用到电路中的不改变因素(如电源电压不变、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并联的两个导体两端的电压相等)。 利用生活中常用的等量替代法。如利用电阻箱来替代一个未知阻值的电阻。

如何把额定电压较低的用电器接到电压较高的电源上。可串联一只适当大小的电阻(由于是串联,计算时可只管先求得电流再说)。在这类问题中相当多的学生虽然正确地完成了计算过程,但对于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六、两个不应存在的错误

在学生练习中,曾有过这样一道简单计算题:把40欧姆和60欧姆的电阻并联,总电阻是多少? 好多学生是这样写的:1/R并=1/40+1/60=1/24=24。

第二个问题:有一电能表标有220V、10A等字样,有一只电灯……,求电灯的电功率。

好多学生是这样做的:P=220V×10A=2200W

 

第二篇:初三物理教学反思

初三物理教学反思    

首先必须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件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由于新教材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教师教学中立足课堂而不受课堂局限,立足学科教材而不受其限制,善于捕捉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其它学科的知识信息和最新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始终充满活力。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教师外、校外,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其次,我觉得加强自我培训、提高自我素质也很必要。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是提高师资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我们在自修反思的基础上,加强案例式分析,参与分享教学诊断,强调合作等,使教师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使老师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新课改的组织者、参与者,投身到新课程中的改革中,并在实践中找出其中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针对自己的实际状况,制定出阶段性学习努力目标,提出具体的实施步骤,在自修自研的基础上对照自我发展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并在教师中进行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使教师既研究了自己,又分享了别人成长的经验,提高了反思能力,自觉调合教与学的行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

第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需要的。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之一。不会学习的人将是21世纪的新文盲。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走下高高的神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第四,狠抓教学常规工作,重务实,重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教师,每位教师必须备好每一节课,积极从教材中挖掘出启迪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因素,建立教学上的最佳工作点,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大部分学生在克服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学到更多知识,增长能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和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抓住主线、明确重、难点,搞清肄点,把握关键。精心设计教案。每课教案要做到"五有":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有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教法;有合适精当的练习。要提前两天备课。授课后及时总结本课教学的成功和失误,以便不断改进教法,不断提高质量。重视集体备课。我们坚持单周备课,双周教研活动制度。备课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统一教学目的的、统一重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按期初制定的教研活动计划正常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教师应当将备课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材思路,规划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疑问,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上。单纯依赖教参,备课就缺少源头活水。备课应多方扩充信息,不断充实,完善备课资料,做到与时相和,与时俱进。创新教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扩展思路,加强课改认识,重点反思一节课存在问题的解决。

毕业班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顺利毕业,合格升入新的学校,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我们将以教材为主,打好学生双基,制定系统的、科学的、周密合理的复习计划,采用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段段清、课课结、特别对过去学习底子薄的孩子,更要尽心尽力,帮助他们更上一层楼。四月份我们物理就进入全面复习阶段,我们将进行系统复习,单元测试,综合练习。以过去中考和模拟考的测试卷为准,整理一系列题反复练习,巩固再巩固,争取有新的突破。

相关推荐